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胃癌相关的多种标志物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可预测其发生、发展及预后。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分别作为凝血系统及炎症的代表性指标,可预测胃癌患者的预后和生存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升高与胃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增强有显著的相关性;高NLR和胃癌患者的生存期缩短密切相关。由二者联合的F-NLR评分结合了两者在预测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的优点,在胃癌预后预测等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价值,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胃肿瘤 纤维蛋白原 预后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e ratio,PLR)鉴别低于8月龄婴儿畸胎瘤良恶性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畸胎瘤患儿临床资料和30例体检为健康儿童的NLR、PLR数据。52例畸胎瘤患儿中男16例,女36例;年龄范围在8 d至8个月。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0~Ⅱ级畸胎瘤患儿纳入良性畸胎瘤组(44例),Ⅲ级畸胎瘤及卵黄囊瘤患儿纳入恶性畸胎瘤组(8例)。30例健康儿童纳入健康对照组,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范围在21 d至7个月。对数据进行卡方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ROC曲线评估NLR、PLR对鉴别畸胎瘤良恶性的效能,采用Kaplan-Meier绘制生存曲线,组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卡方检验结果显示,畸胎瘤良恶性与NLR(χ2=5.89,P=0.015)、PLR (χ2=7.91,P=0.005)有关系,血清甲胎蛋白与NLR(χ2=5.39,P=0.020)、PLR(χ2=5.13,P=0.024)有关系。恶性畸胎瘤组的NLR为1.66±1.63,良性畸胎瘤组的NLR为0.90±0.71,健康对照组的NLR为0.25±0.14,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恶性畸胎瘤组的PLR为139.67±66.00,良性畸胎瘤组的PLR为85.34±41.47,健康对照组的PLR为66.54±19.83,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NLR与PLR呈正相关(r=0.767,P<0.05)。甲胎蛋白、NLR和PLR诊断畸胎瘤良恶性灵敏度(87.5%)相同,甲胎蛋白、NLR、PLR诊断畸胎瘤良恶性特异度分别为81.8%、59.1%、65.9%,即甲胎蛋白诊断畸胎瘤良恶性特异度较NLR、PLR高。结论对于低于8月龄婴儿,NLR、PLR升高提示畸胎瘤恶性可能,可以将测定NLR、PLR作为一种新型诊断方法帮助术前鉴别畸胎瘤良恶性。

  • 标签: 畸胎瘤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ⅢB期以及其以上分期的NSCLC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4个月的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生存组30例、死亡组66例,对比两组实施化疗前的NLR、LMR值;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NLR、LMR预测患者预后的临界值;并分析不同NLR、LMR水平的NSCLC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NLR、LMR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生存组的NLR值低于死亡组(P<0.05),生存组和死亡组的LM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NLR值预测患者预后的AUC值为0.785、对应的临界值为3.19;LMR预测患者预后的AUC值为0.536,对应的临界值为3.66。不同NLR值的NSCLC患者(NLR≥3.19组与NLR<3.19组)其TNM分期及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吸烟、病理学类型、病灶部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LMR值的NSCLC患者(LMR≥3.66组与LMR<3.66组)其TNM分期、分化程度、年龄、性别、吸烟、病理学类型、病灶部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增加、分化程度增加、NLR升高是晚期NSCL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外周血中NLR值升高会增加患者不良预后的风险。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降钙素原(PCT)预测川崎病儿童伴肺部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辽阳市中心医院诊断川崎病儿童124例,经影像学检查诊断肺部感染例48例(观察组)和无肺部感染76例(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LR和PCT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清NLR和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治疗后2组血清NLR和PC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值均<0.05),但治疗后2组血清NLR和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NLR和PCT水平是川崎病伴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治疗前血清NLR和PCT水平及两项联合预测川崎病伴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0.87和0.90(P值均<0.05)。结论川崎病儿童伴肺部感染血清NLR和PCT水平升高,对预测肺部感染有较好的价值。该研究创新点是为临床早期鉴别诊断川崎病和肺部感染,以及识别川崎病伴肺部感染提供了重要敏感性生化标志物,具有较好的临床操作价值。

