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世界性宗教(如基督教和佛教)传入中国少数民族群体以前,几乎中国所有少数民族都拥有形态各异的原生性传统与灵性观念。彝族约占我国总人口的0.6%,大多居住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彝族的原生性宗教可称为毕摩宗教,它由祭司毕摩创建与传承、通过经文和仪式传播,以祖先崇拜和仪式实践为主要内容,反映了彝族独有的哲学观念和疾病治疗方式。本研究基于四川省凉山州的关姑县的预调查田野数据,共访谈了2名毕摩祭司和5名信徒。根据苦难的认知、情感表达和求助行为等类别,我们对根据被访者的访谈稿进行了编码和分类。我们发现,彝族毕摩信众的苦难经历大多集中在财务困境和家庭压力上,他们更多地寻求外在参照点(externalreference)来表达苦难相关的情感,更倾向于将苦难归因于超自然(supernatural)的力量,并更多地寻求强关系(strong-ties)的帮助。未来的研究应检验本土化苦难理论在彝族民众中的有效性。
简介:目的:了解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现状,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方法:本研究的被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试。结果:(1)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18.73%,排在前四位的影响因子是: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和偏执。(2)农民工子女的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强迫和精神病性6因子均分显著高于常模;女生的人际敏感、偏执、敌对、强迫和精神病性5因子均分显著高于男生;非独生子女的强迫、人际敏感、忧郁和精神病性4因子均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3)“留守子女”的抑郁、焦虑、偏执、强迫和精神病性5因子均分显著高于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结论: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不高,社会应给予高度关注。
简介:社会阶层意识是居于某一社会阶层中的个体对社会阶层的认知与认同。依据社会阶层意识的操作性定义,所编制并得到验证的《城乡居民社会阶层意识问卷》共有6个维度:社会分层的感受与评价、划分社会阶层的标准、社会各阶层的基本认知、自我阶层归属、本阶层及其他阶层的感受与评价、阶层关系的感受与评价。其中,前3个维度称为阶层认知,后3个维度称为阶层认同。对城乡居民的社会阶层意识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1)城乡居民具有较为清晰的阶层认知和较为明确的阶层认同,社会阶层意识较强;(2)城乡居民的阶层认知和阶层认同之间具有交互影响,共同作用于阶层冲突;(3)阶层认同对城乡居民的客观社会位置与阶层认知起着调节作用,从而影响着阶层意识的形成与发展;(4)城乡居民自我认同的阶层与客观阶层的一致性不高,自我阶层归属感弱;(5)城乡居民对社会阶层关系的评价较为乐观,认为当下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较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