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健侧颈7与受区神经的匹配,以便合理利用健侧颈7,更好地恢复患肢功能。方法12具24侧甲醛(10%福尔马林)固定过的成年尸体标本,解剖出臂丛神经后,分别测量颈7神经根及其前后股、颈8、胸1神经根、下干、前臂内侧皮神经、腋神经前支、正中神经及尺神经的直径。再分别切取上述神经长约1 cm的标本,通过组织学研究,测量他们的神经束横截面积总和(S)和神经纤维总数(N)。最后对上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尺神经直径比颈7前股和正中神经细,尺神经与颈7后股粗细相当;胸1神经较颈7后股直径粗,颈8神经较颈7前股直径粗,下干较颈7直径粗。尺神经较正中神经和颈7神经纤维总数少,但与颈7前股或后股神经纤维数量基本相等;颈7较下干神经纤维总数少,颈7前股比颈8神经纤维总数少,但颈7前股或后股与胸1神经纤维数量基本相等;腋神经较前臂内侧皮神经纤维多。尺神经较正中神经面积小,但与颈7前股或后股神经束面积基本相等;颈7神经总面积比尺神经大,比下干神经束面积小,颈7前股较颈8神经束面积小,但颈7前股或后股与胸1神经面积基本相等;腋神经横截面积大于前臂内侧皮神经。结论不论是从神经粗细,神经纤维数量多少,还是从神经束总面积来评定,健侧颈7移位下干,颈7前后股移位颈8、胸1神经根,颈7后股移位尺神经,都不会引起动力神经纤维的浪费;但颈7全干或颈7前股移位尺神经,将因神经粗细或神经纤维数量不匹配而浪费颈7的动力神经。

  • 标签: 臂丛 解剖学 颈7神经根 下干 神经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后结直肠腺瘤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日间手术中心接受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术的6 430例患者(20 351枚息肉)资料。根据是否包含≥1枚腺瘤息肉,将患者分为腺瘤患者组(4 573例)和非腺瘤患者组(1 857例);根据结直肠息肉术后病理结果,将息肉分为腺瘤息肉组(10 656枚)和非腺瘤息肉组(9 695枚)。采用倾向评分匹配(PSM)法对腺瘤患者组和非腺瘤患者组、腺瘤息肉组和非腺瘤息肉组进行1∶1匹配,共1 824对患者和7 362对息肉成功匹配。PSM后,对患者因素如性别(男)、年龄(<40和40~60岁)、息肉个数(>2个)、肥胖(BMI≥28 kg/m2)、有结直肠黑变病、有一级亲属结直肠癌家族史,以及息肉相关因素如最大径(6~10和>10 mm)、分布情况(远端结肠)和形态学分类(无蒂和扁平)进行结直肠腺瘤危险因素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6 43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中腺瘤检出率为71.12%(4 573/6 430)。PSM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肥胖、有一级亲属结直肠癌家族史和息肉最大径>10 mm均与腺瘤发生有关(OR=1.483、1.426、1.503,95%CI 1.063~2.067、1.015~2.004、1.198~1.887,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肥胖、有一级亲属结直肠癌家族史、息肉最大径>10 mm、息肉形态学分类为无蒂和扁平均为结直肠腺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25、1.411、1.629、1.165、1.151,95%CI 1.019~1.994、1.001~1.988、1.290~2.058、1.030~1.316、1.012~1.310,P均<0.05)。结论肥胖、有一级亲属结直肠癌家族史、息肉最大径>10 mm、息肉形态呈无蒂或扁平状均为结直肠腺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结直肠腺瘤 日间手术 倾向评分匹配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日间手术住院费用构成和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日间手术控费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某市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日间手术量排名前3位病种(下肢静脉曲张、慢性胆囊炎和精索静脉曲张)的患者病案首页数据,通过倾向性匹配消除混杂因素,采用结构变动度分析住院费用结构变化,采用灰色关联度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结果对752例日间手术和非日间手术患者的病案首页数据进行1∶1倾向性匹配后,最终纳入492例患者数据,其中下肢静脉曲张患者98例,慢性胆囊炎患者356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38例。与非日间手术组相比,日间手术组的住院费用下降,慢性胆囊炎、精索静脉曲张和下肢静脉曲张3个病种的费用结构变动度分别为14.59%、6.20%和16.20%,其中一般医疗服务费、护理费和检查化验费呈下降趋势,材料费、药品费呈上升趋势。一般医疗服务费、护理费、检查化验费、临床诊断费、治疗费、药品费、材料费与日间手术住院总费用关联度大(灰色关联度>0.90)。支付方式、切口愈合类型、出院诊断对日间手术住院总费用有影响(P<0.05)。结论与非日间手术相比,日间手术住院费用总体降低,但并非所有项目费用均降低,影响日间手术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为费用内部构成、支付方式等。医院应重点挖掘日间手术内在控费潜力,进一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覆盖范围。

  • 标签: 费用控制 日间手术 住院费用 倾向值匹配法 结构变动度 灰色关联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远端血管高信号(FLAIR vascular hyperintensity,FVH)与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梗死灶之间匹配是否可以判断患者临床预后情况。材料与方法对34例大脑中动脉闭塞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常规颅脑MRI、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和DWI扫描,依据FVH和DWI之间的关系分为FVH-DWI匹配组和FVH-DWI不匹配组,并随访患者进行了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结果FVH-DWI匹配和FVH-DWI不匹配两组患者在90 d mRS评分及90 d mRS≤2(预后良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VH-DWI是否匹配不能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 d临床预后结果。

