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持续质量改进的优质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样对象:产科收纳的产妇(2021年4月~2023年8月),数量:300例,分组法则:数字盲选法。均分为对照组(n=150)、观察组(n=150),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的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产后恢复。结果:观察组产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科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优质护理,利于产妇产后恢复,值得应用。

  • 标签: 产科 持续质量改进的优质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截至2023年5月,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过 7.66亿例,死亡病例超过 690 万例。中国对疫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同时大力推广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方案,有效遏制了疫情的传播。大量感染者进入恢复期,其康复需求日益受到重视。部分恢复期患者仍存在各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症状,主要涉及到呼吸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质量和心理/精神功能,个别危重患者存在肺功能受损、肾衰竭等严重后遗症。因此,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恢复期的治疗、康复及管理,对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后遗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体癣俗称“钱儿疮”“铜钱癣”,指发生于除头皮、毛发、手掌、足底和指(趾)甲以外的浅表部位的皮肤癣菌感染。股癣俗称“烂裆”,特指发生于腹股沟、会阴部、肛周和臀部的皮肤癣菌感染,属于特殊部位的体癣。体股癣是由称为皮肤癣菌的真菌感染引起。皮肤角质层里的角蛋白是皮肤癣菌重要的营养来源,皮肤以外的组织器官因缺乏角蛋白,所以血液及内脏器官几乎不会发生皮肤癣菌感染。老年人皮肤免疫屏障较差,容易感染。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别采取螺旋CT检查、DR检查对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急诊科病房接收的102例胸腹部创伤者,对于研究对象均接受螺旋CT检查与DR检查。以临床确诊结果为依据,对比不同方式对胸腹部创伤诊断符合率,此外比较不同检查方式获得的图像质量。结果:应用螺旋CT诊断同临床病理确诊创伤类型符合96例,符合率94.12%;DR诊断确诊创伤类型符合60例,符合率58.82%。CT诊断的符合率高于DR诊断(P<0.05)。CT诊断胸腹部创伤中肝脏损伤、脾脏损伤的符合率均要高于DR诊断(P<0.05)。CT诊断胸腹部创伤在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9.02%,高于DR诊断的优良率90.20%(P<0.05)。结论:针对急诊胸腹部创伤,在进行诊断上,相对比DR的诊断方式,应用螺旋CT诊断同临床病理符合率高,此外成像质量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胸腹部创伤 螺旋CT DR 诊断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整体护理方式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恢复过程中发挥的优势,希望为改进临床护理模式提供新思路。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0月之间,80例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奇偶数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0例)结合整体护理方式。通过相同时段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和护理效果。结果:根据数据统计结果可以发现,与护理之前相比,观察组血压水平要低于对照组;护理效果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结果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差别(P<0.05),存在研究价值。结论: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护理过程中实行整体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血压水平状况,进而保障整体护理效果,成为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整体护理 血压水平 护理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会阴侧切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产房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接受会阴侧切术产妇为对象。根据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分为感染组(n=33)和未感染组(n=67)。收集产妇的资料,分析影响切口 感染的因素。结果  感染组年龄≥35岁、体质量指数≥28kg/m2、合并疾病、胎膜再破、生殖道感染、夏季手术、单人病房占比及阴道检查次数、备皮至侧切时间、住院时间均高于未感染组(P

  • 标签: 会阴侧切术 切口感染 原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分析眼科急诊的处理与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的相关内容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一年时间内接收的60例急诊眼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对观察组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匹配全科眼科急诊医生,相关医生经过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之后的,在整体治疗过程有效落实全过程全方位的规范化治疗干预,然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果:对于眼科急诊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实施全科规范化处理模式,对于主治医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有良好的远期疗效,同时防范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者不良反应等。因此有效强化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对于眼科急诊患者治疗效果的改善有着关键作用,同时也可以更充分提升眼科急诊医生的综合技能,因此这种规范化培训值得推广。

