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尿病患者胃肠镜检查息肉检出率的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采用对比法进行的78例尿病患者胃肠镜检查。收集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确定与息肉检出率相关的因素。结果:在78例尿病患者中,共检出20例有息肉存在,息肉检出率为25.6%。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年龄、性别和糖尿病持续时间是与息肉检出率显著相关的因素(p<0.05)。年龄越大,女性患者和糖尿病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则息肉检出率较高。结论:尿病患者胃肠镜检查中,年龄、性别和糖尿病持续时间是影响息肉检出率的重要因素。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特别关注这些因素,以提高尿病患者胃肠镜检查的准确性和效果。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索其他潜在的影响因素并验证这些结果。
简介: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ICU重症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调研,以2020.12-2022.12为截点,筛选本院接诊治疗的60例ICU重症患者,按照护理方式分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试验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患者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成效。结果: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0%(24/30),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29/30),观察两组数据,差异突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开展不同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抑郁评分为(33.31±3.41),焦虑评分为(29.20±3.24),试验组,抑郁评分为(26.61±4.10),焦虑评分为(24.25±4.24),对比两组实验数据,差值突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ICU重症护理中,运用心理护理能够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麻醉血流动力学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麻醉科收治的12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男71例,女49例,年龄(72.22±4.12)岁,年龄范围为60~80岁。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喷他佐辛组与右美托咪定组,每组60例,喷他佐辛组行喷他佐辛麻醉,右美托咪定组在喷他佐辛组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麻醉前10 min、用药后30 min、手术结束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中心静脉压、脑电双频指数的变化,观察不同时间点肾素活性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及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1、6、12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镇静程度评估表(RASS)评分,同时记录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30 min,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收缩压[(149.65±10.77)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95.74±8.27)mmHg]、心率[(86.02±5.33)次/分]低于喷他佐辛组[(161.99±11.50)mmHg、(99.10±7.24)mmHg、(89.98±6.12)次],中心静脉压[(94.77±5.58)mmHg]及脑电双频指数水平(64.77±8.53)高于喷他佐辛组[(88.48±6.14)mmHg、(49.50±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收缩压[(143.98±7.26)mmHg]、舒张压[(97.11±6.36)mmHg]、心率[(74.96±6.33)次/分]低于喷他佐辛组[(155.98±8.13)mmHg、(102.36±8.14)mmHg、(85.99±5.4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30 min,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肾素活性[(2.05±0.58)nmol/L]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3.86±0.98)nmol/L]均低于喷他佐辛组[(3.89±0.24)nmol/L、(5.99±0.75)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右美托咪定组患者肾素活性[(2.13±0.46)nmol/L]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3.77±0.62)nmol/L]均低于喷他佐辛组[(3.43±0.86)nmol/L、(5.36±0.64)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12 h,右美托咪定组患者VAS评分[(2.18±0.65)分、(2.33±0.67)分、(2.39±0.63)分]低于喷他佐辛组[(2.74±0.43)分、(3.10±0.74)分、(2.63±0.57)分],RASS评分[(1.59±0.64)分、(1.02±0.43)分、(0.85±0.39)分]高于喷他佐辛组[(1.26±0.25)分、(0.87±0.34)分、(0.72±0.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3%(2/60)]低于喷他佐辛组[15.0%(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可有效维持对抗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性,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且用药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保障了麻醉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其营养管理中开展精细化护理,并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1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在肠内营养管理中应用常规营养护理;观察组56例,在此基础上,开展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胀/便秘发生率为1.79%,肢体肌肉萎缩发生率为3.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0%、14.29%(P<0.05);观察组患者伤残率为10.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为3.57%,对照组为7.14%,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肠内营养管理中开展精细化护理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及相关完善措施。方法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 100例进行临床免疫检验的患者开展此次研究,时间范围选取的是从 2018年 02月到 2019年 02月。对所有患者的临床免疫检验报告进行研究,分析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的完善措施。结果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医护人员的工作素养、检验所处的环境和试剂平衡时间的长短; 100 例患者中检验质量不合格的人数为 10 例,质量较高。 结论 针对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严格把控每一个检验环节,规范操作,有助于提高临床的免疫检验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肝硬化诊断中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医院肝硬化患者40例纳入分析组,另外选取40例体检健康者入组参照组,均采取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对比检验结果,并对比肝硬化出血及未出血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结果。结果:分析组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指标与参照组比较,有意义(P<0.05),出血组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压积指标对比未出血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为肝硬化诊断的重要指标,可对于患者的出血情况进行预测。
简介:摘要:在数学教学过程当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数学教学的需要以及学生学习的需求,所以就必须要立足于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需要以及践行新课程改革理念科学地更新教学手段。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问题的内容进行深度感知和学习,便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加强对问题的理解,从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有效教学。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联合二维斑点追踪左室分层应变技术在高血压患者亚临床心肌损害及储备功能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进行平板运动负荷试验的健康受检者51例(对照组),高血压患者55例(高血压组);根据欧洲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患者的纳入标准:血压≥140/90 mmHg或明确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排除相关心血管疾病。应用斑点追踪软件分析两组静息和运动负荷峰值状态常规参数,包括左室质量指数、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左室射血分数等。根据采集的标准图像分别在静息和负荷峰值状态对两组左室(三腔、两腔、四腔、整体)长轴应变和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心内膜、中膜、外膜的圆周应变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对各应变参数在静息和负荷状态的差异特征即收缩功能储备进行评价。结果高血压组常规超声参数在负荷峰值期与静息比较仅E/A、e/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E/e值在峰值期明显升高[(12.1±0.38)],提示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峰值舒张储备功能受损。两组长轴及圆周分层应变值自心内膜至外膜均呈现逐渐降低趋势,静息期长轴和圆周心内膜应变在高血压组均降低,负荷峰值期在两组间差异更明显,整体长轴心内膜应变静息期对照组(24.4±1.5)%、高血压组(20.4±2.3)%、峰值期对照组(30.8±2.8)%、高血压组(22.8±2.9)%(均P<0.05)。组内不同状态比较,峰值期高血压组部分分层应变与静息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峰值应变均显著升高,提示高血压患者的左室收缩储备功能较对照组降低。结论左室分层应变可有效评价高血压患者的心肌功能,在运动负荷峰值状态参数差异更明显,运动负荷超声联合左室分层应变技术可作为检测高血压患者心肌功能损害的新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护理绩效考核方案在门诊注射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12月对江门市中心医院门诊注射室护士32名采取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护理绩效考核方案,比较实施前后门诊注射室护士工作效率、护理质量及护士对绩效工资分配满意度。结果实施后门诊患者排队等候时间、注射穿刺时间、月工作量统计时间、月绩效考核时间均短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后基础护理、安全管理、分级管理、诊室环境管理、护理记录、输液管理、急救物品管理及护理质量总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士对公平性及公正性、激励性、付出及回报公平性感受、绩效工资差距等方面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护理绩效考核方案可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能有效提高门诊注射室护士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并有效实施岗位管理,提高护士绩效管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