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结合logistic回归与χ2自动交互检测法(CHAID)决策树模型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传播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选取2007-2013年在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689对HBsAg阳性母亲及其新生儿,通过问卷调查和病历查阅获得母亲及其新生儿的一般人口学特征、母亲孕周及分娩方式等基线资料,采用荧光定量PCR和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母亲及其新生儿血清HBV DNA及HBV血清学标志物,通过构建CHAID决策树模型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HBV宫内传播的影响因素。结果689例新生儿中,HBV宫内传播率为11.47%(79/689)。控制潜在混杂因素后,logistic多因素模型1与多因素模型2分析结果均显示,剖宫产是新生儿发生HBV宫内传播的保护因素(OR=0.25,95%CI:0.14~0.43;OR=0.27,95%CI:0.15~0.46);母亲分娩前HBeAg阳性以及HBV DNA水平≥2×105 IU/ml是新生儿发生HBV宫内传播的危险因素(OR=3.89,95%CI:2.32~6.51;OR=3.48,95%CI:2.12~5.71)。CHAID决策树模型共筛选出3个HBV宫内传播的影响因素,其中,母亲分娩前HBeAg状态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为分娩方式和母亲HBV DNA水平;母亲分娩前HBeAg与分娩方式、分娩方式与母亲分娩前HBV DNA水平间存在交互作用,HBeAg阳性且行阴道分娩的母亲所生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率由19.08%增至29.37%,行阴道分娩和HBV DNA水平≥2×105 IU/ml的HBeAg阳性母亲,其新生儿HBV宫内传播率升至33.33%。结论母亲分娩前HBeAg阳性、HBV DNA水平≥2×105 IU/ml和阴道分娩是新生儿发生HBV宫内传播的危险因素;母亲分娩前HBeAg阳性与阴道分娩、阴道分娩与母亲HBV DNA高载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logistic回归与CHAID决策树模型可互为补充,能更好地识别HBV高危人群,有利于准确地制定预防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免疫方案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在山西省4家医院参加随机对照试验的CKD患者273例。按1∶1∶1比例采用区组随机分为3组(每组91例),分别接受0-1-6月20 µg、0-1-2-6月20 µg、0-1-2-6月60 µg乙肝疫苗接种,在全程接种后1个月和6个月随访期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的定量检测,采用χ2检验、方差分析、非条件logistic回归的统计学方法分析其阳性率、强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MC)及影响因素。结果273例CKD患者中,全程接种后1个月随访期,0-1-2-6月20 µg和0-1-2-6月60 µg组的抗-HBs阳性率[92.96%(66/71)和93.15%(68/73)]及抗-HBs GMC(2 091.11 mIU/ml和2 441.50 mIU/ml)明显高于0-1-6月20 µg组[81.69%(58/71)及1 675.21 mIU/ml](均P<0.05);全程接种后6个月随访期,0-1-2-6月60 µg组抗-HBs阳性率(94.83%,55/58)明显高于0-1-6月20 µg组(78.79%,52/66)(P<0.05),0-1-2-6月60 µg组抗-HBs GMC(824.28 mIU/ml)明显高于0-1-2-6月20 µg组(755.53 mIU/ml)和0-1-6月20 µg组(639.74 mIU/ml)(P<0.05)。控制潜在混杂因素后,全程接种后1个月和6个月随访期,按0-1-2-6月接种60 µg乙肝疫苗的抗-HBs阳性的概率分别是0-1-6月20 µg组的3.19(95%CI:1.02~9.96)和5.32(95%CI:1.27~22.19)倍,不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者的抗-HBs阳性的概率分别是服用者的3.33(95%CI:1.26~8.80)和4.78(95%CI:1.47~15.57)倍。结论0-1-2-6月20 µg和0-1-2-6月60 µg免疫方案均可提高CKD患者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且0-1-2-6月60 µg方案对该人群抗-HBs水平的维持有积极作用。服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CKD患者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不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适宜研究生流行病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为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提供科学思路和依据。方法课程按教学进度分三个阶段进行,即传统教学、传统教学+案例讨论、在线理论学习+案例讨论。