  • 标签: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降钙素原 肺部感染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检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AIH患者作为研究组,另抽取8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PLR、NLR、LMR水平检测,记录检测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上述指标对AIH的检测价值。结果研究组PLR(83.2±20.5)、LMR(3.7±1.1)均低于对照组的(166.6±34.7)、(92.7±4.2),且研究组NLR(3.4±1.3)高于对照组(1.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PLR、LMR明显升高,NLR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法分析结果显示NLR及肝功能指标升高、PLR及LMR降低是AIH的危险因素。结论PLR、NLR、LMR与AIH患者病情转化密切相关,通过PLR、NLR、LMR检测可了解患者肝损伤程度,评估患者预后。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炎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细胞/白细胞比值(lymphocyte / leukocyte ratio,LW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monocyte ratio,LM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2月30日至2020年1月30日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进行研究,收集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将患者分为普通组和重症组,使用ROC曲线计算单个连续性变量的AUC及最佳截断值,并计算指标联合诊断的合并预测概率。结果重症组年龄(x2=24.140,P=0.001)、吸烟(x2=0.089,P=0.024)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症组淋巴细胞(t=1.232,P=0.034)、LWR(t=2.312,P=0.013)较普通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症组PLR(t=7.231,P=0.003)较普通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WR<0.12、PLR>253.12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LWR+PLR)双指标联合对于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展为重症的灵敏度为81.1%,特异度为58.8%。结论LWR、PLR可用于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否发展为重症,(LWR+PLR)双指标联合较单指标具有更准确的诊断效能。

  • 标签: 淋巴细胞/白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新型冠状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急性脑出血患者90 d临床预后及其与NLR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重庆涪陵中心医院收治的154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依据患者出院后90 d的mRS量表评分,将0~1分评分良好患者作为观察组(n=95),2~6分评分不良患者作为对照组(n=59),分析两组基线资料、GCS和NIHSS评分、实验室检测结果、影像学资料等因素。结果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酐、NLR、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脑出血位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体积和破入脑室比例小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NLR≥5、血肿体积为急性脑出血出院后90 d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患者预后与血肿破入脑室无关(P>0.05)。结论NLR≥5能够有效反映原发性急性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不良。因此,可将NLR指标作为患者短期预后主要指标,在临床上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脑出血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预后
  • 作者: 林枫 张鸿运 贺迎坤 张鹏 李天晓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介入中心脑血管病科、河南省人民医院卒中中心神经外科、河南省神经介入研发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脑血管介入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脑血管国际联合实验室,郑州 45000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诊断治疗中心神经外科,北京 10005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机械取栓时首通效应(FPE)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关系。方法选择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介入中心脑血管病科自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并采用机械取栓治疗的406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进入研究,根据首次取栓后血管是否完全再通将患者分为FPE组(186例)和非FPE组(220例)。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及手术相关数据,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中,明确影响FPE的独立因素;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各项因素预测FPE的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性别、侧支循环等级分布、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NL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FPE组患者相比,FPE组患者入院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明显升高,股动脉穿刺到再通时间明显缩短,血管再通比例、使用球囊导引导管比例明显升高,造影剂外渗比例、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和死亡率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90 d预后良好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686,95%CI:1.131~3.491,P=0.017)、入院ASPECTS评分(OR=0.143,95%CI:0.094~0.220,P<0.001)、NLR(OR=1.722,95%CI:1.413~2.098,P<0.001)和PLR(OR=1.007,95%CI:1.003~1.014,P<0.001)是影响FPE的独立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性别、入院ASPECTS评分、PLR、NLR及多因素联合(性别+入院ASPECTS评分+PLR+NLR)预测FPE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0.17、0.71、0.77、0.91;NLR在单因素预测FPE时效能最高,截断值为5.86时,特异性为83.3%,敏感性为62.3%。结论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入院时NLR较高易导致机械取栓治疗时FPE失败。

  • 标签: 前循环大血管闭塞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机械取栓 首通效应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lutamyl transferase,GGT)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HBV感染患者,以HBV-DNA载量分为低拷贝组、中拷贝组和高拷贝组,根据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分为A级、B+C级患者。检测对比3组及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血清IL-6、NLR水平,分析血清IL-6、NLR水平与HBV-DNA载量、肝功能指标(ALT、AST和GGT)相关性,及HBV感染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低拷贝组42例、中拷贝组61例和高拷贝组33例。高拷贝组血清IL-6、NLR水平分别为(28.39±6.11)ng/L、(7.26±1.48),高于中拷贝组的(21.62±5.23)ng/L、(5.14±1.21)及低拷贝组(16.13±4.05)ng/L、(3.51±1.06)(F=51.113,P<0.05;F=83.217,P<0.05);血清IL-6(r=0.551)、NLR(r=0.670)与HBV-DNA载量呈正相关(P<0.05);血清IL-6(r1=0.556;r2=0.529;r3=0.503)、NLR(r1=0.615;r2=0.598;r3=0.603)与ALT、AST、GGT呈正相关(P<0.05);HBV-DNA载量(OR=4.088)、病程(OR=2.848)、血清IL-6(OR=3.843)和NLR(OR=3.562)是HBV感染患者肝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HBV感染患者外周血NLR、IL-6呈高表达,与HBV-DNA载量、肝功能相关。

