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是一项由计算机科学、数学、哲学、心理学、控制论、决定论等多学科交叉融会而成的前沿技术,它的核心理念是基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计算机算法来研究人类大脑的智能,对人类的智力进行模拟、开发和延伸,最终实现计算机的自主智能活动。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发展,AI已逐步形成了以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识别、决策规划以及大数据分析为主的几个宏观技术方向,并广泛应用到骨科领域中,改变了骨科疾病传统的诊疗思路。AI技术应用于骨科不但提高了骨科医生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负荷,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临床保障,给临床骨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带来巨大推进。经过文献检索筛查,本文选取了近几年来AI技术在骨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其在急诊分诊、病情危重度评估、疾病诊断、高危人群风险预测及手术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展开综述,旨在介绍AI技术在骨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促进AI技术和骨科领域新的深度融合,并为AI技术在骨科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混合现实技术是继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之后出现的全新数字全息影像技术。近年来,医学混合现实技术发展迅速,为医务工作者带来了新的临床诊疗模式。对于创伤骨科复杂多变的损伤情况,混合现实技术打破了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提供了全新的个体化三维立体视觉呈现方式,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本文对混合现实技术在创伤骨科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 标签: 混合现实 创伤骨科 医学沟通 手术导航 远程会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Smith-Petersen(S-P)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6月— 2019年9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33例Pipkin Ⅰ、Ⅱ型股骨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1例;年龄20~40岁,平均29.5岁。PipkinⅠ型15例,PipkinⅡ型18例。22例采用经缝匠肌和阔筋膜张肌间隙改良S-P入路复位内固定(改良S-P组),11例采用经髂后上棘和臀大肌改良K-L入路复位内固定(改良K-L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5 d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并发症(包括股骨头缺血坏死、创伤性关节炎和异位骨化)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4个月,平均6.5个月。改良S-P组手术时间[(71.7±7.3)min]、术中出血量[(55.9±6.2)ml]、术后引流量[(91.2±5.9)ml]和术后住院时间[(6.0±1.5)d]均短于或少于改良K-L组[(112.1±6.7)min、(99.4±8.7)ml、(121.3±7.0)ml、(10.5±1.6)d](P均<0.01)。术后15 d,两组NRS、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Pipkin Ⅰ、Ⅱ型股骨头骨折,改良S-P入路较改良K-L入路复位内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和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 标签: 股骨头 骨折固定术,内 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爆发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于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已在中国多个地区流行。到目前为止,已有多个国家报告了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病例,全球流行成为大概率事件。笔者系统地收集整理了全国多地抗疫一线在智能医学应用方面的经验,并结合目前国内外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原则的最新文献和循证医学证据,制订本专家共识,重点介绍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智能医学在预防、预警、监控、隔离、治疗等方面的应用,为新冠肺炎的防控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智能医学 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