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并应用诺曼图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术后病理分期为pT1期原发性早期胃癌患者;(2)临床病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进展期胃癌、残胃癌或既往行胃切除术的患者;(2)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分期为早期的胃癌患者;(3)其他类型胃肿瘤如淋巴瘤、神经内分泌肿瘤、胃肠间质瘤等;(4)其他脏器原发性肿瘤胃转移患者。根据以上标准,收集2005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医学部行胃癌根治术的1 633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训练集;按照同样标准,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普通外科同一时间段行胃癌根治术的239例早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作为外部验证集。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式筛选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将多因素分析有意义指标构建诺曼图预测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和校准曲线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1 633例训练集患者中,平均淋巴结清扫数目20(13~28)枚,209例(12.8%)出现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肿瘤切除范围、肿瘤位置、肿瘤形态、淋巴结清扫数、脉管浸润、淋巴管癌栓、肿瘤长径、肿瘤分化程度、镜下是否含有印戒细胞以及肿瘤浸润深度与本组患者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肿瘤形态为溃疡型、有脉管浸润和淋巴管癌栓、肿瘤长径≥3 cm、肿瘤浸润深度较深和低分化均为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提示,训练集AUC为0.818(95%CI:0.790~0.847),外部验证集AUC为0.765(95%CI:0.688~0.843)。校准曲线显示,诺曼图预测的淋巴结转移概率与实际情况相符(训练集C-index:0.818,外部验证C-index:0.765)。结论训练集女性、肿瘤形态为溃疡型、有脉管浸润和淋巴管癌栓、肿瘤长径≥3 cm,浸润黏膜下层和低分化者淋巴结转移危险性高。通过列线图构建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临床预测模型,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胃肿瘤,早期 淋巴结转移 影响因素 列线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3D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Billroth Ⅱ联合Braun吻合与Roux-en-Y吻合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140例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05例,女35例;中位年龄为55岁,年龄范围为23~84岁。140例病人中,54例行全3D腹腔镜远端胃切除Billroth Ⅱ联合Braun吻合消化道重建术,设为Billroth Ⅱ+Braun组;86例行全3D腹腔镜远端胃切除Roux-en-Y吻合消化道重建术,设为Roux-en-Y组。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病人术后3个月残胃炎及严重程度、胆汁反流、反流性食管炎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4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1)手术情况:140例病人均行全3D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Billroth Ⅱ+Braun组和Roux-en-Y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50 mL、50~200 mL、>200 mL),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233±39)min,15、35、4例,(30±13)枚和(240±52)min,25、51、10例,(27±10)枚,两组病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856,χ²=0.774,t=1.518,P>0.05)。(2)术后情况:Billroth Ⅱ+Braun组病人放置引流管,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严重程度分级(Ⅱ级、Ⅲ级、Ⅳ级、Ⅴ级),术后总体并发症,术后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住院总费用分别为38例,(3.5±0.8)d,4、1、0、0例,5例,1例,(9.0±5.0)d,(3.8±1.2)万元,(9.7±2.1)万元,Roux-en-Y组病人上述指标分别为59例,(3.7±1.0)d,9、1、0、1例,11例,2例,(9.0±4.0)d,(4.3±1.0)万元,(9.2±2.1)万元,两组病人手术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3,P<0.05),放置引流管、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严重程度分级、术后总体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²=0.049,t=-1.339,Z=0.000,χ²=0.409,t=0.197、1.383,P>0.05),术后严重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情况:140例病人中,134例获得随访,其中Billroth Ⅱ+Braun组52例,Roux-en-Y组82例。