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验证单侧经横突上椎体侧壁入路安全可靠性,与临床中运用最广泛的单侧经椎弓根入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各项数据对比,探讨单侧经横突上缘椎体侧壁入路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3D Slicer印证经横突上缘椎体侧壁入路简单安全可靠;收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的77例患者,分别为运用单侧经横突上缘椎体侧壁入路患者40例和单侧经椎弓根入路患者37例,对比两种入路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及远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治疗,无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ODI和VAS均显著降低(t=0.000,P<0.05),且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VAS t=0.690,术后VAS t=0.231,术后3个月VAS t=0.866;术前ODI t=0.979,术后ODI t=0.563,术后3个月ODI t=0.375,P>0.05);椎体高度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4,P>0.05);术中骨水泥灌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2,P>0.05);而单侧经横突上椎体侧壁入路组在手术时长[15(14~16) min比22(20~24) min,t=0.000,P<0.05]、建立通道透视次数[5(4.00~6.00)比10(8.00~10.75),t=0.000,P<0.05]均优于单侧经椎弓根入路患者组;且术后X线回示骨水泥灌注位于椎体前缘正中线(35比5,t=0.000,P<0.05)。结论两种入路均能使患者得到满意治疗效果,椎体侧壁组可使骨水泥推注椎体前缘且过椎体中线,生物力学更稳定,且手术时间短,透视次数少,不易伤及脊髓,操作简便且安全可靠。
简介: 摘要:本论文主要针对铁路货车敞车侧开门检修过程中的调修工艺、设备及调修效率等问题进行现状分析,通过对侧开门调修工艺及调修设备进行研究摸索,通过不断尝试实践,设计发明了一套实用高效的侧开门组合仿型调修模具,解决了侧开门调修效率低、局部调修不到位和调修将侧开门压裂等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改良助产方式对降低阴道分娩会阴侧切率等指标的效果观察。方法:笔者选取 2000例产妇,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方式,治疗组采用改良助产方式,对比两组的会阴侧切率、产后出血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产后出血情况、住院时间、新生儿出生 Apgar评分、疼痛程度评分大小分别是( 131.29±24.18)毫升、( 3.13±0.72)天、( 8.07±0.44)分、( 3.22±1.50)分,其中产后出血情况、住院时间、疼痛程度评分三项指标和对照组对应指标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 P<0.05)。结论:采用改良助产方式后,可以有效保护产妇的会阴,降低会阴侧切发生率,保证产妇安全度过分娩期。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下椎间融合术(UBE)和后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进行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资料,其中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组29例(UBE组),后路切开椎间融合内固定组39例(PLIF组),对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神经水肿期、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前、术后1 d、术后12个月患者腰痛视觉模拟VAS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与PLIF组比较,UBE组切口长度短[(6.38±1.59) cm比(9.13±0.89) cm,t=-8.37,P<0.05]、术中出血少[(41.52±6.44) ml比(255.38±62.05) ml,t=-31.36,P<0.05],术后引流量少[(30.62±15.49) ml比(87.97±20.24) ml,t=-16.88,P<0.05]、神经水肿期短[(3.97±0.87) d比(6.83±0.88) d,t=-8.63,P<0.05]、住院时间短[(5.76±0.83) d比(13.20±0.86) d,t=-35.73,P<0.05];2组术后12个月腰腿部VAS评分、ODI和JOA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 UBE组比PLIF组腰腿部VAS评分、ODI和JOA评分均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BE组比PLIF组手术时间长[(180.38±13.25) min比(157.26±11.08) min,t=7.83,P<0.05]。结论单侧双通道下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可靠,但学习曲线较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2月~2014年12月,共计12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来我院就诊,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组则实施小切口的疝囊高位结扎术。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的手术所需时间、出血量、治疗时间及费用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观察组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疝气的治疗中,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手术创伤,减少治疗时间和治疗费用以及并发症。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9-2018.9收治的9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治疗,对照组采用闭合复位治疗。探讨实施不同复位治疗对疗效及腕关节功能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关节优良率(93.33%)显著比对照组(73.33%)高(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在尺偏角、掌倾角恢复角度上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将切开复位治疗应用于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时,疗效理想,术后尺偏角、掌倾角恢复好,骨折愈合用时短,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