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存在高血压的心血管相关疾病住院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焦虑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愿抽样法,选取2021年9—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21例心血管相关疾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病历疾病诊断中是否有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119例)和非高血压组(102例)。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水平评估,应用自动免疫分析仪测定hs-CRP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s-CRP与焦虑水平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组hs-CRP异常(>3 mg/L)者的焦虑风险是hs-CRP正常(≤3 mg/L)者的4.293倍(95%CI:1.569~11.748,P=0.005),有焦虑者的hs-CRP异常风险是无焦虑者的3.878倍(95%CI:1.495~10.062,P=0.005),处于轻度和中重度焦虑水平者的hs-CRP异常风险分别是无焦虑者的4.525倍(95%CI:1.392~14.714,P=0.012)和3.286倍(95%CI:0.911~11.357,P=0.070);非高血压组无上述显著性关联。结论存在高血压的心血管相关疾病住院患者hs-CRP升高与焦虑存在相互关系。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老年肺鳞状细胞癌(肺鳞癌)患者免疫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北京医院经病理明确诊断的老年肺鳞癌患者(≥65岁)113例,44例接受手术或微创治疗,69例患者接受内科一线治疗,其中化疗组27例,免疫联合化疗(联合组)24例,免疫组11例,靶向治疗组7例。28例患者接受内科二线治疗,其中化疗组8例,联合组11例,免疫组4例,靶向治疗组5例。比较一线、二线治疗中免疫治疗效果和相关不良反应。评价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和肿瘤突变负荷(TMB)作为疗效、预后标志物的价值。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评价近期疗效,常见不良反应分级评价标准(CTCAE 4.03)评价免疫相关不良反应。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进行Log-rank检验。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老年肺鳞癌患者一线联合组总有效率73.7%(14/19),高于化疗组24.0%(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48,P<0.01)。一线联合组、免疫组与化疗组患者比较,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延长,且联合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mOS)更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线联合组和免疫组患者mOS时间较化疗组延长(均P<0.05)。老年肺鳞癌患者存在高的PD-L1阳性率(≥1%)和高TMB(≥9 mut/Mb)表达率,分别为81.6%(31/38)和57.4%(31/54)。一线联合组PD-L1阳性患者中mPFS优于PD-L1阴性患者(5.10个月比0.93个月,P<0.05)。PD-L1阳性患者中,二线联合组mPFS优于化疗组(7.33个月比2.77个月,P<0.05)。患者mPFS和mOS时间均与TMB表达无关。总体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0%(31/50),3级以上26.0%(13/50)。最常见的3级不良反应为皮疹、免疫相关性肺炎和乏力。结论老年肺鳞癌患者一线免疫联合化疗较化疗提高总有效率、mPFS和mOS。二线治疗中,免疫联合化疗与免疫单药均延长mOS,联合治疗较单药免疫无总生存获益。老年患者对单药免疫或联合化疗总体不良反应可控。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帕金森病(PD)运动并发症风险分层治疗方案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症状、延缓运动并发症等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9年11月到2020年6月期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专病门诊或住院的PD患者,已接受药物治疗但未发生运动并发症,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8指数(PDQ-8 SI)>18.59。基线时,采集人口学特征、PD病史,左旋多巴用量(LD)、左旋多巴等效剂量(LED),完成PDQ-8、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Ⅱ和Ⅲ、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HAMA-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HAMD-24)、简易智能状态测验(MMSE)、匹茨堡睡眠指数(PSQI)和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的评估,评价PD患者运动并发症发生风险,依次分为症状波动和异动症高、中、低危组,分层制定用药方案。在随访6、12个月时复测上述指标;在随访3、9个月时记录用药信息、运动并发症(症状波动和异动症)和药物不良反应,完成PDQ-8评估。结果251例PD患者完成1年随访,男135例,女116例。基线时,年龄[M(Q1,Q3)]为66(60,71)岁,PDQ-8 SI[M(Q1,Q3)]为31.2(21.9,40.6)分。15.9%(40/251)患者处于症状波动高危,7.2%(18/251)处于异动症高危;不同风险组的发病年龄、病程、治疗时程、UPDRS-Ⅱ和Ⅲ评分、H&Y分级、PDQ-8 S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2个月时,总人群PDQ-8 SI为12.5(9.4,18.8)分,ΔPDQ-8 SI为-15.6(-21.9,-9.4)分,ΔUPDRS-Ⅲ为-9(-16,-4)分,较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症状波动高危组ΔUPDRS-Ⅱ与症状波动低、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动症高危组ΔPSQⅠ、ΔLD和ΔLED与异动低、中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期间,症状波动发生率为9.56%(24/251),异动症发生率为5.97%(15/251)。结论PD运动并发症风险分层治疗方案,在提高PD患者生活质量、兼顾改善运动症状和延缓运动并发症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过程中,使用阿奇霉素以及头孢类药物的药学作用和疗效。 方法 88例患者被纳入研究中,所有患者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开始收治时间为2020年12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9月,掷硬币分为两组,44例为一组,A组使用头孢类药物,B组额外使用阿奇霉素,对比治疗效果。 结果 B组使用药物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P<0.05);B组使用药物后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P<0.05)。 结论 在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进行治疗时,运用阿奇霉素和头孢类药物,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优化临床疗效,可以积极开展推广。
