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构建孕妇体质测试指标体系,以期了解孕妇孕期体质水平,为孕妇科学运动处方的制定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与德尔菲法构建孕妇体质测试指标体系,通过对2019年11月7日至2020年1月7日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60例孕妇进行测试,以检验孕妇体质测试指标体系实践运行效果,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孕妇对体质测试过程及结果的评价。测试、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测试前后胎心率数据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3轮专家论证,形成了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23个三级指标的孕妇体质测试指标体系。将形成的孕妇测试指标体系在60例孕妇中进行测试,体质测试指标体系运行流畅,所有孕妇均能完成测试内容。测试期间孕妇未出现任何不适症状,测试前、后胎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2.1±3.8)与(142.1±4.5)次/min,t=-0.025,P=0.980]。测试时长(32.6±3.4)min,负荷消耗(300.1±41.2)kcal(1 kcal=4.184 kJ)。测试后调查显示全部孕妇对测试过程及结果表示满意。结论构建的孕期体质测试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安全性,可以尝试作为孕期体质水平的评价工具。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体质量对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IVF/ICSI-ET)患者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促排卵过程中卵巢反应性的影响,指导生殖医生在确定个体化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启动剂量时选择更准确的指标。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中心行IVF/ICSI-ET治疗时应用早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且Gn启动剂量均为112.5 U的5762例患者临床资料。选择BMI中位1/5人群(BMI范围为20.70~22.03 kg/m2),按照体质量分为低体质量组(<51 kg)、正常体质量组(51~56 kg)、高体质量组(>56 kg),分析三组的卵巢反应性。选择体质量中位1/5患者(体质量范围为52~55 kg),按照BMI大小分为低BMI组(<20.30 kg/m2)、正常BMI组(20.30~22.19 kg/m2)、高BMI组(>22.19 kg/m2),分析三组的卵巢反应性。结果BMI中位人群按体质量大小分组时,三组Gn总剂量[1 612.50(1 350.00,1 950.00)U比1 687.50(1 387.50,2 100.00)U比1 793.75(1 443.75,2 250.00)U]、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扳机日孕酮[0.89(0.60,1.19)μg/L比0.78(0.53,1.05)μg/L比0.69(0.50,0.92)μg/L]与雌激素水平[2 569.00(1 774.00,3 681.00)ng/L比2 208.50(1 614.00,3 020.52)ng/L比2 018.00(1 385.00,2 787.00)ng/L]、IVF正常受精率[66.36%(1539/2319)比66.46%(5460/8216)比62.86%(1281/2038)]、ICSI正常受精率[74.77%(320/428)比78.31%(1368/1747)比71.34%(224/3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1,P<0.001,P=0.008,P=0.014)。通过协方差分析平衡BMI、年龄、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显示,三组获卵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体质量中位人群按BMI大小分组时,三组年龄[28(26,31)岁比29(27,32)岁比29(27,32)岁]、Gn使用总量[1 725.00(1 368.75,2 100.00)U比1 725.00(1 387.50,2 100.00)U比1 875.00(1 425.00,2 300.00)U]、IVF正常受精率[66.06%(1775/2687)比65.88%(5689/8635)比62.91%(1589/2526)]、ICSI正常受精率[74.73%(482/645)比77.93%(1511/1939)比67.97%(418/615)]与可利用胚胎数[3.0(2.0,5.0)枚比3.0(2.0,5.0)枚比3.0(2.0,4.0)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42,P=0.015,P<0.001,P<0.001)。通过协方差分析平衡体质量、年龄、AFC显示,三组获卵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3)。结论体质量较BMI对卵巢反应性更具有预测价值,建议生殖医生根据体质量而非BMI确定Gn启动剂量。
简介:军队人员中医体质调查研究是制定个性化中医预防保健措施的基础。目前已经有多类军队人员的中医体质研究报道。现对近年来军队人员体调查研究现状进行简要总结,希望对中医药在军队卫勤保障中的作用、提高部队战斗力有所帮助。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天津市儿童超重、肥胖现状,碘营养水平及甲状腺肿大情况,探讨之间的关联,从而有效调整防控措施。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天津市16个区的所有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1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8 ~ 10岁非寄宿儿童(年龄、性别均衡),各区乡镇/街道抽取人数尽量平均,每年每区对200名儿童开展身高、体重、家庭食用盐盐碘、尿碘及甲状腺容积调查,计算体质指数(BMI)并分析其与儿童碘营养及甲状腺肿大的关系。结果共调查6 552名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78.95 μg/L,甲状腺肿大率为2.15%(141/6 552)。