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前言在三国即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统一前期,在三国的全力支持下佛教得到了巨大发展,以王室与贵族为中心,佛教不仅被广大人民所信仰,而且人们也积极致力于佛经与佛法的研究。三国的僧侣留学到中国研究佛教,也到日本多次传授佛教,由此可知,三国时佛教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简介:宝岛台湾省,全境天主堂林立,分布着420多所公开举行弥撒的教堂,规模庞大的哥特式或罗马式的教堂建筑不多见,一般都是中小型圣堂为主,历史较短。近年新造的教堂建筑,无论是外观还是内装饰,趋向造型简洁、线条明快、格局新颖、色彩和谐,体现出现代气息。特征标志:十字架古老的十字架,历来是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共同标志。在一般情况下,教堂的十字架总是安置在建筑物的制高点,好让人们从老远的距离就看到,引起注目;也
简介:地处乌蒙山区的织金县是我国清代著名历史人物丁宝桢的故乡。其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县内织金洞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县城城关镇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镇内文物古迹,门类齐全,数量众多,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省文物局正以“织金古建筑群”为名,向国家文物局推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五台山显通寺西侧的小山坡上,耸立着一座密檐式墓塔,塔旁古老的坟莹里,安葬着一位三百七十年前的高僧、明代中叶山西杰出的建筑家妙峰和尚。妙峰,姓徐(一说续),名福登,山西平阳府临汾县(今山西省临汾市)人。生于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卒于明万历
简介:本文尝试采用从宏观到微观,层层剥离的方式对回族民居进行梳理和呈现,即从全国范围内的'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格局,到'围寺而居,以坊而治'的传统聚居社区组织方式,再到'形散,神不散'的具体民居建筑,三个层面呈现回族民居建筑文化的三大特征。
简介:碧山寺座北面南,背靠之山碧绿苍翠,风光秀丽。平面布局为长方形,长145米,宽137米,占地面积19865平方米,计有殿堂、房屋108间,石碑15通。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天王殿、毗卢殿、戒坛殿和藏经殿。寺前有照壁、牌楼,两翼是配楼、禅房、钟楼、鼓楼,伽蓝殿、祖师殿。整个寺院布局严谨,建筑古朴。
简介:显通寺建筑与塑像树仁显通寺在五台山中心区台怀镇中央,背靠凌云耸峙的灵鹫峰,面南巍峨壮观的大白塔,西着冲涮烦恼的寿宁法水,门临通往佛国圣境的菩萨之路。寺院开阔,占地43700平方米。殿宇宏伟,计有400余间。中轴线上,一连七进殿堂,廊房禅堂,左右对称美...
简介:
简介:龙泉寺建筑及塑像概述高明和龙泉寺,俗称九龙岗,位于台怀镇西南10余里的小车沟村的九龙岗山麓。寺庙由九道山岭环抱,犹如九龙会饮。寺东有泉,清澈见底,甜似甘露,谓之龙泉。寺依泉名,故称。龙泉寺,传说为宋将杨业家庙。之后改成佛寺,不过只属于五台山“诸山丛林...
简介:台湾岛新竹市中山路的城隍庙,也被称为“都城隍庙”,其建筑规模是台湾目前最大的城隍庙,以职衔、阶级而言,也是台湾各城隍庙祀神中最高的,亦为台湾三级古迹。它是台湾地区唯一的省级城隍庙,以阳世与冥间体制来说,等于过去帝制时期阴间“行省巡抚”,相当于省主席或省长职衔,此庙始建于
简介:永乐宫原址在山西芮城西南20公里的永乐镇,临近黄河。相传,此镇是“八仙”之一吕洞宾的诞生地。吕仙名菌,字洞宾,号纯阳子,在历史上实有其人。本是晚庸举子,武宗会昌年间(841年——846年),曾两次参加进士考试,因落第而向道。其风流儒雅、修道成仙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是“八仙”中最负盛名者。金代世宗大定七年(1167年),道士王重阳创立全真道。奉之为道祖,以此世称“吕祖”。为奉祀这位特立独行的异人,自北宋始,即在永乐镇营建吕祖祠;金代则扩建之,并升祠为观。
简介:本文梳理了中国回族清真寺建筑的历史发展脉络及不同时期的建筑文化特点,并以牛街清真寺为个案,对建筑格局、内部装饰等进行细致分析。本文认为,兼具统一性与多元性是群体及其文化最为突出的特点。伊斯兰教作为他们共同的宗教信仰是其维护族群特点、保持群体内部社会文化统一性的基础;回族族源的多元性及其人口分布的广泛性,又使其社会文化必然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这种特点在回族建筑当中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简介:南山寺建筑与塑像概述贵和南山寺位于台怀镇南2公里处,昔为五台山十大青庙之一,今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坐落之山位于台怀镇的南面,称为南山。雄伟高峻,佳木葱笼。南山上建寺,故称南山寺。南山寺创建于元贞一年(1295),元成宗赐额大万圣佑国寺。真觉...
