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更多药物在体内同时使用时,相互之间发生的化学或生物学反应。这些相互作用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从而对药物的疗效产生影响。本文旨在探讨药物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药物疗效的影响,以提供临床医生和药师在药物治疗中的指导

  • 标签: 药物相互作用、疗效、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 简介:摘要如何发现和避免医疗机构的组别高套行为是按病种付费支付方式面临的挑战之一。作者依据大数据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某一诊断对应治疗方式的客观分布特征,以区域内高、低分值病种的分布情况为标准,对比发现各医院针对相同诊断的治疗方式选择趋势,结合医院定位,发现是否存在组别高套倾向,为医保费用合理支付和医院发展规划提供科学支撑。

  • 标签: 大数据 病种分值付费 组别高套 发现机制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心电图运动平板实验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作用。 方法: 选取 201 8 年 8 月~ 201 9 年 10 月在我院治疗的 236 例 疑似冠心病 患者 , 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其中有 212 例患者为冠心病 , 分别对这些患者应用常规心电图检测和心电图运动平板实验, 比较 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 结果:心电图运动平板实验 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 94.92 %、 96.23 % 、 83.33 % 高于 常规心电图检测 的 72.88 %、 76.42 % 、 41.67 %,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 , P < 0.05 。 结论:采用心电图运动平板实验检测的敏感性、特异度、准确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检验,可为早期的真确知道临床治疗措施的开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电图运动平板实验 冠心病 诊断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急门诊护士在猝死患者急救与护理中的作用分析。方法 自2020年度1月至2021年度1月选择106例因猝死而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按照护理模式将其归纳为2个小组,每个小组均纳入53例病人。根据护理模式将其命名为常规组,研究组。常规组所采用的护理方案为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护理干预。研究组所采用的护理方案为门诊医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护理干预。总结与探究2种护理方案实施效果。结果 常规组护理有效率低于研究组,两组对照差异明显,(P

  • 标签: 急门诊 猝死 急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脑屏障是位于血液与脑组织之间的天然屏障,可严格控制血液中的感染性病原体入侵大脑,维持大脑内环境稳定。然而,嗜神经病毒却能破坏或逃避血脑屏障入侵脑部,引发脑炎或脑膜炎等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有些甚至威胁生命。本文主要对一些较常见的嗜神经病毒穿越血脑屏障入侵大脑的不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嗜神经病毒 血脑屏障 中枢神经系统 致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热打击后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PMVECs)和肺组织中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Pin1)通过调控氧化应激和凋亡形成,参与重症中暑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实验,建立PMVECs热打击模型,对照组将PMVECs置于标准37 ℃、5% CO2细胞培养箱,热打击组将细胞置于43 ℃细胞培养箱中进行热打击2 h,热打击后继续在细胞培养箱进行复温(1、3、6、12 h),并使用Pin1抑制剂Juglone(1 μmol/L)预处理细胞1 h。体内实验,通过热打击构建重症中暑小鼠模型,热打击组动物置于仿真气候舱内,舱内温度(35.5±0.5) ℃,湿度(60±5)%,肛温表监测小鼠直肠温度,小鼠体温达到42 ℃即停止热打击,热打击后1、3、6以及12 h处死动物,对照组小鼠始终置于室温(25±0.5) ℃下,并使用Pin1抑制剂Juglone (1 mg/kg)于热打击前连续3 d腹腔注射对小鼠进行预处理。Western blot观察Pin1、cleaved caspase-9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情况;DHE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O2-˙水平;ELISA检测肺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HE染色检测各组小鼠的病理改变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Pin1表达情况;TUNEL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凋亡情况。结果热打击后复温1 h即可诱导PMVECs和肺组织中Pin1的表达,并呈现复温时间依赖性增加(F=771.6,P<0.05;F=1 035,P<0.05);热打击后复温3 h开始PMVECs和肺组织中cleaved caspase-9的表达,并呈现复温时间依赖性增加(F=729.8,P<0.05;F=1 773,P<0.05);PMVECs和肺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在热打击后复温3 h开始表达,随着复温时间的延长其表达不断增多,趋势与cleaved caspase-9一致(F=1 084,P<0.05;F=1 252,P<0.05);同时,热打击后导致PMVECs中O2-˙释放。热打击后小鼠肺组织中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表现为热打击后小鼠肺组织中MDA的持续释放(F=114.2,P<0.05),而SOD水平持续抑制(F=99.15,P<0.05)。使用Pin1抑制剂Juglone对PMVECs和小鼠进行预处理,发现与热打击组相比,热打击+Juglone组PMVECs和肺组织中Pin1、cleaved caspase-9、cleaved caspase-3均被抑制(均P<0.05);使用Pin1抑制剂后明显减轻热打击后PMVECs中O2-˙的释放,促进重症中暑小鼠肺组织中氧化-抗氧化系统平衡恢复,与热打击组相比,热打击+Juglone组肺组织中MDA被抑制[(11.53±0.84)nmol/mL vs (9.65±0.69) nmol/mL,t=12.52,P<0.05],而SOD明显恢复[(41.18±3.45) U/mL vs (57.52±4.83) U/mL,t=5.57,P<0.05]。同时,抑制Pin1表达后可以明显减轻热打击后肺组织的病理损伤,以及抑制凋亡的发生。结论初步确认Pin1主要通过介导肺组织和PMVECs的氧化应激反应和凋亡发生,进而参与热打击后肺损伤的形成。

