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县应征青年乙肝感染率。方法对应征青年乙肝表面抗原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我县应征青年乙肝病毒感染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结论提高人民群众对乙肝疫苗接种的认识;扩大预防接种宣传力度,减少乙肝病毒感染,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

  • 标签: 应征青年 乙肝表面抗原 检测分析
  • 简介:摘要我国致敏肾移植等待者逐年增加,如何平衡这些患者器官分配的公平性和移植效果是移植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专家共识作为肾移植抗体介导排斥系列共识的第二篇,围绕此问题,从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的产生和病理机制出发,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为致敏肾移植等待者获得公平器官分配机会的改进建议,以及包括脱敏治疗在内的安全实施肾移植的路径和方法。

  • 标签: 肾移植 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 器官分配 脱敏治疗
  • 简介:摘要CD5抗原样蛋白(CD5L)是一种可溶性糖蛋白,与其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不同生物学效应。近年来,CD5L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就CD5L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急性肾损伤与慢性肾脏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肾疾病 急性肾损伤 IgA肾病 CD5抗原样蛋白 CD5抗原样蛋白受体
  • 简介:摘要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是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关键因素,供者特异性抗体(DSA)是AMR的病因,而产生DSA的主要原因是供受者之间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错配。因此HLA分型和抗体的检测是目前肾移植临床关注的重点。本共识系统梳理了HLA分型和抗体检测的不同方法及各自的特点,介绍了如何应用上述检测结果评估肾移植受者同种异体免疫记忆和初始免疫反应风险,并给出了相关的专家推荐意见供同行参考。

  • 标签: 肾移植 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 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检测 供者特异性抗体 排斥反应
  • 简介:摘要患者为绝经女性,表现为"胡须生长、阴蒂增大、颈部增粗",查血睾酮、癌抗原125(CA125)明显升高。影像学未见肾上腺及卵巢占位。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亮丙瑞林后,睾酮水平下降到正常范围,监测卵巢大小无明显改变,考虑为卵巢卵泡膜细胞增生症(OH),后经手术病理确诊。甲状腺肿物切除术后,CA125降至正常,术后病理:甲状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本例报道旨在提高对OH的认识,GnRHa应用有助于该病诊断,可作为治疗的另一选择。

  • 标签: 雄激素增多症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癌抗原125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进行国际多中心临床评价。方法1 855份具有有效检测结果的临床平行样本(分别用于核酸和抗原检测)来自德国、英国、乌克兰、法国、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美国和巴西9个国家,采样时间为2021年1月3日至9月22日。对这些样本分别采用SARS-CoV-2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核酸检测试剂盒(RT-PCR)进行检测,计算阳性符合率[(抗原阳性例数/核酸阳性例数)×100%]、阴性符合率[(抗原阴性例数/核酸阴性例数)×100%]、总符合率[(抗原和核酸检测一致的例数/总例数)×100%]和Kappa 值。采用变异系数评价以上指标在不同国家间的差异。分析不同核酸检测循环阈值(Ct值)样本、不同特征样本和不同突变株样本的抗原检出率。结果所有样本SARS-CoV-2抗原检测与核酸检测阳性符合率为90.8%(569/627),阴性符合率为99.7%(1 224/1 228),总符合率为96.7%(1 793/1 855),一致性系数Kappa值为0.924;各国间的阳性符合率(除含Ct值>30样本较多的马来西亚外)、阴性符合率(除不含阴性样本的法国外)和总符合率(除法国外)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1%和6%。当Ct值<25时抗原检出率可达83.3%~100%(变异系数为6%),无症状感染者和症状出现7 d内样本总体检出率和变异系数分别为93.4%(428/458)和5%,对SARS-CoV-2突变株的总检出率为97.5%(119/122),对20份其他病毒感染样本(包括甲型流感病毒H1N1、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A型和B型、肠道萨奇病毒A组16、人类偏肺病毒、副流感病毒1型和4型、EB病毒和腺病毒)的抗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SARS-CoV-2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真实性好,且其各指标在9个国家间差异较小,可满足大规模早期筛查SARS-CoV-2感染的需要。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抗原 病毒 直面消费者筛查和检测 横断面研究
  • 作者: 唐维 梁慧迎 袁娇 超晨 黄干 周智广 杨琳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第24期
  • 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 中南大学糖尿病免疫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长沙 410011(现在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代谢内分泌科,怀化 418000)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 中南大学糖尿病免疫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长沙 41001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加速树突状细胞成熟的预孵育法(acDCs)和直接检测法检测1型糖尿病(T1DM)患者外周血中胰岛全长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的优劣。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8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科就诊的T1DM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28.5±9.4)岁,病程6.0(2.8~8.3)个月;另纳入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12名;ELISPOT-acDCs法和直接检测法检测3种胰岛抗原谷氨酸脱羧酶65(GAD65)、C肽、胰岛素(INS)特异性干扰素-γ(IFN-γ)分泌性CD4+ T细胞反应的斑点数,比较不同检测方法下各种胰岛抗原及联合3种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的阳性比例。结果ELISPOT-acDCs法检测T1DM患者GAD65特异性IFN-γ分泌性CD4+ T细胞反应的阳性比例为1/16,INS反应阳性比例为6/16,C肽反应阳性比例为4/16,其中INS反应阳性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12(P=0.024);联合3种抗原的T细胞阳性比例为9/16,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12(P=0.016)。ELISPOT直接法检测GAD65特异性T细胞反应阳性比例为2/16,INS反应阳性比例为1/16,C肽反应阳性比例7/16,其中C肽反应阳性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1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8)。联合3种抗原检测T细胞反应阳性比例8/16,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12(P=0.039);与直接法比较,仅acDCs法检测下的INS特异性T细胞反应阳性比例较高(P=0.041);两种方法在余各抗原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种全长胰岛抗原ELISPOT-acDCs法及直接法检测胰岛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均可为T1DM患者提供细胞免疫学分型诊断价值;ELISPOT-acDCs法检测INS特异性T细胞反应的灵敏度优于ELISPOT直接检测法。

