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磁共振成像(MRI)分析脑卒中后肩痛(PSSP)患者并发肩关节前方撞击综合征的影像学特点,并探讨其发病机制和分型。方法将脑卒中后肩痛合并肩关节前方撞击综合征的患者1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肩关节查体、MRI影像学分析,并对肩关节前方撞击综合征进行分型。结果MRI影像学表现提示,PSSP合并肩关节前方撞击综合征的患者中,4例患者为Ⅰ型,即肩胛下肌前方撞击型;7例患者为Ⅱ型,即肩胛下肌后方撞击型;1例患者为Ⅲ型,即肱二头肌长头肌腱下方撞击型;2例患者为Ⅳ型,即肩胛下肌上缘撞击型;1例患者为Ⅴ型,即混合型,这一类型主要是由Ⅰ、Ⅱ、Ⅲ型撞击混合而成。结论PSSP合并肩关节前方撞击综合征患者的撞击类型并不相同,且不同类型的肩关节前方撞击综合征,其撞击部位和特点也不同,MRI是诊断肩关节前方撞击症不同分型的重要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全麻肩关节镜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肩关节镜手术患者90例,年龄18~64岁,性别不限,BMI 18.0~26.9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NYH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30):0.25%罗哌卡因组(A组)、0.375%罗哌卡因组(B组)和0.5%罗哌卡因组(C组)。A组、B组和C组分别注入0.25%、0.375%和0.5%罗哌卡因各20 ml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分别于术前(T0)、给药后30 min(T1)、4 h(T2)、6 h(T3)、8 h(T4)、10 h(T5)和12 h(T6)时,采用M型超声测量不同呼吸位的膈肌活动度,应用便携式肺量仪测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记录T1-6时膈肌麻痹发生情况。记录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术后24 h内VAS评分>3分时,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镇痛,记录氟比洛芬酯使用情况。记录给药后24 h内心血管事件、局麻药中毒、霍纳综合征、气胸、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组T1-3时平静呼吸位膈肌移动度减少,T2-5时深呼吸位膈肌移动度减少,T2,3时平静呼吸位和深呼吸位膈肌麻痹发生率升高,C组T1-6时平静呼吸位和深呼吸位膈肌移动度减少,T1-4时平静呼吸位和深呼吸位膈肌麻痹发生率升高,T1时FEV1%和FVC%下降,T2时FVC%下降,B组和C组感觉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延长(P<0.05或0.01);与B组比较,C组T4-6时平静呼吸位膈肌活动度减少,T1-6时深呼吸位膈肌活动度减少,T2-4时平静呼吸位膈肌麻痹发生率升高(P<0.05),T3-4时深呼吸位膈肌麻痹发生率升高,T1时FEV1%和FVC%下降(P<0.05)。3组术后氟比洛芬酯使用率和给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25%罗哌卡因20 ml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肩关节手术的效果更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关节Logsplitter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26例踝关节Logsplitter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6例,女10例;年龄(49.54±12.81)岁(范围26~68岁)。开放性损伤17例,Gustilo-AndersonⅡ型6例、ⅢA型11例;闭合性损伤9例。骨折AO/OTA分型:44B型4例,44C型22例;Langue-Hansen分型:旋前外展型16例,旋前外旋型10例;Maisonneuve骨折4例,其中3例为双Maisonneuve骨折。踝关节脱位方向:前脱位10例,中立位7例,后脱位9例。腓骨骨折26例,内踝骨折24例,三角韧带断裂2例,后踝骨折13例,前踝骨折8例。对所有闭合性损伤行急诊复位石膏托固定,开放性损伤行清创、复位、跟骨牵引或跨关节克氏针固定,待局部软组织条件允许后行手术治疗。术后采用Burwell-Charnley标准评价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采取Kellgren-Lawrence分级标准评估创伤性关节炎严重程度。结果4例患者急诊复位困难,术中证实难复原因均为胫后肌腱脱位前置于下胫腓联合前方。26例患者中腓骨钢板固定25例;内踝骨折固定24例,其中采取空心螺钉固定23例、克氏针固定1例;后踝骨折固定12例,其中采取空心螺钉固定9例、解剖型锁定钢板固定3例;前踝骨折固定7例,其中采取带线锚钉缝合固定1例、空心螺钉固定6例;下胫腓联合固定16例,其中采取1枚螺钉固定12例、2枚螺钉固定2例、采取TightRope带袢钛板固定2例。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0.23±9.70)个月(范围12~60个月)。术后Burwell-Charnley骨折复位评价:解剖复位22例,复位可4例。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6.31±3.64)周(范围10~24周)。踝关节活动范围:背伸10.38°±6.66°(范围0°~30°),跖屈34.04°±7.20°(范围15°~45°)。AOFAS踝与后足评分(83.30±13.94)分(范围24~100分)。10例(38%,10/26)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其中Kellgren-Lawrence分级Ⅰ级5例、Ⅱ级2例、Ⅲ级2例、Ⅳ级1例。术后2例出现伤口渗液,经清洁换药后伤口愈合;2例内侧皮肤发生坏死缺损,分别通过植皮和皮瓣转移治愈。随访期间无一例发生感染、骨不连和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结论踝关节Logsplitter损伤多见于高能量损伤,骨折形态特征多样化。对于骨折脱位急诊难以复位时需要警惕胫后肌腱脱位嵌插的可能。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解剖复位、注重软组织的保护和可靠固定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但是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较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力敏针刺联合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及MRI疗效观察。方法:研究时间:2023年1月-2024年4月;选择于我院骨科收治的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双数字抽签法分组,分成治疗组(n=30)与对照组(n=30)。