简介:[摘要]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期间的公众防疫行为为实例,以突发公卫事件及健康素养内涵界定为基础,对居民所具备的健康素养知识、信念、行为以及功能的现状进行分析;以相关领域的实践与理论为借鉴,对突发性公卫事件视域下提高居民健康素养的路径进行探索,希望利用普及健康教育、开展健康宣传活动、加强健康管理、建立完善健康体系的措施,落实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天津市儿童接种2剂次水痘疫苗后的突破率及抗体水平变化情况,并与仅接种1剂次的儿童进行比较。方法选取1 112名接种2剂次水痘疫苗的儿童作为试验组,按照同一街乡选择年龄相差1岁之内仅接种过1剂次,且1剂次接种时间与试验组第1剂次接种时间相差小于1个月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水痘发病情况进行3年的观察。各选取两组中108名儿童同时在第1~3年采集血清进行抗体检测,采用χ²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等比较两组突破率以及组间和组内3年间的抗体水平和抗体阳性率。结果试验组累计突破率0.54%(6/1 112),低于对照组的3.96%(44/1 112,χ²=29.544,P<0.001),试验组接种水痘疫苗后水痘抗体GMC水平逐年降低(F=18.291,P<0.001),对照组的GMC水平也逐年降低(F=91.383,P<0.001)。各检测年度试验组和对照组的GM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接种2剂次疫苗的试验组3年间的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1.107,P<0.01),接种第1年与第3年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3年间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3.351,P>0.05)。各检测年度试验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接种2剂次疫苗能够显著提升接种后的抗体水平和抗体阳性率,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仍呈下降趋势,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实行再次加强免疫。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治疗中央型前置胎盘状态引产患者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襄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收治的90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妊娠需引产女性患者,年龄(33.4±5.7)岁,年龄范围为22~45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与米索前列醇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行双侧UAE,术后口服米非司酮片,常规治疗组患者采用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羊膜腔内注射引产,米索前列醇组患者采用米索前列醇引产。比较两组患者总产程时间、产时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患者住院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引产结局、胎盘残留情况、清宫情况、子宫切除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卵巢功能指标[血清促卵泡生长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结果米索前列醇组患者总产程[(7.20±2.24)h]、住院时间[(5.58±1.83)d]及月经复潮时间[(39.83±13.15)d]均短于常规治疗组[(8.81±2.36)h、(8.14±2.37)d、(47.60±13.11)d];产时出血量[(99.28±31.65)ml]、产后24 h出血量[(86.89±22.50)ml]均少于常规治疗组[(433.96±116.80)ml、(208.17±53.2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索前列醇组患者子宫切除情况[0%(0/45)]优于常规治疗组[13.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UAE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引产中央性前置胎盘状态患者的成功率及安全性较高,止血迅速有效,能有效减少术后出血,缩短产程和住院时间,还能降低子宫切除率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可保留生育功能,且对月经恢复、卵巢功能无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肝指数(FLI)对2型糖尿病(T2DM)发病风险的预测作用。方法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自2013年6月至2020年9月在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体检的1 398名年龄≥40岁且既往无T2DM的某部机关干部作为调查对象。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指标,随访并观察其T2DM发生情况,以是否发生T2DM作为研究结局。根据基线时FLI数值将研究对象分为FLI<30组(824例),30≤FLI<60组(420例)和FLI≥60组(154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和χ2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基线时不同空腹血糖状态下不同FLI组人群发生T2DM的风险。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5.7年。随访期间,共有240例(17.17%)确诊T2DM。与非T2DM组(1 158名)比较,T2DM组患者年龄较大,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比例更高,并且腰围、体重指数、收缩压、空腹血糖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负荷后2 h血糖、FLI水平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运动、糖尿病家族史等混杂因素后,在基线时空腹血糖正常人群中,与FLI<30组相比,30≤FLI<60组(HR=1.18,95%CI 0.84~1.64,P>0.05)及FLI≥60组(HR=1.57,95%CI 1.01~2.44,P<0.05)T2DM的发病风险逐渐升高;在基线空腹血糖异常人群中,与FLI<30组相比,30≤FLI<60组(HR=1.19,95%CI 0.44~3.20)及FLI≥60组(HR=1.32,95%CI 0.44~3.94)T2DM的发病风险逐渐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空腹血糖正常的某部干部中,高FLI对T2DM发病风险有预测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醒脑静在急性酒精中毒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抽取河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2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常规组单用纳洛酮治疗,研究组在纳洛酮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催醒时间为(1.61±0.36)h,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3.41±1.16)h,均短于常规组的(3.45±0.46)、(6.26±2.36)h,P均<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0%,47/50)高于常规组(80.0%,40/5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应用醒脑静治疗,可促进其临床症状改善并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例性发育异常(disorders of sex development, DSD)患儿的致病原因。方法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技术和性腺组织病理活检技术对患儿进行遗传学检测及致病原因探讨。结果综合各种检测技术,患儿分子细胞核型分析结果为46, X, psu idic(Y)(p11.32)[72]/45, X[28]. ish psu idic(Y)(p11.32)(SRY++,DYZ3++). arr[hg19] Yp11.32(118 552-512 055)×0, Yp11.32p11.31(515 916-2 640 819)×1-2, Yq12(59 055 438-59 336 104) ×1-2, Yp11.31q11.23(2 650 425-28 799 654)×1-2。CMA结果显示在Y染色体短臂的拟常染色体区域1(PAR1)末端存在393.5 kb片段的缺失;约50%的细胞在PAR1区域(Yp11.32p11.31)存在2.1 Mb片段的重复;约50%的细胞在Y染色体Yp11.31q11.23区域存在26.1 Mb片段的重复;约50%的细胞在PAR2区域存在280.6 kb片段的重复。结论46, X, psu idic (Y) (p11.32) [72] /45, X [28]嵌合核型是导致患儿性发育异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