  • 标签: 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 重症中暑 热打击 急性肺损伤 氧化应激
  • 简介:摘要外泌体又被称为胞外体,含有多种细胞膜分子以及相关蛋白,是细胞间传递信息的重要信使,可携带功能性RNA、蛋白质和脂质至受体细胞,诱导受体细胞表型发生变化,促进其活化或抑制效应产生。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外泌体在病毒感染后既能发挥免疫激活作用,促进机体产生抗病毒免疫应答;同时又能帮助病毒在细胞间传播、扩散,产生免疫逃逸。它的双重作用直接决定于其感染病原体及来源细胞特征,可作为后期药物及疫苗研发的重要靶点。本文将综述外泌体在不同病毒感染后的表现机制及其在疾病发生中扮演的角色。

  • 标签: 外泌体 病毒感染 免疫激活 免疫逃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0月未进行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为参照组,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4月进行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为观察组,对两组院内感染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消毒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院内感染,提高工作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院内感染 医院消毒供应室 护理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评估层级链式护理对小儿肺炎临床症状及护理满意度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中2022年7月至2023年3月期间的小儿肺炎患儿8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儿接受日常护理,观察组患儿则接受了层级链式护理,对比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湿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发热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小儿肺炎实施层级链式护理有利于促进肺炎症状好转,值得推广。

  • 标签: 层级链式护理 小儿 肺炎 临床症状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医院临床中药学研究工作 采用 循证药学 研究的 临床价值和 指导作用。 方法: 本次 选 择 201 8 年 8 月 — 20 20 年 8 月 期间来我 院 就诊的 8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取 循证药学实施前后 进行分组(研究组 n=40 )和(对照组 n=40 ) , 201 8 年 8 月 — 20 19 年 8 月 期间收治的患者未采取 循证药学称为对照组, 201 9 年 8 月 — 20 20 年 8 月 期间收治的患者采取 循证药学称为研究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 。 结果: 研究 组 采用 循证药学后的 患者满意度 为 ( 37/40 ) 92.5% 明显 高于对照组 ( 23/40 ) 57.5% ,数据 比对结果 P < 0 . 05 。 结论: 循证药学运用到 医院临床中药学研究工作中能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 临床 具有使用与推广 价值。

  • 标签: 循证药学 临床中药学 临床价值 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应用护理营养指导干预对其自我管理和健康状况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7月1日至2018年7月1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患者7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分组方式为:随机投掷硬币法。对照组38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8例患者应用护理营养指导干预,比较对患者的自我管理和健康状况的影响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PA、Alb以及BMI的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处理高低蛋白血症、护理并发症、监测尿酸、遵从医嘱、规律锻炼、饮食控制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情况、社会关系、生理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药物作用、就诊次数、情绪压抑、疼痛不适以及疲劳的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治疗中配合护理营养指导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 慢性肾脏病 护理营养指导干预 自我管理 健康状况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杭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分布变化情况,确定重点人群,探索教学环境等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参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细则》的要求,于2013─2017学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杭州市每个行政区县,分别随机抽取3所学校(小学1所、初中1所、高中1所)的在校学生进行视力检查。通过卡方检验和趋势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城乡及学段间学生视力不良分布状况及严重程度的差异。通过秩相关分析,探讨教学环境指标合格率与视力不良率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共调查了48所学校244 338名中小学生,这5个学年学生视力不良总检出率为76.44%。各学年女生的视力不良率高于男生(χ2=546,P<0.001),郊县学生视力不良率高于市区(χ2=5 313,P<0.001),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视力不良总检出率依次增高,学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教学环境指标中课椅符合率与视力不良率之间具有相关性(r=-0.581,P=0.029)。结论:杭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处于全国较高水平。小学是关键阶段,女生和郊县学生是重点干预对象。