治疗组实施力敏针刺联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实施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注射治疗。比较两组WOMAC评分、Lysholm评分、MRI参数。结果:治疗前,两组僵硬、疼痛、日常活动难度等WOMAC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僵硬、疼痛、日常活动难度等WOMAC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有显著意义。治疗前,两组肿胀、支撑、爬楼梯、下蹲等Lysholm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肿胀、支撑、爬楼梯、下蹲等Lysholm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有显著意义。治疗前,两组软骨厚度、T2值、骨髓水肿面积、关节软骨骨损伤分级等MRI参数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软骨厚度、T2值、骨髓水肿面积、关节软骨骨损伤分级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有显著意义。结论:力敏针刺联合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显著,病情的改善程度较为理想,该治疗方案建议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相对分子质量1.8×104转位蛋白(TSPO)靶向分子探针2-(8-氨基-2-(4-氯苯基)咪唑[1,2-a]吡啶-3-基)-N,N-二丙基乙酰胺(CB86)-二乙撑三胺五乙酸(DTPA)-Gd,探究其在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的MRI效果。方法通过偶联双功能螯合剂制备CB86-DTPA,再与Gd螯合获得MRI靶向造影剂CB86-DTPA-Gd,测定其细胞毒性、MR弛豫率和体外稳定性。采用弗氏佐剂建立小鼠右踝RA模型,进行生物分布研究及MRI,以右踝关节炎性反应部位及其周围正常组织作为感兴趣区(ROI)计算信噪比(SNR)。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CB86-DTPA-Gd的MR纵向弛豫率r1为11.05 mmol·L-1·s-1。在Gd3+最大浓度(20 μmol/L)时,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和小鼠乳腺癌4T1细胞的存活率均大于90%。室温下,CB86-DTPA-Gd在人血清和磷酸盐缓冲溶液(PBS;pH=7.4)中的稳定性良好。体内生物分布研究表明,CB86-DTPA-Gd具有较好的炎性反应靶向性,注射后120 min踝关节炎性反应部位摄取仍达(2.33±0.29)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MicroMRI结果显示,右踝关节炎性反应部位在注射CB86-DTPA-Gd和Gd-DTPA后均表现为明显强化,CB86-DTPA-Gd组SNR最高可达23.21±1.44,最大强化时间为注射后90 min,且各时间点均能被CB86-DTPA所抑制(t值:6.083~12.451,均P<0.05),而Gd-DTPA组强化时间为注射后30 min,SNR为16.12±1.24。结论CB86-DTPA-Gd显示了良好的巨噬细胞靶向性,在关节炎性反应部位有良好的摄取,有望成为一种用于外周炎性反应显像的新型MRI分子探针。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动想象疗法对后遗症期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后遗症期脑卒中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5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运动想象训练。常规康复训练和运动想象疗法均每日1次,每周训练5 d,连续训练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下肢部分、Holden步行能力分级(FAC)、"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和10 m步行速度测试(10MWT)评估2组患者的下肢运动能力、步行能力、转移能力和最大步行速度。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FMA评分、TUGT和10MWT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MA评分、TUGT和10MWT分别为(27.70±4.50)分、(21.05±11.03)s、(0.77±0.42)m/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后遗症期脑卒中患者的步行效率,改善其下肢运动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镜像疗法和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镜像组和动作观察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镜像组给予镜像治疗,动作观察组给予动作观察治疗,每次治疗时间均为30 min,1次/日,每周治疗5 d,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和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对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2组患者的FMA-UE评分和MBI评分在治疗2周时和治疗4周时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镜像组患者的ARAT评分在治疗4周时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P<0.05),而动作观察组患者的ARAT评分在治疗2周和治疗4周时均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而治疗2周时和治疗4周时,2组患者的FMA-UE、ARAT和MBI评分同时间点的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镜像疗法和动作观察疗法作为基于镜像神经元系统理论的2种临床治疗方法均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2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未见明显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本体感觉的改变和脑结构重塑的特征,以及两者的关系。