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辅助生殖技术中出生单胎新生儿第二性别比(secondary sex ratio,SSR)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00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生殖中心通过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出生的7020例单胎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新生儿的母亲年龄、授精方式、移植胚胎类型、移植胚胎期别等因素对单胎新生儿性别的影响。结果在7020例新生儿中,男婴3730例,女婴3290例,总SSR为113∶100。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方式出生新生儿SSR明显高于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授精方式(121∶100比95∶100,P<0.001),其他因素对出生新生儿SSR无显著影响。分层分析中,在IVF组和ICSI组间除了母亲年龄≥35岁组、囊胚期胚胎移植组的IVF和ICSI出生的S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的IVF出生新生儿的SSR都高于ICSI(<35岁组:P<0.001;新鲜胚胎组:P=0.001;冻融胚胎组:P=0.003;卵裂期胚胎移植组:P<0.001)。在IVF组内和ICSI组内分析显示各影响因素之间的SSR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单胎妊娠中授精方式对新生儿SSR产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OR=0.792,95% CI=0.712~0.881,P<0.001)。去除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单胎妊娠中授精方式对新生儿SSR影响有统计学意义(aOR=0.793,95% CI=0.713~0.883,P<0.001)。结论授精方式是辅助生殖技术中影响出生单胎SSR的因素,IVF较ICSI可提高SSR比值。

  • 标签: 生殖技术,辅助 精子注射,细胞质内 常规体外受精 第二性别比
  • 简介:摘要目的与自然性交法比较,评价施孕可辅助授精系统治疗不育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自身对照、随机交叉的试验设计方法,分析了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殖医学中心和安徽省立医院就诊的无法自然妊娠的57对不育症夫妇,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比前后两个排卵期中使用本辅助授精系统方法与自然性交方法的差异。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夫妇应用随机信封法来决定使用上述两种治疗方法的先后顺序。其中A类29对夫妇,第一个月的排卵期使用辅助授精系统的治疗方法,第二个月的排卵期使用自然性交法;B类28对夫妇,第一个月的排卵期使用自然性交法,第二个月的排卵期使用辅助授精系统的治疗方法。所有完成辅助授精系统的夫妇的资料汇总为试验组数据,同时完成自然性交的夫妇的资料汇总为对照组数据,进行自身对照比较,采用妇科阴道检查、白带常规检查、性交后试验对宫颈管内活动精子数量评分、妊娠率比较等方法验证本辅助授精系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本研究完成试验的有效受试者共54对,其中A类26对夫妇,B类28对夫妇。有效性评价方面,性交后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活动精子评分值为6.11±3.00,对照组活动精子评分值为1.22±0.79,试验组的活动精子评分值是对照组的5倍(P<0.001),明显优于对照组。受试者中有7例使用本辅助授精系统后成功妊娠,妊娠率为13.0%;其中6例已生育健康子代,1例自然流产,无受试者采用自然性交法后妊娠。安全性评价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阴道一般妇科检查及阴道白带常规检查结果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检查结果无差异。完成试验的54对有效受试者均能顺利使用本辅助授精系统放置含有精液的储精囊并在6 h内使用拉线顺利取出,无明显不适。结论施孕可辅助授精系统有效治疗不育症,显著提高进入宫颈内的前向运动精子数量,显著提高妊娠率。安全无创、简便易行,患者可轻松自行操作,能够满足临床应用需要。

  • 标签: 辅助授精系统 男性不育症 有效性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