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报告人体掌骨的显微硬度,对比分析不同解剖部位之间的硬度值,探索人体掌骨显微硬度的分布特征。方法取3具新鲜健康冰冻尸体的掌骨标本,将右侧掌骨软组织剥离,用慢速锯在掌骨基底、掌骨干和掌骨头处垂直其长轴进行切割,切取厚度为3 mm的骨组织标本。应用维氏方法测量标本掌、背、内、外侧不同区域的硬度值,采用50 g力加载50 s、维持12 s标准操作方法测定。硬度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切取45个骨组织切片,测量900个位点。研究发现掌骨总体硬度为(38.23±7.15) HV,其中第三掌骨硬度最大(41.04±6.75) HV,依次是第二掌骨(39.62±7.64) HV、第一掌骨(37.83±6.52) HV、第五掌骨(36.69±7.30) HV、第四掌骨(35.97±6.28) HV。掌骨干硬度(43.45±6.35) HV高于掌骨基底(35.82±6.17) HV和掌骨头(35.43±5.85) HV(F=16.415,P<0.01),而掌骨掌侧硬度(37.58±7.35) HV、背侧(38.93±7.08) HV、内侧(38.26±7.00) HV、外侧(38.15±7.14) HV,四部位硬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52,P=0.256)。结论本研究结果加深了对掌骨微观生物力学性能的理解,可指导掌骨骨折术中内固定物的放置位置、置入方向和数量,并为3D打印人工掌指关节用于治疗掌骨粉碎性骨折或缺损提供了数据支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修复大鱼际肌的掌骨平面拇指离断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2月至2018年3月,对9例急诊伴有大鱼际肌损伤的掌骨平面拇指离断患者实施再植。结果9例掌骨平面离断指均Ⅰ期存活,其中3例出现肌腱粘连,术后3个月予肌腱松解术。术后随访3~15个月,平均10个月。再植指没有旋转、成角畸形,大鱼际肌饱满;8例拇对掌功能:拇指指间关节掌侧纹到第三掌骨远侧掌横纹之间最大距离为5~8 cm。5例再植指总主动活动度大于健侧75%,4例再植指总主动活动度大于健侧50%;7例再植指指体皮肤色泽、温度正常,张力适中,毛细血管反应灵敏,2例色泽稍差,温度略低,怕冷;指腹两点分辨觉7~9 mm,感觉恢复至S3~S3+。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再植拇指功能:优5例,良3例,可1例。结论伴有大鱼际肌损伤的第一掌骨平面拇指离断伤进行再植,存活后外观和功能良好。在患者全身情况允许、离断指体完整的前提下,熟悉拇指解剖及变异,术前充分评估受伤情况,可提高掌骨平面拇指离断再植的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骨缺血性坏死最多见于股骨头和手舟骨,发生在掌骨头的缺血性坏死较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14岁男性患者,右手疼痛伴活动受限1个月,右手第3、4掌指关节屈伸活动度为70°-30°,右手抓握力约为健侧的60%;X线片示右手第3、4掌骨头关节面变平,局部骨质硬化改变;CT示关节面塌陷、囊性低密度影。经石膏制动、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理疗等保守治疗4个月,右手掌指关节疼痛症状逐渐消失。治疗后2年,掌指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右手抓握力为健侧的105%,MRI示掌骨头局部重塑改变。通过文献回顾分析掌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掌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掌指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X线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MRI可以评估早期掌骨头缺血性坏死病变;掌骨头缺血性坏死多见于有创伤病史的青少年患者;由于骨骼有重塑的潜力,青少年掌骨头缺血性坏死可通过保守治疗愈合。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中轴骨外脊索瘤1例。患者女,41岁,左手肿痛不适就诊。X线平片左手第2掌骨基底部骨密度欠均匀。CT平扫见左手第2掌骨基底部掌侧不规则软组织密度灶,邻近骨质受侵蚀,内见斑片状骨质硬化。MRI见左手第2掌骨基底部软组织肿块并骨质改变,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呈持续性延迟强化。PET-CT检查,病灶FDG代谢增高。病理结果为中轴骨外脊索瘤。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多维度交叉克氏针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20年5月我们采用多维度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骨折患者20例,闭合骨折12例,开放性骨折8例,骨折均未累及第一腕掌关节面,术后2周开始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3~16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1周,平均9.5周。拇指各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疗效:优12例,良6例,中2例;优良率90%。结论应用多维度交叉克氏针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骨折,能提供初始稳定性,骨折固定相对牢固,可早期功能锻炼,术后疗效可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疾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s,ASDis)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3月接受腰椎椎间融合术25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男95例、女163例;年龄(61.8±8.4)岁(范围39~77岁)。