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利用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定西干旱气象与生态环境试验基地的陆面过程观测资料,通过Finnigan等提出的获取湍流低频贡献的总块平均方法研究了低频部分对地表能量不平衡的影响。结果发现:(1)感热和潜热的低频部分较小,对感热的贡献在-1%~11%之间,对潜热的贡献在-7.3%~0.3%之间,对感热与潜热和的贡献在-1.4%~0.7%之间;(2)低频部分对感热和潜热的贡献随平均周期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3)不计低频部分时,地表能量的闭合度在晴天、阴天和阴晴混合天分别为0.93、0.76和0.87;(4)计入低频部分时,闭合度在晴天、阴天和混合天分别提高到0.98、0.86和0.93,提高了5%~10%;(5)阴天低频部分对闭合度的贡献随平均周期的加长而加大,晴天则增至1.5h后开始递减,混合天增至1.5h后保持定值。所以,低频贡献可以显著提高地表能量闭合度。但是考虑低频贡献后,仍存在2%~14%的欠闭合度,地表能量平衡问题还有未知的原因存在。
简介:为深入认识青藏高原能量和水分循环季节变化,利用GSWP(GlobalSoilWetnessProject)、GLDAS(GlobalLandDataAssimilationSystem)、AMSR-E(AdvanceMicrowaveScanningRadiometer-EOS)土壤湿度以及台站观测资料等多种数据,采用滑动t检验初步分析高原下垫面各物理量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物理量季节变化特征明显且联系密切。高原下垫面净短波辐射和感热通量在1月中旬显著开始增加,5-6月达到全年最高值。净长波辐射5月表现为高值,夏季表现为低值。地表潜热通量在1月显著开始增加,在夏季达到全年最高值。表层土壤3月开始输送热量到大气,9月大气开始向土壤表层传递热量;融雪3-5月加快,雪盖减少。降水和1cm植被含水量在2月显著开始增加,1cm土壤显著开始加湿,5-6月降水陡增,1cm土壤湿度表现为峰值。1cm植被含水量、植被蒸腾、总蒸散与降水在7-8月达全年最高值,1cm土壤湿度在7月表出现为谷值,9月达全年第二峰值。10月下垫面温度转冷后,雪盖增加,土壤湿度逐渐减小。
简介:对0509号台风“麦莎(Matsa)”登陆后长时间维持并轻度加强的过程进行了诊断研究,此过程涉及到多种因素。位涡分析表明,当中纬度西风槽东移,该槽底部分裂出的一个较小的正位涡中心与“麦莎”合并使“麦莎”的涡旋动能增强,而在9日之后“麦莎”与槽主体合并的阶段,槽区主要的正位涡中心与“麦莎”融合。动能收支分析发现,“麦莎”登陆北移过程中,高层的无辐散风穿越等高线将位能转换为动能这一过程较“麦莎”的整体加强为早,而辐散风是低层动能的主要来源。中低层天气尺度系统为积云对流的发展提供动能,而积云对流释放潜热又为高层动能的维持提供了帮助。将“麦莎”与北美“Agnes”飓风比较后发现,“麦莎”加强程度比“Agnes”较弱的原因之一,是高层的无辐散风把台风环流内的动能向环境输出,而“Agnes”飓风则是环境区有大量动能向台风环流区输送。分析水汽来源可知,在“麦莎”登陆期间及其后副热带和热带的两条水汽通道同时或分别为“麦莎”的积云对流提供了足够的水汽供应。
简介:利用“内蒙古微气象观测蒸发试验”的数据,估算了我国西北干旱区典型均匀裸土下垫面条件下的空气热储存和垂直平流输送,并分析了空气热储存项和垂直平流输送项对干旱区地表能量不闭合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干旱区温度梯度大,热力抬升作用较强,即使在均匀下垫面条件下也存在可观的垂直平流输送。在地表能量平衡方程中引入空气热储存项和垂直平流输送项之后,二者对能量不闭合的平均补偿分别达到1.0W/m2和7.1W/m2,闭合度分别提高2%和14%,地表能量不平衡残差平均值由26.4W/m2减小到18.2W/m2,地表能量闭合度由82%提升到98%,干旱区地表能量平衡有明显改善。
简介:利用NCEP.DOE再分析数据分析了2008年1月26~28日中国南方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扰动能量的生成以及各种能量之间的转换。在急流中平均动能(Km)先转换成相互作用动能(Ki)然后再转化成扰动动能(Ke)。相互作用动能流是顺急流方向的。位势高度平流和有效位能与扰动动能的转化生成的扰动动能比平均动能转化的要小一个量级。中国中南部扰动有效位能(Ae)的产生主要由平均有效位能(Am)间接提供,其中相互作用有效位能(Ai)流起到了关键作用。生成的扰动有效位能在26日12:00(协调世界时)主要来源于两个地区:一个位于青藏高原,另一个位于中国东北部。随着两个主要源地的向东移动,转化也向东移动。相互作用有效位能流的方向同时存在逆急流方向和顺急流方向。
