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第29届欧洲肥胖症大会(ECO)于2022年5月4日至2022年5月7日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举行。本次大会设置了基础科学、行为与公众健康、儿童与青少年肥胖症、管理与干预、代谢性手术5个版块,共80多个专场报告,内容丰富。本文就肥胖症的流行病学调查、诊断、并发症以及管理等相关主题进行了总结,旨在为我国肥胖症的综合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肥胖症 流行病学 并发症 诊断 管理 欧洲肥胖症大会
  • 简介:摘要三级淋巴结构(TLS)是存在于肿瘤、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等慢性炎症部位的异位淋巴组织,因其丰富的免疫细胞富集被认为是肿瘤微环境中参与抗肿瘤免疫应答的重要场所,和大多数癌症良好的临床预后及免疫治疗反应相关。肝细胞癌作为一种典型的炎症驱动型癌症,在TLS对其预后影响方面存在争议。本文就TLS的构成、生成机制、检测识别、临床价值结合肝细胞癌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癌,肝细胞 三级淋巴结构 肿瘤微环境 免疫细胞浸润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纤维化评分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血小板比率指数(APRI)等因素在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和树兰(杭州)医院因肝癌行肝移植的601例受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随机法按2∶1比例分为模型组(399例)和验证组(202例),因APRI>1.5可以较好的评估肝脏重度纤维化,根据移植术后1个月APRI分为低APRI组(≤1.5,374例)和高APRI组(>1.5,25例)。在模型组人群中,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ROC)绘制生存曲线评估列线图模型的准确度。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肝癌肝移植受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冷缺血时间(CIT)>8 h、受者肿瘤超出杭州标准、术中失血>1 000 ml和APRI>1.5。将上述独立危险因素纳入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发现移植术后复发预测模型在模型组和验证组人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4[95%置信区间(CI):0.681~0.787)和0.749(95%CI:0.671~0.817)];肝癌肝移植受者死亡预测模型的AUC分别为0.735(95%CI:0.679~0.790)和0.758(95%CI:0.682~0.834)。结论肝癌肝移植术后1个月APRI>1.5可能是受者术后复发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合冷缺血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杭州标准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以有效预测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复发和总体存活。

  • 标签: 肝移植 肝癌 肝纤维化 列线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顺磁性氧化铁示踪剂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收集超顺磁性氧化铁、核素(+/-蓝染料)应用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6月。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总计1 472例患者。超顺磁性氧化铁示踪剂的患者检出率(OR=0.93,95%CI:0.60~1.44,P=0.74)、阳性前哨淋巴结检出率(OR=1.52,95%CI:0.86~2.71,P=0.15)与核素(+/-蓝染料)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顺磁性氧化铁示踪剂的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优于核素(+/-蓝染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1.55,95%CI:1.27~1.90,P<0.000 1)。结论超顺磁性氧化铁示踪剂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应用价值并不逊色于核素(+/-蓝染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超顺磁性氧化铁 示踪剂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新辅助化疗除了可以缩小乳腺肿瘤病灶,进而减少外科手术切除范围外,部分患者还可通过新辅助化疗达到原发灶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病灶的pCR。对于这部分降期和pCR的乳腺癌患者,经过新辅助化疗后,如何更加合理的选择外科手术方式是临床医师常常面对的难题。因此,笔者回顾性分析新辅助化疗相应的临床研究,就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手术方式的影响进行综述。

  • 标签: 乳腺肿瘤 化学疗法,辅助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酯对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承德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HBeAg阳性CHB患者1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恩替卡韦组和替诺福韦酯组各79例,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12个月时HBeAg转阴率、HBV DNA转阴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6个月、12个月后,替诺福韦酯组的HBV DNA转阴率(59.49%、72.15%)明显高于恩替卡韦组(44.30%、55.7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32、6.334,均P<0.05);而两组患者的HBeAg转阴率(χ2=0.328、0.037,均P>0.05)及ALT复常率(χ2=0.767、0.694,均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94%、59.49%。替诺福韦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9%(6/79),恩替卡韦组为11.39%(9/7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8,P>0.05)。结论替诺福韦酯在抑制HBV复制方面优于恩替卡韦,并且安全性类似。

