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我提出"汉籍之路",主要是借鉴我们早就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的说法,这样会让人们一听就明白。——柳斌杰本书记述的是一段让人永远无法忘记的日子。话说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孙晓在一次例行的学术交流中来到梵蒂冈的图书馆,看到了中国古籍遭受毁坏的情况,回来他就开始查资料、跑图书馆和相关的专家进行交流,全面了解流失国外的中华古籍的随况。学者们都是这样,认准了某个选题或课题,往往会坚持不懈的钻研下去。
简介:振想教授辞世已经一年,初闻噩耗时的巨大悲痛已经化为淡淡的哀思。时间真的是可以抚平一切,我们已经逐渐地习惯没有振想的生活。只有当我某日偶尔翻阅手机的电话簿,突然发现振想的手机号码还静静地安卧在一长串熟人的电话号码之中,只不过已经长久地没有再打过这个电话了。打,也许还能打通;接,绝不可能再是振想。回忆起每次打通振想的手机,电话那头传来的总是沙哑、略带慌乱的接听声,现在再也不得与闻。于是,我轻轻地抹掉了手机电话簿中的这个号码,振想那熟悉的音容则深深地嵌入心底。
简介:吴加芳不应该再婚,最好是永不再娶,对着亡妻的墓碑鳏居孑然一世,因为这样才能符合某些鸟人心中的道德。这座贞节牌坊需要永远矗立在他们心里,好在情感空虚的时候翻出来看一看,自我感动一番,顺便挤出几滴眼泪,将这廉价感情反复玩味,为发现自己终于还有点“高尚人性”而欣慰不巳。
简介:周振想教授,1957年5月生于河北饶阳。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读书。1981年获北京大学法学学士、1984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1988年获法学博士、1990年至1991年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法学院访问学者。
简介:
简介:国籍是自然人隶属于一个国家的法律资格与身份,也是国际法学领域中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承认或容许双重国籍,但笔者基于国情,从多方面论证後认为中国仍应坚持“一人一籍”原则;只有在此原则指导下,改革并完善现行的出入境管理法律制度,才能满足新时代华人华侨的要求,切实维护国家和公民的合法利益。
简介:冯果,1968年生,河南镇平人,现任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1999年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同年晋升副教授,2002年破格
简介:王瀚,男,1963年7月生,河南长葛人。现任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国际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导师组组长、吉林大学兼职教授、国际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重点学科国际法学科带头人。并兼任教育部研究生教育与学位评估专家库成员、全国哲学社
简介:章武生,1954年11月生,河南开封人,法学博士,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诉讼法学研究会副总干事;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事诉讼法学、司法制度、律师法学。
简介:眼前这位齐耳短发女子,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执着、坚强、干练、大方。与其交流,从她清越的言语里,可以感受到她作为一位农民人大代表的质朴、端庄。她就是省十二届人大代表、铜陵市狮子山区西湖镇柴塘村党总支书记程春芳。整整30年,她从一名计生专干做起,历经妇联主任、村委会副主任等岗位,一直扎根农村,履职一方。
简介:王新清,1962年12月生,河南新野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常务副院长,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1988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1995年9月-2001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担任新华社法律顾问等多个社会职务;1997年被
简介:王广辉,1962年8月生,河南温县人,现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组组长,法学院比较宪法与行政法教研室主任。主要兼
简介:韩长印,1963年生,河南鲁山人;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民商法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商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公司法、破产法、保险法、合同法等。韩长印先后在
简介:方便登记之盛行已致真正联系标准虚拟化。授籍条件之取舍应顺应国际海运自由化,兼顾海运发展和水上安全。为免滥用开放登记,须强化港口国监督,确立港口国监督的核心地位,以一般性国际规则和标准为依据,以外部监督促进开放登记的有序运作,抵制低标准船舶进入国际海运市场,确保授籍条件符合水上安全之需。
简介:11月5日下午,网络作家花干芳应邀到辽宁省清原县检察院,就近日前参加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的心得体会同该院年轻干警进行交流。在交流中,花千芳表示,作为这个高级别座谈会的辽宁省唯一一位参会代表,他感到很荣幸。座谈会上,老艺术家、作家的发言带给他很多感触,而印象最深刻的则是习总书记长达一个半小时的发言。
简介:本文以伍廷芳的外交实践为研究对象,以《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和伍廷芳所作的'中国法学'演讲稿为主要研究材料,分析伍廷芳在清末民初的外交实践与当时的国际秩序之间的关联。伍廷芳对当时的国际秩序的理解根植于其对法律的认识,而在其外交实践中对当时的国际秩序体系——'公法'体系保持了极致的尊重,并在近代中国生死攸关的外交斡旋中,既保卫了国格和国家利益,又守护了其自身的法律信仰。这恰好说了近代以来中国知识精英群体对西方法律制度的探索,既关系到制度层面的重新构建,又涉及意识形态的转型。
简介:2010年10月23日,第四届湘籍法学家联谊会在星城长沙隆重举行,本届联谊会由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主办。来自全国各高校、日本、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的湘籍法学家,湖南政法机关的有关领导,湖南部分高校的法学院院长共计70余名法学精英应邀出席。
简介:4月25日中午,京剧梅派一代宗师梅葆玖先生驾鹤西去,享年82岁。梅先生生前,我曾经专访过他,和先生畅谈他的父亲梅兰芳和他的从艺历程,想起来,仿佛就在眼前。梅葆玖出生在上海思南路的梅宅,是梅兰芳的第九个孩子,也是最小的一个,10岁开始学艺,13岁正式登台演出《玉堂春》、《四郎探母》等剧,他和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曾经同台演出,也是梅派领军人物深得其父在艺术上的教诲和指导。
简介:证明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门籍制度也是一个重要方面.籍,本意为书籍、书册,也特指门籍.所谓"通籍"即开通、设置门籍.古代法律的制定与保护统治者的利益紧密相关.的律文内容,紧挨着"名例"的就是"卫禁律"."卫禁律"中主要部分就是对"阑入""阑出"的规定.古代的宫殿不容他人轻易出入,官员有事出入宫殿以何为凭证呢?那就要说到"通籍"这个制度.
汉籍之路
怀念振想教授
吴加芳应否再婚
周振想教授生平
患莫患于不自振
论坚持“一人一籍”原则
豫籍法学名家冯果教授
豫籍法学名家王瀚教授
豫籍法学名家章武生教授
程春芳:扎根农村为民履职
豫籍法学名家王新清教授
豫籍法学名家王广辉教授
豫籍法学名家韩长印教授
船舶授籍条件之取舍及港口国监督
网络作家花千芳与年轻干警交流学习
从“公理”“公法”到伍廷芳的外交实践
张学英诉蒋伦芳遗赠纠纷案
第四届湘籍法学家联谊会综述
忆父亲梅兰芳——梅葆玖生前专访
通籍与门关——中国古代证明文化漫谈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