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氧供耗平衡导向温度管理在小儿心脏手术的应用。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0月至2017年9月115例心脏手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采取氧供耗平衡导向温度管理的55例患儿设为管理组,60例进行常规管理的患儿设为常规组。比较两组的心脏复跳情况、手术情况、不同时段的氧供耗平衡、温度管理、术后情况。结果常规组心脏自动复跳率76.67%(46/60),显著低于管理组心脏自动复跳率89.09%(4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循环时间、体循环最大流量、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的VO2、SpO2、SvO2,T1、T2的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组T1、T2的VO2显著高于管理组,T1、T2的SvO2显著低于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常规组Tn最低温、Tr最低温显著低于管理组,Tn最高温、Tr最高温显著高于管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累计降温时间、累计复温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组住院时间(9.52±1.56)d,与管理组住院时间(9.78±1.58)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病死率5.00%,与管理组病死率3.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供耗平衡导向温度管理可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提高患儿心脏自动复跳率,稳定围手术期的体温与组织灌注及耗氧水平,提高小儿心脏手术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山东省多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中超早产儿(extremely premature infant, EPI)和/或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 ELBWI)的死亡原因和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山东省22家NICU 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出生,胎龄<28周的EPI和/或出生体重<1 000 g的ELBWI的活产婴儿围产期资料、临床救治情况和结局。根据出院时或纠正胎龄40周(放弃治疗和转院者)的存活状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死亡患儿实际接受的救治措施和家属的救治态度,进一步分为救治无效死亡组和放弃治疗死亡组。并对救治无效死亡组患儿进行根本死亡原因分析,并与存活组比较,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EPI和/或ELBWI早期存活率的危险因素;对放弃治疗死亡组婴儿,调查其主要放弃原因。结果研究期间有379例EPI和/或ELBWI,排除信息不完整8例,最终纳入371例进行分析。其中符合EPI诊断245例(66.0%),符合ELBWI诊断256例(69.0%),两者均符合130例(35.0%)。371例中存活226例(60.9%),死亡145例(39.1%),其中救治无效死亡75例(占死亡51.7%)、放弃治疗死亡70例(占死亡48.3%)。救治无效死亡的前3位根本死亡原因为败血症(22例,29.3%)、呼吸窘迫综合征(11例,14.7%)、重度窒息(11例,14.7%)。低胎龄(OR=0.745,95%CI:0.595~0.934)、低出生体重(OR=0.997,95%CI:0.995~0.999)、早发型败血症(OR=2.323,95%CI:1.180~4.573)、入院体温< 35.5 ℃(OR=2.101,95%CI:1.106~3.989)、新生儿窒息(OR=1.992,95%CI:1.048~3.788)、新生儿肺出血(OR=2.247,95%CI:1.003~5.033)为影响EPI和/或ELBWI早期存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产前激素≥1次可以降低EPI和/或ELBWI的死亡风险(OR=0.487,95%CI:0.238~0.998)。70例放弃治疗死亡病例中,主因担心预后放弃治疗48例(68.6%),经济原因11例(15.7%),既因经济原因又担心预后9例(12.9%),严重先天畸形2例(2.9%)。结论宫内感染、新生儿窒息和入院低体温等是EPI和/或ELBWI救治无效死亡的主要因素;放弃治疗死亡与救治无效死亡占死亡构成比基本相等,救治信心不足、顾虑后遗症是家长决定放弃治疗的主要原因。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北京市医药分开与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对公立医疗机构医疗费用控制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市363家公立医疗机构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及医耗联动综合改革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基于分段回归模型的间断时间序列方法,分析两次改革对公立医疗机构费用水平和费用结构的影响,并探讨服务利用和服务价格因素对医疗费用控制的影响机制。结果2016年至2019年,北京市公立医疗机构医疗费用平稳增长,费用年增幅在4.4%~7.2%之间。药品费用占比由2016年的44.6%下降至2019年的34.6%;医疗服务费占比由2016年的15.6%上升至2019年的24.3%;检查与化验费占比分别在2017年4月与2019年6月,即医药分开与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实施当月,呈现显著下降(P<0.05)。而服务利用与服务价格分别为门急诊费用与住院费用控制的关键因素。结论北京市医药分开和医耗联动综合改革的实施有效控制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费用结构不断优化,医务人员劳动价值逐步得以体现。