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固定系统治疗对股骨远端骨折患者炎症应激反应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5月.2014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远端骨折患者10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创固定系统治疗,而对照组患者给予股骨髁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炎症应激反应和关节功能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影像学检查患者愈合时间、完全负重下地活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及12个月,观察组患者HSS评分与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IL-1、ACTH、E、NE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固定系统治疗可有效减小手术创伤以及软组织的损伤,有效缓解患者炎症应激反应,进一步促进手术后骨折的愈合,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微创内固定系统 股骨远端骨折 关节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彩超定位的腔深筋膜交通支离断(SEPS)联合湿性换药技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VU)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例VU患者共8条C6级下肢SEPS手术联合湿性换药技术的方法和效果。术前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功能不全交通支(ICPV)行体表定位,进行SEPS+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硬化剂注射,术后湿性换药技术溃疡换药。结果:超声准确定位SEPS联合湿性换药术后所有C6级患肢VU均在短期内愈合,随访期间无溃疡复发。结论:SEPS联合湿性换药技术治疗VU术后安全,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 标签: 静脉性溃疡 湿性换药 腔镜
  • 简介:目的:探讨在肝癌治疗中分别应用腹腔切除与经皮穿刺微波消融对患者预后影响。方法:从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肝癌患者中选取90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5例,B组45例,A组行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B组行腹腔切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预后效果。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中出血量情况明显优于B组(P〈0.05);A组并发症发生为6.67%,同B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A组局部复发率为20.00%,同B组8.89%比较,明显较高(P〈0.05),总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1、2、3年存活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肝癌治疗中,经皮穿刺微波消融与腹腔切除远期疗效均较好,经皮穿刺微波消融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对预后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肝癌 腹腔镜切除术 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 预后
  • 简介:目的:研究塞米松棕榈酸酯、维生素B12、利多卡因联合使用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1(IL-1)、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2例每组.观察组采取塞米松棕榈酸酯、维生素B12、利多卡因进行关节注射,对照组采取中药涂抹方案.评判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血清IL-1、MMP-3、TIMP-1水平、视觉模拟(VA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IL-1、MMP-3、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TIMP-1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IL-1、MMP-3、TIMP-1、VAS评分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TIM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塞米松棕榈酸酯、维生素B12、利多卡因关节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IL-1、MMP-3水平,升高TIMP-1水平,缓解患者疼痛感,临床疗效良好.

  • 标签: 关节腔内注射 膝骨性关节炎 白介素-1 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3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 简介:目的:为提高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结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利条件,从行为学实验培训角度以培养实验技术人员基本实验技能为重点。方法:安排学生学习行为医学发展史、熟练行为学动物生命观、基本实验仪器操作以及鼓励实验技术人员自行研制行为检测制仪器等课程。结果:实验技术人员了解了现代行为学的发展,掌握常规的实验方法,培养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激发了实验技术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理论和技术的结合。结论:多途径教培训有利于实验技术人员行为学实验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 标签: 医学实验带教 行为学 培养
  • 简介:目的:探索一种相对简单稳定的大鼠髂骨皮瓣移植手术方式,为髂骨移植诱导免疫嵌合状态的研究建立可靠的动物模型。方法: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旧式组,将供者髂骨肌皮瓣移植入受者腹股沟区,吻合供者髂腰动静脉和受者股动静脉;实验组,剥离供者髂骨臀大肌,取供者的髂骨连带肌肉及皮瓣移植于受者的腹股沟区域,将供者的髂总动脉和髂腰静脉分别与受者的股动静脉吻合,随后缝合皮肤。术后所有大鼠给予环孢素A28天,始剂量16mg/kg/d,第三周始每周剂量减半,第28天处死大鼠并选取髂骨做病理学检测,观测骨髓细胞量,骨陷窝是否有骨细胞等,以此判断髂骨是否成活。结果:实验组共进行手术15例,皮瓣成活11例,成功率73%;病理检测皮下髂骨成活7例,成功率47%;旧式组共进行手术8例,皮瓣成活4例,成功率50%,病理检测皮下髂骨成活3例,成功率37.5%,其中实验组动脉吻合时间(24.7±2.3)min,明显短于旧式组(36.7±1.5)min(均P〈0.05),而静脉吻合时间、缺血时间,供受体准备时间并无差异(均P〉0.05)。结论:通过剥离供者臀大肌,改变动脉吻合对象,可以建立相对简单、稳定的髂骨皮瓣移植模型,为探索血管骨髓移植诱导嵌合状态提供了新的动物模型。

  • 标签: 髂骨皮瓣 大鼠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PTED)与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FD)治疗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来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治疗的120例单节段单侧LDH患者,其中采用PTED式治疗患者60例,作为PTED组,采用FD式治疗患者60例,作为FD组。记录两组患者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并在术后12个月时采用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PTED组患者在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FD组(P<0.05)。术后12个月PTED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FD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低,且与上一时间点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TED组优良率为93.33%,与FD组的91.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式治疗LDH患者的疗效无差异,但是采用PTED式手术时间短、中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在减轻术后疼痛和改善生活能力方面优于FD式。