不同BMI组儿童家庭食用盐盐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835),甲状腺容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通过构建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不同年龄组儿童甲状腺肿大的发生风险均随着BMI的增加而上升(P < 0.001或P = 0.002)。结论儿童BMI与甲状腺容积密切相关,进行儿童甲状腺肿大诊断时应考虑身高、体重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中国儿童体质指数(BMI)与性发育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3~<18岁的208 179名健康儿童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指标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计算BMI值,并评估第二性征发育情况。根据年龄将3~18岁儿童分为3~<6岁、6~<10岁、10~<15岁、15~<18岁4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每组BMI与性发育水平的相关性。根据BMI标准分为正常体重、超重、肥胖组,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组间早发育与非早发育分布差异。绘制曲线图分析青春期不同发育分期女童和男童的早发育百分比与BMI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208 179名健康儿童中女96 471名、男111 708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正常体重Tanner 1期为对照)发现超重及肥胖女童B2、B3、B4+期OR值分别为1.72(95%CI:1.56~1.89)、3.19(95%CI:2.86~3.57)、7.14(95%CI:6.33~8.05)及2.05(95%CI:1.88~2.24)、4.98(95%CI:4.49~5.53)、11.21(95%CI:9.98~12.59);超重及肥胖男童G2、G3、G4+期OR值分别为1.27(95%CI:1.17~1.38)、1.52(95%CI:1.36~1.70)、1.88(95%CI:1.66~2.14)及1.27(95%CI:1.17~1.37)、1.59(95%CI:1.43~1.78)、1.93(95%CI:1.70~2.18),均P<0.01。3~<6岁肥胖女童B2期、男童G2期的OR值分别为2.02(95%CI:1.06~3.86)和2.32(95%CI:1.05-5.12),均P<0.05。6~<10岁超重女童性发育水平B3期的风险高达5.45倍,肥胖则高达12.54倍。超重女童发生早发育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女童的2.67倍,肥胖女童则高达3.63倍,在男童分别为1.22和1.35倍(均P<0.01)。青春期不同发育阶段儿童早发育百分比随着BMI增加而增加,其中8~<9、10~<11、11~<12岁女童各BMI水平的早发育百分比分别从5.7%(80/1 397)、16.1%(48/299)、13.8%(27/195)至25.7%(198/769)、65.1%(209/321)、65.4%(157/240),9~<10、12~<13、13~<14岁男童分别从6.6%(34/513)、18.7%(51/273)、21.6%(57/264)至13.3%(96/722)、46.4%(140/302)、47.5%(105/221)。结论中国儿童BMI与性发育水平呈正相关,女童的相关性更高。肥胖是3~<6岁学龄前儿童发生性早熟危险因素。6~<10岁是肥胖女童早发育的危险时期。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月经状态进行分层,探讨体质量指数与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序贯收集2012年3月至2019年10月入住山西白求恩医院乳腺外科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855例,并选取同期山西白求恩医院体检中心1 663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以正常体质量指数范围(18.5~22.9)为参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体质量指数与各分子亚型乳腺癌患病风险的关系。结果在入组的乳腺癌整体人群中,体质量指数为23.0~24.9 kg/m2,会增加管型B(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Luminal-B(Her-2-)型乳腺癌,比值比(OR) 1.51,95%可信区间(CI) 1.10~2.08]的患病风险;体质量指数为25.0~29.9 kg/m2会增加Luminal-B(Her-2-)型乳腺癌(OR 1.63,95%CI 1.22~2.17)及三阴性乳腺癌(OR 1.91,95%CI 1.21~3.00)的患病风险;体质量指数≥30.0 kg/m2会增加Luminal-B(Her-2-)型乳腺癌(OR 2.03,95%CI 1.33~3.09)、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OR 2.26,95%CI 1.11~4.59)及三阴性乳腺癌(OR 2.55,95%CI 1.36~4.77)的患病风险。根据月经状态进行分层,在绝经前妇女中,体质量指数为25.0~29.9 kg/m2,会增加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OR 2.14,95%CI 1.03~4.47)及三阴性乳腺癌(OR 2.08,95%CI 1.16~3.73)的患病风险;体质量指数≥30.0 kg/m2会增加Her-2表达型乳腺癌(OR 3.07,95%CI 1.04~9.02)及三阴性乳腺癌(OR 2.83,95%CI 1.17~6.81)的患病风险。在绝经后妇女中,体质量指数为23.0~24.9 kg/m2会增加Luminal-B(Her-2-)型乳腺癌(OR 1.68,95%CI 1.01~2.82)的患病风险;体质量指数为25.0~29.9 kg/m2会增加Luminal-B(Her-2-)型乳腺癌(OR 2.15,95%CI 1.37~3.40)的患病风险;体质量指数≥30.0 kg/m2会增加Luminal-B(Her-2-)型乳腺癌(OR 2.54,95%CI 1.39~4.64)的患病风险。