根据术后24个月随访时是否出现ASDis分为ASDis组和无ASDis组。记录患者个体因素[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疾病种类、术前椎旁肌脂肪化程度等]及手术因素(术式、固定节段、融合节段等)、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腰椎前凸角(lumba lord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PI-LL等],对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后,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代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确定腰椎融合术后ASDi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腰椎融合术后24个月时共发生ASDis 24例,发生率为9.3%(24/25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骨质疏松症、术前椎旁肌脂肪化程度GCS分级≥3级、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悬浮固定、全椎板切除、多节段融合(≥3个节段)是腰椎融合术后ASDis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P<0.05);而性别、受教育程度、伴侣情况、工种、肥胖(BMI≥24 kg/m2)、吸烟、应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合并腰椎管狭窄症、LL、PI、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PI-LL不是腰椎融合术后ASDis发生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5.63,95%CI为(1.56,20.29),P=0.008]、术前椎旁肌脂肪化GCS≥3级[OR=4.82,95%CI为(1.36,17.13),P=0.015]、合并骨质疏松症[OR=14.04,95%CI为(2.53,77.79),P=0.002]、PLIF手术[OR=9.69,95%CI为(1.91,49.03),P=0.001]、多节段固定[OR=9.36,95%CI为(1.77,49.41),P=0.008]是腰椎融合术后ASDis发生的危险因素;非全椎板切除[OR=0.09,95%CI为(0.02,0.37),P=0.001]、悬浮固定[OR=0.16,95%CI为(0.02,0.94),P=0.042]是腰椎融合术后ASDis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对年龄≥60岁、合并骨质疏松症、术前椎旁肌脂肪化程度GCS分级≥3级的患者应慎重选择手术方式,尽量避免选择PLIF和多节段固定,可选择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外侧融合术、非全椎板切除的减压术式及悬浮固定以降低腰椎融合术后ASDis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自体髂骨瓣移植联合外固定架治疗掌骨术后无菌性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我科收治掌骨术后无菌性骨不连患者17例,均采用切开复位自体髂骨瓣移植联合外固定架,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评定疗效。结果17例术后随访9~24个月,平均12.7个月,全部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2~6个月,平均3.6个月;末次随访时均无明显疼痛、活动受限,无感染及再发骨不连事件。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手指关节总活动度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5例,良10例,可1例,差1例。结论对于掌骨术后无菌性骨不连,应用自体髂骨瓣移植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取得了较高的骨折愈合率和良好的手部功能,疗效满意。
简介:摘要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eg)是腰椎融合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主要表现为邻近椎间盘突出、邻近椎体骨折或滑脱、邻近节段侧凸畸形、椎管狭窄或关节突关节退变等。当具有影像学ASDeg表现的患者出现腰骶痛、根性下肢痛或间歇性跛行等临床症状时,则称为邻近节段疾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is),此时往往需要再手术治疗。目前开放术式已广泛应用于ASDis的治疗,包括经后路融合术及经椎间孔入路融合术等,传统手术疗效显著,但其始终存在手术创伤大、术中失血多、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长、术后恢复慢等诸多弊端,所以外科医生正在积极尝试将各类微创术式应用于ASDis的治疗。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IF)对椎间隙高度及腰椎生理前凸恢复效果更优,但同时也存在较高的血管、泌尿系统及腹腔脏器损伤风险。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在肌肉(如多裂肌)及韧带保护方面效果显著,但较开放术式,MIS-TLIF对冠状面和(或)矢状面畸形的矫正效果有限,且存在较高的上关节突关节破坏发生率。外侧腰椎椎体间融合术(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LLIF)的冠状面和(或)矢状面畸形矫正效果显著,椎间隙处理彻底、椎间融合率高,椎间隙高度恢复佳,但因髂嵴的遮挡使其应用受限,且有损伤腰丛及髂血管的风险。