  • 标签: 视力不良 中小学生 现况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系统化康复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肢体功能的改善作用研究。方法:以 74 例 急性脑梗塞患者为对象, 37 例为参照组, 37 例为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 系统化康复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 结果:对于护理后的 语言功能、肢体功能 ,研究组更优, P<0.05 。 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实施 系统化康复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有效改善 语言功能与肢体功能, 得到满意评价,具有显著护理效果。

  • 标签: [ ]系统化康复理念指导下的护理干预 急性脑梗塞 语言功能 肢体功能
  • 作者: 张宇 刘际童 黄晓玲 胡霞 廖潜 李莉 唐轶珣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7-24
  • 出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1年第07期
  • 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医学中心,长沙 410005 湖南省围术期加速康复麻醉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长沙 410005,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医学中心,长沙 410005 湖南省围术期加速康复麻醉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长沙 410005 湖南省急救医学研究所急危重症代谢组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 410005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皮素受体A(ETA)抑制剂BQ-123对C57BL/6小鼠骨癌痛的镇痛效果,并探讨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大电导钙激活钾离子通道(BKCa)通道的作用。方法选用C56BL/6雄性小鼠30只,体重18~20 g,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0),假手术组(S组)、癌痛组(BCP组)、BQ-123组(BQ组)。BCP组和BQ组于左下肢股骨骨髓腔内接种Lewis肺癌细胞(2×106个)制备骨癌痛模型。S组则注射等量D-Hanks’液。于接种后第7~21天,BQ组腹腔内注射BQ-123(10 nmol/d),BCP组则注射等量双蒸水(10 μl/d)。于术前1 d(T0)、术后第7天(T1)、第10天(T2)、第13天(T3)、第15天(T4)、第18天(T5)、第21天(T6)测定机械痛阈值(MWT)和后足使用评分。术后第21天,取L4~L6脊髓,分别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BKCa通道蛋白、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标志物胶质纤维状酸性蛋白(GFAP)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表达。正态分布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重复测量资料方法分析,两两比较采用Tukey检验。结果BQ组于T2~T6时时间点MWT高于BCP组[(3.97±0.37) g比(3.31±0.56) g、(3.89±0.45) g比(3.22±0.88) g、(3.48±0.56) g比(2.78±0.51) g、(3.13±0.49) g比(2.20±0.33) g、(3.28±0.52) g比(1.95±0.54)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367、3.418、3.571、4.744、6.734,P<0.05);于T3~T6时行走评分高于BCP组[(2.70±0.72) g比(2.20±0.49) g、(2.63±0.59) g比(1.77±0.40) g、(2.02±0.65) g比(1.30±0.51) g、(1.83±0.61) g比(1.27±0.52)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406、5.859、4.905、3.815,P<0.05);脊髓BKCa通道表达明显高于BCP组(0.27±0.03比0.18±0.02),GFAP表达低于BCP组(0.31±0.02比0.41±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406、7.276,P<0.05);TNF-α和IL-1β表达低于BCP组[(286.45±15.94) pg/mg蛋白比(217.62±15.48) pg/mg蛋白、(178.28±18.26) pg/mg蛋白比(148.15±12.87) pg/mg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8.152、4.795,P<0.05)。结论腹腔内注射ETA拮抗剂BQ-123可减轻小鼠骨癌痛,其机制可能与BKCa通道表达上调、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受抑制有关。

  • 标签: 骨癌痛 内皮素受体 钾离子通道 脊髓 星形胶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