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摘要】 目的 探究肾康注射液结合用药治疗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疗效。方法 82例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 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肾康注射液、泼尼松、冬虫夏草联合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 95.12%)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4.88%)均优于对照组( 80.49%、 19.5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的 24 h尿蛋白定量为( 1870.5±1124.6) mg, 尿素氨为( 7.50±4.31) mmol/L, 血肌酐为( 180.40±53.67) μmol/L, 平均住院时间为( 63.50±5.72) d;对照组患者的 24 h尿蛋白定量为( 2973.2±1120.7) mg, 尿素氨为( 9.80±4.46) mmol/L,血肌酐为( 241.50±49.73) μmol/L, 平均住院时间为( 89.60±3.32) d;两组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中采用肾康注射液结合用药治疗, 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 且安全性较高, 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简介: 【摘要】 目的 对治疗肾盂肾炎患者应用头孢哌酮联合舒巴坦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100例肾盂肾炎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 50例。对照组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 观察组使用头孢哌酮联合舒巴坦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疗效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 88.00%, 与对照组的 40.00%相比有显著提高,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2.00%, 与对照组的 72.00%比较有显著降低,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采取头孢哌酮联合舒巴坦治疗肾盂肾炎, 在保障患者不良反应率较低的条件下, 可有效地提高其疗效, 效果很显著, 值得医疗界的推广及其应用。 【关键词】 肾盂肾炎;头孢哌酮;舒巴坦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efoperazone combined with sulbactam in the treatment of pyelonephritis.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pyelonephr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evofloxaci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efoperazone combined with sulbactam.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tudi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8.0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40.00%).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32.0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72.00%).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cefoperazone combined with sulbactam in the treatment of pyelonephriti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 adverse reaction rate, and the effect is very significant,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medical field.
简介:【摘要】班会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更是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活动育人的主要手段,成为落实立德树人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环。文章旨在通过抓班会设计的重要环节,提高班会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育人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基于云平台对冠心病高危人群健康管理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通过云平台持续管理2017年6月—2018年6月就诊于郑州市金水区两个社区门诊的冠心病高危人群280例,1年后评估入组人群的各项临床指标、冠心病预防知识掌握程度及药物依从性情况,最后通过问卷调查评估云平台管理的可行性及接受程度。结果共入组冠心病高危人群272例,经云平台管理1年之后,入组人群血脂、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空腹血糖控制情况均较前明显改善(均P<0.05),但糖化血红蛋白并未明显降低[(6.4±1.2)%比(6.3±1.1)%,P>0.05]。入组人群冠心病预防相关知识掌握较前明显提高,药物依从性未见明显改善[(5.0±1.6)分比(5.0±1.5)分,P>0.05]。问卷调查显示,228例(83.8%)患者对于云平台管理具有较高的接受度,208例(76.5%)的入组人群希望继续使用云平台进行健康管理。结论基于云平台的健康管理可以改善冠心病高危人群的临床指标控制情况,有助于高危人群掌握冠心病预防的相关知识,但云平台的部分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模式血管内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老年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263例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前瞻性分组法将患者分为静脉溶栓治疗组与血管内治疗组。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90 d改良Rankin(mRS)评分,比较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共纳入263例患者,其中静脉溶栓治疗组125例,血管内治疗组138例。(1)血管内治疗组优良率高于静脉溶栓治疗组(97.8%和91.2%,χ2=5.713,P<0.05);(2)血管内治疗组NHISS评分[(2.3±0.3)分和(6.0±1.8)分,t=9.067,P<0.05]、mRS评分[(1.1±0.1)分和(2.3±0.3)分,t=16.970,P<0.05]低于静脉溶栓治疗组;(3)不良反应发生率血管内治疗组和静脉溶栓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和8.0%,χ2=0.041,P>0.05)。结论多模式机械取栓是急性缺血性卒中颅内大血管闭塞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应用与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丙泊酚注射液用于临床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50例全麻下行择期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进口竟安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国产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疗效况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最高和最低心率、收缩压以及最低动脉压差异不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2%、50.7%,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多为注射痛和兴奋多语,停药后自行缓解,未出现心肝肾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国产丙泊酚用于临床麻醉的效果显著,麻醉深度和意识丧失时间、麻醉知晓率均不逊于进口丙泊酚,且国产丙泊酚不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癌患者术前第三腰椎平面骨骼肌指数(L3 skeletal muscle index, LSMI)与术前外周血炎性因子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胃癌患者,基于术前腹部CT影像学数据,将第三腰椎平面骨骼肌面积(cm2)除以身高的平方(m2),得到归一化的LSMI(cm2/m2)。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胃癌患者术前LSMI与术前外周血炎性因子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共纳入胃癌患者132例,其中病理分期Ⅰ期患者39例,Ⅱ期患者36例,Ⅲ期患者57例。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胃癌患者LSMI与外周血红细胞计数(P<0.01)、血红蛋白(P<0.01)及前白蛋白(P<0.01)呈正相关,与白细胞介素6(P=0.027)和C反应蛋白(P=0.014)呈负相关。结论LSMI可作为胃癌患者营养状况评定指标,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在胃癌患者中肌减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癌患者术前第三腰椎平面骨骼肌指数(L3 skeletal muscle index, LSMI)与术前外周血炎性因子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胃癌患者,基于术前腹部CT影像学数据,将第三腰椎平面骨骼肌面积(cm2)除以身高的平方(m2),得到归一化的LSMI(cm2/m2)。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胃癌患者术前LSMI与术前外周血炎性因子等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共纳入胃癌患者132例,其中病理分期Ⅰ期患者39例,Ⅱ期患者36例,Ⅲ期患者57例。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胃癌患者LSMI与外周血红细胞计数(P<0.01)、血红蛋白(P<0.01)及前白蛋白(P<0.01)呈正相关,与白细胞介素6(P=0.027)和C反应蛋白(P=0.014)呈负相关。结论LSMI可作为胃癌患者营养状况评定指标,而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在胃癌患者中肌减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