  • 标签: 皮椎间孔镜 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 简介:目的:讨论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技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我院确诊的胸腰段骨折患者95例,应用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技术治疗。分别在手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背痛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对患者手术前后腰背疼痛进行评估,另外对手术前后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及胸腰段后凸畸形Cobb角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患者术后的VAS评分、JOA评分随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时间不断下降,且均低于手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不同时间点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不断下降,且胸腰段后凸畸形Cobb角较术前均明显减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技术治疗胸腰段骨折患者,可缓解其腰背疼痛,术后脊柱矫形效果明显,短期预后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椎旁肌间隙入路 伤椎置钉技术 胸腰段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大鼠不同状态脑递质功率的变化。方法:本研究采用脑涨落图仪。结果:与清醒状态相比,麻醉状态脑递质的功率显著下降(P〈0.05);大鼠死亡后脑(死亡当时-死亡后48小时)6种递质的功率都降低到10-5级别(P值均大于0.05),说明死亡后不同时间脑6种递质的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从清醒状态到麻醉状态再到死亡状态,大脑的抑制程度逐渐加深。

  • 标签: 脑电 神经递质 功率 时间 脑死亡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腹腔行子宫肌瘤剔除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子宫肌瘤患者中,单发肌瘤47例(含壁间肌瘤32例、阔韧带肌瘤7例、浆膜肌瘤8例),多发肌瘤20例,全部在腹腔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2.3±32.6)min,中出血(58.7±39.2)ml,术后住院时间为(8.7±1)d,无中转开腹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9例在1-2a怀孕,无腹壁粘连及子宫破裂后遗症。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能维持正常生育功能。

  • 标签: 子宫肌瘤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剥除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肠营养辅助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共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实验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采用早期肠营养治疗(EN),而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全胃肠外营养治疗(TPN),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水平及血淋巴细胞百分比变化、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及72小时的APACHEII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水平及血淋巴细胞百分比变化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病死率及住院时间分别均明显较对照组降低或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及72小时后,实验组APACHEI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o.05),而对照组治疗24、48h后APACHEⅡ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h后APACHEI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O.05)。结论:采用早期肠营养辅助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能有效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 全胃肠外营养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细菌同源重组法构建靶向Survivin的腺病毒载体及其体外扩增表达。方法:将survivin基因克隆至穿梭质粒载体中,特异性酶切后回收、连接、转化,构建负载survivin片段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提取重组病毒基因酶切鉴定后,包装成病毒,并扩增到所需滴度。行Westernblotting鉴定,观察重组腺病毒载体在真核细胞的表达。结果:(1)重组穿梭质粒的MluI酶切鉴定结果显示,酶切结果均与相应的载体及目的片段的大小相符合,基因测序结果基本一致。(2)凝胶电泳产生了两条大约15kb和8.5kb的片段,由图2可知重组腺病毒质粒酶切充分完全,且回收率较高。(3)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AD293细胞24h后已出现细胞病变效应,病变细胞细胞核变大。(4)D260/OD280的值为1.92,表明重组腺病毒纯度较高。(5)AD293细胞病毒上清中有能与抗Survivin单抗反应的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与理论值相吻合,阴性对照组无对应条带出现。结论:本方法成功构建表达了含Survivin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进行Survivin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和理论支持。

  • 标签: 细菌内同源重组法 SURVIVIN 腺病毒载体
  • 简介:目的:探讨前外侧与后外侧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创伤骨科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46例,予以后外侧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治疗;B组46例,予以前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Harris评分评价术后关节功能,调查问卷调查术后满意度。结果:①A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明显小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②A组术后关节功能与B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A组的患者术后满意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5C(P〈0.05)。结论:前外侧和后外侧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相似,但后外侧路小切口操作简便,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生症发生,患者满意度较高,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前外侧小切口 后外侧路小切口 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脑脊液分流在64例脑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3月我院64例脑肿瘤患者病例资料,其临床诊断均有颅高压,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常规手术进行肿瘤切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脑脊液分流,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颅压均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15.6%,部分缓解率为21.8%,病程稳定率为31.3%,病程进展率为31.3%。观察组分别为28.1%、31.3%、25%和15.6%。观察组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程进展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术后两年内复发5例,生存超过三年的17例,生存超过五年的12例。观察组术后两年内复发的2例,生存超过三年的20例,生存超过5年的15例。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病情复发率更低,生存指数更高,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脊液分流在伴颅高压或脑积水的脑肿瘤手术中的使用效果显著,后期的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提高,临床上可予以更为深入的探索。

