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基于案例分析的床旁教学在创伤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研讨。方法:择选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为实验开展期限,抽取本时段到我院实习的32名护生作为研究依据,按照入组顺序自然编号,单号设为一组划入16例,双号设为二组划入16例,两组分别实行传统带教和基于案例分析的床旁教学方案,随之进行整合比对。比对范围涉及:出科的理论知识成绩、护理操作成绩、学习能力、教学满意度。结果:统计学评估后可知,不同教学方案的实施应用,均对临实习护生的影响意义积极,但二组护生在各项指标数值的体现上则更显优异,P值达小于0.05标准,值得探讨。结论:在本次实验中,有针对性的对不同教学方案在创伤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研讨,旨在通过对比方式寻求一种科学、完善的教学方案,为医疗领域培养更优秀人才。结局所得明确,二组应用方案更具可实施性,不仅切实提高带教效果,增强护生学习能力,还可极大促进学生与老师间的关系融洽,提升教学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多光谱视网膜屈光地形图(MRT)测量4~12岁儿童不同区域周边视网膜的离焦量(RPRE),探讨RPRE与近视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性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在长沙湘江爱尔眼科医院门诊就诊的4~12岁儿童170例,根据屈光状态分为轻度近视组78例,轻度远视组49例,正视组43例。所有儿童在充分散瞳后,运用带状检影镜检测屈光度数,并以等效球镜度(SE)记录;运用Lenstar LS900光学生物测量仪检测生物学参数,包括眼轴长度(AL)、中央角膜厚度(CCT)、前房深度(AD)、晶状体厚度(LT)、角膜曲率度数(K1、K2)和散光(AST=K2-K1);采用MRT测量儿童不同区域的RPRE并汇总得出其平均值,记录如下:周边视网膜总RPRE的平均值(TRVD)、0°~15°周边视网膜的离焦量平均值(RDV-15°)、周边视网膜15°~30°方向的RPRE平均值(RDV-30°)、周边视网膜30°~45°方向的RPRE平均值(RDV-45°),所有检测结果均取右眼。通过非参数检验分析不同偏心度RPRE的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不同屈光度与RPRE的关系、多元线性回归检验不同偏心度RPRE与眼球生物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偏心度15°~45°范围,低度近视儿童RPRE为远视性离焦,且RPRE随着偏心度增大而增加;相反,低度远视儿童RPRE为近视性离焦,且RPRE随着偏心度增大而减少;正视儿童偏心度30°以内的屈光状态与黄斑中心凹处的屈光状态基本相同,而偏心度30°~45°时,RPRE随着离黄斑中心凹距离增大而增加,且为远视性离焦;偏心度0°~15°时,RPRE与AL均无相关性(P>0.05)。偏心度15°~30°和30°~45°时,RPRE与AL呈正相关(r=0.33、0.40,均P<0.001)。偏心度0°~15°时,RPRE与眼生物学参数无相关性(P>0.05);偏心度15°~30°和30°~45°时,AL是RPRE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01)。结论:4~12岁低度近视和正视儿童RPRE为远视性离焦,低度远视儿童RPRE为近视性离焦,且在偏心度15°~45°范围内RPRE可能与儿童轴性近视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A型肉毒毒素注射疗法和内热针疗法对于软组织源性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疼痛科收治的软组织源性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型肉毒毒素组和内热针组,各组30例。其中A型肉毒毒素组,超声引导下在手术相关节段竖脊肌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总量≤100 U;内热针组,采用内热针进行治疗,超声引导下在手术相关节段软组织选点布针,靶点20~30个,治疗时间为20 min,治疗温度42 ℃。两组患者均每3日做1次治疗,住院期间共接受2次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3 d及1、2、3个月时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后24 h、3 d及1、2、3个月时记录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53,P>0.05;t=-0.05,P>0.05)。治疗前后不同时点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7.40,P<0.05),时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F=31.47,P<0.05),治疗后两组之间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4.65,P<0.05);治疗前后不同时点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5.65,P<0.05),时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F=64.29,P<0.05),内热针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优于A型肉毒毒素组(F=96.85,P<0.05)。结论内热针疗法能显著缓解软组织源性腰椎术后疼痛综合征患者的疼痛,其疗效优于A型肉毒毒素竖脊肌注射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患者使用四肢血液循环泵治疗期间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绍兴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伴SCI患者300例,于手术后使用四肢血液循环泵预防DVT,48例发生DVT的患者归为DVT组,其余252例归为非DVT组。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等)、体质指数(BMI)、慢性疾病情况(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吸烟史、是否合并下肢骨折、SCI分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相关因素,分析上述因素在DVT组与非DVT组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代入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导致SCI患者使用四肢血液循环泵治疗期间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DVT组高龄(≥60岁)患者的比例(79.17%)高于非DVT组(57.14%)(χ2=8.196,P=0.004),肥胖(BMI≥25 kg/m2)患者的比例(77.08%)高于非DVT组(56.35%)(χ2=7.203,P=0.007),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比例(68.75%)高于非DVT组(10.71%)(χ2=84.877,P=0.000),吸烟患者的比例(81.25%)高于非DVT组(49.21%)(χ2=16.685,P=0.000),合并下肢骨折患者的比例(41.67%)高于非DVT组(7.14%)(χ2=43.443,P=0.000),完全性损伤患者的比例(45.83%)高于非DVT组(15.08%)(χ2=23.834,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吸烟史、合并下肢骨折为导致SCI患者使用四肢血液循环泵治疗期间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38、1.356、1.548,P=0.003、0.007、0.014)。结论在SCI患者使用四肢血液循环泵期间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有合并糖尿病、吸烟史和合并下肢骨折。
简介: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QTT协议的物联网设备状态监控平台,该系统由物联网通信网关、MQTTApollo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电脑或手机终端设备组成,当前在多个高速公路路段进行试运行。物联网通信网关在x86普通工业控制机或S3C2440单片机上开发,通过移植嵌入式Linux系统实现Socket网络通信,基于MQTT协议实现设备终端与Apollo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将通信网关采集的设备状态信息实时发送到Apollo服务器。在电脑或手机上登录MQTT客户端去订阅对应主题的消息,可以对高速公路设备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多条路段试运行,该系统设计合理运行可靠,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实时性且成本低,提升了高速公路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能力和故障诊断的效率,有利于保障机电系统的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