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郭沫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关键阶段,处于国统区的特殊工作环境,带着一定现实针对性和主观好恶色彩完成韩非子思想研究的。他对韩非综合先秦法家“法”“术”“势”思想,且杂取诸子百家思想成分以完成古代法家思想体系构建的功绩,几乎全盘否定,是不够客观公允的。梳理郭沫若韩非子批判的认识评价过程,透视其中的复杂背景原因及其教训,对于今天学术研究工作的健康开展,具有现实意义。
简介:我与《杜甫研究学刊》的因缘,可以追溯到十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记得1989年在江油参加全国首届赋学年会,饭后转街,与学刊编辑部的曾亚兰女士同行,当时还有西南民族学院中文系的田耕宇兄。互致介绍中,我知道曾女士是刊物的编辑,她也知道了我和田兄都是毕业于陕西师大的古典文学硕士。对于初涉学术殿堂的我们而言,自然希望能结识一些学术刊物的编辑,甚至带着几分羡慕。谈话便主要围绕学刊的稿件要求和杜诗研究展开。当时的我,尚处在“不喜”杜诗的年龄、不敢碰杜诗(觉得杜诗研究的人那么多,自己的学识那么肤浅)的心态中,对从事杜甫其人其诗的研究,完全没有思想准备。记得在曾女士的许多谈话中,她热心动员我们着手杜诗研究,充分利用年轻人大胆、思想新锐的长处,一定能够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