  • 标签: 卒中 磁共振成像 液体衰减反转恢复 血管高信号
  • 简介:摘要匹配是观察研究中选择研究对象的一种常用方法,具有控制混杂因素、提高统计效率等作用,但其控制混杂因素的作用在不同观察研究中并不一致,匹配在队列研究中能够消除匹配变量的混杂偏倚,但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本身并不能消除混杂偏倚。在匹配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匹配变量时,研究者可能并不能准确判断该变量是否为混杂变量,若误将真实情况为非混杂因素的变量进行匹配,则会形成过度匹配,造成统计效率下降或引入难以避免的偏倚或增加工作量等;若将真实情况为混杂因素的变量遗漏不予匹配,则会造成混杂偏倚。有向无环图是一种直观的展示不同流行病学研究设计、变量间复杂因果关系的可视化图形语言。本文从有向无环图视角分析匹配在不同观察研究设计中的作用、匹配性病例对照研究中欲匹配变量的选择标准制定,为今后流行病学研究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 标签: 匹配 有向无环图 观察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正常人群及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桡骨远端冠状位骨结构匹配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0例正常成人的腕关节薄层CT,利用Mimics 20.0和3-Matic research软件测量桡骨远端冠状位骨结构匹配数据。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的4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冠状位匹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分为匹配组及不匹配组。术后3个月及12个月根据X线片评估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桡骨高度、尺偏角及掌倾角恢复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上肢功能障碍(disability of arm, shoulder and hand, DASH)评分对患者腕痛和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握力及腕关节活动度。结果80例正常成年人桡骨远端冠状位骨结构匹配值为45.0%±16.2%。4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获平均16个月随访,术后创面均愈合良好,术后3个月均达到骨愈合标准。术后3个月,不匹配组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均较匹配组小,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旋前角度,不匹配组(68.82°±11.62°)较匹配组(76.91°±9.14°)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7, P=0.014);DASH评分,不匹配组(15.53±2.36)分较匹配组[(13.62±2.52)分]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1, P=0.013)。术后12个月,VAS评分匹配组为(2.08±2.95)分小于不匹配组(2.95±1.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8, P=0.024);两组腕关节活动度、握力、DASH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常人群桡骨远端冠状位骨结构匹配约为45.0%。当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匹配程度不在正常值范围内时,腕关节可出现早期功能障碍、旋前活动受限及腕关节疼痛。

  • 标签: 桡骨骨折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6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的最低检出限、扩增效率、特异性、准确度以及与6种核酸提取试剂匹配分析,为选择核酸提取试剂、扩增试剂以及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国家标准物质进行浓度梯度稀释得到6个浓度梯度,用广州达安、北京金豪、武汉明德、四川迈克、江苏硕世和上海之江6种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分别简写为DA、JH、MD、MK、SS、ZJ)检测靶基因,评价其最低检出限、扩增效率、准确度、特异性等性能。阳性质控品水平1、2(低中浓度)分别用6种核酸提取试剂提取(编号a~f)搭配6种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检测靶基因,比较不同核酸提取试剂和不同核酸检测试剂之间匹配情况,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DA、JH、MD、SS试剂核衣壳蛋白(N)基因最低检出限为7.0×102拷贝数/ml;JH、MD、SS、MK试剂开放阅读框架1ab(ORF1ab)基因最低检出限为9.39×102拷贝数/ml;MK、ZJ试剂包膜蛋白(E)基因最低检出限为5.03×102拷贝数/ml;SS试剂N基因扩增效率89%,ORF1ab基因扩增效率为90%,扩增效率最高。6种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特异性均100%;a、b、c、d提取试剂与6种核酸检测试剂匹配好,但a提取试剂更适合搭配SS、MK和ZJ核酸检测试剂(P<0.05),d提取试剂更适合搭配MD、SS、DA、JH和MK核酸检测试剂(P<0.05),e提取试剂更适合搭配SS核酸检测试剂(P<0.05),f提取试剂更适合搭配DA、JH核酸检测试剂(P<0.05),e和f试剂不适合搭配MK和ZJ。结论6种核酸检测试剂性能良好,实验室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提取试剂和检测试剂搭配使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提取 核酸扩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1-2019年中国B型流感的季节、年龄分布以及与疫苗的匹配程度,为今后B型流感的监测和疾病负担评价、四价流感疫苗应用、免疫策略制定提供证据。