极外侧腰椎椎体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XLIF)的髂血管损伤风险低,对原内植物影响小,椎间融合效果好,但不适用于曾有腹膜后手术史、罹患腹膜后脓肿或存在血管变异的患者,术中常需神经电生理监测。斜外侧腰椎椎体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较开放术式存在手术创伤小、常见并发症(如硬脊膜损伤)风险低等优点,但因其术中需牵拉交感神经,可能会导致术后肢体冷热障碍,从而影响对手术减压效果的判断。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在充分减压神经及硬膜囊的同时,对脊柱后方组织结构损伤较小,但是不适用于患有ASDis合并严重椎管狭窄、腰椎滑脱或马尾综合征的患者,同时,PELD的学习曲线较其他术式更为陡峭。经皮内镜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LIF)同样存在学习曲线陡峭、易损伤出口神经的缺点,但较开放术式存在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少等优点。通过文献检索,对不同微创术式治疗ASDis的优、劣势以及不同微创术式的适应证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微创手段治疗ASDis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行设计骨折复位克氏针导向钳在掌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利用新鲜猪跖骨制作斜形、螺旋形、横形、纵形劈裂骨折,粉碎性骨折,掌骨头颈部骨折等6种常见掌骨骨折模型,应用自行设计骨折复位克氏针导向钳进行复位和克氏针固定,行X线检查各骨折端复位情况。自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我们共收治58例掌骨骨折需行骨折复位内固定的患者,术中应用自行设计的骨折复位克氏针导向钳,术后行X线检查骨折复位情况,随访观察骨折愈合及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各掌骨骨折模型及58例掌骨骨折术后摄X线片示骨折端均复位良好,内固定牢靠。58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10.6个月,各骨折端均骨性愈合,未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手功能恢复情况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优56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自行设计的骨折复位克氏针导向钳辅助掌骨骨折复位及克氏针内固定效果良好,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先天性第四、五掌骨融合的形态学和影像学特点,对现有分型系统进行改良,并提出相应的治疗策略。方法总结我科自2007年7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37例(57侧)先天性第四、五掌骨融合病例,以融合方式为依据进行分型,兼顾掌骨融合程度、掌骨头间距、掌指关节脱位、掌骨短缩4个要素,将畸形分为基底融合、分散融合、汇聚融合、完全融合、反向融合5型,后将分散融合及会聚融合两型依据畸形严重程度,分为Ⅰ、Ⅱ、Ⅲ亚型,并提出相应的治疗策略。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可入组改良分型,其中基底融合19侧,分散融合Ⅰ型2侧,分散融合Ⅱ型4侧,分散融合Ⅲ型5侧,汇聚融合Ⅰ型4侧,汇聚融合Ⅱ型7侧,汇聚融合Ⅲ型8侧,完全融合7侧,反向融合1侧。所有畸形的治疗均与治疗策略相符,患手的外观和功能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改良分型具有系统化、规范化的优点,同时能与治疗策略形成良好的对应关系,并为总结临床经验和后期疗效随访提供基础。
简介:摘要融合手术作为治疗脊柱疾病的有效术式已有百余年历史。随着对脊柱疾病理解的加深及手术技术的日益成熟,腰椎融合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疗效也得到了确切证实。然而,融合手术不可避免地破坏了脊柱原有的生物力学环境,限制了相应脊柱节段的活动范围,导致邻近节段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应力大幅增加。当邻近节段出现新发的影像学退行性改变或原有的退变加重,即为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eg);如果存在与影像学退变表现相一致的下肢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则为邻近节段疾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is)。近年来,真实世界研究(real world study,RWS)正在成为医学研究领域中的重点,由于其较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ail,RCT)更贴近临床实践,更注重临床决策的实用性,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国内外各大数据库进行检索,对腰椎ASDis的风险因素及其治疗进展在RWS中的进展进行综述。检索文献显示导致ASDeg和ASDis发生和进展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分为患者相关因素和手术相关因素。一般而言,患者年龄、体重、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内科相关疾病等因素影响了ASDeg的进展。手术相关因素包括手术节段数目、手术方式、邻近节段的干扰、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是否得到纠正等。为预防ASDis的发生,患者可以通过减轻体重和控制内科疾病来减缓ASDeg的进程。医生也可以通过充分手术规划和仔细术中操作以避免医源性因素的影响。同时,对于已经发生ASDis的患者,保守治疗无效可采用手术干预。