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应用消化内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在我院就医的90例胃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行腹腔镜治疗,观察组(45例)行消化内镜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呈更低表现(P<0.05
简介:摘要目的对三踝骨折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244例我院三踝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2例,对观察组患者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外固定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种治疗方式对三踝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优良率为98.3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06%,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并且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三踝骨折患者予以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进行手术及术后愈合的时间,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总结1例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合并下肢丹毒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实施保护性隔离,从皮肤护理、活动指导、饮食指导等方面给予了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指导,经过18d的住院治疗与护理,患者肝功能好转,双下肢水肿明显减轻,下肢丹毒好转,未发生坠积性肺炎、肺栓塞等并发症,遵医嘱出院。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误吸风险评估及管理方案,用于临床指导,为预防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发生误吸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检索国内医学数据库,查找评价肠内营养相关文献,经课题组讨论,制定肠内营养误吸发生风险评估方案,利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最终确定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误吸风险评估表的各级条目。结果最终形成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误吸风险评估表及管理方案。包含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以及37个三级指标。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有效率分别为88.24%、100%。2轮专家函询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142和0.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中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误吸风险评估及管理方案构建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行性,可为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肠内营养风险评估以及护理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内观认知疗法对女性强制戒毒者身心症状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并自愿参加本课题研究的戒毒人员7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到两组,干预组35例,对照组35例。干预组接受连续10天的内观认知疗法(Naikan cognitive therapy,NCT)治疗,对照组接受相同时间的心理健康教育。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强制戒毒者复吸倾向性心理调查表测评。结果干预前两组人员间各评估指标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组NCT干预后SCL-90总分[(176.49±40.85)分,(152.60±31.17)分]和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领悟社会支持总分[(59.09±14.60)分,(64.43±10.42)分]和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分量表得分均显著升高;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积极应对得分[(25.54±6.09)分,(22.37±7.04)分]显著增高,消极应对得分[(8.20±3.59)分,(10.17±4.03)分]和复吸倾向性总分[(15.66±9.57)分,(22.11±10.18)分]显著下降(均P<0.05)。对照组的各量表得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内观认知疗法可显著改善女性强制戒毒者身心症状,显著提高女性强制戒毒者的领悟社会支持能力,增强积极应对方式,降低消极应对和复吸倾向性。
简介:目的分析内镜下碘染色并活检对早期食管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013-01—2015-10收治的322例经内镜检查有食管黏膜可能病变的患者行碘染色及活检,详细记录食管病灶的形态、位置及大小。对活检结果与食管着色区域组织的病理检查结果做对比分析。结果本组322例患者进行碘染色前怀疑病变点398处,行碘染色后289例出现无染区以及淡染区共319处,约1/3病例出现2处及以上无染区及淡染区。敏感性89.8%。发现早期食管癌68例,均经病理证实,染色前后食管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中、重度异型增生137例,其中染色前后发现食管黏膜存在中、重度异型增生的患者分别为16例(5.0%)和121例(37.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内镜下碘染色并活检检查对早期食管癌以及癌前病变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检诊率,值得在基层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重症胰腺炎患者治疗时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在我院进行重症胰腺炎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实验探究对象,抽签法进行分组,20例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2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时间和营养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白蛋白和血清总蛋白指标护理干预前对比无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更优,对比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常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胰腺炎患者治疗时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显著,可加速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可在临床应用。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尿常规检验中应用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间在我院接受尿常规检验的150例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分别采用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进行尿常规检验,比较单纯干化学法检验、单纯尿沉渣法检验和联合检验下患者的定量白细胞和定量红细胞阳性率差异。结果:联合检验的定量白、红细胞阳性检出率要高于单纯干化学法与单纯尿沉渣检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在尿常规检验中均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但两种方式综合应用的效果更佳,有助于临床检测准确性的提升,能够为患者的明确诊断和对症干预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气道内超声(EBUS)-引导鞘管(GS)技术引导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对肺周围型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1日至2017年4月1日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行支气管镜检查的66例患者,均行胸部CT检查确诊为肺周围型病变且支气管镜检查未能发现病灶。本研究分2组,EBUS-GS组31例,常规TBLB组35例。EBUS-GS组患者经支气管镜活检通道插入EBUS-GS并伸向肺周围型病变,通过GS对肺周围型病变活检;对无法采获EBUS图像的肺周围型病变,按胸部CT提示的位置插入活检钳给予活检。常规TBLB组根据胸部CT的定位直接对病灶进行活检。结果EBUS-GS组诊断阳性率为67.7%(21/31),常规TBLB组为37.1%(13/35),EBUS-GS组具有更高的诊断阳性率(χ2=6.163,P<0.05)。为了得到足够的组织标本,EBUS-GS组平均每例患者行活检4.58次,常规TBLB组平均每例患者行活检7.89次。和常规TBLB组相比,EBUS-GS组需施行的活检次数更少(t=-5.443,P<0.05)。结论EBUS-GS引导TBLB可较常规TBLB提高诊断的阳性率,且不增加操作风险;为了得到足够的组织标本,EBUS-GS组需施行的活检次数更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内镜经口入路的解剖要点及其在岩斜区和颈静脉孔区复发性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手术中的应用。方法使用3个干性头颅骨性标本和5个新鲜冰冻尸头标本,采用经口入路显露岩斜区和颈静脉孔区,记录重要解剖标志及显露范围,详细介绍该入路的手术方法和技巧。回顾性分析于2020年6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复发性NPC患者6例,男女比例1∶1,年龄42~69岁,所有患者均使用该入路行岩斜区和颈静脉孔区复发性NPC切除术。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解剖研究显示,内镜经口入路在保留翼内肌和翼外肌的基础上,可显露咽旁段、岩骨段和斜坡旁段颈内动脉,可处理颈静脉孔区和岩斜区的病变。临床实践显示,6例患者均成功行内镜经口入路NPC切除术,术后增强MRI见肿瘤完整切除,患者无咀嚼功能障碍。结论内镜经口入路用于岩斜区和颈静脉孔区复发性NPC切除术,具有安全、微创、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