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文在分析目前大数据智能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学校的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构建基于“1+X”证书制度的大数据智能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以期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通过将课程体系、实验实训平台、专业职业资格认证有机结合,构建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项目实践操作为主线,以职业资格认证为导向,各种创新、创业竞赛提升综合能力,将专业教育和职业资格认证教育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格林模式为指导的健康宣教对病毒性肝炎患者自我效能及应对方式的影响,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诊治的病毒性肝炎患者120例,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以格林模式为指导的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应对方式、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分别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及研究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GSES、SCSQ、ESCA、GQOLI-74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两组以上各项评分均得到改善,并且观察组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CSQ评分中积极应对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ESCA评分中健康知识、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GQOLI-74评分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3%)显著高于对照组(8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格林模式为指导的健康宣教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具有积极的临床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促使患者积极应对疾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并有利于护患关系和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算法在低kV逆血流扫描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CTA)中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3月50例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因临床可疑下肢动脉疾病而行低kV逆血流扫描下肢动脉CTA患者的CT原始数据,分别使用具有3种混合权重的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算法(ASIR-V 20%、ASIR-V 50%、ASIR-V 80%)、3种重建强度(高、中、低)的DLIR算法(DLIR-H、DLIR-M、DLIR-L)在0.625 mm上重建薄层轴面图像。在每组图像上测量近端腹主动脉、远端腹主动脉、左右髂总动脉、左右股动脉(上段)、左右股浅动脉(中段)、左右腘动脉的CT值、噪声(SD)值,并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由两名医师采用4分法将下肢血管分成4个节段对图像的噪声和锐利度进行主观评价。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估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客观评价指标的差异。结果随着ASIR-V重建权重的增加和DLIR重建强度的增加,各测量层面的SD值逐渐降低,SNR值和CNR值逐渐增高(P均<0.05)。6种重建方式中,DLIR-H重建与ASIR-V80%重建具有较低的SD值及较高的SNR与CNR值(P均<0.05)。与ASIR-V20%和ASIR-V50%相比,DLIR-H组具有更低的SD值,更高的SNR和CNR值(P均<0.05);但DLIR-H组与ASIR-V80%相比,SD、SNR和CNR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主观评分结果显示,在腹主动脉-足部动脉全程,DLIR-H组噪声评分为最优,锐利度评分也明显高于ASIR-V80%(P均<0.05)。结论深度学习重建可以显著降低下肢动脉CTA图像的噪声,提升图像质量。在DLIR(H、M、L)3种深度学习重建算法中,DLIR-H的降噪效能以及在图像噪声和锐利度的平衡中表现最佳,具有最高的图像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介入溶栓治疗外周动脉急性栓塞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外周动脉急性栓塞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溶栓治疗,治疗结束后开展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疼痛评分、生存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76例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6.05%,不满意度为3.94%;护理后,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下降,各项生活质量指标水平显著提升,且P<0.05,符合统计学原理。结论 如果将护理干预用于外周动脉急性栓塞介入溶栓治疗患者,可降低患者疼痛评分,提高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水平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前瞻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对患者便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时段:2019.12~2020.12,选择本院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内容者共计80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分析,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40例(前瞻性护理),对比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便秘发生率、SAS评分、SDS评分、心功能指标。结果:分析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80.00%)相比,观察组(97.50%)更高,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护理前,两组SAS评分、SD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分析心功能指标,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LVEF较对照组高,LVESD、LVEDD较对照组低,P<0.05。在便秘发生率方面,和对照组(22.50%)相比,观察组(5.00%)更低,P<0.05。结论:实施前瞻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降低SAS评分、SDS评分、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患者的心功能水平有所改善,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便秘的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