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从认识论角度看,“模型”是对客观存在的“原型”事物的反映,而反映的本质就是在意识中用“模型”来理解和表示“原型”事物的过程。“模型”在感性认识阶段表现为形象或图像,在理性认识阶段表现为数学关系或概念体系。只有将感性材料构成“模型”后,理性思维才能处理,从中获得规律性认识。“模型”需要向“原型”不断趋近。将某一认识阶段的“模型”绝对化容易导致独断论,而将所有“模型”等同看待会导致认识上的相对主义。在以直觉为主的形象和图像模型建构中,逻辑审视更为关键。而在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数学模型和概念模型建构中,直觉的启发往往起决定性作用。

  • 标签: 模型建构 认识论意义 “原型” 认识阶段 感性材料 理性思维
  • 简介:9月19~21日在河南洛阳举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哲学系、河南省老子学会、洛阳理工学院、洛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洛阳老子学会、洛阳老君山等单位共同主办。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地区及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会议。

  • 标签: 老子文化 洛阳市 国际论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道家研究
  • 简介:5月12日在华东政法大学举行,由上海市逻辑学会主办,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承办。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应培礼致欢迎辞,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范玉吉出席论坛。上海市逻辑学会副会长、华东政法大学张晓光教授和上海市逻辑学会副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周山研究员分别主持了上、下半场的学术论坛。来自上海市各高校、科研院所的40余位学者与会,8位青年学者作了专题报告。

  • 标签: 青年学者 学术论坛 上海市 逻辑 上海社会科学院 政法大学
  • 简介:7月14—15日在安徽安庆举行,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出版部门等4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主题为“新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主要议题包括: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使命、特征、规律等一般理论研究;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模式、载体、领域、能力的创新(包括网络学术交流、科普传播平台、科学教育平台、社会教育平台、传统媒介创新平台等)研究;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者的素质、修养和能力的构成及其自我提高研究;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受众的分类、特征、需求等研究;新媒体的崛起对科学传播环境的影响及科学传播政策的配套研究;新媒体时代的科学传播教育、科学传播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研究;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企业(含传统媒介企业)的运营与管理研究;新媒体时代西方科学传播学的新进展研究。

  • 标签: 科学教育 传播学 学术会议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新媒体时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简介:《管子·八观》篇倡导调查研究,是世界上最早的调研环境的分析工具。美国学者Johnson,G.和Scholes,K.于1999年提出了PESTMode,PESTMode是战略咨询顾问用来帮助组织检阅其外部宏观环境的一种方法,它一经提出,就被应用于公司战略规划、市场规划等,成为通用的分析工具。今天我们尝试着从《管子·八观》思想本源出发,与PEST模型比对分析,剖析《八观》思想中的环境调研理念及缺陷。

  • 标签: 《管子·八观》 调查研究 PEST模型 组织管理
  • 简介:洛书式SU(5)大统一数学模型的提出与论证(一)SU(3)夸克模型的洛书·八卦解王介南拙作《洛书数字空间观照下的奇点和宇宙创生问题》①中曾提到“一个体积为零的数学点”。这个数学点的数量描述如下图1②。图1洛书式以±1+0=±1为结构常数的连续极限如图...

  • 标签: 夸克模型 数学模型 洛书 大统一论 下夸克 八卦
  • 简介:4月6—7日在日本神户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大连理工大学、台湾大学,日本神户大学、京都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庆熙大学、延世大学的学者和研究生共计20多人参加会议。与会代表主要围绕工程和环境伦理、生物和关怀伦理、应用伦理学的基础和东方思想、各个领域的应用伦理和哲学问题等议题展开探讨。大连理工大学王前教授从实践有效性的视角探讨工程中的伦理问题,洪晓楠教授作了关于同行评议的理论、实践及其在中国的展望的大会报告,博士研究生朱晓林汇报了纳米技术的善治和公众参与问题,博士研究生张卫阐释了符号消费时代生态设计中的伦理问题。

  • 标签: 应用伦理学 国际会议 应用哲学 大连理工大学 博士研究生 东亚
  • 简介:11月16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市有科技史、科技哲学、科学社会学博士、硕士学位点的18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师生共计200人参加。16位教授参与了本届论坛的论文点评。本届论坛共收到论文58篇,涉及以下主题:(1)科学技术与人文;(2)科学技术与社会;(3)科学技术哲学;(4)科学技术史。