结论体质量指数与乳腺癌分子亚型有关,并且根据月经状态不同而呈现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CNTR)成年双生子BMI的分布特征,探索BMI在双生子人群中的特殊分布规律,为超重及肥胖高危因素分析和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线索和基础资料。方法选自CNTR中2010-2018年完成问卷调查的双生子对,纳入≥18岁具有完整双生子对登记信息,且身高、体重等关键变量无缺失或异常者进行分析,共计32 725对成年双生子。描述CNTR项目成年双生子BMI的人群、地区分布特征及双生子对内成员BMI差异的分布现况。结果研究对象年龄(34.6±12.4)岁,同性别双生子对79.7%。研究对象平均BMI为22.5 kg/m2,超重率为23.7%,肥胖率为4.9%。男性、50~59岁组、北方地区、低文化程度者、在婚者的双生子超重率和肥胖率相对更高(P<0.001)。同卵和异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先出生的双生子超重和肥胖率略高于后出生者(P<0.05)。同性别双生子对内分析发现,对内BMI差异与年龄呈正相关(趋势性检验P<0.001),异卵差异高于同卵,且卵型间差异随年龄增长发生变化。BMI一致率存在卵型差异(P<0.05),同卵高于异卵。结论本研究的双生子人群BMI的分布存在人群和地区差异;BMI为可遗传的性状,且遗传作用可能随年龄而变化。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体质指数(BMI)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老年呼吸科门诊及住院慢阻肺患者3 312例,其中稳定期1 103例,急性加重期2 209例。根据BMI分为低体重组(稳定期56例和急性加重期131例)、正常体重组(稳定期448例和急性加重期945例)、超重组(稳定期424例和急性加重期773例)及肥胖组(稳定期175和急性加重期360例)。采用MasterScreen PFT肺功能仪测定肺功能:深吸气量(IC)、肺活量(VC)、残气量(RV)/肺总量(TL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单位肺泡容积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VA)、呼吸总阻抗(Zrs)、总呼吸阻力的振荡频率在5 Hz时的气道阻力(R5)、中心气道阻力的振荡频率在20 Hz时的气道阻力(R20)、周围气道弹性阻力的振荡频率在5 Hz时的电抗(X5),分析BMI对肺功能的影响;并以肺功能等级为因变量,年龄、性别、吸烟史、吸烟指数和BMI为自变量,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危险因素(以“%预计值”表示有关指标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结果各组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肺功能Ⅲ/Ⅳ级患者占比(64.9%、37%、27.4%、24.4%)均高于稳定期(42.9%、25.9%、13.7%、9.1%),而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肺功能Ⅰ级(21.4%、34.2%、38.2%、40.0%)占比高于急性加重期(7.6%、20.0%、25.4%、22.8%)(均P<0.05)。在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低体重组IC%预计值、VC%预计值、FEV1%预计值、FVC%预计值、FEV1/FVC、MMEF%预计值、DLCO%预计值、DLCO/VA%预计值、R20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均P<0.05),低体重组RV/TLC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P<0.05);超重组及肥胖组IC%预计值、FEV1%预计值、FEV1/FVC、DLCO%预计值、DLCO/VA%预计值、R5、R20高于正常体重组(均P<0.05);肥胖组RV/TLC、FEV1/FVC、DLCO%预计值、DLCO/VA%预计值、Zrs、R5、R20高于超重组(均P<0.05)。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低体重是稳定期[OR(95%CI):2.316(1.206~3.554)]和急性加重期[OR(95%CI):2.457(1.647~3.669)]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减损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低BMI对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产生不良影响,是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减损的独立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的行为控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透析间期自我管理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血液透析6个月以上患者50例,应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患者一般资料、透析相关知识及透析间期自我行为控制进行调查分析。记录一周透析间期的饮食记录,由专人收集后计算能量、水、盐摄入及体质量增长取均值后列入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根据K/DOQI指南,64%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过多,90%患者水摄入过多,48%患者蛋白摄入不足,52%患者盐摄入过量,82%患者能量摄入低于标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与年龄、文化程度、透析频率、血红蛋白及尿量呈负相关,与收缩压、饮水量成呈相关。体质量增长与性别相关,女性透析间期能量摄入量、水摄入量、体质量增长显著低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行为控制不理想,透析间期血压及体质量增长与水盐摄入密切相关。水盐摄入过量造成的水钠潴留是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男性自我管理较女性差。