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治疗乳腺结节患者61例(共82个结节),对患者行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分别将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病理诊断出乳腺恶性结节共31个,良性结节51个。常规超声BI-RADS分类检查诊断准确率为75.61%,超声弹性成像评分诊断准确性为89.02%。经过比较发现,两种检查方式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有利于诊断乳腺良恶性鉴别诊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CEUS)在不同超声分组乳腺囊实性复合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乳腺囊实性复合肿块患者111例,共计111个乳腺病灶。根据肿块内部囊实性成分比例及分布特点将其分为3组[A组:厚壁和(或)厚分隔;B组:囊性为主;C组:实性为主]。结合病理分析各组肿块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声像图特征。结果111个乳腺病灶中,A组病灶28个(良性24个,恶性4个),B组病灶36个(良性28个,恶性8个),C组病灶47个(良性29个,恶性18个)。B、C组恶性肿块的年龄及最大径均大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肿块CEUS后恶性肿块多表现为边缘不光整、壁和(或)分隔增厚,与良性肿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16)。B、C组恶性肿块多表现为常规超声及CEUS后实性边缘不光整、实性成分增强范围超出基底部,与良性肿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良性肿块与恶性肿块间形态、后方回声、有无钙化及血供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常规超声联合CEUS对乳腺囊实性复合肿块的良恶性鉴别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评估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诊断伴导管扩张的乳腺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经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明确为伴导管扩张的乳腺病变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或穿刺活检取得病理结果。通过超声造影判断扩张导管内是否存在实质性病灶,超声医师分别于造影前、后进行诊断信心评分;并依据病理结果,对良、恶性实质性病灶的超声造影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5个扩张导管内,无实质性病灶的13个,有实质性病灶的52个(其中良性病变32个,恶性病变20个)。超声造影后判断导管内是否存在实质性病灶的诊断信心指数明显提高,与造影前信心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导管内恶性病灶多表现为增强后病灶周围有滋养血管、增强后前后径增大及增强后病灶边缘不光整,相较于导管内良性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02、0.000)。结论超声造影可以提高导管内实质性病变的诊断信心指数,有助于乳腺导管内实质性病灶良恶性的鉴别,可为伴导管扩张的乳腺病变的术前诊断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依据。
简介:摘要常规教育对于保证幼儿健康和良好的情绪,使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常规教育进行得好,会使幼儿终身受益。我认为,在小班的常规培养中,教师的管理工作应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幼儿园的各项教育目标,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更多的人开始涌入城市,使人们对建筑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普遍向结构复杂化转变,在施工中都会具有基坑大、基坑深等特点。由于基坑面积的加大,深度的加深,会给建筑工程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提升建筑的结构稳定性,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必须在进行建筑基坑施工时,加强对基坑常规变形的监测。通过对基坑常规变形监测,随时掌握建筑的基坑施工变形规律,寻找能够引发建筑基坑变形的原因,并通过对原因的分析找出恰当的解决方式,有效确保基坑施工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炎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乳腺疾病中心收治炎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25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炎性乳腺癌患者纳入分析,占同期收治新发乳腺癌患者的0.89%(25/2811)。临床分期Ⅲ期17例(68%),Ⅳ期8例(32%),预后分期Ⅲ期17例(68%),Ⅳ期8例(32%)。Luminal B型(HER-2阴性)9例(36%),HER-2阳性型5例(20%)及三阴型11例(44%)。19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R0切除率94.7%(18/19)。中位生存时间18.2个月,预后分期ⅢB期、ⅢC期和Ⅳ期患者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2.9%,66.7%和15.6%(χ2=13.247,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炎性乳腺癌临床发病率不高,但是病期晚,预后差。在接受新辅助治疗后90%以上的患者可以获得局部R0切除。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0~Ⅲ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不同治疗方式对5年总生存(OS)率和5年无瘤生存(DFS)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普通外科二病区治疗的209例0~Ⅲ期TNBC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方式与患者5年OS率和5年DFS率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TNBC临床分期和手术方式与患者5年OS率(χ2=52.615,P<0.001;χ2=17.329,P=0.001)和5年DFS率(χ2=55.112,P<0.001;χ2=18.816,P<0.001)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是TNBC患者DFS(HR=3.637,95%CI为2.146~6.164,P<0.001)和OS(HR=3.545,95%CI为2.091~6.009,P<0.001)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于腋窝淋巴结未转移的TNBC(n=118),保乳+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房全切+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改良根治术、保乳+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5年OS率分别为97.6%、97.7%、91.4%、100%,5年DFS率分别是97.3%、94.3%、85.8%、1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369,P=0.338;χ2=3.868,P=0.276)。