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15~17岁校外青少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校外青少年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我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筛选2011-2019年确诊时年龄为15~17岁校外青少年HIV感染者。描述社会人口学特征、感染途径和跨省流动等情况,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运用Joinpoint 4.9.0 软件计算粗新发现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并做Joinpoint回归模型的时间趋势检验。运用Excel 2019和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1-2019年我国共报告15~17岁校外青少年HIV感染者4 919例,占报告15~17岁HIV感染者的63.4%(4 919/7 757),时间趋势分析结果显示,2011-2015年该人群粗新发现率呈增长趋势(APC=36.4%,P<0.001),2016年及以后保持平稳趋势(APC=2.5%,P=0.173)。该人群HIV感染者跨省流动占13.9%(684/4 919)。相比于非跨省流动病例,跨省流动病例中男性、务工人员、样本来源为羁押场所、男男性传播及注射吸毒传播的占比高。15~17岁校外青少年HIV感染者主要通过性途径传播,其中2019年,66.5%(280/421)男性通过男男性传播感染,97.8%(182/186)的女性通过异性性传播感染。结论15~17岁校外青少年主要通过性途径感染HIV,性与生殖健康意识薄弱,且流动性较大,应重视该人群的性与生殖健康和艾滋病防治教育,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为其提供适应需求的防治服务。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报告注射吸毒HIV感染者的死亡情况及危险因素,为制定相关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注射吸毒HIV感染者,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进行分析,计算死亡密度,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死亡的风险因素,采用Excel 2019和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1-2020年,我国累计报告≥15岁注射吸毒HIV感染者119 209例,其中死亡59 094例,全死因死亡密度为6.96/100人年,艾滋病相关死亡密度为1.91/100人年,总死亡密度呈下降趋势。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注射吸毒HIV感染者全死因死亡风险,相比于首次CD4+T淋巴细胞(CD4)计数>500个/μl者,未检测CD4计数、0~、200~和350~个/μl的HR值(95%CI)分别为2.85(2.78~2.93)、2.47(2.40~2.54)、1.58(1.53~1.62)和1.24(1.21~1.28);相比于抗病毒治疗者,未抗病毒治疗者的HR值(95%CI)为7.13(6.99~7.27);相比于美沙酮维持治疗者,未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HR值(95%CI)为1.07(1.04~1.10)。注射吸毒HIV感染者艾滋病相关死亡风险,相比于首次CD4计数>500个/μl者,未检测CD4计数、0~、200~和350~个/μl的HR值(95%CI)分别为3.26(3.08~3.46)、5.54(5.24~5.85)、2.35(2.21~2.50)和1.41(1.32~1.50);相比于抗病毒治疗者,未抗病毒治疗者的HR值(95%CI)为5.96(5.74~6.18)。结论应促进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者的早诊断和早治疗,坚持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等降低危害项目,提高其依从性,进而降低其死亡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多状态马尔科夫模型分析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的疾病转归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四川省泸州市2010-2021年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将疾病状态划分为CD4+T淋巴细胞(CD4)计数>500、350~、200~、≤199个/μl和死亡(S1~S5依次表示),构建连续时间离散状态的可逆多状态马尔科夫模型分析疾病进展规律。结果共纳入7 542例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年龄M(Q1,Q3)为53.4(41.2,64.5)岁。感染者S3→S2的转移强度较大。随访期间,感染者S4→S5的转移概率逐渐升高。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疾病转归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15~24岁者相比,≥45岁者S2→S1、S3→S2和S4→S3的转移强度较低,S3→S4的转移强度较高;与单身者相比,已婚者S3→S2和S4→S3的转移强度较高,S3→S4和S4→S5的转移强度较低;基线CD4计数≤500个/μl者S1→S2的转移强度高于>500个/μl者;2011-2015年被诊断者S3→S4的转移强度低于2010年及以前被诊断者。结论抗病毒治疗HIV感染者倾向于向上一疾病状态转移,提示抗病毒治疗有利于免疫重建;较大年龄(≥45岁)、已婚、基线CD4计数较低和2010年及以前被诊断均是其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童年期虐待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以及情绪失调和特质愤怒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hildhood trauma questionnaire,CTQ-SF)、Buss-Perry攻击性量表(Buss-Perry aggression questionnaire,BPAQ)、情绪调节困难量表(Difficulti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scale,DERS)、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state-trait anger expression inventory,STAXI)对1 333名大学生进行施测,采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共同方法偏差分析,采用Mplus 8.3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链式中介效应分析,并且使用Bootstrap法对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大学生童年期虐待、攻击行为、情绪失调和特质愤怒得分分别为(33.624±8.211)分、(53.995±12.307)分、(91.781±17.518)分、(23.352±5.477)分。