  • 标签: 眼科急诊患者 全科医生 规范化培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中枢神经系统(CNS)曲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2000年1月至2021年1月诊治的37例CNS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并根据颅内病灶与鼻窦病灶的相关性分为鼻-脑曲霉菌病(RA,21例)和脑曲霉菌病(CA,16例)2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仅16.2%(6/37)的CNS曲霉菌病患者存在明确免疫抑制背景,但35.1%(13/37)的患者合并糖尿病。CNS曲霉菌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依次为头痛(73.0%,27/37)、脑神经受累(59.5%,22/37)、发热(37.8%,14/37)等。脑脊液特点为:压力升高(53.8%,14/26)、白细胞计数增加(46.7%,14/30)、葡萄糖水平降低(30.0%,9/30)、蛋白水平升高(70.0%,21/30),病原学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有7/10的患者结果为阳性。头颅磁共振成像显示常见受累部位为鼻窦-眶尖-眶后-海绵窦(43.2%,16/37)及脑叶(27.0%,10/37)。治疗方案包括单纯抗真菌药物治疗(64.9%,24/37)、药物+手术联合治疗(27.0%,10/37)及单纯手术治疗(8.1%,3/37)。与CA组相比,RA组男性比例较少[47.6%(10/21)比14/16,χ²=6.34,P=0.012]、年龄较大[(54.2±19.4)岁比(38.4±18.4)岁,t=2.50,P=0.017],易出现头痛[85.7%(18/21)比9/16,χ²=4.00,P=0.046]和脑神经受累症状[81.0%(17/21)比5/16,χ²=9.31,P=0.006]。本组中患者早期误诊率为73.0%(27/37)。共29例患者先后接受伏立康唑药物治疗(85.3%,29/34),治疗疗程为3.0(0.5,10.4)个月;与补救治疗相比,初始治疗病死率较低(4/17比9/12,χ²=7.54,P=0.006)。随访至2021年12月,共17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45.9%(17/37)。结论CNS曲霉菌病可无明确免疫抑制背景,部分患者合并糖尿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误诊率高,脑脊液可无炎性改变,病原学二代测序阳性率较高,尽早、长程应用伏立康唑治疗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 真菌感染 曲霉菌 治疗 伏立康唑
  • 简介:【摘要】青光眼是一种不能治疗的眼睛疾病,一旦发生,就会导致失明。对潜在性青光眼进行早期的眼压检测,对其诊断、预防和治疗起着关键的作用。青光眼病人应用眼压仪实时、持续地测量眼压,将眼压信息反馈至眼科医生,以评估其眼压,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目前,所有的便携式眼压计都是一次测量,它的工作流程繁琐、专业,而且不具备自动传输眼压的功能。