分别比较三个阶段学生测试成绩的变化,并对学生对各阶段教学方式的倾向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14名学生在三个阶段的测试成绩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数学生更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重点知识的讲解,多数学生认为理论知识和案例讨论的教学时间应均衡分配,更多学生选择与专业相关的中文文献作为教学案例,多数学生认为通过案例讨论教学提高了自学和沟通能力。结论研究生流行病学课程教学改革,应进一步推动传统教学与案例讨论有机融合、在线学习作为有力补充的新型模式,并采取有效手段和方式进行考核评价,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oll样受体3(TLR3)信号通路的活化在重组HBsAg(rHBsAg)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13名健康献血者外周血制备血液制品时滤除的白细胞,分离培养PBMC后分别给予TLR3激动剂聚肌苷酸-聚胞苷酸(Poly I:C组)及PBS(对照组)处理,48 h后收集部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LR3信号通路蛋白水平;在活化(Poly I:C组)/未活化(对照组)TLR3信号通路后,采用rHBsAg处理两组PBMC 72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树突状细胞(DC)、T、B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比例。采用配对t检验、配对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和典型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oly I:C组PBMC TLR3信号通路中TLR3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19.21%)、TLR3蛋白表达量(8 983.95)、NF-κB蛋白的表达量(26 193.13)、磷酸化NF-κB(pNF-κB)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13.73%)及其占NF-κB的比例(16.03%)、磷酸化IRF3(pIRF3)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12.64%)及其占IRF3的比例(21.8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1.54%、8 086.00、22 340.66、8.72%、9.71%、9.57%、19.12%)(P<0.05),TRIF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89.75%)和蛋白表达量(304 219.54)均高于对照组(89.64%、288 149.72)(P>0.05);经rHBsAg处理后,Poly I:C组髓样DC(mDC)(2.90%)、浆细胞样DC(1.80%)、B细胞(5.31%)比例及浆细胞占B细胞比例(67.7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83%、0.81%、4.23%、58.82%)(P<0.05);TLR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和蛋白表达量与免疫细胞之间均存在典型相关,TLR3蛋白表达量与浆细胞比例、pIRF3蛋白表达量与浆细胞和mDC比例、pNF-κB和pIRF3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与CD4+T细胞的比例均正相关。结论Poly I:C可以活化PBMC TLR3/TRIF/NF-κB和TLR3/TRIF/IRF3信号通路,促进下游信号分子发挥功能,进而促进DC的成熟,诱导CD4+T细胞免疫反应,促进B细胞的成熟分化,促进rHBsAg的免疫应答。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BsAg阳性母亲C基因型HBV DNA CpG岛的类型、长度、CG位点等的分布特点及其与HBV宫内传播的关系,为HBV宫内传播机制研究提供新视角。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7月太原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HBsAg阳性母亲及其新生儿,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及电子病历收集流行病学资料,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母亲及新生儿HBV血清学标志物及血清HBV DNA。以新生儿出生24 h内乙型肝炎(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前股静脉血HBsAg和/或HBV DNA阳性判定为HBV宫内传播。将HBV宫内传播者中HBV DNA载量≥106 IU/ml(满足克隆测序要求)的22例母亲及其新生儿作为宫内传播组,从未发生宫内传播者中随机选取HBV DNA载量≥106 IU/ml的22例作为对照组,以HBV DNA测序分型结果为C基因型的39例母亲进行HBV DNA CpG岛分布预测等分析。结果39例HBV C基因型的母亲中,宫内传播组19例,对照组20例。