  • 标签: 北京师范大学 学术论坛 科学技术与社会 研究生 科学技术哲学 论文点评
  • 简介:10月9—12日在浙江大学召开,由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CSLC)举办。来自英国、德国、美国、荷兰、法国、丹麦、挪威、瑞典、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卢森堡等国家以及中国部分高校的6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主题是:理性主体在知识获取、信息交流以及互动行为等方面的特点。主要议题涵盖逻辑学、哲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例如群组认知潜力、非单调性认知推理的形式模型的“局部性计算”概念、逻辑在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中的应用、经典逻辑和概率论这两种形式方法在处理推理时可能导致的规范冲突、策略博弈、互动多模态逻辑的矢列演算、动态道义逻辑、迭代算法的统一认知分析、无自反性的非确定性命题逻辑的矢列系统等。

  • 标签: 理性主体 国际学术研讨会 逻辑学 浙江大学 认知研究 认知推理
  • 简介:地区鉴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要,促进优势创新资源向重点产业的集中,可以提高地区产业的竞争优势。文章首先从产业发展基础优势、科技研发基础优势和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构建了地区技术创新产业选择的三维评价体系,然后运用该体系,以江苏省为案例,对其进行了技术创新产业选择的实证研究,并进而对江苏省今后以及未来应重点进行技术创新的产业领域等进行了评价分析。

  • 标签: 技术创新 产业选择 评价体系
  • 简介:5月18—19日在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召开,由西南大学宗教研究所主办,重庆华严寺、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和凤凰网华人佛教频道协办。会议主题为“缘起与创造”。重庆华岩文教基金会理事长、华岩寺方丈、重庆佛学院常务副院长道坚法师,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会长王忠欣博士,凤凰网华人佛教频道主编崔明晨,湖北省道教协会副会长、武当山道教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文国,北京师范大学刘孝廷教授,山东大学刘新利教授,普陀山佛教协会惟海法师等30余人出席了开幕式,会议由西南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杨玉辉教授主持。

  • 标签: 普陀山佛教协会 基督教 学术研讨会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西南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 简介:7月18—20日在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举行,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军事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筹)与河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来自近30家军队与地方高校和社会团体的7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研讨会主题为“军事技术的理论、历史与文化”。专题报告有:东北大学陈凡教授的“技术哲学研究的国际化与中国化”,北京大学吴国盛教授的“技术哲学作为哲学”,山西大学乔瑞金教授的“为什么说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具有永恒性意义”,国防科技大学刘戟锋教授的“技术与战争及其未来发展”,装备学院郭世贞教授的“军事技术创新实践中要大力倡导实验哲学精神”,国防大学胡思远教授的“海洋强国五大对策”。

  • 标签: 技术哲学思想 军事技术 学术研讨会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军械工程学院 国防科技大学
  • 简介:民族文化有共同的形上根源,价值根源平等,有独特的文化内容。复兴传统文化,要有理性认识。.以柏拉图“理型论”和宋儒“理一分殊”观安置人类文化,形成“文化三层论”的文化思想模型,可以确立复兴中国文化的理论基础。

  • 标签: 传统文化 理论模型 文化三层论 中国 民族文化
  • 简介:12月13~14H在复旦大学举行,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联合举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等20余家单位的50余名从事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对于“现代性与中国精神”进行了跨专业、多视角的深入交流和探讨。

  • 标签: 中国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现代性 专家论坛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
  • 简介:4月22~24日在英国切斯特大学(ChesterUniversity)召开,以“资本主义的未来?”为主题。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切斯特大学、华威大学、伦敦大学哥德斯密斯学院、国王学院、玛丽皇后学院、杜伦大学、利兹大学、Tate艺术馆以及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22位国外学者参加了会议。

  • 标签: 马克思主义美学 国际学术会议 曼彻斯特大学 论坛 资本主义 华威大学
  • 简介:11月8~9日在上海大学举行,由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与俄罗斯最高经济大学人文科学系共同主办,上海大学党委宣传部、上海大学上海合作组织公共外交研究院协办,旨在以开放的视角深化价值观问题研究,推进国际化交流与合作。

  • 标签: 上海大学 价值观教育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上海合作组织 论坛 学思
  • 简介:本文以一类假想中的、很有可能曾经在中国乡村社区中发生过的抗交村提留款的集体行动为对象,以社会运动,集体行动这一研究领域内的现有理论成果为基础,提炼出了用于解释村民家庭户是否参与了抗交村提留款的集体行动这一因变量取值的一系列自变量组群,从而再现了社会运动,集体行动研究传统中的四大理论取向——古典理论、文化主义、结构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综合,对于中国经验案例的理论指导意义。

  • 标签: 社会运动 集体行动 抗交村提留款 中国乡村社区 理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