  • 标签: 脑肿瘤 脑脊液分流术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继发性癫痫中运用皮质脑电图监测切除癫痫病灶的疗效。方法:对13例继发性癫痫患者术前经多次常规脑电图、24h动态脑电图检查定位并联合CT、MRI等检查结果,确定癫痫病灶的准确位置。在皮质脑电图精确定位监测下手术切除致痫灶。结果:13例癫痫患者均通过皮质脑电图监测,准确定位,切除致痫灶,切除病灶后的棘波、尖波,棘、尖慢复合波减少或完全消失。结论:利用皮质脑电图监测手术切除痫灶是治疗继发性癫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 标签: 癫痫 皮质脑电图 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耳应用瑞济生物羊膜这一新型材料进行鼓膜修补的可行性,为临床鼓膜修补探索新的、更为理想的修复材料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临床筛选18例(24耳)鼓膜紧张部中央性穿孔患者,在耳进行手术,修补材料应用瑞济生物羊膜作为移植材料,全部采用植法行鼓膜修补。移植材料内外均有明胶海绵支撑,术后10天取出外耳道填塞物。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除2例(2耳)术后感染而穿孔未愈外,其余16例(22耳)全部一期愈合,鼓膜形态完好,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成功率97.1%。结论:经外耳道鼓膜成形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好的优点。瑞济生物羊膜来自同种异体,成分单一,抗原少,免疫排斥小,可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手术应用操作简单方便,成功率高,可作为鼓膜修补较为理想的移植修复材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耳内境 生物羊膜 鼓膜穿孔 鼓膜修补术
  • 简介:目的: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活化在脊髓损伤引起抑郁中的作用。方法:应用Westernblot和行为药理学方法,观察脊髓损伤后(SCI)大鼠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ERK1/2及磷酸化-ERK1/2(p-ERK1/2)的表达情况及ERK1/2磷酸化抑制剂U0126对抑郁样行为的影响。结果:脊髓损伤后的第2天到第8周,SCI模型大鼠的BBB评分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损伤后8周-12周,SCI模型大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缩短,mPFCpERK1/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总ERK1/2的蛋白水平则未见组间差异,而给予U0126的大鼠的不动时间与给药之前相比明显延长增加,mPFCpERK1/2蛋白表达水平较SCI模型大鼠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侧前额叶皮质ERK1/2的激活参与了脊髓损伤后引起的突触可塑性,在相关的抑郁样行为的产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内侧前额叶皮质 脊髓损伤 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中重度肺/外源性ARDS患者行不同时间俯卧位通气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中重度30例肺/30例外源性ARDS患者分别行2h、4h俯卧位通气,观察患者APCHEII评分,氧合指数、胸片吸收情况、心率、平均动脉压、脱机拔管时间,出ICU时间.结果:四组患者APCHEII评分、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内源性ARDS患者行2h、4h俯卧位通气均能有效改善患者氧合指数,4h组较2h组氧合指数改善、胸片吸收情况更明显,4h组在脱机时间、转出ICU时间均优于2h组(P<0.05);肺外源性ARDS患者行2h、4h俯卧位通气均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优于肺内源性ARDS患者(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可改善中重度肺/外源性ARDS患者的病情,其对肺外源性ARDS患者效果更好,2h俯卧位通气即能取得较好效果,而肺内源性ARDS患者需更长时间的俯卧位通气改善病情且预后较差.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氧合指数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20例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显微手术夹闭治疗,按手术时机分为超早期组(〈24h,n=43)、早期组(24-72h,n=36)、延期组(≥10d,n=41),比较各组术后颅动脉栓塞改善程度,统计各组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格拉斯哥量表(GOC)评定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采用改良Rankin(mRS)表评定患者远期预后。结果:超早期组完全栓塞率略高于早期组、延期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中、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略低于早期组、延期组,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24个月,超早期组、延期组GOS评分高于早期组、mRS评分低于早期组,超早期组GOS评分高于延期组,mRS评分低于延期组(P〈0.05)。结论: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颅前循环动脉瘤破裂手术效果无明显差异,但超早期、延期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及预后评分稍优于早期手术。

  • 标签: 前循环动脉瘤 手术 超早期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在3.0T磁共振成像过程中,刀锋伪影较正(BLADE)技术在克服关节扫描中运动伪影方面的的的临床应用。方法:20例行四肢关节MR扫描检查的患者(肩关节10例,腕关节10例),在常规行T2WI常规扫描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伪影,然后引入BLADE技术,扫描T2WI.,以能否清晰显示韧带肌腱而无重影为标准,对比常规序列扫描来评价BLADE技术在消除关节扫描过程中图像运动伪影方面的价值。结果:常规T2扫描出现运动伪影,用BLADE技术序列扫描出来的图像运动伪影消失,对比度明显提高。结论:应用BLADE技术进行扫描可以有效消除病人细微运动造成的运动伪影,获得高分辨率无伪影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的理想的图像。

  • 标签: 关节 BLADE技术 MRI 运动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