术后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Billroth Ⅱ+Braun组和Roux-en-Y组病人残胃炎发生率、胆汁反流发生率、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61.5%(32/52)、38.5%(20/52)、26.9%(14/52)和41.5%(34/82)、22.0%(18/82)、12.2%(10/82),两组病人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5.131,4.270,4.695,P<0.05)。两组病人残存食物分级(0、Ⅰ、Ⅱ、Ⅲ、Ⅳ级),反流性食管炎严重程度分级(微小病变、A级、B级)分别为42、3、5、2、0例,6、5、3例和67、9、1、5、0例,8、2、0例,两组病人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156,-1.468,P>0.05)。结论Billroth Ⅱ联合Braun吻合与Roux-en-Y吻合应用于全3D腹腔镜远端胃癌切除术均安全、可行,行Billroth Ⅱ联合Braun吻合可降低手术费用,行Roux-en-Y吻合可降低术后短期残胃炎、胆汁反流和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

  • 标签: 胃肿瘤,远端胃 3D腹腔镜成像系统,全腹腔镜 消化道重建 Billroth Ⅱ+Braun Roux-en-Y 反流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对新辅助化疗全胃切除术后近期并发症影响因素研究较少,开展本研究,旨在为临床上科学防范新辅助化疗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队列研究的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术前胃镜病理、超声内镜、腹部CT或PET-CT证实为进展期胃癌(临床分期为Ⅱ~Ⅲ期);(2)术前经多学科讨论评估适合行新辅助化疗;(3)术前无其他恶性肿瘤病史,未合并其他肿瘤;(4)新辅助化疗完成后行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排除标准:(1)年龄<18岁或>80岁;(2)基础疾病较多,存在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Ⅲ级;(3)残胃癌,既往行胃部手术者;(4)临床病理资料缺失。根据以上标准,共收集2012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普通外科行新辅助化疗后全胃切除术的140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109例(77.9%),女性31例(22.1%),年龄(56.9±11.4)岁,体质指数(23.3±3.1)kg/m2。新辅助化疗方案分别为SOX(替吉奥+奥沙利铂)、XELOX(希罗达+奥沙利铂)、SP(顺铂+替吉奥)、FOLFOX6(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及口服单药替吉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与临床病理及新辅助化疗相关因素的关系,将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总体生存及无进展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并绘制生存曲线,组间差异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全组有35例(25.0%)术后30 d内出现Clavien-Dindo分级≥Ⅱ级术后并发症,4例(2.9%)出现严重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Ⅲa级),分别为1例食管空肠吻合口漏,1例腔静脉血栓,1例胸腔积液;还有1例围手术期因感染性休克死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质指数(P=0.011)、新辅助化疗次数(P=0.027)、肿瘤长径(P=0.021)及术后病理有无血管侵犯(P=0.033)与新辅助化疗全胃切除术患者发生术后30 d内并发症有关(均P<0.05),而腹腔镜或开腹手术方式与发生术后30 d内并发症无关(P=0.92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质指数≥25 kg/m2(OR=3.294,95% CI:1.343~8.079,P=0.009)与新辅助化疗次数<4次(OR=2.922,95% CI:1.217~7.016,P=0.016)是影响本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有并发症与无并发症患者的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4.4%与6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5);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47.4%与52.9%,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587)。结论对于体质指数高以及新辅助化疗次数较少的拟行全胃切除术患者,需注意权衡手术风险,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与术后并发症无关。

  • 标签: 胃肿瘤 新辅助化疗 全胃切除术 并发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患者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时脾门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方式选择,并评价No.4s淋巴结对脾门淋巴结转移的预警效能。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Clinicaltrials.gov注册号NCT02980861)。纳入标准:(1)>18岁且<65岁;(2)肿瘤位于近端或胃体的胃腺癌;(3)术前临床分期为cT2~4aN0~3M0;(4)术前判断为可行D2根治手术;(5)体能评分0或1分;(6)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Ⅰ~Ⅲ级。排除怀孕或哺乳期女性、有严重精神疾病、既往上腹部手术史、近5年内曾患有其他恶性肿瘤疾病、术前判断为影响手术的心肺系统疾病及术前曾行化疗、放疗或其他靶向治疗者;剔除术中发现有远处转移者。