简介:利用“内蒙古微气象观测蒸发试验”的观测资料,对6种地表土壤热通量计算方法(PlateCal法、TDEC法、谐波法、热传导对流法、振幅法和相位法)进行比较,检验了6种方法在不同干湿地表状况下的适用性,并研究了6种方法计算地表土壤热通量的差异以及对地表能量闭合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PlateCal法计算的2cm土壤热通量与观测值最接近,计算结果的均方差为6.9W/m2。在不同干湿地表状况下,干燥和降水条件下适合使用PlateCal法,计算结果的均方差分别为14.0W/m2和30.1W/m2;湿润条件下适合使用谐波法,计算结果的均方差为21.4W/m2。6种方法计算的地表土壤热通量存在明显差别,最大相差178.6W/m2,不同方法计算地表土壤热通量的最大差值超过25W/m2的时次占样本的96.3%。不同方法计算地表土壤热通量的差异对地表能量闭合度的大小有明显影响,但不影响近地层能量闭合度随湍流混合增强而增大的规律。
简介:X波段双偏振雷达观测参数能够完成雨滴谱反演,但是由于X波段雷达波长较短,降水观测时存在较大的衰减,本文采用自适应约束算法进行反射率和差分反射的衰减订正。通过对雨滴模型的散射模拟以及对雨滴谱进行Gamma谱拟合,建立了雨滴谱参数与双偏振雷达目标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和雨滴谱参数相互之间的关系,用于进行雨滴谱反演。将雨衰减订正前后的雷达目标参数进行雨滴谱反演并与实测雨滴谱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立的X波段双偏振雷达反演雨滴谱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演雨滴谱,并且经过订正后反演得到的雨滴谱在浓度、尺度和谱形上都优于订正前的反演结果,通过对距离高度扫描和平面位置扫描数据进行雨滴谱反演,可以得到雨滴谱参数的垂直结构和水平分布,可用以进行降水分析。
简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结合卫星云图和诊断物理量场,对东北低压冷锋、高低空急流及中尺度辐合线形成的西北雨带与华北气旋、暖锋及切变线形成的东南雨带的双雨带暴雨影响系统、降水性质和形成机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西北雨带是东北低压冷锋前对流发展造成的强雷雨及华北气旋西北部辐合线强降水共同形成的。高低空急流耦合动力作用和中空干冷空气侵入触发大气能量释放,是冷锋前强对流降水的形成机制;中β尺度云团是强降水的主体,发生在地面三角形或梯形偏南风场中,由辐合切变线、辐合线和雷暴出流边界触发。东南部雨带为华北气旋暖锋形成的混合型强降水,气旋的发展及移动路径决定雨带位置和降水强度,由气旋暖锋和气旋西北部切变的中β尺度云团造成强降水;湿层深厚且垂直运动强盛是东南雨带降水形成机制的特点。
简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制了一台双波长偏振激光雷达,在格尔木市气象局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不连续观测。本文选择了其中一天的观测个例,分别从雷达硬件结构、数据类型、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观测个例中,卷云位于地表以上4.7km-7km处,光学厚度均小于0.1,532nm和1064nm上的平均激光雷达比分别为24.3Sr(激光雷达比)和29.9Sr,色比多集中在0.8-1之间,此外532nm波长上的退偏比多集中在0.25-0.3之间。此雷达对高空卷云能进行有效探测,为下一步研究青藏高原地区卷云长期时空分布特征奠定基础。
简介:文章利用X波段双偏振雷达,通过分析差分反射率因子、差分传播相移和零滞后相关系数等双偏振参量特征,识别了呼和浩特地区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并与对应时刻的地面雨滴谱观测资料进行对比,检验了识别效果.从个例分析结果来看,此X波段双偏振雷达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当雷达回波强度大、差分传播相移小且差分反射率因子和零滞后相关系数也较小时,产生冰雹的可能性较大;当差分反射率因子值较大,差分传播相移高且零滞后相关系数接近1时,由大粒子组成的强降水天气的可能性大.同时,雨滴谱仪的天气现象识别、粒子谱连续监测和高频率数据采集等特征,在双偏振雷达的冰雹和强降水天气识别检验中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