  • 标签: 肝炎,乙型,慢性 肝炎e抗原,乙型 肝炎病毒 治疗结果 安全 替诺福韦酯 恩替卡韦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腹盆腔增强CT评估肠系膜下动静脉(IMA和IMV)与输尿管的关系特点,为腹腔镜直肠手术血管处理及输尿管保护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病例纳入2018年11月1—30日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影像科行腹盆腔增强CT检查的患者;排除标准:(1)既往有腹盆腔手术史;(2)脊柱侧弯畸形;(3)图像缺失;(4)未成年人;(5)肠系膜下血管病变或受肿瘤累及致显示不清;(6)图像质量差。最终249例腹盆腔增强CT资料纳入研究,男性120例(48.2%),年龄(60.1±13.4)岁。利用多平面重组(M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对IMA、IMV及输尿管的解剖关系进行评估。测量IMA根部位置,IMA长度及主要分支间距离,IMA、IMV与输尿管在IMA根部、左结肠动脉(LCA)根部、腹主动脉分叉、骶骨岬层面间距离,总结IMA、IMV与输尿管位置关系特点。结果IMA根部距主动脉分叉和骶骨岬距离分别为(42.0±8.5)mm和(101.8±14.0)mm,IMA长度为(38.5±10.7)mm。IMA根部位置位于第2、3、4腰椎水平比例分别为3.2%(8/249)、79.5%(198/249)和17.3%(43/249);腰椎水平越高、IMA长度越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2腰椎水平(42.4±10.9)mm比第3腰椎水平(39.5±10.4)mm比第4腰椎水平(33.0±10.9)mm,F=7.48,P<0.001]。111例(44.6%)LCA单独发自IMA(1型),LCA与乙状结肠动脉(SA)第一支距离为(15.0±7.4)mm;56例(22.5%)LCA与SA共干后分支(2型),共干长度为(11.0±8.5)mm;78例(31.3%)LCA与SA在同一点分支(3型);4例(1.6%)LCA缺如(4型)。LCA缺如型IMA长度为(54.8±18.0)mm,长于LCA型IMA长度(38.2±10.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0,P=0.002)。位于IMA根部水平的输尿管到IMA的距离最长[(35.7±8.1)mm],位于主动脉分叉水平的输尿管到IMA的距离最短[(22.4±6.4)mm],不同平面输尿管与其到IMA之间的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5.70,P<0.001)。位于骶骨岬水平的输尿管到IMV的距离最长[(21.1±9.0)mm],位于LCA根部水平的输尿管到IMV的距离最短[(12.0±5.7)mm],不同水平输尿管与其到IMV之间的距离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87.66,P<0.001)。结论CT后处理MPR和MIP技术可快速、准确评估IMA分支分型、IMA和IMV与输尿管的解剖关系,可为腹腔镜手术提供术前指导。输尿管在IMA根部水平距离血管相对最远,腹腔镜手术中间入路、先血管后平面的处理策略是可行的。

  • 标签: 肠系膜下动脉 输尿管 CT 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器官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器官衰竭唯一有效的方法,供器官来源短缺严重阻碍器官移植的发展。提高边缘供者供器官使用率可部分缓解器官来源短缺现状。随着器官保存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灌注逐渐成为提高供器官质量的重要研究方向。机械灌注有望成为优于传统静态冷保存的器官保存技术,可改善体外供器官保存环境并提供供器官质量评估体系,更好地修复边缘供者供器官,提高供器官利用率。本文概述器官保存技术的发展历程、研究进展和未来趋势,通过医工融合,共同推动机械灌注技术发展,提高捐献器官质量及利用率。

  • 标签: 器官捐献 缺血再灌注损伤 静态冷保存 机械灌注 边缘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