根据上述标准,前瞻性纳入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的222例近端和胃体胃癌患者,并根据随机数表随机分为腹腔镜脾门淋巴结清扫组(腹腔镜手术组,114例)和开腹脾门淋巴结清扫组(开腹手术组,108例),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价No.4s淋巴结对脾门淋巴结转移的预警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腹腔镜手术组中男性80例,女性34例,年龄为(56.1±10.2)岁;开腹手术组中男性69例,女性39例,年龄为(58.4±10.9)岁。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手术组的总失血量和清扫脾门淋巴结的出血量均少于开腹手术组[(96.3±82.4)ml比(116.6±101.9)ml,t=1.124,P<0.001;(25.3±17.8)ml比(59.5±36.4)ml,t=1.172,P<0.001],而两组手术时间、脾门淋巴结清扫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和脾门淋巴结清扫数目相近(均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1.3±1.2)d比(1.6±1.5)d,t=1.665,P=0.021]、进流质饮食时间[(4.6±1.4)d比(4.9 ± 1.6)d,t=1.436,P=0.007]、胃管拔除时间[(3.9±2.6)d比(4.3±2.4)d,t=0.687,P<0.001]和住院时间[(10.3±6.6)d比(12.1±7.2)d,t=0.697,P<0.001]均短于开腹手术组患者。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分别有16例(14.0%)和13例(12.0%)发生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723,P=0.331)。No.4s淋巴结对脾门淋巴结转移预测的敏感性达到89.5%,特异性达到99.6%。结论腹腔镜技术在进展期胃癌全胃切除手术脾门淋巴结清扫中安全可行,No.4s淋巴结对于预测脾门淋巴结是否转移具有较好的示警效能。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 开腹手术 脾门淋巴结 随机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机器人与3D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近期疗效,以及在不同体质指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术前均经胃镜活检证实胃癌,肿瘤位置适合行远端胃癌D2根治术;(2)经影像检查无肝、肺、腹腔等远处转移,无肿瘤直接侵犯胰腺和结肠;(3)术后病理分期Ⅰ~Ⅲ期;(4)手术期间无中转开腹或更换术式;(5)临床病理资料完整。排除合并严重慢性基础疾病或其他恶性肿瘤者、肿瘤侵犯其他器官及远处转移者、以及胃良性肿瘤或胃肠间质瘤及复发性胃癌的患者。根据以上标准,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学部接受3D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531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其中采用3D腹腔镜者344例(3D腹腔镜手术组),男性250例,女性94例,体质指数≥25.0 kg/m2者66例(19.2%),体质指数<25.0 kg/m2者278例(80.8%);采用机器人者187例(机器人手术组),其中男性122例,女性65例,体质指数≥25.0 kg/m2 69例(36.9%),体质指数<25.0 kg/m2者118例(63.1%)。两组基线资料及肿瘤病理学特征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以及不同体质指数亚组间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病理特征以及术后并发症率等指标。结果与机器人手术组比较,3D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更多[(29.1±12.4)枚比(25.2±9.0)枚,t=4.238,P<0.001],术后住院时间更短[M(范围):8.0(7.0~10.0) d比10.0(9.0~11.0) d,Z=-6.205,P<0.001],手术费用[(3.6±1.1)万元比(6.2±3.5)万元,t=-9.727,P<0.001]和住院总费用[M(范围):8.6(7.5~10.0)万元比12.8(11.7~14.1)万元,Z=-15.997,P<0.001]均较少,但首次排气时间偏晚[(3.9±1.0) d比(3.4±1.2) d,t=4.27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D腹腔镜手术组与机器人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率[10.8%(37/344)比12.8%(24/187),χ2=0.515, P=0.473]以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2.0%(7/344)比3.2%(6/187),χ2=0.294, P=0.5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体质指数<25.0 kg/m2组中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减少基线偏倚;相比机器人手术组,3D腹腔镜手术组术中低于50 ml出血量的比例更高[26.7%(31/116)比8.6%(10/116),χ2=13.065,P<0.001],淋巴结清扫数目更多[(30.3±12.2)枚比(25.3±9.5)枚,t=-3.192,P=0.002],术后住院时间更短[M(范围):9.0(7.0~10.0) d比10.0(9.0~11.0) d,Z=-4.27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围手术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体质指数≥25.0 kg/m2组中,相比机器人手术组,3D腹腔镜手术组术中超过200 ml出血量的患者比例更高[18.2%(12/66)比1.4%(1/69),χ2=10.853,P=0.001],但术后住院时间偏短[M(范围):8.0(6.0~10.0) d比9.0(8.0~10.5) d,Z=-3.039,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围手术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3D腹腔镜和机器人下行远端胃癌D2根治术均安全可行,近期疗效相当。

  • 标签: 胃肿瘤,远端 机器人手术 腹腔镜,三维成像系统 D2根治术 疗效,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