方法利用全国流感监测网络2011年第14周至2019年第13周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监测数据,绘制热图、进行描述统计,分析B型流感季节和年龄分布特征。利用流感周报公布的抗原性分析结果,分析B型流感流行株与疫苗毒株的匹配情况。结果2011-2019年中国B型流感呈现明显的季节特征,在6个冬春季和A型共同流行,且B/Victoria和B/Yamagata系交替流行,部分南方地区在个别年度出现B型2个系共同流行。B型流感的年龄分布呈双峰,2个系的病毒均在5~15岁组阳性率最高,10岁为峰值;B/Victoria系病毒在25~35岁组为次高峰;B/Yamagata系病毒在55~65岁组为次高峰。B型流感流行株在2015-2016、2017-2018年度与三价流感疫苗所含B型系别不匹配,在2011-2012、2012-2013、2013-2014、2014-2015、2016-2017年度与疫苗所含B型系别匹配,2018-2019年度与疫苗所含B型系别匹配但抗原性中等程度匹配,交叉反应低。结论中国B型流感主要在冬春季流行,强度低于A型流感,不同系病毒的年龄分布存在差异,B型流感流行株与疫苗株多个季节不匹配,需持续开展B型流感的监测和疾病负担评价,完善疫苗免疫策略,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降低流感对高危人群的危害。

  • 标签: 流感,B型 季节性 年龄分布 疫苗匹配 免疫策略
  • 简介:摘要将发射机输出的高频振荡能量——电磁波辐射出去。一般地,发射机输出的高频振荡能量是通过传输线(馈线)传送到天线上。为了使天线、馈线系统能高效率地传输能量,必须使天线的输入阻抗与馈线的特性阻抗相匹配,而且使天线输入阻抗中的电抗分量为零,呈纯电阻,这样天线便达到了谐振状态,为此,必须对天线进行调整,以提高馈线的行波系数。

  • 标签: 中波 T型 匹配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FTP)患者发生持续异位妊娠(PEP)的高危因素,以及对早期诊断PEP的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接受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COT)后,发生PEP的17例FTP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PEP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相同术式,并且术后恢复良好的148例FTP患者作为对照,纳入对照组。采用回顾分析方法,采集2组患者临床病例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PSM后,2组患者术后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下降至<20 mIU/mL与<10 mIU/mL的时间,以及术后24~48 h血清β-hCG水平较术前下降率进行比较。采用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盆腔黏连、输卵管间质部及壶腹部妊娠发生率。绘制2组患者术后24~48 h血清β-hCG水平较术前下降率对于诊断FTP患者接受COT后发生PE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ROC-AUC)。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确定2组患者术后24~48 h血清β-hCG水平较术前下降率,对诊断FTP患者接受COT后,发生PEP的最佳临界值。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PSM后,与研究组成功匹配的对照组患者为65例。PSM后,2组患者年龄、孕次、人体质量指数(BMI)、停经时间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PSM后,PEP组患者盆腔黏连、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发生率分别为88.2%(15/17)、29.4%(5/1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5%(40/65)、3.1%(2/65),2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49、P=0.037,χ2=8.834、P=0.003)。③PSM后,PEP组患者术后血清β-hCG水平下降至<20 mIU/mL与<10 mIU/mL的时间分别为45.0 d(32.7~61.2 d)与59.5 d(41.0~68.7 d),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5.0 d(10.0~19.0 d)与17.5 d(10.7~27.2 d),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703、4.418,P<0.001)。④PSM后,PEP组患者术后24~48 h血清β-hCG水平较术前下降率为47.0%(-8.0%~70.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9.0%(61.2%~7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06、P<0.001)。2组患者术后24~48 h血清β-hCG水平较术前下降率,诊断FTP患者接受COT后,发生PEP的ROC-AUC为0.777(95%CI:0.626~0.929,P<0.001)。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2组患者术后24~48 h血清β-hCG水平较术前下降率,诊断FTP患者接受COT后,发生PEP的最佳临界值为52.9%,此时其诊断PEP的敏感度为64.7%,特异度为95.4%,阳性预测值为78.6%,阴性预测值为91.2%,准确度为89.0%,漏诊率为35.3%,误诊率为4.6%。结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与盆腔黏连,可能是FTP患者接受COT后发生PEP的高危因素。术后24~48 h血清β-hCG水平较术前下降率,可能可以作为FTP患者接受COT后发生PEP的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 标签: 妊娠,输卵管 持续性异位妊娠 倾向性评分匹配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人 早期诊断 女(雌)性
  • 作者: 蒋梦迪 张晓蕾 侯阳 郑敏文 张佳胤 张波 张代民 徐磊 胡秀华 王怡宁 杨健 刘辉 周帆 杨桂芬 张龙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2-19