方法纳入经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诊断证实的单纯右侧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且右利手男性患者18例设为病例组,另选取活动水平相匹配的右利手健康男性1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使用膝关节稳定度测试仪(Kneelax3,荷兰)、等速肌力测试系统(ISOmed2000,美国)、改良的星偏移平衡测试(mSEBT)、单腿跳距离(SHD)测试等设备和方法对受试的胫骨前移程度(APST)、主动关节位置觉(AART)、平衡功能等方面进行评估;脑结构图像使用磁共振成像设备(3.0T)采集并使用SPM 8软件进行分析,并分析脑标准灰质体积变化与患者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的APST、AART、mSEBT、SHD等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左侧小脑脚1区部位标准灰质体积显著增大,右侧大脑的辅助运动区、顶上回、顶下缘角回、尾状核和海马旁回部位显著减小。经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右侧辅助运动区、顶上回、顶下缘角回、尾状核的标准灰质体积变化与mSEBT得分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下降且脑结构发生了可塑性改变;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运动控制策略由皮质向皮质下运动控制策略转移;mSEBT可间接反映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脑结构的变化。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全身肺癌手术患者术后不同保温措施对镇痛效果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镇痛效果,包括术后即刻、术后6小时、术后12小时、术后24小时。结果:经过对比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果:1. 不同时间点的镇痛效果:在术后不同时间点,患者的VAS评分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保温毯组和保温帽组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 镇痛效果与保温措施的相关性:在采用不同的保温措施后,患者的VAS评分与保温措施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其中,使用保温毯和保温帽的患者镇痛效果更佳。结论:本研究表明,在全身肺癌手术患者术后采用保温毯和保温帽等保温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镇痛效果,促进术后康复。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保温措施,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88例医院收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治疗,共计44例)和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共计44例)。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FMA评分与MMSE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康复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2%和81.8%,观察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FMA评分分别为(72.1±10.3)分和(90.6±15.4)分,治疗前后MMSE评分分别为(15.6±3.2)分和(29.6±5.3)分,对照组治疗前后FMA评分分别为(72.8±9.8)分和(82.6±12.8)分,治疗前后MMSE评分分别为(16.0±3.0)分和(22.6±4.9)分,观察组患者康复治疗前后FMA评分与MMSE评分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提高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认知状况,从而提高患者康复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纽曼系统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作用。研究期限为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共分析了180例年龄在60-80岁之间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病例。通过文献综述和数据收集分析,发现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存在较高的负性情绪水平。然而,应用纽曼系统护理在护理过程中,观察到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负性情绪产生积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纽曼系统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恐惧和抑郁等负性情绪,并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整体幸福感。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包括样本容量有限和研究期限短等。因此,进一步的研究仍然需要探索纽曼系统护理在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负性情绪方面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以及开展更长期的随访研究。总之,本研究结果支持纽曼系统护理作为一种重要的护理方法,可以帮助改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负性情绪,并提供临床实践建议和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肝癌骨转移患者的癌症治疗评估量表-骨痛量表(FACT-BP),研究放疗对肝癌骨转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临床因素对放疗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徐州市肿瘤医院43例肝癌骨转移患者放疗前后FACT骨痛量表,从生活质量总体评分、总体功能状态、疼痛程度、躯体功能、社会心理等5个方面分析放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并对比分析生活质量未改善的患者各方面评分;比较各临床因素与放疗后生活质量改善率的相关性。结果放疗后患者各方面生活质量评分较放疗前均有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21、5.887、9.407、7.785、4.487, P<0.05)。生活质量未改善患者中,放疗前后生活质量总体评分、社会心理评估评分均降低明显,存在明显差异(t=3.381、4.982,P<0.05)。