  • 标签: 糖尿病,1型 酶联免疫斑点检测 T细胞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肿瘤相关抗原自身抗体(TAAb)在慢性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CHB肝硬化)人群中筛查肝癌的成本效果。方法构建40岁CHB肝硬化患者模拟队列,样本量为10 000例。以单独TAAb筛查或TAAb与甲胎蛋白(AFP)并联筛查(TAAb+AFP)为研究策略,以肝脏超声与AFP并联筛查(肝脏超声+AFP)为对照策略,构建决策分析马尔科夫模型并对模型效度进行评价。以6个月为周期,通过TreeAge Pro 2020软件实现模拟运转,计算成本和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采用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进行策略间的比较,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结果建立的马尔科夫模型共有11个转归状态,其中7个为自然转归,4个为临床干预转归,拟合优度为0.969。采用TAAb+AFP策略进行肝癌筛查的终生筛查成本为249 612元/例,人均获得的QALY为7.704年,与肝脏超声检查+AFP策略(247 805元/例)相比,总卫生费用增加1 807元/例,多获得的QALY为 0.014,ICER为127 635元/QALY。当TAAb筛查费高于889.552元,或贴现率高于0.068,或抗病毒治疗依从性低于45.1%时,ICER>212 676元/QALY。单次TAAb筛查费为400~600元时,TAAb+AFP策略具有成本效果价值。当支付意愿为70 892、141 784和212 676元/QALY时,TAAb+AFP策略具有成本效果的概率分别为70.6%、75.3%和77.8%。结论对中国CHB肝硬化人群采用TAAb+AFP策略进行肝癌早期筛查具有成本效果价值。

  • 标签: 肝肿瘤 筛查 肝硬化 成本效果分析 肿瘤相关抗原自身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蛋白与HBV-DNA和乙肝表面抗原滴度的相关性,进一步探明乙肝病毒前S1蛋白在乙肝方面的诊断价值的临床意义。用ELISA检测乙肝病毒前S1蛋白和乙肝表面抗原,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1000例乙肝患者标本中乙肝病毒前S1蛋白与HBV-DNA和乙肝表面抗原滴度呈明显的相关性,三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 标签: 乙肝前S1蛋白 乙肝DNA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D19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患者疗效不佳的因素。方法招募自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血液科的34例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接受CD19 CAR-T细胞治疗,评估其疗效、分析疗效不佳的因素以及不良反应。结果34例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患者输注CD19 CAR-T细胞后,总有效率为58.8%(20/34),完全缓解率为41.2%(14/34)。有效组共20例,疗效不佳组14例。两组患者CD19 CAR-T细胞输注数量分别为8.6(5.0~12.7)×106/kg和9.7(5.8~15.0)×106/kg(P=0.654);外周血检测CAR-T细胞扩增数量,有效组和疗效不佳组CD19 CAR-T细胞占T淋巴细胞百分比中位数分别为10.28%(3.92%~44.16%)和4.05%(0.92%~28.63%),有效组比疗效不佳组CAR-T细胞扩增的比例更高,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1)。单因素方法分析两组疗效不佳因素,提示具有巨块型肿物是影响CD19 CAR-T细胞疗效的不利因素(P=0.001)。应用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具有巨块型肿物特征仍然是患者CD19 CAR-T细胞疗效不佳的独立预后因素(P=0.005,OR=0.039)。34例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患者输注CD19 CAR-T后,70.6%(24/34)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出现发热的中位时间为输注后第3天(第0~11天),其中16例为1级CRS,7例为2级CRS,1例为3级CRS,经过糖皮质激素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后均好转。结论CD19 CAR-T细胞疗法在CD19+B细胞淋巴瘤治疗中有一定效果,具有巨块型肿物特征可能是应用CAR-T疗效不佳的因素。