男性和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可作为重点干预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应积极提高患者透析间期自我管理行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前体质指数及孕期增长情况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160例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接受完整治疗并分娩的孕妇,其中正常糖耐量(NGT)组和妊娠期糖尿病(GDM)组,每组8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年龄、分娩孕周、妊娠前体质指数(BMI)、分娩前BMI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等。结果与NGT组比较,GDM组孕前BMI、孕期BMI增长、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高于NGT组(P<0.05)。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孕前BMI、孕期BMI增长呈正相关(P<0.05)。结论GDM孕妇孕前BMI过大、孕期BMI过快增长均会影响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导致巨大儿以及不良妊娠结局,对GDM孕妇进行孕前体质量和孕期BMI增长情况的监测和控制,进行必要的运动锻炼和饮食指导均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避免巨大儿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原官兵常见疾病发病及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探讨其相关性。方法自行设计基本情况调查问卷、疾病发病情况调查问卷,采用中医体质辨识系统对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本中心疗养的271名高原官兵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及健康状态评估。结果271位高原官兵中,平和质48例(17.7%)、偏颇质223例(82.3%)。患1种及以上疾病者198例(73.1%),其中平和质18例(9.1%)、偏颇质180例(90.9%);患呼吸系统疾病者47例,其中平和体质2例(4.3%)、偏颇体质45例(95.7%);患消化系统疾病者53例,其中平和体质1例(1.9%)、偏颇体质52例(98.1%);患皮肤病者27例,其中平和体质1例(3.7%)、偏颇体质26例(96.3%);患肌肉骨骼系统疾病者148例,其中平和体质15例(10.1%)、偏颇体质133例(89.9%)。选择偏颇体质比例最高的消化系统疾病进行中医体质相关性分析,提示高原官兵消化系统疾病与中医体质存在相关性(χ2=11.32,P<0.01),其中平和质与消化系统疾病[OR=0.17,95% CI(0.040~0.726)]呈负相关(P=0.017),气虚质[OR=4.98,95% CI(2.717~9.120)]、痰湿质[OR=12.00,95% CI(5.269~27.332)]呈正相关(P<0.01)。结论高原官兵整体健康水平欠佳,其中偏颇体质构成比最高的消化系统疾病与气虚质、痰湿质呈正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间断禁食对非肥胖小鼠体质量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0只C57BL/6J非肥胖小鼠(雄性,12周龄)随机分为自由进食组和间断禁食组,每组10只。间断禁食组每周一、三、五禁食3 d,自由进食组正常基础饲料喂养。每周一称小鼠体质量和食物重量,计算摄食量,12周后行经腹腔葡萄糖耐量实验(IPGTT),14周后行经腹腔胰岛素耐量实验(IPITT)。比较两组小鼠的体质量、进食量及对糖代谢的影响。结果间断禁食组和自由进食组小鼠基线体质量及12周后体质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12周后,自由进食组体质量较基线增加[(28.89±1.72)g比(26.31±1.43)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断禁食组体质量较基线时无明显变化[(27.57±2.05)g比(27.50±2.14)g],P>0.05。两组累计进食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后,IPGTT结果显示,与自由进食组相比,间断禁食组在30 min及60 min时血糖值降低(P<0.05);14周后IPITT结果显示,两组各时点血糖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禁食可减缓小鼠体质量增加,改善葡萄糖耐量,对糖代谢产生有益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体质类型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关系,并构建AD风险预警模型。方法在已建立的中国农村延缓失智和失能的多模干预研究(multimodal interventions to delay dementia and disability in rural China,MIND-China)中,纳入4 033例≥60岁老年被试者。采集人口学、既往病史和神经心理学评估资料,并采用老年人中医药服务记录表评估被试中医体质。应用2011年美国国立老化研究院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发布的NIA-AA诊断标准进行临床很可能AD诊断。利用R统计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构建AD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列线图对最终预测结果进行展示。结果MIND-China队列中老年人群以偏颇体质为主(69.28%),其中痰湿质最多(58.05%),其次是阳虚质(23.85%)。AD患者中最常见的中医体质是痰湿质(54.35%),其次是气郁质(38.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β=0.101,P<0.001,OR=1.107,95%CI:1.069~1.146)和气郁质(β=0.622,P=0.016,OR=1.862,95%CI:1.116~3.076)能够增加AD的发病风险,而教育(β=-1.047,P<0.001,OR=0.351,95%CI:0.205~0.584)能够减少AD的发病风险。通过使用风险评分模型计算各研究对象所得风险总分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为0.769,校准曲线表现出良好的预测与实际的一致性。结论中医体质为气郁质的老年人,罹患AD的风险明显增加。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中医体质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中医眼科专科就诊并经体质评分判定为病理体质的患者196例,应用中华生存质量量表进行生存质量评分。