各临床因素中,骨转移部位软组织块、放疗处方剂量对患者放疗后生活质量改善有明显影响(χ2=5.180、7.457,P<0.05)。放疗前骨转移部位是否存在软组织肿块,放疗后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50.00%、85.00%。放疗处方剂量<40 Gy及≥40 Gy,放疗后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44.44%、84.00%。多因素分析发现骨转移部位软组织块、放疗处方剂量、疼痛数字评分法(NRS)疼痛评分对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有相关性(OR=0.296、0.020、1.592, P<0.05)。结论骨转移部位的放疗能明显改善肝癌骨转移患者生活质量。社会心理状态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放疗处方剂量≥40 Gy更可能改善骨转移部位存在软组织肿块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睡眠质量对抑郁症患者脑局部自发神经活动的改变及其与记忆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招募58例抑郁症患者和58例性别、年龄及受教育年限均匹配的健康对照,进行3.0 T静息态磁共振扫描,并使用韦氏记忆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被试进行评估。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得分,将患者分为低睡眠质量组(n=38)、高睡眠质量组(n=20)。比较三组受试记忆功能及脑区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s,ALFF)值,在方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所得差异脑区ALFF值与两患者组韦氏记忆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三组受试韦氏记忆商数存在差异(F=14.163,P<0.01),低睡眠质量患者组分值最低;左内侧额上回(MNI:x=-10,y=30,z=58;K=56),右眶部额下回(MNI:x=26,y=20,z=-26;K=24),左侧额中回(MNI:x=-40 y=32,z=42;K=25)的ALFF值在三组间存在差异(体素水平P<0.001,团块水平P<0.05,GRF矫正)。与高睡眠质量患者组相比,低睡眠质量患者组左内侧额上回ALFF值升高,且与低睡眠质量组的韦氏记忆商数(r=-0.327,P=0.045)和短时记忆(r=-0.388,P=0.016)呈负相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低睡眠质量患者组左内侧额上回、左额中回ALFF值升高;高睡眠质量组右眶部额下回ALFF值升高。结论低睡眠质量抑郁症患者记忆功能受损更为严重,前额叶活动异常升高,与记忆功能存在一定相关性,可能与抑郁症患者长期的睡眠问题导致前额叶神经可塑性及突触改变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放疗疗程中不同时段CBCT图像的影像组学分析,寻找早期定量预测食管癌放疗放射性肺炎(RP)的参数,结合临床特征和肺剂量体积参数建立联合Nomogram模型并探讨这一模型对食管癌R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2019年间临床资料、剂量学参数、CBCT图像资料完整的96例胸中段食管鳞癌调强放疗患者资料,每例患者均分别获取放疗期间3个不同时段的肺CBCT图像。全组病例随机分成训练集(67例)和验证集(29例),以CBCT上双肺实质作为感兴趣区,运用3D-Slicer软件进行图像分割和特征提取,经LASSO-Logistics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特征参数筛选并构建影像组学标签(Rad-score)。从3个不同时段建立的RP预测模型中选择最优模型联合经回归分析获得的最佳临床及剂量学参数,建立联合Nomogram模型,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基于曲线下的面积(AUC)验证其诊断效能。结果第一时段的影像组学预测模型优于其他两个时段,在训练集中的AUC值为0.700(95%CI为0.568~0.832),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1.5%、75.0%;在验证集中的AUC值为0.765(95%CI为0.588~0.94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6%、64.7%。影像组学联合临床及剂量学构建的Nomogram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值为0.836(95%CI为0.700~0.918),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0%、54.8%;在验证集中的AUC值为0.905(95%CI为0.799~1.00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9%、73.3%。联合Nomogram模型诊断效能最佳。结论基于放疗早期肺CBCT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模型,对于食管癌RP具有一定的预测效能,Rad-score联合肺V5Gy、肺Dmean、肿瘤分期建立的Nomogram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准确性,可作为一种定量预测模型用于RP的预测。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后保温措施对全身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1. 保温措施:保温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和术后,采取一系列保温措施,包括保持手术室温度、使用保温毯、输液加温等。非保温组患者则不采取任何保温措施。2. 并发症监测:对两组患者进行密切观察,记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感染、出血、血栓形成、低温等。结果:经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保温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非保温组。结论:术后保温措施对于全身手术患者来说非常重要。手术过程中,患者身体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中,容易导致体温下降,影响机体免疫力和凝血功能,从而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保温措施能够保持患者体温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在临床护理中,我们应该重视术后保温措施的实施,特别是在一些高风险手术患者中,更应该加强保温措施的落实。同时,医护人员也应该加强术后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