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初级运动皮质和骶神经根多靶点重复磁刺激对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选取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和骶神经根重复磁刺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双侧初级运动皮质(M1区)重复磁刺激治疗。治疗前、治疗8周后(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膀胱容量压力指标、残余尿量和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最大膀胱压力、初始尿意时膀胱容量、残余尿量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治疗后初始尿意时膀胱容量[(182.5±42.3)ml]、残余尿量[(179.0±85.4)ml]及生活质量评分[(3.0±1.1)分]较对照组改善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最大膀胱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级运动皮质和骶神经根多靶点重复磁刺激能够显著改善脊髓损伤后尿潴留患者膀胱的感觉功能,减少残余尿量,提高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胰腺导管腺癌(PDAC)的发病率正在上升,预计将成为我国第二大癌症死亡原因。尽管人们对PDAC的了解取得了重大进展,但PDAC患者的生存率仍不尽如人意。PDAC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明显的增生性改变,产生了一个由免疫细胞组成的大间质空间,包括免疫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外基质和成纤维细胞,构成了肿瘤微环境(TME),可占肿瘤的15%~85%。TME在PDAC的肿瘤进展和化疗耐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对PDAC有许多有希望的靶点,利用TME使其进入早期临床试验,但尚无显著改善临床结果的治疗方案。目前正在研究多种靶向治疗方法有可能更好地结合基质耗竭、药物输送和免疫调节,从而在延长PDAC患者生存期方面取得进展。本综述将围绕TME免疫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外基质和成纤维细胞以及TME成分产生的治疗靶点的研究进行讨论。
简介:摘要近30年来,随着能量平台、器械平台、显像平台三大手术平台的发展,微创外科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以结直肠癌手术为例,手术方式的五要素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手术入路经历了"从大到小"的过程;切除范围从单纯肠段切除到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再到注重保留器官功能的手术;随着对正常淋巴引流方向和肿瘤淋巴转移特点的认知,淋巴结清扫愈趋规范;消化道重建从手工缝合到全腔镜下吻合,再到功能性吻合概念的提出;标本取出从经腹壁大切口,到腹腔镜小切口,再到经自然腔道。这些术式的演变都依赖于技术平台与设备的进步及对新理念的认知。未来微创平台一定是为保障最优化术式顺利实施为方向,平台更为安全化、一体化、多功能化、智能化;未来微创术式一定是以追求患者最大获益为目标,术式更为科学化、功能化、舒适化、多样化;而术式的革新又推动了平台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是国际公共卫生的重大威胁,其在基因组学与SARS-CoV高度同源。针对SARS-CoV-2感染尚无针对性治疗方法,故了解病毒结构,阐明并利用它们的复制机制筛选治疗靶点是值得关注的课题。本综述主要围绕目前中和抗体的研发、主蛋白酶、聚合蛋白酶靶点研究、宿主细胞及病毒感染后期NF-kB和IL-6-STAT3通路中的关键分子作为治疗靶点加以综述,为药物及疫苗设计提供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红花素的分子特性,筛选并鉴定红花素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分析红花素的药理参数和分子特性。采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服务器(提供化合物靶点预测的网站)和通过化学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来预测化学成分靶向蛋白的服务器(DRAR-CPI)筛选红花素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并与人类孟德尔遗传病数据库(OMIM)、毒性与基因比较数据库(CTD)和药物靶点数据库(TTD)中已发布的抗脓毒症相关疾病靶点进行匹配,筛选出红花素的抗脓毒症靶点,进一步通过分子对接服务器鉴定红花素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结果红花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为41.15%,药物相似度为0.24,可旋转键数为1,表明红花素口服吸收较好,具有良好的成药性。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和DRAR-CPI服务器共筛选到115个潜在靶点;从OMIM、CTD和TTD 3个数据库中共获得149个疾病靶点;将两个服务器筛选出的115个红花素靶向蛋白与疾病靶向蛋白进行匹配,发现既是分子靶点又是疾病靶点的蛋白有10个,分别为凝血因子Ⅸ(F9)、腺苷A1受体(ADORA1)、一氧化氮合酶2(NOS2)、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组织蛋白酶G(CTSG)、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ELANE)、蛋白C(PROC)、脂钙蛋白2(LCN2)、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和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酶2(PTGS2)。经分子对接服务器鉴定显示,红花素具有与上述10个靶向蛋白结合的能力,为红花素抗脓毒症的潜在靶点;红花素可通过与靶向蛋白的关键氨基酸残基发生交互作用,从而发挥相应的药效。结论红花素能够通过调节CTSG、ELANE和LCN2抑制脓毒症组织和器官损伤,通过调控ADORA1、PTGS2、NOS2和MAPK1减轻炎症,通过调控PROC和F9抑制凝血并减轻脓毒症炎症反应,通过调节G6PD改善氧化应激而减少脓毒症的发生,最终预防和治疗脓毒症。
简介:摘要2019年11月,JCEM发表了1篇题为Therapeutic Effects of Endogenous Incretin Hormones and Exogenous Incretin-Based Medications in Sepsis[Faraaz AS, Hussain M, Teresa GM,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9,104(11):5274-5284]的文章,在获得该刊授权后,我们对该文做中文编译。目前脓毒症的准确定义为由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若合并血糖异常,会增加器官功能障碍和死亡的风险,作者认为需要寻找治疗脓毒症并维持血糖稳态的新靶点。肠促胰素可以调节各种功能,包括胰岛的激素分泌、血糖水平、脂质代谢、肠道运动、食欲、体重和免疫功能等,但目前对于肠促胰素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还很有限。在这个小型的回顾性研究中,作者利用医学主题词"肠促胰素" 、"胰高血糖素样肽-1" 、"抑胃肽" 、"炎症和脓毒症"在PubMed进行检索。临床前研究模型和临床试验的结果提示,基于肠促胰素的疗法可以改善免疫功能、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但仍需要设计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观察脓毒症人群中肠促胰素的作用。综上所述,肠促胰素激素轴可以给临床医师提供思路,以期寻找到既能维持血糖平稳又可减轻炎症反应和改善临床结果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点入路微创手术治疗眼动脉段动脉瘤(OAA)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2例颈内动脉OAA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翼点入路开颅行动脉瘤夹闭术,观察患者术后14 d的GOS预后分级、手术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于手术时机的选择,起病后3 d内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占比较高,约59.09%。22例患者中有19例的GOS评分分级为治愈,术后治愈率为86.36%,且仅2例患者术后视力较前无明显改善,余未见明显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9.09%。结论经翼点入路手术治疗OAA具有开颅创伤小、术后恢复好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