  • 出处:《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
  • 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 东部战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 21000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放射科,沈阳 110001,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放射科,西安 710000,上海市第六医院放射科 200233,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225300,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脏科 21000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放射科10002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放射科,杭州 310016,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100730,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710061,广东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广州 510030,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 东部战区总医院核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解剖和血流储备分数(FFR)功能不匹配的阻塞冠状动脉病变的CT斑块特征,并确定解剖功能不匹配病变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纳入2015年5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中国11家医疗中心行冠状动脉CTA(CCTA)、ICA和有创FFR检查的419例患者的515支管腔直径狭窄程度(DS)≥50%的病变血管,其中匹配组229支(FFR≤0.80)和不匹配组286支(FFR>0.80)。记录病变所在血管并测量斑块的CT特征,包括冠状动脉开口至病变近段的距离、最小管腔面积、参考管腔面积、斑块长度、斑块负荷、斑块体积及各成分体积、重塑指数和斑块形态复杂程度,比较上述斑块特征在2组中的分布差异;采用约登指数确定斑块定量特征的的最佳阈值;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斑块特征与不匹配病变的关系;并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计算不同斑块特征建立的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与匹配组相比,不匹配组斑块具有狭窄程度更轻、斑块负荷更小、病变更短、斑块体积(包括各成分体积)更小、FFR值更高和最小管腔面积更大的特点,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病变、重度复杂斑块在匹配组更常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LAD病变、最小管腔面积>4 mm2、病变长度、斑块负荷、斑块钙化体积<27 mm3、斑块脂质体积<30 mm3、斑块纤维体积<150 mm3和斑块形态复杂程度对解剖功能不匹配病变具有预测意义;并将这些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最小管腔面积>4 mm2(OR=3.371,95%CI 1.903~5.973,P<0.001)、斑块脂质体积<30 mm3(OR=3.014,95%CI 1.691~5.373,P<0.001)、斑块形态复杂程度(轻度OR=17.772,95%CI 8.072~39.128,P<0.001;中度OR=6.383,95%CI 3.739~10.896,P<0.001)是导致病变解剖与功能不匹配的独立预测因素。联合3个斑块特征预测不匹配病变的AUC值为0.824,优于任何单一斑块特征的AUC(P<0.001)。结论本研究显示病变最小管腔面积、斑块脂质体积和斑块形态复杂程度是解剖功能不匹配病变的独立预测因子,联合应用能显著提高预测能力。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血流储备分数 CT血管成像 斑块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安全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989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LPD组349例,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组640例。使用倾向性得分匹配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1∶1匹配,比较匹配后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胆漏、胰瘘、伤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倾向性得分匹配后LPD组与OPD组每组患者345例,两组患者在术后死亡人数、再次手术、术中输血、胰瘘、胆漏、腹腔出血、腹腔脓肿、严重并发症、肺部并发症、淋巴结清扫数目、R0切除和总体生存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PD组手术时间(478.2±91.3)min较OPD组(410.8±62.0)min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LPD组术后住院时间(10.8±4.3)d、术中出血量(322.0±362.6)ml、伤口感染发生率1.2%(4/345)均优于OPD组的术后住院时间(12.5±7.9)d、术中出血量(478.8±570.2)ml、伤口感染发生率5.8%(20/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PD安全可行,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可取得与OPD相似的疗效。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西他赛对进展期胃癌术后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及回顾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311例进展期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24例,女87例;中位年龄为58岁,年龄范围为26~82岁。