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4 个结果
  • 简介:<正>艾思奇同志是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从三十年代初开始直到1966年逝世,直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宣传工作,为我们留下了相当丰富哲学遗产。在已出版《艾思奇文集》中,收集了他主要哲学论著,其中有相当部分是谈及辩证法问题。在纪念艾思奇同志逝世二十周年时候,我们仅就这方面谈些体会。

  • 标签: 艾思奇 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辩证法 具体概念 丰富性 哲学遗产
  • 简介:这是篇思想随笔,我们节选出上下篇。在自问自答、玲珑剔透语言中,作者带我们游历了次思想故国,中国,西方,是的,但他要告诉我们:在欧亚大陆端起源思想王国也是我们共同。从而,为我们提供了重读思想史新路径,颠覆了大文化板块静态对立线性认知模式。法国汉学家、哲学家F.于连是文化对立模式典型代表,作者因此将他各种公设作为分析出发点。

  • 标签: 翻译思想 相似 思想随笔 欧亚大陆 认知模式 文化板块
  • 简介:Made,生存即实践,是除了从圣经首章《创世纪》到《约翰福音》“语词中心论”之外个主题,即身体化行动.从male(造物)在《创世纪》中位置来说,某种程度实际上预示着“语言-时间”向“实践-空间”变奏.这同时也是对从古希腊转化而来语词中心主义内在挑战,但这点却与圣经《约翰福音》中译本“太初有道(Wod)”内在契合.这种“身体-实践”行动主义在西方思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代进程中得到强化,并进而表现为歌德以“太初有为”重译“太初有言”行动主义自觉.在19世纪末特别是20世纪以来,“身体/实践”与“语词/言说”紧张得到了调和,叙述中双重合奏.呈现出是人之存在就是在行动空间展开与言说时间,

  • 标签: made(造物) 生存 实践 身体 语词
  • 简介:本文之所以要讲解释学分类,因为研究、实施解释学的人往往有三个忽略:()不注意海德格尔为什么要中断解释学循环;(二)不反省“现代人比古代人更好理解古代人”启蒙教条;(三)还原解释经验比作为知识学解释学更能面向事物(文本)本身。

  • 标签: 解释经验 解释学 解释学分类
  • 简介:很多人都同意:《论语》是在汉代成为。但是,最近有论者把《论语》成为时间定于宋代甚至元代。这种新鲜看法事实上反映了他们贬低孔子地位“非圣”心态。汉代七之说早已确切无疑地显示《论语》是。《汉书》有关记载和汉代教育中《论语》特殊地位等,也为《论语》在那时属提供了证据。

  • 标签: 《论语》 孔子
  • 简介:本文通过对审美主体和伦理主体比较研究揭示了个体存在伦理层面的含义.首先考察了老庄和海德格尔后现代宗教式主体和儒家形而上宗教主体,以及儒家就伦理问题对于老庄挑战.结论是他们都缺乏把他者生存作为自己绝对责任伦理含义,因而是审美主体.其次,通过对于环境主体和伦理主体及审美主体关系讨论,阐释了这样个哲学基本问题:伦理存在必须以有限性存在为前提;而后者只是个哲学抽象.片面地强调人有限性(尼采),片面强调有限存在与超越者关系(老庄和海德格尔),或否认人有限性,这些观点都忽略了人在这个世界上伦理责任.后现代伦理学是指我,作为个个体(me),对于他者切负有不可推卸责任.

  • 标签: 审美主体 伦理主体 环境主体 有限性 责任
  • 简介:史家眼中《春秋》是部简单历史著作,可公羊家视阈中《春秋》却是蕴涵“微言大义”经学宝典。《公羊传》“以义解”,以为“义”之所在可从作者意图、文本意图和读者意图来窥探。方面《公羊传》有还原倾向,旨在探求作者意图和文本意图,表现为尊圣宗原道;另方面又有生成倾向,多“非常异义可怪之论”,旨在阐述自己政治、历史、道德理想。

  • 标签: 《春秋》 《公羊传》 以义解经 意图自觉
  • 简介:国家以因大规模天灾人祸造成社会特殊状态为起点,构建着灾难叙事。利用灾难“将发生”国家,构建出“被划整合灾难”叙事模式;而利用灾难“已发生”国家,则构建出“被个别诠释灾难”叙事模式。国家在构建灾难叙事同时,实际也利用灾难不断构建与巩固自身秩序。因所处状态不同,国家有着“日常秩序”与“特殊秩序”。如果联结是直接,都隶属于个统体制下,那么国家秩序构建与强化将体现在制度覆盖性与渗透性上;如果联结必须以国家出场为前提,那么国家秩序构建与强化则体现为政府形象得以展示与地位得以加强。作为采用“被个别诠释灾难”叙事模式典型中国,为了在完善自身防灾抗灾行动同时保留自身对每次灾难诠释空间,需要借鉴“被划整合灾难”叙事模式,建立“半覆盖性”体制,并且将自身灾难叙事发展得更为立体化与人性化。

  • 标签: 国家 灾难 秩序 被划一整合的灾难 被个别诠释的灾难 日常秩序
  • 简介:“无为而无不为”不仅仅是《道德重要命题,而且是其本根智慧集中呈现。原创性、前提性、融通性是其本质属性,返本归根、和光同尘、道隐无名是其主要内涵。

  • 标签: 老子 无为而无不为 本根智慧
  • 简介:王阳明释是在“口传”、“面授”之下,指点不同弟子时所实施治疗行为。在解释《中庸》首章五个案例中,王阳明因不同弟子资性、问难之深浅,释方法殊为不同,言说方式随时变易,呈现出“以心解”所“建构”强烈自由风格释经学。王阳明释具有释内涵方面的宇宙论伦理维度、释方法多变性、立言方面的开放性、治病救人时效性之优点,但由此可能导致荒废经典、误解经典、跨文本误释、学派分裂之弊端。而欲想领会阳明释经学之真谛,则需要读者具备相应身心修练。

