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7年北京市18~79岁居民营养素补充剂服用现状及是否服用的相关因素。方法基于2017年北京市成年人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的相关数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8~79岁常住居民,采集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健康知识、营养素补充剂服用情况等信息,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是否服用营养素补充剂的相关因素。结果12 696名调查对象自述过去12个月内营养素补充剂标化服用率为13.1%,以复合维生素(4.7%)、B族维生素(4.5%)、叶酸(3.2%)服用比例较高。服用率呈现青年人(18~39岁)及老年人(60~79岁)较高,中年人(40~59岁)服用率低的现象(χ2=54.09,P<0.001);除70~79岁年龄段,其他各年龄段女性服用率均显著高于男性(P<0.05)。调整性别、年龄后,服用营养素补充剂的“三高”患者,其血压、血糖、血脂控制率均高于未服用营养素补充剂患者(P<0.05);相比于未服用者,营养素补充剂服用者对吸烟及二手烟的危害、健康指南推荐每日食用盐克数等健康知识知晓率更高(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服用营养素补充剂的人群特征包括女性、60~79岁、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居住于城区、身体活动不足、存在睡眠问题、主动体检、高血压患者成功控制血压和知晓吸烟健康危害知识(P<0.05)。结论北京市18~79岁居民的营养素补充剂的服用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以及健康素养有关,应关注并正确引导重点人群服用营养素补充剂的行为。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18~64岁劳动力人口经常锻炼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7年8-12月北京市成年人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该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全市范围内抽取13 240名调查对象,本研究纳入其中11 604名18~64岁劳动力人口。采用问卷调查人口学基本信息、慢性病患病及各类身体活动信息。测量身高和体重。采集空腹静脉血进行FPG、血脂等生化指标的测定。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复杂抽样样本加权及数据分析。结果北京市18~64岁劳动力人口经常锻炼率和从不锻炼率分别为23.74%(95%CI:21.51%~26.12%)和64.34%(95%CI:61.66%~66.94%);每日锻炼时间为23.44(95%CI:21.16~25.71)min,每日总静态行为时间为6.96(95%CI:6.80~7.13)h。随年龄升高,经常锻炼率及从不锻炼率均升高(P=0.006;P<0.001);随文化程度升高,经常锻炼率增加(P<0.001),从不锻炼率降低(P<0.001);身体活动水平越高,经常锻炼率越高(P<0.001);就业人群经常锻炼率低于未就业人群(P<0.001)、女性从不锻炼率高于男性(P=0.02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文化程度高为经常锻炼的积极因素(35~岁:OR=0.653,95%CI:0.530~0.804,P<0.001;50~64岁:OR=0.695,95%CI:0.560~0.864,P=0.001;高中/中专/技校:OR=0.679,95%CI:0.593~0.777,P<0.001;大专:OR=0.478,95%CI:0.387~0.590,P<0.001;本科及以上:OR=0.435,95%CI:0.347~0.546,P<0.001),而就业(OR=1.631,95%CI:1.330~2.000,P<0.001)及已婚/同居(OR=1.340,95%CI:1.093~1.644,P=0.038)是经常锻炼的消极因素。结论北京市18~64岁劳动力人口经常锻炼率仍待提高,年龄大和文化程度高为经常锻炼的积极因素,已婚/同居及就业为经常锻炼的消极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7年北京市成年人减盐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方法利用2017年北京市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纳入13 240名调查对象,分析18~79岁居民减盐知识、态度和行为相关指标,采用复杂加权的方法计算知晓率、态度支持率和行为率,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的差异,比较采取各类减盐措施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分析减盐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北京市成年人每日食盐摄入推荐量知晓率、多吃盐可引起或加重高血压的知晓率、态度支持率和行为率分别为31.77%、88.56%、90.27%和53.86%。加权调整后,食盐摄入推荐量知晓率为31.08%,随年龄(χ2趋势=431.56,P<0.001),受教育程度(χ2趋势=95.44,P<0.001)升高而升高,女性高于男性(χ²=118.89,P<0.001),城区高于郊区(χ²=34.09,P=0.001);多吃盐可引起或加重高血压知晓率为86.73%;减盐态度支持率为90.45%;减盐行为率为54.05%,采取不同减盐措施的比例,烹调时少放盐最高(52.41%)、使用低钠盐最低(35.22%),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自报高血压病史、食盐推荐量知晓、多吃盐引起或加重高血压知晓、减盐态度为减盐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2017年北京市成年人对高盐饮食影响健康有基本的认识、对减盐持支持态度,但是减盐行为率还相对低,存在明显的性别和年龄差异,减盐方法单一,需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使减盐行为的形成。
简介:[ 摘要 ] 目的:总结并归纳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本文选取 我院 8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患者为对象,将其纳入本研究。按照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健康状况、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率。 结果:护理前,两组健康状况评分比较,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两组无分析意义,可比; 护理后,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研究组在健康状况评分、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率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 。结论: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患者的护理中,优质护理可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术后健康状况评分级患者满意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中老年人群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相关因素。