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自2019年12月开始,湖北省武汉市相继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并迅速扩散到整个湖北省乃至全国。其病原体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其传染性强,可经过多种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给COVID-19的防控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笔者基于部分创伤骨科患者具有急诊手术需求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及湖北省及全国多家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救治经验,结合目前国内外关于抗击COVID-19疫情以及创伤骨科救治原则的最新文献和循证医学证据,制订本专家共识,系统规范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创伤骨科患者行急诊手术治疗的临床路径和防护措施,为各级医院开展创伤骨科患者急诊手术处理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形态学测量在老年跟骨关节内骨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5年1月— 2018年1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收治的44例老年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3例,女11例;年龄60~88岁,平均67.2岁。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35例,Ⅲ型9例。均行三维形态学测量评估跟骨后关节面损伤情况后,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内固定更换情况,并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跟骨的三维形态学参数,包括跟骨水平长度、跟骨后关节面高度、跟骨前部长度及高度、Gissane角、Böhler角。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2~30个月,平均17.1个月。31例跟骨后关节面塌陷>2 mm,13例跟骨体及后关节面外侧部整体后移>3 mm,均伴有跟骨外侧壁骨折。手术时间55~105 min,平均85.1 min。术中出血量30~130 ml,平均74.9 ml。术中C形臂X线机透视5~8次,平均6.5次。术中均未更换内固定。术后2例出现皮肤切口感染。末次随访的跟骨水平长度[(76.9±4.1)mm]、后关节面高度[(24.2±2.1)mm]、Gissane角[(124.8±7.2)°]、Böhler角[(29.0±6.2)°]较术前[(75.5±5.2)mm、(22.5±2.9)mm、(107.6±8.5)°、(18.3±5.5)°]均有明显改善(P<0.01)。而跟骨前部长度及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VAS[(1.1±0.9)分]和AOFAS踝-后足评分[( 86.4±6.2)分]较术前[ (4.4±0.9)分、(49.9±6.3)分]明显改善(P<0.01)。其中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优13例,良26例,一般5例,优良率为87%。结论三维形态学测量可充分评估跟骨骨折的损伤情况,为老年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术前设计提供数据参考,进而有效恢复跟骨的解剖形态、缓解疼痛及改善踝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