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类军事化摄耗平衡自我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12月期间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入住奇数病室的50例设为对照组,入住偶数病室的50例病例设为试验组,对照组行内分泌专科护理与糖尿病护理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2型糖尿病常规模式护理基础之上加用类军事化能量摄耗平衡自我管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2型糖尿病病例摄耗平衡知信行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值、餐后及空腹血糖检测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管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类军事化摄耗平衡自我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施加干预,可显著促升该类病例的摄耗平衡知信行水平,取得更佳的血糖控制效果,受到了患者高度认可的健康管理方式。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恢复有效的T细胞反应发挥抗肿瘤作用。但在肿瘤免疫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病情进展,该反应模式不同于假性进展,称之为免疫治疗超进展。目前,免疫治疗超进展尚无明确而统一的定义,发病原因和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患者年龄、性别、基因组学异常等相关。免疫治疗超进展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预后,深入探讨免疫治疗超进展的预测因素、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有助于为肺癌患者制定适宜的免疫治疗方案。
简介:目的:探究妇产科急腹症联合应用腹部B超和阴道B超的诊断效果。方法:研究时限2021年6月到2022年7月,研究患者共160例,从我院妇产科随机抽选,组别划分如下:对照组(女性患者80例,行腹部超声检查);联合组(患者80,行腹部B超、阴道B超联合检查),比对检出率和准确率。结果:联合检验组检出率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仅有3例误诊,确诊(87.50%)和延诊(8.75%)率更,诊断准确率也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各项妇产科急腹症检出率均低于联合组,除宫颈粘连1项其余检出率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和阴道超声联合检查诊断准确率更高,可以有效避免延诊和漏诊,给妇产科疾病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阴道彩超与腹部彩超对卵巢囊肿蒂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滨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卵巢囊肿蒂扭转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术前行阴道彩超和腹部彩超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彩超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漏诊率和误诊率。结果阴道彩超结果的诊断准确率(95.0%,57/60)高于腹部彩超(68.3%,4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彩超的误诊率(3.3%,2/60)及漏诊率(1.7%,1/60)低于腹部彩超(18.3%,11/60;13.3%,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部彩超相比,阴道彩超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的准确率更高,能够有效地为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利于尽早治疗,加快患者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客观评估瘢痕及动态监测瘢痕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3月至2020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瘢痕患者59例(男38例、女21例,年龄8~49岁,平均20岁),分为普通瘢痕组21例、增生性瘢痕组23例、瘢痕疙瘩组15例。59例患者均定期采用B超扫描瘢痕图像,测量瘢痕厚度。结果3个组瘢痕B超图像表现:普通瘢痕组真皮层回声强度不均匀,增生性瘢痕组及瘢痕疙瘩组真皮层均表现为明显低回声,部分瘢痕疙瘩病例可见少量血流信号。3个组瘢痕超声图像表现在12个月内均无显著变化。3个组瘢痕的厚度变化:普通瘢痕组厚度在12个月内无明显变化;增生性瘢痕组厚度在12个月内呈现出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结论B超能辅助鉴别不同类型的瘢痕,更加客观准确地测量瘢痕厚度,并监测瘢痕的动态变化。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MRI(BOLD-MRI)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糖尿病肾脏病(DKD)肾脏氧耗变化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就诊的58例T2DM患者,并招募30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受试组)。根据受试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T2DM患者分为2组,T2DM肾功能正常组30例,为UACR<30 mg/g且eGFR≥90 ml·min⁻¹·(1.73 m²)⁻¹的T2DM患者;T2DM微量白蛋白尿组28例,为30 mg/g≤UACR≤300 mg/g且eGFR>60 ml·min⁻¹·(1.73 m²)⁻¹的T2DM患者。所有受试者均行BOLD-MRI和动脉自旋标记功能磁共振成像(ASL-MRI)检查,对受试者肾脏皮质、髓质氧合R2*值及血液灌流量肾血流量(RBF)进行定量分析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χ²检验比较。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评价肾皮质、髓质氧合R2*值与eGRF相关性,采用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肾脏髓质氧合R2*值诊断T2DM患者早期DKD的效能。结果三组受试者的肾皮、髓质氧合R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健康受试组比较,T2DM肾功能正常组患者肾髓质R2*值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1)。