39例C基因型者HBV DNA均含有传统CpG岛Ⅱ、岛Ⅲ,而对照组中有传统CpG岛Ⅰ以及新型CpG岛Ⅳ、岛Ⅴ;HBV宫内传播组和对照组母亲携带的HBV DNA CpG岛Ⅱ、岛Ⅲ长度和CpG岛Ⅱ CG位点个数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宫内传播组中CpG岛Ⅱ长度≥518 bp且其CG位点个数≥40个(11/19)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位于X基因启动子区的CpG岛Ⅱ长度和CG位点个数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宫内传播组中大部分母亲(12/19)携带的HBV DNA CpG岛Ⅱ完全覆盖了Xp区,明显多于对照组(5/20),且其HBV DNA Xp区CG位点个数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sAg阳性母亲C基因型HBV DNA CpG岛分布与宫内传播有关,CpG岛Ⅱ长度长、CG位点个数多可能会增加HBV宫内传播的发生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HIV感染者全程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的无/弱应答情况,探讨无/弱应答影响因素,为制定特殊人群乙肝防制策略及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HIV感染者0-1-6月和0-1-2-6月20 µg、0-1-2-6月60 µg乙肝疫苗免疫接种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基础上,以完成全程接种后1个月随访者为研究对象,定量检测其抗-HBs,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疾病史、HIV感染和治疗情况等,采用χ2检验、t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和交互作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对象的0-1-6月和0-1-2-6月20 µg、0-1-2-6月60 µg组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分别为34.65%(35/101)、24.49%(24/98)和10.99%(10/91)(P<0.001)。控制混杂因素后,按照0-1-2-6月60 µg方案接种乙肝疫苗者发生无/弱应答的风险是0-1-6月20 µg者的0.22倍(95%CI:0.10~0.50);男性(OR=3.65,95%CI:1.88~7.07)和无乙肝疫苗接种史(OR=2.64,95%CI:1.10~6.32)HIV感染者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发生风险高,免疫方案与性别(OR=2.49,95%CI:1.24~5.00)之间存在相乘交互作用。结论HIV感染者0-1-2-6月60 µg接种者的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明显低于0-1-6月和0-1-2-6月20 µg接种者,性别、接种方案及乙肝疫苗接种史是无/弱应答的影响因素,免疫方案与性别之间存在相乘交互作用,男性接种20 μg乙肝疫苗的无/弱应答风险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GDM)之间的关系,为GDM的机制研究提供线索与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2012年3月1日至2014年7月30日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科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334例被诊断为GDM,按年龄、妊娠时间及居住地1∶1匹配相应健康对照。对研究对象进行DNA基因分型,剔除基因分型缺失率>10%者,最终323例病例和320例对照纳入研究。在共显性、显性、隐性和等位基因遗传模型下,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VDR基因位点多态性和GDM之间的关系,并采用Haploview软件分析单倍型与GDM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基因水平上,VDR基因与GDM发病风险有关(P<0.05)。在调整孕前BMI、糖尿病家族史后,rs7967152位点在共显性(AC vs. AA,OR=1.58,95%CI:1.13~2.21)、显性(AC+CC vs. AA,OR=1.58,95%CI:1.15~2.18)和等位基因(C vs. A,OR=1.41,95%CI:1.10~1.82)遗传模型下与GDM风险升高有关;rs2238140位点在共显性(AA vs. GG,OR=2.24,95%CI:1.19~4.20)、显性(GA+AA vs. GG,OR=1.48,95%CI:1.07~2.03)和等位基因(A vs. G,OR=1.43,95%CI:1.11~1.83)遗传模型下与GDM风险升高有关。在共显性和显性遗传模型下,孕妇携带rs2853564位点AG基因型、AG+GG基因型(OR=1.46,95%CI:1.04~2.05;OR=1.45,95%CI:1.05~2.00)与携带AA基因型相比,是GDM的危险因素;孕妇携带rs2853566位点AG基因型、AG+GG基因型(OR=1.43,95%CI:1.03~2.00;OR=1.41,95%CI:1.02~1.94)与携带AA基因型相比,是GDM的危险因素。在VDR基因内由rs1544410、rs7967152组成的单倍型区块,其GC单倍型与是GDM的危险因素(OR=1.50,95%CI:1.15~1.97)。结论VDR基因rs7967152、rs2238140、rs2853564、rs2853566位点多态性和区块(rs1544410、rs7967152)GC单倍型与GDM的发病风险升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