方法于2017年8—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45~79岁中老年常住居民6 549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实验室检查。采用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和慢性病患病情况;测量血压,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血肌酐和血尿酸等。采用慢性肾病流行病学研究组(CKD-EPI)公式计算eGFR。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复杂抽样的一般线性模型、行和列独立性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加权均数和加权率,分析eGFR的相关因素。结果eGFR平均水平为(100.51±0.54) ml·min-1·(1.73 m2)-1。eGFR下降者[eGFR<60 ml·min-1·(1.73 m2)-1]所占比例为1.28%,年龄70~79岁、居住在城区、有心血管病史、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者eGFR下降者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4.53%、1.57%、2.90%、2.27%、2.12%、4.62%(F值分别为30.827、10.588、11.466、34.693、6.788、51.643,均P<0.05)。年龄70~79岁(OR=4.435,95%CI:2.402~8.191)、居住在城区(OR=3.145,95%CI:1.540~6.420)、高血压(OR=4.663,95%CI:2.177~9.988)、高尿酸血症(OR=6.751,95%CI:3.363~13.553)是eGFR下降的相关因素(均P<0.05)。结论北京市中老年人群eGFR下降者所占比例高于我国东部平均水平。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龄和居住城区与eGFR下降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7年北京市18~79岁非糖尿病患者睡眠状况,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联。方法数据来源于2017年北京市成年人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在北京市16个区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8~79岁常住居民,收集人口学信息、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睡眠时长及问题、血清学指标,构建复杂抽样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非糖尿病患者睡眠状况与血清HbA1c的关联。结果纳入11 608名非糖尿病患者,年龄(43.36±15.27)岁,睡眠时长为(7.49±1.29)h/d,30 d内存在睡眠问题(每周≥3 d存在打鼾/窒息、入睡困难、觉醒≥2次、早醒或服用安眠药)比例为47.38%,血清HbA1c中位数为5.30%。血清HbA1c水平随着睡眠时长出现显著波动(F=413.06,P<0.01);不同年龄组间是否存在睡眠问题,血清HbA1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3,P<0.01)。单因素分析发现,存在≥1种睡眠问题的人群血清HbA1c水平高于无睡眠问题者(U=15.11,P<0.01)。控制人口学变量、慢性病及危险因素后,无论性别,存在≥1种睡眠问题(OR=1.21,95%CI:1.03~1.41)和打鼾/窒息与HbA1c≥5.7%有关(OR=1.37,95%CI:1.16~1.61),<60岁人群睡眠问题与HbA1c水平较高有关。结论成年人睡眠过长、过短及打鼾/窒息影响血清HbA1c水平,<60岁对象作为高危人群应采取改善睡眠的措施以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18~65岁居民吸烟危害认知水平及戒烟意愿,对控烟工作及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完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自2017年北京市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以多阶段分层整群的抽样方法在北京市16个区165个村/居抽取调查对象进行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1 594例有效样本中,49.93%不想戒烟,男性不想戒烟者比例为50.39%,女性为4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4.211,P=0.002),郊区为56.78%,城区为4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1.977,P<0.001)。吸烟者与戒烟者戒烟动机中,因所患疾病原因,戒烟者中比例(29.88%)高于吸烟者(1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5.865,P<0.001)。吸烟危害认知较好女性的比例(34.97%)高于男性(3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12,P<0.001);郊区的比例(35.44%)高于城区(3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34,P<0.001);从不吸烟者的比例(35.15%)高于吸烟者(3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2.277,P=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认知一般者(OR=0.61,95%CI:0.39~0.94)与认知较差者(OR=0.67,95%CI:0.50~0.90)不易产生戒烟行为,认知一般者(OR=0.64,95%CI:0.53~0.76)与认知较差者(OR=0.87,95%CI:0.78~0.98)更易产生吸烟行为。结论北京市18~65岁吸烟者戒烟意愿较低,戒烟动机主要出于健康考虑,从不吸烟者吸烟危害认知优于吸烟者,吸烟危害认知是吸烟情况的影响因素。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 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100 例经鼻碟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自评表( SAS )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分,并在出院时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分析。 结果 护理后患者 的SAS 、 SDS 评分均明显降低( P<0.05 ),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观察 组患者对护理的 满意度(90 .0%)明显高于对照组( 72 .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 在 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 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显著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