  • 标签: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B细胞淋巴瘤 疗效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分泌型成熟B细胞表面抗原(sBCMA)表达水平和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并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5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者血清中sBCMA的水平并和正常范围比较,并分析其与临床疗效、年龄、疾病类型、修订的国际分期系统(R-ISS)分期、肾功能、体液免疫功能等指标的关系。结果患者中位年龄57岁(31~73岁),男86例(54.5%)、女72例(45.5%),以IgG型为主,占51.2%(81例)。初诊患者治疗前sBCMA值M(Q1,Q3)为76.50(55.50,94.40)μg/L,100%高于正常值上限(14.5 μg/L)。按照疗效评估分为完全缓解(CR)组、较好缓解(VGPR)组、部分缓解(PR)组及无效组,结果显示,CR组[80.10(58.05,96.90)比15.70(9.85,28.65)μg/L]及VGPR组[74.60(52.20,93.00)比17.20(13.30,38.80)μg/L]sBCMA水平较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PR组及无效组治疗前后血清sBCM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初诊患者血清完整蛋白型M蛋白含量与sBCM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22,P=0.040),骨髓浆细胞占比与sBCMA表达无相关性(r=0.07,P=0.449)。初诊时sBCMA水平与MM类型[IgG型、IgA型与轻链型分别为(78.6±3.5)、(72.4±5.4)与(83.8±6.9)μg/L]、年龄[≥65岁比<65岁:(73.6±5.5)比(79.3±3.1)μg/L]、R-ISS分期[Ⅰ、Ⅱ期比Ⅲ期:(80.2±3.1)比(69.4±6.1)μg/L]、肾功能[肌酐清除率(Ccr)≤30 ml/min比Ccr>30 ml/min:(81.6±4.8)比(76.5±3.4)μg/L]及高危核型[高危比标危:(73.6±5.7)比(80.2±3.2)μg/L]均无相关性(均P>0.05)。sBCMA的表达水平与MM患者IgM水平负相关(r=-0.39,P=0.002),而且治疗后sBCMA表达水平与MM患者IgM水平负相关(r=-0.25,P=0.015)。结论MM患者血清中sBCMA表达变化是MM临床判断疗效的可靠指标并且与MM免疫缺陷发生及治疗后恢复相关。sBCMA可作为一种监测和预判MM患者疗效的新的独立标志物。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分泌型成熟B细胞表面抗原 治疗反应 预后 免疫缺陷 横断面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抗原表位自身抗体在干燥综合征(SS)筛查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检测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98例SS患者[男17例,女81例,年龄(49.1±12.3)岁]和37名体检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男6名,女31名,年龄(46.3±5.8)岁]血清UCH-L1抗原表位自身抗体的水平。分析与合成UCH-L1三种潜在的抗原表位肽段,最终抗UCH-L1203-214抗体和抗UCH-L158-69抗体进入研究,比较两组抗UCH-L1抗体水平,并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UCH-L1与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SS组血清中抗UCH-L1203-214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08.2±54.3比78.9±25.8,P<0.001)。SS组血清中抗UCH-L158-69抗体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86.8±33.3比60.4±21.5,P<0.001)。SS患者血清中抗UCH-L1203-214抗体及抗UCH-L158-69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7.6%(27/98)和25.5%(25/98),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7%(1/37)和5.4%(2/37)。在血清抗UCH-L158-69抗体阳性的SS患者中,血清IgG、γ球蛋白及类风湿因子(RF)水平及抗SS相关抗原B(SSB)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抗UCH-L158-69抗体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S组,在抗核抗体(ANA)、抗RNA结合蛋白(RNP)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阴性患者中抗UCH-L1203-214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2.1%(9/28)、27.2%(25/92)、36.4%(12/33)、28.6%(18/63);抗UCH-L158-69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1.4%(6/28)、30.4%(28/92)、30.3%(10/33)、20.6%(13/63)。血清抗UCH-L1203-214抗体水平与SS患者血清IgA水平呈正相关(r=0.21,P=0.024);抗UCH-L158-69抗体水平与SS患者血清γ球蛋白、IgG、RF水平均呈正相关(r=0.35、0.33、0.32,均P<0.01)。结论UCH-L1抗原表位自身抗体与SS患者某些临床指标具有相关性,对SS的筛查及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抗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 自身抗体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相关指标在第2版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I-RADS V2)3分病灶临床穿刺活检决策中的价值,比较上述观察指标对前列腺癌(PCa)和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sPCa)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21例前列腺主病灶PI-RADS V2评分为3分患者的病例资料,PCa 31例,csPCa 14例,患者年龄46~91(71±9)岁。比较年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与总量比值(f/t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以及前列腺体积(PV)在PCa组和非PCa组间以及csPCa组和非csPCa组间的差异,运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对PI-RADS 3分患者的PCa及csPCa的诊断价值。结果患者的PSA、f/tPSA、PSAD值在PCa组和非PCa组间(Z=-2.004、-2.527、-2.623,均P<0.05)以及csPCa组和非csPCa组间(Z=-2.415、-2.158、-2.870,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均以PSAD诊断效能最高,其检出PCa和csPC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8和0.736。若以PSAD>0.20 μg·L-1·ml-1作为穿刺参考阈值,诊断csPCa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6%、58.9%、20.0%、95.4%,有54.5%(66/121)的病例可避免穿刺,3例csPCa漏诊。结论PSA、f/tPSA、PSAD,尤其是PSAD可提高PI-RADS 3分病灶中PCa,尤其是csPCa的检出效能,对临床决策制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诊断 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