简介:相传释迦牟尼灭寂之后,信徒曾收其舍利置于佛塔中供养,佛塔遂成为早期佛教寺院的主体建筑。至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取其舍利,于赡部洲广兴灵塔八万四千,周遍供养",由此,伴随着佛教建筑的推广,佛教也在古印度获得第一次大发展。佛塔早期型制多为覆钵型,顶设平头与塔刹,现存遗迹见于巴尔胡特、桑奇、塔克西拉等地,其中桑奇地区保存相对较好。
简介:镇海寺是五台山十大黄庙之一.其地古松奇特,风景优美.三世章嘉国师曾于此修行弘法,著书立说,因而镇海寺成了远近闻名的梵宇琳宫.镇海寺建筑雄伟,塑像精致,壁画精美,具有鲜明的藏传佛教风格.特别是三世章嘉国师灵塔,更是造型别致,构思奇特,华丽美观,气魄非凡,是融汉、蒙、满、藏和印度风格为一体的精美建筑,也是覆钵式塔中的精品.
简介:朱家角城隍庙,位于青浦县朱家角镇中心的祥凝浜,为青浦城隍神的行宫。原庙址在镇南雪葭浜,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迁现址。当时有头门、戏台、大殿,侧面两庑,左边有寅清堂、熙春台、玉照廊等,右边有凝和书屋、荷净山房、潭影阁、含清榭等,凝和书屋为当时里中文人文会所所在。这些亭台楼阁,假山水池,时人统称“城隍
简介:总体而言,中国过去一、二十年来的新建筑,尤其是大型公共建筑,混杂着过去世界一、二百年来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各种风格和样式,在不断引进、吸收,模仿、借鉴,创新、融合的过程中,不免有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情形。与此相反,佛教建筑在这一时期,几乎完全自我隔绝了这些混杂与喧嚣,调回头去,从历史中寻找灵感的归宿,结果是大量唐代风格、
简介:受贵州省文物局的派遣,我专程到位于黔东北武陵山区的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乡蒿菜村“德高现”苗寨考察,以便将“德高现古建筑群”向国家文物局推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德高现所处地势极为险要。寨内民居、院墙、卡门和寨墙、战壕,大半建于明清时代,最早者已有500多年的历史。
简介:胥远在2005年6月8日《北京科技报》并发表文章,探讨中国寺庙建筑所展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通过与欧洲教堂建筑的比较,作者认为,中国寺庙建筑有意将内外空间模糊化,讲究室内室外空间的相互转化,与中国天人合一、阴阳转化的宇宙观有着深层联系。中国寺庙的建筑之美在于与周围环境以及殿落、亭廊的相互呼应之间,展示出组合变换所赋予的和谐、宁静以及韵味。中国寺庙建筑还是绘画式的,出发点是线,梁、柱、
简介:7月18日.上海香港建筑业同仁在浦东新区龙王庙举行鲁班祖师2512年华诞纪念活动。16位道长阐演了相关科仪。浦东新区建筑业协会、上海市家具业协会、房地产业协会、浦东新区统战部、政协等有关方面人士前往瞻礼.浦东新区道教协会丁常云会长、王贵荣秘书长出席这次活动。
《大乘四论玄义》与韩国古代佛教思想的再照明
台湾教堂建筑新貌
解读织金古建筑
明代高僧、建筑家妙峰
回族民居建筑文化特征研究
碧山寺建筑与塑像概述
显通寺建筑与塑像
老挝佛教建筑艺术集萃
龙泉寺建筑及塑像概述
新竹城隍庙的建筑特色
山西永乐宫的建筑特点
回族清真寺建筑文化研究
南山寺建筑与塑像概述
中国佛教寺院建筑的历史变革
镇海寺的建筑与彩塑艺术
朱家角城隍庙的建筑艺术
当代中国佛教寺庙建筑现象观察
“德高现”古建筑群
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寺庙建筑
上海香港建筑业同仁纪念鲁班先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