311例患者中,204例行FOLFOX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化疗,设为FOLFOX组;107例行FLOT方案(多西他赛、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化疗,设为FLOT组。观察指标:(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2)随访情况。(3)生存因素分析。(4)亚组分析。(5)不良反应情况。采用门诊、住院复查和电话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化疗情况、术后生存、肿瘤复发和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2月。倾向评分匹配按1:1最近邻匹配匹配,卡钳值设定为0.02。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和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情况分析。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亚组分析采用交互作用检验。结果(1)倾向评分匹配情况及匹配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311例患者中,198例(FOLFOX组和FLOT组各99例)匹配成功。倾向评分匹配前FOLFOX组患者肿瘤分化程度(分化差、分化好),CA19-9(<27 U/mL、≥27 U/mL),CA125(<35 U/mL、≥35 U/mL)分别为109、95例,156、48例,186、18例,FLOT组上述指标分别为42、65例,93、14例,104、3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649,4.798,4.039,P<0.05);经倾向评分匹配后FOLFOX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44、55例,85、14例,96、3例,FLOT组上述指标分别为42、57例,85、14例,96、3例,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82,0.000,0.000,P>0.05)。(2)随访情况:倾向评分匹配后19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6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8个月。随访期间,92例患者无瘤生存,2例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104例死亡(103例为肿瘤相关死亡,1例为非肿瘤相关死亡)。FOLFOX组与FLOT组患者化疗疗程分别为(5.6±0.7)个与(5.4±0.8)个,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51,P>0.05)。FOLFOX组患者1、3、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2.2%、31.5%、27.7%;FLOT组上述指标分别为83.2%、42.8%、38.2%。FOLFOX组与FLOT组患者中位总体生存时间分别为21个月和34个月,两组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3,P<0.05)。(3)生存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LOT方案、Lauren分型弥漫型、Lauren分型混合型、肿瘤分化程度好、肿瘤长径≥5 cm、CA19-9≥27 U/mL、癌胚抗原≥3.4 μg/L、T4分期、N2分期、N3分期、远端胃切除及全胃切除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相关因素(相对危险度为0.659,1.617,1.798,0.672,1.726,1.655,1.942,2.036,2.536,4.085,1.810,2.310;95%可信区间为0.444~0.978,1.024~2.556,1.105~2.926,0.457~0.990,1.159~2.569,1.006~2.723,1.295~2.912,1.190~3.484,1.409~4.564,2.491~6.697,1.020~3.211,1.261~4.233,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FLOT方案、癌胚抗原≥3.4 μg/L、N2分期、N3分期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为0.622,1.732,2.217,4.039;95%可信区间为0.418~0.926,1.124~2.670,1.200~4.097,2.448~6.662,P<0.05)。(4)亚组分析: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Lauren分型、肿瘤分化程度、肿瘤位置、肿瘤长径、肿瘤标志物、肿瘤T分期、肿瘤N分期及手术方式亚组中,FOLFOX组与FLOT组的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交互P>0.05)。(5)不良反应情况:FOLFOX组患者白细胞减少症、贫血、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受损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1%(11/99)、2.0%(2/99)、3.0%(3/99)、12.1%(12/99)、4.0%(4/99)、1.0%(1/99),FLOT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34.3%(34/99)、1.0%(1/99)、9.1%(9/99)、24.2%(24/99)、4.0%(4/99)、0。两组患者白细胞减少症发生率、恶心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213,4.889,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94,P>0.05);两组患者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患者因为不能耐受毒性反应退出化疗疗程,所有患者化疗期间行糖皮质激素、质子泵抑制剂和五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患者行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结论与FOLFOX方案比较,FLOT方案增加多西他赛明显延长进展期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但也增加了Ⅲ~Ⅳ级白细胞减少症与恶心的发生率。