目前的翻修手术方式主要包括经皮内镜下单纯减压和后路减压延长内固定等。短期的RWS显示经皮内镜治疗ASDis疗效可能等同于再次融合内固定术。仍需大样本、长期的随访结果来指导邻近节段疾病治疗,以期提高临床决策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眉间斧形皮瓣修复内眦部及其邻近的鼻根部皮肤肿瘤切除后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浙江绍兴第二医院整形美容科共收治5例内眦部及其邻近的鼻根部皮肤肿瘤患者,男2例、女3例,年龄48~61岁。皮肤肿瘤切除后,创面大小为0.9 cm× 0.8 cm~2.0 cm×1.8 cm。根据缺损修复的需要,于眉间区域设计并切取斧形皮瓣,根据血供情况,皮瓣蒂部宽度与斧刃长的比例为1∶ 3~1∶ 2,将内眦动脉于内眦角处的穿支血管包含在蒂部时,蒂宽可进一步缩窄。旋转推进斧形皮瓣修复内眦部及其邻近的鼻根部皮肤缺损。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本组5例眉间斧形皮瓣均顺利成活,修复内眦部皮肤缺损3例,蒂宽为皮瓣长的1/2;修复内眦旁鼻根部皮肤缺损2例,蒂宽为皮瓣长的1/3。皮瓣面积为1.8 cm×1.0 cm~4.0 cm×2.0 cm。术后皮瓣成活良好,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短期内两眉间距均有一定缩窄。随访2~24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较好,切口瘢痕纤细、平坦,对于修复内眦部病例,皮瓣的上睑部分略厚,其余病例皮瓣厚薄适中。两眉间距经过一段时间后随着皮肤逐步松弛而获得较大改善,所有患者皮肤肿瘤均无复发。医患双方对手术效果均很满意。结论眉间斧形皮瓣的质地、色泽和厚度与内眦部及其邻近的鼻根部较为接近,血供可靠,简单易行,是修复内眦部及其邻近的鼻根部皮肤肿瘤切除后皮肤缺损的较好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p21邻近基因缺失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遗传学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Xp21邻近基因缺失综合征一家三兄弟的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基因特点等进行分析。以"Xp21邻近/临近基因缺失综合征"、"复合型甘油激酶缺乏症"和"Xp21 contiguous gene deletion syndrome"、"complex glycerol kinase deficiency"为关键词,分别对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和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自建库至2019年12月收录的文献进行检索,并复习相关资料。结果先证者为男童,第4胎,第4产,在新生儿期因"皮肤色素沉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显著升高"诊断为"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失盐型)",患儿血清三酰甘油、肌酸激酶水平显著升高,尿甘油酸水平显著升高,17羟孕酮水平正常,经微阵列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技术分析发现患儿X染色体p21.3p21.1区域5.16 Mbp缺失,确诊Xp21邻近基因缺失综合征,予氟氢可的松、氢化可的松替代治疗,患儿皮肤颜色转为正常,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降至正常。现患儿3岁8个月,智力运动发育落后,腓肠肌假性肥大,无电解质紊乱。患儿父母健康,患儿姐姐18岁,健康;患儿长兄及次兄均在出生不久后皮肤颜色变黝黑、智力运动落后,外院诊断为"脑性瘫痪、肌肉萎缩",分别于1岁及1岁6个月死亡。患儿母亲及姐姐X染色p21.3p21.1区带杂合缺失。文献检索共收集到22例资料完整、基因诊断明确的国内外个案报道,其中13例于新生儿期起病,主要表现为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肌营养不良、高三酰甘油血症、发育迟缓等,少数有特殊面容;Xp21区域大片段缺失变异,主要缺失基因均包括NR0B1、GK和DMD。结论Xp21邻近基因缺失综合征临床表型复杂,且易被误诊,在新生儿期即可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预后不良,需要通过血清生化及基因分析明确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第2~5掌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7年3月至2020年12月我科收治第2~5掌骨头颈部骨折患者61例,随机分为微型钢板内固定组(30例)和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组(31例)。微型钢板内固定组采用切开复位微型T型髁钢板固定,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组采用闭合复位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掌指关节的手指总主动活动度。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切口及钉道感染,均获得良好的骨折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组无骨折复位丢失,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组有2例患者出现骨折复位轻度丢失。微型外固定支架组手术时间为(23.5±3.6)min,明显少于微型钢板固定组(31.8±7.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2.3个月。