行新辅助化疗患者(n=106)与行辅助化疗患者(n=80)5年OS率分别为74.5%、91.1%,5年DFS率分别为73.6%、8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04,P=0.034;χ2=4.683,P=0.030)。新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分期更晚(χ2=35.314,P<0.001)。相同临床分期的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的5年OS率和5年DF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新辅助化疗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CR)、部分缓解(PR)和病情稳定(SD)患者的5年OS率分别为100%、75.8%、57.1%,5年DFS率分别为100%、74.5%、5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086,P=0.006;χ2=10.399,P=0.006);pCR患者和PR患者相比,5年OS率(χ2=4.238,P=0.040)和5年DFS率(χ2=4.525,P=0.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CR患者和SD患者相比,5年OS率(χ2=8.163,P=0.004)和5年DFS率(χ2=8.509,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R患者和SD患者相比,5年OS率(χ2=3.931,P=0.047)和5年DFS率(χ2=3.896,P=0.0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分期是0~Ⅲ期TNB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对腋窝淋巴结未转移的患者,行保乳+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房全切+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改良根治术以及保乳+腋窝淋巴结清扫术预后相当。相同临床分期的患者新辅助化疗与辅助化疗预后没有明显差异,但新辅助化疗获得pCR或者PR的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生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器械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可行性和可推广性。方法抽取2014年3月至2019年2月于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常规器械行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者816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传统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者8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效果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未见出血、胆漏、腹腔感染及切口疝等并发症。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0.3±11.2)min、VAS评分为(2.3±1.4)分、腹壁满意度为(4.8±0.5)分,与对照组[(31.2±8.4)min,(5.0±1.5)分、(3.9±0.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器械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术后脐部切口瘢痕隐蔽,患者疼痛感觉轻且对治疗及美容效果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于血常规检验,研究和分析应用末梢血和静脉血两种不同采血方法最终的效果。方法: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共有80例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经商议,决定将这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抽样法,将这8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个组别,一组是末梢血组,另一组是静脉血组,每组中各有患者40例,对比两组患者最终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在血常规检验结果方面,末梢组的RBC、WBC、HCT、PLT、Hb不优于静脉组的检验结果,P<0.05,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MCHC检验结果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无明显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在患者对于血液采集满意度方面,静脉血组优于末梢血组,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检验血常规中,静脉血相较于末梢血来说最终检验效果更佳,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和实践。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尿常规定性检验在糖尿病蛋白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124例糖尿病患者、研究时间为2020年11月~2021年11月。124例患者均接受尿常规定性检验,对检验结果展开分析。结果:①血清肌酐与血尿素氮水平提升患者4例、正常120例;一次性蛋白尿患者62例、持续性蛋白尿患者46例。②伴随着年龄增加,尿蛋白情况越严重,数据差异明显(P<0.05);不同年龄段患者蛋白尿严重率有明显差异(P<0.05)。③糖尿病病程越长,尿蛋白情况越严重,数据差异明显(P<0.05);不同病程段患者蛋白尿严重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常规定性检验有着操作简单等特点,用于糖尿病蛋白尿检验中能准确判定糖尿病肾病,为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可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