  • 标签: 胃肿瘤,进展期 术后化疗 多西他赛 倾向性评分匹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MV X线调强放疗(IMRT)与容积调强弧形治疗(VMAT)计划在经束流匹配后,在两台医科达公司直线加速器(Versa HD和Synergy)上互换执行的可行。方法随机选取鼻咽癌、中心型肺癌、前列腺癌各12例患者影像,分别设计IMRT与VMAT计划,并采用电离室与ArcCheck对两台加速器6MV光子束实施患者个体化放疗验证并比较其差异性。结果利用电离室实测Versa HD和Synergy加速器点剂量与计划系统相比偏差分别为(0.32±1.32)%与(0.54±1.29)%。所有计划差异均在±3%范围内,两加速器点剂量相比偏差均在±2%范围内,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ArcCheck验证结果进行绝对γ分析,显示所有计划在2mm/3%与3mm/3%标准及10%阈值条件下通过率均超过95%且其两加速器平均通过率差异仅为0.19%(2mm/3%)与0.09%(3mm/3%)。结论IMRT/VMAT计划在两加速器上执行结果均满足临床要求且双方差异微小,可实现相同计划在不同加速器上互换执行。

  • 标签: 加速器束流匹配 调强放疗 容积调强弧形治疗 电离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T2a及以下分期胆囊癌的安全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行手术治疗、经病理确诊为胆囊癌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纯组与根治组:单纯组为64例接受LC的意外胆囊癌患者,根治组为30例接受腹腔镜胆囊癌根治术(LRC)的患者。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进行1∶1匹配匹配后单纯组与根治组患者各26例,其中单纯组男性7例,女性19例,年龄(60.6±9.6)岁;根治组男性8例,女性18例,年龄(60.9±9.1)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无瘤生存率,以及胆漏、急性肺栓塞、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指标的差异。结果单纯组手术时间(78.7±62.9)min、术中出血量(10.7±11.6)ml、术后住院时间(4.4±2.6)d均优于根治组的手术时间(298.7±101.3)min、术中出血量(161.9±96.7)ml、术后住院时间(9.9±4.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无瘤生存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LC对于T2a及以下分期胆囊癌治疗安全有效,可取得与LRC相似的无瘤生存率。

  • 标签: 胆囊肿瘤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外科手术 倾向性评分匹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综合治疗模式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术后病理学分期及远期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收治的219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根据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模式分为直接手术组、新辅助化疗组和新辅助放化疗组。使用R语言的“Trimatch”包,以性别、年龄、合并症、体重指数、临床T分期、临床N分期及Siewert分型为协变量对3组进行匹配,卡钳值取0.2;每组29例患者共87例纳入分析。男性82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63岁(范围:38~76岁)。采用方差分析、Wilcoxon秩和检验或χ2检验比较各组术后病理学分期,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直接手术组脉管癌栓的比例为72.4%(21/29),高于新辅助化疗组的37.9%(11/29)(χ2=6.971,P=0.008)和新辅助放化疗组的6.9%(2/29)(χ2=26.696,P<0.01)。新辅助放化疗组和新辅助化疗组病理T3~4期的比例分别为55.2%(16/29)和62.1%(18/29),低于直接手术组的93.1%(27/29)(χ2=10.881,P=0.001;χ2=8.031,P=0.005)。直接手术组病理N(+)期比例为86.2%(25/29),高于新辅助化疗组的55.2%(16/29)(χ2=6.740,P=0.009)和新辅助放化疗组的31.0%(9/29)(χ2=18.196,P<0.01)。直接手术组、新辅助化疗组和新辅助放化疗组的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2.1%、68.6%和41.4%(χ2=4.976,P=0.083),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1.7%、65.1%和41.1%(χ2=4.332,P=0.115)。结论新辅助化疗和新辅助放化疗可降低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T3~4期、N+期和脉管癌栓比例,达到肿瘤局部控制。三种治疗模式的预后无明显差别。