末次随访时手指掌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优良率比较,微型外固定支架固定组为90.32%,明显高于微型钢板固定组7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和闭合复位微型外固定均是掌骨头颈部骨折可以选择的术式,但采用闭合复位微型外固定治疗后掌指关节功能恢复更优,且具有微创和无需二次手术的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3DCT观察青少年第五掌骨颈骨折(Fifth metacarpal neck fracture, FMNF)的移位情况并模拟手术,探讨顺行髓内克氏针内固定的疗效,总结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采用顺行髓内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23例青少年FMNF的临床资料。本组均为男孩;年龄14~18岁,平均16.5岁;左手4例,右手19例。术前第五掌骨头干角为55°±7°,范围在46°~69°。患儿术前均行患手CT检查并模拟骨折复位,构建髓腔空间3D模型,测量拟植入克氏针的直径、长度以及弯折位置和角度;髓腔直径<2.5 mm时单针固定,≥2.5 mm时双针固定。导入克氏针模型并模拟预弯,观察进针位置、角度和固定效果。据此行骨折闭合复位髓内克氏针内固定术。末次随访时,以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手指关节总活动度系统评定方法与健侧手做比较。比较拔针时及末次随访时双手掌指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差异,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23例均获解剖复位;手术时间(9±3)min,范围在4~17 min。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19个月,平均16.5个月;骨折均于术后4~6周内愈合。末次随访时,第五掌骨头干角为14°±1°(12°~16°)。拔针时患手掌指关节主动活动范围为88°±3°(85°~92°),末次随访时为89°±3°(85°~95°),对侧为89°±2°(86°~93°),三者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患儿手部及上肢功能均恢复良好,手指关节总活动度系统评定均为优。1例患儿于术后5周功能锻炼时针尾磨破皮肤,拔针换药后痊愈,未遗留过多瘢痕。所有患儿均未出现感染、断针、退针以及伸肌腱、皮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亦未见掌骨头骨骺坏死发生。术后皮肤瘢痕均小于0.5 cm,掌指关节外观正常无畸形。结论闭合复位结合顺行髓内克氏针内固定技术治疗青少年FMNF简单、微创、费用低廉且效果良好。在3DCT模拟手术的辅助下,可以更为精确地观察骨折形态、指导制备植入器械并直观预见治疗效果,适合早期康复锻炼,利于患手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顺行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青少年第五掌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我们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顺行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11例明显移位的青少年第五掌骨颈骨折。术后随访患侧、健侧第五掌骨头干角、掌指关节主动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抓握力量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手术疗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7.1个月,所有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骨折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2.8±1.1)个月。患侧第五掌骨背侧成角畸形从术前(44.5±2.6)°显著降至术后(15.7±2.5)°(P<0.001)。术后第五掌骨掌指关节主动活动度,患侧(87.9±2.4)°与健侧(88.5±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4)。术后VAS为0~2分,平均(0.18±0.60)分。患侧抓握力为健侧的85%~101%,平均(91.5±4.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骨折不愈合、移位、功能障碍、畸形以及掌骨头坏死。本组中1例患者出现骨骺板提前闭合,但未发生肢体短缩和成角畸形。结论顺行克氏针髓内固定方法治疗青少年第五掌骨颈骨折,术后功能和外形恢复良好,是一种可靠的手术方式。该术式虽存在潜在的生长板损伤风险,对于骨骺板接近闭合的青少年患者是较好的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桡神经浅支的第一掌骨背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拇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14例拇指缺损患者,采用第一掌骨背桡侧缘或尺侧缘,带桡神经浅支的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术。皮瓣切取面积为2.0 cm×1.5 cm~4.5 cm×3.5 cm。11例供区直接缝合,3例供区采用全厚皮片植皮覆盖。结果本组14例皮瓣全部Ⅰ期存活,无血管危象发生,无坏死及感染发生。术后随访6~15个月,患指外形美观,皮瓣质地柔软,肤色与周围组织接近,且皮瓣耐磨性好。术后皮瓣感觉恢复至S3+,两点分辨觉为6~9 mm,恢复痛温觉。患者能够使用拇指进行日常工作及生活。结论带桡神经浅支的第一掌骨背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拇指缺损具有皮瓣设计合理、血供可靠、切取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是一种修复拇指缺损的理想术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