相关分析表明,童年期虐待、攻击行为、情绪失调、特质愤怒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r=0.209~0.614,均P<0.01)。中介效应分析表明,童年期虐待对攻击行为的直接效应显著,直接效应值为0.121,占总效应的35.8%;童年期虐待对攻击行为的总间接效应显著,总间接效应值为0.217,占总效应的64.2%;情绪失调在童年期虐待和攻击行为之间的效应值为0.035,占总效应的10.4%;特质愤怒在童年期虐待和攻击行为之间的效应值为0.108,占总效应的31.9%;此外情绪失调、特质愤怒在童年期虐待和攻击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效应值为0.074,占总效应的21.9%。结论童年期虐待能直接正向影响攻击行为,并且情绪失调和特质愤怒在童年期虐待和攻击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HIV/AIDS的CD4+ T淋巴细胞计数(CD4)的变化规律,估计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州)HIV新发感染者数,为评估当地的疫情流行趋势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红河州HIV/AIDS抗病毒治疗前CD4数据,建立CD4平方根与感染时间的消除模型,反向估计HIV感染者的感染时间,并利用直接概率法和寿命表法计算累计诊断率分布以及诊断延误权重,推算研究地区历年HIV新发感染者数。结果截至2018年12月31日,估计红河州HIV感染者数为35 977例,诊断发现率约为77.50%,其中2008-2018年HIV感染者数为23 792例,从2008年的2 602例逐年下降至2018年的1 480例,2007年及以前的新感染HIV人数为12 185例;其诊断延误权重从1年内的5.49下降至20年内的1.00,诊断率从1年的18.2%上升至20年的100.0%。结论红河州HIV新发感染者数呈逐年下降趋势,诊断发现率距"第一个90%"目标仍有差距,扩大检测及时发现隐藏的HIV感染者有助于降低HIV传播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0-2019年我国新报告青年学生HIV/AIDS的基本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我国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2010-2019年新报告15~24岁青年学生HIV/AIDS。描述和分析不同年份和性别的青年学生HIV/AIDS分布特征,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各年龄段报告率时间变化趋势。结果新报告青年学生HIV/AIDS共23 307例,男女性别比为33.9∶1(22 640∶667),诊断时年龄(19.9±2.05)岁。新发现率变化趋势分2个阶段,2010-2015呈上升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32.1;2015-2019年趋于平稳,APC=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0-2015年各年龄组新发现率均呈上升趋势,15~17岁组新发现率上升最快,APC=30.2;2015-2019年23~24岁组新发现率呈下降趋势,APC=-17.0,其他2组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以同性性传播为主,女性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异性性传播的青年学生中,男、女性均以非婚非商业性行为为主;男性主要来源于自愿咨询检测点,女性主要来源于医疗机构;男性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女性(t=3.917,P=0.000)。结论2010-2019年我国新报告青年学生HIV/AIDS整体疫情上升趋势有所减缓,但15~17岁年龄组新发现率仍呈上升态势。应积极开展青年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减少不安全性行为和扩大检测。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MSM不同年龄组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CD4)的进展变化,进一步探索HIV感染的疾病进程。方法利用我国艾滋病综合防治基本信息系统截至2019年5月31日、≥15岁、感染途径为男男性行为、抗病毒治疗前CD4检测次数≥2的HIV/AIDS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拟合抗病毒治疗前的CD4平方根与感染时间之间的线性消除关系,利用含有末次HIV阴性检测日期和首次阳性检测日期的CD4值估计截距,采用t检验和Z检验对模型参数进行检验,并反向估计从HIV阳转到达CD4<500、<350、<200个/μl的中位时间。结果纳入研究对象共计26 754例,含有HIV末次阴性检测日期的共146例;年龄为M=27(P25~P75:23~35)岁;线性消除模型中,15~、25~和≥35岁年龄组的截距24.84(95%CI:23.76~25.92)、23.94(95%CI:22.86~25.02)、23.44(95%CI:21.91~24.96);15~、25~、35~和≥45岁年龄组的斜率为-1.31(95%CI:-1.33~-1.25)、-1.37(95%CI:-1.40~-1.33)、-1.53(95%CI:-1.58~-1.47)、-1.59(95%CI:-1.68~-1.51);从HIV抗体阳转到CD4<500、<350、<200个/μ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29(95%CI:0.79~1.81)、3.92(95%CI:3.36~4.48)和7.21(95%CI:6.58~7.81)年,其中15~岁年龄组到达3个CD4阈值的中位时间最长,分别为1.89(95%CI:1.05~2.85)、4.68(95%CI:3.80~5.77)、8.17(95%CI:7.23~9.42)年,≥45岁年龄组到达3个CD4阈值的中位时间最短,分别为0.68(95%CI:0.00~1.72)、2.98(95%CI:1.91~4.14)、5.85(95%CI:4.62~7.16)年。结论MSM中CD4的消除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进展加快,高年龄组从HIV阳转到达不同CD4阈值的进展时间比低年龄组更短,提示MSM中高年龄组受HIV感染的影响更大,早诊断并及早开展治疗有助于延缓疾病进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100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康复中,经过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之后,住院时间得到了明显缩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额生活质量评价较高,在生理机能、躯体疼痛、心理状态及睡眠状况方面,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患者经过腹腔镜术后,在康复中,通过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较好的康复效果,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