T2DM患者肾髓质R2*值与eGRF呈负相关(r=-0.323,P=0.001)。肾脏髓质氧合R2*值诊断T2DM患者DKD的曲线下面积为0.837,有中等诊断效能。结论T2DM患者较健康志愿者肾脏皮、髓质氧耗明显增加,应用BOLD-MRI监测肾髓质R2*值升高预测早期DKD具有一定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指数(HRI)、收缩压比率(SBPR)与峰值氧耗量(peakVO2)的相关性,探讨在无气体分析的情况下,采用运动过程中的HRI和SBPR评测CHF患者运动耐力的可能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研究,选取2007年3月—2018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康复中心行心肺运动试验检测的547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心力衰竭类型、体重指数(BMI)等临床资料和心肺运动试验参数peakVO2、HRI、SBPR。peakVO2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547例完成心肺运动试验的CHF患者中,男性447例(81.7%),年龄63(56,69)岁。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HRI、SBPR与peakVO2呈正相关性(r分别为0.323、0.263,P均<0.001),年龄与peakVO2呈负相关性(r=-0.207,P<0.001),男性peakVO2高于女性(r=-0.229,P<0.001),射血分数减少型心力衰竭(HFrEF)peakVO2低于射血分数中间型心力衰竭(HFmrEF)和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r=0.181,P<0.001),BMI与peakVO2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RI、SBPR与peakVO2呈正相关(t分别为7.68、5.08,P均<0.05),年龄、BMI与peakVO2呈负相关(t分别为-5.43、-0.31,P均<0.05),男性peakVO2高于女性(t=-6.03,P<0.05),HFrEF患者peakVO2低于HFmrEF和HFpEF(t分别为3.17、4.48,P均<0.05),可构建线性方程(F=33.52,调整R2=0.29):peakVO2=10.65(男性)或8.53(女性)+4.26HRI+3.31SBPR-0.07年龄-0.13BMI+0(HFrEF)或1.05(HFmrEF)或1.62(HFpEF)。结论CHF患者HRI、SBPR与peakVO2呈正相关。在无气体分析的情况下,采用运动过程中的HRI和SBPR评测CHF患者运动耐力具有可能性。
简介:摘要“超”保护性肺通气策略(ultra protective lung ventilation strategy, UPLV)是在体外生命支持技术[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和体外二氧化碳排除(extracorporeal CO2 Removal, ECCO2R)等]的帮助下实施超低潮气量和平台压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 VILI)的一种通气策略。本文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基础和临床开展的UPLV研究,思考并进一步阐明与UPLV相关的VILI机制、高频震荡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以及膈肌保护性通气中的一些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在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伴心力衰竭患者氧供-氧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 ICU)2016年1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AMI伴心力衰竭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应用左西孟旦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记录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第7天的N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肝功能、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asoactive inotropic score, VIS)、GAP[P(v-a)CO2,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和GAP比值[P(v-a)CO2/C(a-v)O2,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动脉与中心静脉氧含量差]等指标。根据计量资料是否服从正态分布,应用t检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或χ2检验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164例患者入选,其中观察组55例,对照组109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NT-proBNP、Scr、VIS评分、ALT、AST、GAP和GAP比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天,两组NT-proBNP、Scr、ALT和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IS评分、GAP和GAP比值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两组ALT和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Scr、VIS评分、GAP和GAP比值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更短(P<0.05);两组28 d病死率和ICU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能改善ICU中AMI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与肾功能,减少正性肌力药物用量,对肝功能影响小;同时在改善患者全身灌注及氧供-氧耗方面起一定作用。虽然左西孟旦能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但并不能改善28 d预后和减少ICU住院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