  • 标签: 王阳明 《中庸》首章 释经方法
  • 简介:《中论》广说诸法不成以显无生之义,其理路有二一是通过展示各种边见所造成难困局来说诸法不成;二是直接向缘起开刀,在世间共许缘起法上显示诸法不成。若按吉藏“三中说”判定,第种理路只得“尽偏中”,未达“绝待中”,尚不是中道究竞义。龙树依世间共许“此有故彼有”说“彼此俱无”,以大乘“无生”义重说因缘相,开显缘起甚深之义。

  • 标签: 中论 缘起 诸法不成
  • 简介:敦煌遗《老子变化成书年代在学界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分析老子在东汉宗教地位、考证《老子变化》中白鹿意象、考察经文中汉顺帝阳嘉元年至汉桓帝永寿元年五个年号与当时天师道之宗教背景,可知《老子变化》成书于公元155年至165年,是天师道成立之初,为自神其道而作。《老子变化成书受东汉黄老道、刘向《列仙传》、王阜《李母碑》等影响,是当时宗教环境下产物。早期天师道将老子抬到先天地而生、与道合至高地位,与他们试图建立政教合独立政权不无关系,故在《老子变化》中将老子神化为十三帝师,以表达建立理想社会、理想政权愿望。

  • 标签: 老子变化经 道教 天师道
  • 简介:康德道德建构主义与罗尔斯道德建构主义都运用了普遍同意标准、有效性标准来证明各自道德原则和正义原则,它们都属于义务论派别,绝对命令和正义原则也具有相似性。但是,康德建构主体是形而上学,而罗尔斯建构主体则不具有这种形而上学特征;康德建构主义属于构成性自律,而罗尔斯属于学说自律;他们各自建构出来原则也具有不同适用范围。罗尔斯转变削弱了正义原则证明力,在后形而上学条件下,哈贝马斯对道德客观性认识可以提供种解决思路。

  • 标签: 康德 罗尔斯 建构主义 哈贝马斯
  • 简介:<正>本文旨在简要介绍马克思矛盾分析法,并据此对矛盾同性问题谈点认识。马克思是分析矛盾能手。细读他著作会发现,里面有种独特矛盾分析法。其要旨是:根据事物或矛盾二重性和面性,遵循矛盾自身辩证运动,把它分为形成历史过程和发展逻辑过程。并把这个过程分别分为个阶段或过程。历史过程个阶段,可分别称之为“差异和生成阶段”与“分离和对立阶段”;逻辑过程个过程,可分别称之为“正题”(肯定)形态变化过程”与“反题(否定)形态变化过程”①,或称为“矛盾运动正面过程”与“矛盾运动背面过程”。

  • 标签: 马克思 历史过程 矛盾分析法 普遍性 矛盾同一性 要旨
  • 简介:身体哲学在中西哲学研究中得到越来越多重视.中国哲学家们对身体问题研究凸显了中国哲学特点,把“身体”概念主要理解为“生命”和“活动”,这使得中国哲学具有了某种特殊性.西方哲学家们则把身体概念理解为对象或主体,更体现了西方哲学思辨和认识论特征.比较中西哲学身体观,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中西哲学家们对身体概念不同理解,由此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西哲学在思想方式和论述方法上重要差别.

  • 标签: 身体 生命 活动 对象 主体 具身性
  • 简介:<正>“点论”、“分法”是毛泽东同志对矛盾分析方法通俗解释,是对唯物辩证法高度概括。进步学习毛泽东同志这辩证思想,并用以指导我们认识和实践,具有极其重要意义。如何运用毛泽东同志“点论”辩证思想,指导改革和建设实践?我认为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几个辩证关系。

  • 标签: 加快发展 正确处理 抓住机遇 解放思想 国有大中型企业 加快经济发展
  • 简介:波普尔在历史主义批判哲学史溯源中指认柏拉图为极权主义者。同样开展历史主义批判施特劳斯却得出了相反结论。本文试图梳理二者问题旨趣、理论根基和方法论原则异同,进而对柏拉图原初形象进行定位。同时对如何面对经典文本解释学原则和态度表达点个性化见解。

  • 标签: 柏拉图 极权主义 波普尔 列奥·施特劳斯 解释学
  • 简介:<正>应用比较方法认识事物,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重要认识方法,也是社会主义辩证法分析事物方法。各种事物,当它处在孤立状态时,难以看得清;但把它同总体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分析,就能认识它真面目。例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

  • 标签: 新中国 生产力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发展 综合国力 社会生产力
  • 简介:道家倡自然,道教重益生。在生死立场与生命态度上,道家和道教之间发生重大转向与变化。它既与"道"在先秦诸子文化当中地位下降有关,也与道教产生思想资源之驳杂性密切相关;既是政治社会历史发展现实要求,也是人们应对和解决人与宇宙及社会关系理论需要与精神诉求。

  • 标签: 自然 益生 生命态度
  • 简介:<正>腐败总是与文明相对立。反腐保廉,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基础性工程,前提性条件。多年来,我国腐败现象屡禁不止,且有蔓延之势,原因很复杂,其中,与我们在理论上对它缺乏重视和缺乏研究也有很大关系。我们有大量有关于反腐保廉方面的三令五申,甚至规定了领导干部该吃几菜几汤、小车该坐哪种类型等等,却缺乏从理论高度去系统分析和研究这些现象,并未着力从根本上、整体上去解决问题,以致对腐败问题解决,大部分限于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状态,只采

  • 标签: 反腐保廉 反腐败斗争 领导干部 社会主义精神 腐败现象 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