  • 标签: 眼压计 眼压 监测 平台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时,对血气参数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于2020年6月至9月收治的86例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利用抽签法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参数和血清炎症因子。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SaO2、PaO2指标均升高,PaCO2均下降,而实验组患者指标变化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以及CRP明显降低,实验组降低幅度更大,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IPPV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上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气指标,减少或消除炎症反应,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 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 血气参数 血清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时,对血气参数和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于2020年6月至9月收治的86例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利用抽签法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参数和血清炎症因子。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SaO2、PaO2指标均升高,PaCO2均下降,而实验组患者指标变化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以及CRP明显降低,实验组降低幅度更大,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NIPPV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上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气指标,减少或消除炎症反应,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 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 血气参数 血清炎症因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集束化护理在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中的价值展开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7月-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148例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PICC置管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提升生活质量,护理效果较好,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深度学习重建(DLIR)算法结合低管电压技术相对于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算法对腹部增强CT动脉晚期图像中微小动脉的显示情况。方法前瞻性收集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需排查腹部疾病并接受腹盆腔增强CT扫描的患者。根据CT扫描不同管电压以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80 kV低管电压(LV)组和120 kV高管电压(HV)组。根据不同重建算法,每组再进一步分为DLIR-H(D)和ASiR-V 50%(A)2个亚组。对患者进行CT增强扫描时均采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噪声指数统一设置为9。对重建层厚为0.625 mm的动脉晚期图像进行主观评价和客观指标评价,并记录动脉晚期扫描的辐射剂量。结果共纳入168例患者,其中男76例,女92例,年龄18~85(53±15)岁,体质指数(24±3)kg/m2;LV组91例、HV组77例。LV组主动脉和肝总动脉CT值明显高于HV组(t=-14.20,P<0.001;t=-0.95,P<0.001)。管电压相同时,D亚组动脉晚期图像噪声明显低于A亚组,肝脏、主动脉、肝总动脉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均明显高于A亚组(P均<0.001)。LV-D亚组中主动脉和肝总动脉SNR和CNR明显优于LV-A、HV-D、HV-A亚组(P均<0.001)。腹部血管显示的主观评价方面,LV-D亚组肝总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左结肠动脉升支边缘的空间分辨力以及左结肠动脉升支对比度均显著优于LV-A、HV-D、HV-A亚组(P<0.05),脾区边缘动脉显示率(54.9%,50/91)显著优于HV-D(24.7%,19/77)和HV-A亚组(32.5%,25/77)(校正后P<0.05)。LV组与HV组间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4.91±1.97)、(5.43±1.78)m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管电压技术结合DLIR算法的腹部增强CT扫描能够有效提升肠系膜下动脉发出的左结肠动脉升支及脾区边缘动脉的显示水平,为类似微小血管的评估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深度学习 图像重建算法 微小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供体来源的P5代次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免疫调节功能的差异性。方法随机选取3株不同供体的hUC-MSCs培养至P5代并检测其表面标志物、细胞周期及分化能力。将P5代hUC-MSCs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直接接触培养,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供体来源的hUC-MSCs对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效果。收集P5代细胞上清液加入到小鼠小胶质细胞(BV2)的培养体系中检测BV2细胞的存活率。多组数据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不同供体来源的P5代hUC-MSCs实验组中淋巴细胞增殖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47.47±2.48)%比(23.83±0.96)%,(16.33±0.50)%,(16.23±1.02)%,F=312.96,P<0.01];实验组中Th1细胞亚群的增殖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5.48±0.20)%比(3.23±0.04)%,(4.49±0.08)%,(3.82±0.05)%,F=143.072,P<0.01];实验组中Th17细胞亚群的增殖占比显著低于对照组[(1.33±0.06)%比(0.85±0.01)%,(1.00±0.01)%,(0.76±0.02)%,F=161.762,P<0.01);实验组中BV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00.00±0.00)%比(15.92±0.02)%,(12.91±0.011)%,(79.86±0.08)%,F=168.85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中Treg细胞增值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8.07±0.33)%比(11.47±0.57)%,(11.87±0.64)%,(11.57±0.72)%,F=28.079,P<0.01]和对TNF-α分泌量的抑制效果(360.74±7.98比24.24±0.44,27.90±0.90,34.89±1.90,F=3 224.63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供体来源的P5代次hUC-MSCs均有分化潜能,但免疫调节能力存在差异,在临床应用中应先对hUC-MSCs进行筛选以保证免疫调节能力的有效性。

  • 标签: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调节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肝病血小板减少症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血常规、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形态的相似处与区别点。方法抽取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42例慢性肝病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肝病组,另抽取同期收治的34例原发性ITP患者作为ITP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常规、外周血及骨髓涂片细胞形态。结果两组患者的外周血细胞形态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ITP组血小板计数低于肝病组(P<0.05);肝病组骨髓增生程度Ⅱ级6例(14.3%,6/42)、Ⅲ级18例(42.9%,18/42)、Ⅳ级18例(42.9%,18/42),ITP组骨髓增生程度Ⅱ级23例(71.9%,23/34)、Ⅲ级9例(28.1%,9/34)、Ⅳ级0例(0),两组患者骨髓增生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组巨核细胞数量高于肝病组(P<0.05)。结论联合血小板计数、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有利于鉴别诊断慢性肝病血小板减小症与原发ITP。

  • 标签: 骨髓细胞 形态 慢性肝病血小板减小症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