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研究从1例儿童糖尿病患者入手,详细收集临床资料和追溯糖尿病家族史,临床诊断为青少年的成人起病型糖尿病。提取患者及其一级家属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扩增目标基因并测序,发现先证者和其父的肝细胞核因子1α基因第4外显子发生核苷酸错义突变(c.779C>T),明确其青少年的成人起病型糖尿病3型的诊断。在1年的随访过程中,先证者应用格列奈类药物治疗后血糖达标,其父调整方案为长效磺脲类促泌剂后血糖明显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均为我院在2022年4-12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126例,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动态监控,根据血糖高低分别划分为低血糖组(23例)与非低血糖组(103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低血糖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低血糖组中,出现空腹低血糖的患者有7例,占比30.43%,夜间低血糖患者5例,占比21.74%,其余散在分布于早餐后、中餐前、晚餐前、晚睡前,严重低血糖事件0例;对低血糖组患者的年龄进行总结分析,发现60岁以上人群占比较多,有15例,占比65.22%,且男性占比多于女性,分别有13例(56.52%)与10例(43.48%);对低血糖组患者的病程进行总结分析,发现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占比较多,有16例,占比69.57%。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UACR、HBA1C及CV等是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有较高风险发生低血糖,而BMI、UACR、HBA1C及CV等是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相关因素,应重视控制相关因素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均为我院在2022年4-12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126例,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动态监控,根据血糖高低分别划分为低血糖组(45例)与非低血糖组(81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低血糖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低血糖组中,出现空腹低血糖的患者有15例,占比33.33%,其次则是早餐后、晚餐后及夜间;对低血糖组患者的年龄进行总结分析,发现60岁以上人群占比较多,有32例,占比71.11%,且男性占比多于女性,分别有26例(57.78%)与19例(42.22%);对低血糖组患者的病程进行总结分析,发现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占比较多,有28例,占比62.22%。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UACR、MBG及CV等是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有较高风险发生低血糖,而BMI、UACR、MBG及CV等是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相关因素,应重视控制相关因素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辅助呼吸机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OSAHS的效果。方法:研究的时间段为2019.6月~2020.6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OSAHS的病患,选择的例数为80例,根据治疗的方法将病患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病患则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对比两组不同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效果的对比上,观察组的疗效要优于对照组;在各项生命数值恢复程度上,观察组的恢复效果较好;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较低,而在治疗满意度的对比上观察组的满意度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2型糖尿病合并OSAHS病患的对比上,采用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患实施护理干预与健康宣教对其低血糖反应的影响。方法:本文共计选取100例受试者,均为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于我院内分泌科就诊老年病患。以护理模式差异为依据进行分组,常规模式纳入对照组,50例,常规基础上结合护理干预与健康宣教纳入研究组,50例。对比组间各项观察指标,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为26%,较研究组的6%,明显更高(P<0.05);两组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较护理前均有了明显改善,且研究组较之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结合健康宣教可降低低血糖风险,提高病患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因此具有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