  • 标签: 食管胃接合处 腺癌 胃肿瘤 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放化疗 外科手术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编制医养结合机构失能老人服务供需匹配问卷。方法于2019年4—5月,在文献研究、半结构访谈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拟定问卷初稿,通过德尔菲法对14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根据专家函询结果对问卷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最终版问卷。计算专家积极系数、专家权威系数、专家意见集中程度、专家意见协调系数。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3%和1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2。第2轮函询中,维度及条目的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638和0.407 (P<0.001),变异系数均<20%。最终确立的医养结合机构失能老人服务供需匹配问卷包括5个维度,30个条目。结论医养结合机构失能老人服务供需匹配问卷的科学和可靠较好,内容全面,可作为有利的调查工具进行失能老人服务供需匹配研究,为制订医养结合照护服务供给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老年人 失能老人 医养结合 服务需求 服务供给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人群采用拮抗剂方案延迟启动时间的临床效果及费效比。方法回顾队列研究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宜春市妇幼保健院生殖科采用拮抗剂方案促排卵后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根据启动时机分为延迟启动组和正常启动组,其中延迟启动组共43个周期,启动时间为月经第7~10日,正常启动组共333个周期,启动时间为月经第2~4日,比较两组患者控制卵巢刺激(controlled ovarian sitmulation,COS)的促排卵情况、临床结局及费效比。将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启动日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窦卵泡数(antral follicular count,AFC)、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及 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启动剂量进行倾向性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匹配后再次分析,以减少数据分组不均带来的误差。结果PSM前Gn使用时间[(8.0±2.0) d])、Gn使用总量[(1 740.1±561.2) IU]、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hormone,hCG)注射日雌二醇[(1 371.2±1 203.3) ng/L]、获卵数[(5.1±5.1)枚]、MII卵数[(4.4±4.3)枚]延迟启动组低于正常启动组[(9.0±2.0) d,P<0.001; (2 055.1±634.7) IU,P<0.001; (1 853.5±1 351.5) ng/L,P=0.03; (7.0±5.5)枚,P=0.03; (6.1±4.8)枚,P=0.03],正常受精率(71.7%±32.1%)高于正常启动组(58.9%±31.2%,P=0.01),每一启动周期总费用[(14 179.9±2 909.4)元]低于正常启动组[(16 003.6±2 543.1)元,P<0.001]。PSM后两组比较hCG注射日雌二醇、获卵数、MII卵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延迟启动组Gn使用时间[(7.9±2.0) d]、Gn使用总量[(1 729.8±563.8)IU]低于正常启动组[(8.8±1.5) d,P=0.03;(2 021.5±726.1) IU,P=0.04],正常受精率(71.0%±32.2%)高于正常启动组(55.4%±37.5%,P=0.04),每一启动周期总费用[(14 232.5±2 923.9)元]低于正常启动组[(15 590.2±3 116.9)元,P=0.04]。PSM前后新鲜胚胎移植率、周期取消率和临床妊娠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人群拮抗剂方案延迟启动时间可以改善正常受精率,减少Gn使用时间和Gn使用总量,降低每一启动周期总费用。

  • 标签: 卵巢储备 拮抗剂方案 启动时机 费效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FLAIR)不匹配的静脉溶栓在醒后卒中患者中的有效和安全。方法回顾纳入2019年7月至2021年6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发现症状的时间分为醒后卒中组与非醒后卒中组,记录并比较两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资料。有效终点为发病后90 d时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估的临床转归,0~2分定义为转归良好,>2分定义为转归不良。主要安全终点为有症状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sICH);次要安全终点为发病后90 d内死亡。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5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男性155例(60.5%),年龄(63.0±8.53)岁,发现症状至静脉溶栓的中位时间为130.5 min,中位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为7分。48例(18.7%)为WUS,208例(81.3%)为非WUS;186例(72.7%)转归良好,70例(27.3%)转归不良。醒后卒中组与非醒后卒中组90 d转归良好率(79.2%对71.2%;χ2=1.260,P =0.262)、sICH发生率(4.2%对5.3%;χ2=0.102,P =0.750)以及90 d病死率(2.1%对3.4%;χ2=0.000,P =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转归不良组基线NIHSS评分、发现症状至静脉溶栓时间以及心源性栓塞的患者构成比均显著高于转归良好组(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IHSS评分(优势比1.670,95%置信区间1.453~1.919;P<0.001)以及发现症状到静脉溶栓时间(优势比1.007,95%置信区间1.000~1.015;P=0.043)是患者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WI-FLAIR不匹配的醒后卒中患者接受静脉溶栓的有效及安全与时间窗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相当。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血栓溶解疗法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弥散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