采用t检验及线性回归分析中医体质与生存质量评分各领域的相关性。结果:196例患者中单纯体质者147例,复合体质者49例。经广义线性回归分析,患者的不同体质类型及体质评分与中华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有显著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发现体质评分与中华生存质量量表评分中的形、情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与神无显著相关。经线性回归分析,不同类型中医体质中,气虚、痰湿、血瘀、阳虚、阴虚体质与中华生存质量量表中的形有显著相关性(均P<0.05);气郁体质与情有显著相关性(P=0.001);而湿热体质与形和情均有显著相关性(均P<0.001)。结论:急性前葡萄膜炎患者的不同中医体质与中医生存质量密切相关,且对形的影响最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融入高血糖体检人群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高血糖体检人群分为两组,对照组133例采用常规的健康管理,研究组133例将中医体质辨识融入健康管理,比较两组血糖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血糖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研究组空腹血糖(6.35±0.37)mmol/L、餐后2 h血糖(9.23±0.64)mmol/L、糖化血红蛋白(6.14%±0.80%)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总分(103.06±10.81)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中医体质辨识融入高血糖体检人群健康管理中是可行有效的,有助于改善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中青年社区居民中医体质类型状况,分析影响其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因素。方法2019年4—5月,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便利抽取3个省市1 082名中青年居民为研究对象,获取其一般资料、生活方式、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抑郁症筛查量表和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量表的测评结果。结果中青年社区居民的中医体质类型中平和质占38.35%(415/1 082),偏颇体质占61.65%(667/1 082),偏颇体质以气虚质(16.70%,344/2 060)、阳虚质(16.17%,333/2 060)、湿热质(15.97%,329/2 060)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规律饮食、进行剧烈运动和适度运动是中青年社区居民偏颇体质的保护因素(OR值为0.624、0.704、0.704,均P<0.05);女性、以肉食为主、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是中青年社区居民偏颇体质的危险因素(OR值为2.009~2.568,均P<0.01)。结论中青年社区居民的偏颇体质发生率较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焦虑抑郁情绪是影响中青年中医体质类型的重要因素,需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加强心理健康维护以改善中青年居民体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中医体质辨识的研究现状,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方法基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2010—2021年有关高血压中医体质辨识的论文,应用文献计量学软件Bicomb 2.01和gCLUTO 1.0对所检索文献进行计量研究。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836篇,筛选出高频关键词"高血压""中医体质""中医体质辨识""痰湿质"等42个,研究热点包括高血压-中医体质辨识、高血压-中医体质与危险因素相关性、高血压-中医辨体施膳、高血压-中医辨体施术、高血压-中医健康管理。结论高血压中医体质辨识的论文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但地区发展不均衡,核心作者未形成,地区间的科研合作较少。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中青年社区居民中医体质类型状况,分析影响其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因素。方法2019年4—5月,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便利抽取3个省市1 082名中青年居民为研究对象,获取其一般资料、生活方式、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抑郁症筛查量表和中医体质分类与判断量表的测评结果。结果中青年社区居民的中医体质类型中平和质占38.35%(415/1 082),偏颇体质占61.65%(667/1 082),偏颇体质以气虚质(16.70%,344/2 060)、阳虚质(16.17%,333/2 060)、湿热质(15.97%,329/2 060)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规律饮食、进行剧烈运动和适度运动是中青年社区居民偏颇体质的保护因素(OR值为0.624、0.704、0.704,均P<0.05);女性、以肉食为主、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是中青年社区居民偏颇体质的危险因素(OR值为2.009~2.568,均P<0.01)。结论中青年社区居民的偏颇体质发生率较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焦虑抑郁情绪是影响中青年中医体质类型的重要因素,需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加强心理健康维护以改善中青年居民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