  • 标签: HBV感染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IL-6 HBV-DNA载量 肝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依据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减分率判定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据此分为恢复良好组(63例)与恢复不良组(17例)。记录并比较两组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分析PLR、NLR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结果相较于恢复不良组,恢复良好组患者PLR、NLR参数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与PLR、NLR均呈正相关(r>0,P<0.05);线性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YNIHSS=2.931-0.096XPLR+10.540XNLR,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PLR、NLR升高可能是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显示,PLR、NLR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2、0.884,均>0.75,有一定理想的预测效能。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普遍存在外周血NLR、PLR高表达,这可能是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因素之一,且NLR、PLR值越高,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越差,临床可考虑将监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外周血PLR、NLR水平来预测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指导早期干预与防治。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本研究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和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large contrast ratio,P-LCR)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在不同病情危重程度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表达水平及临床应用价值。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和天津市津南医院2020年1至5月收治的69例COVID-19确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危重程度分为轻型组(15例)、普通型组(46 例)、危重型组(8 例),另选取同期70例已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白细胞总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中性粒细胞绝对数(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NE#)、淋巴细胞绝对数(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LY#)、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小板总数(platelet count,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latelet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PDW)、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large contrast ratio,P-LCR)各指标变化水平,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各项指标对危重型COVID-19的预测价值,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一步分析MPV、P-LCR、NLR单独及联合对 COVID-19的鉴别诊断价值。危重型患者WBC[11.98(8.21,13.43)×109/L]和NE#[7.31(5.18,9.68)×109/L]明显高于对照组[9.85 (7.71,11.21)×109/L;5.55(4.21,6.12)×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63, P<0.01;Z=-9.19,P<0.01),危重型患者LY#[1.41(1.07,2.17)×109/L]明显低于对照组[2.84(1.83,3.57)×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34, P<0.01)。NLR随病情加重而升高,危重型组[4.54(2.34, 6.54)]明显高于对照组[1.77(1.34, 2.2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61, P<0.01);COVID-19患者PLT、PDW、MPV、P-LCR随病情加重而下降,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9.47,P<0.01;Z=11.41,P<0.01;Z =16.76,P<0.01;Z=13.97,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PV、P-LCR、NLR对危重型COVID-19具有预测价值,MPV、P-LCR与COVID-19患者的危重型呈负相关性(OR=1.004, P=0.034;OR=1.097, P=0.046),NLR与COVID-19患者的危重型呈正相关性(OR=1.052, P=0.016)。预后良好组治疗后MPV[11.2(8.5,12.6)fl]和P-LCR[14.7(12.4, 17.5)% ]明显高于治疗前[9.9(7.1,11.2)fl; 12.2(10.2, 16.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47,P<0.01;Z=-5.36,P<0.01), NLR[1.76(1.15, 2.49) ]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2.48(1.79, 4.1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13,P<0.01);预后不良组治疗后MPV[6.9(5.3, 8.9) fl]和P-LCR[9.7(7.2, 11.9)%]明显低于治疗前[8.8(6.4, 10.2)fl]和[11.1(9.4, 14.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9.46,P<0.01;Z=-6.81,P<0.01),NLR[6.79(4.22, 8.14) ]明显高于治疗前[4.84(2.34, 6.5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4,P<0.01);预后不良组治疗前与治疗后MPV、P-LCR、NLR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9.84、14.21、8.54、13.24、10.71、22.87,P均<0.01)。MPV、P-LCR、NLR三项指标联合对于COVID-19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931,敏感度91.5%,特异度94.1%,阳性预测值88.9%,阴性预测值87.4%,优于每项指标单独的检测结果。因此,外周血细胞参数变化可能与COVID-19病情变化相关,MPV、P-LCR联合NLR检测可能对COVID-19的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辅助价值。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NLR-PLR)评分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7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01例,女77例;平均年龄为63岁,年龄范围为21~90岁。患者均行结直肠癌根治术。观察指标:(1)NLR和PLR临界值及其相关性。(2)术前NLR-PLR评分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3)随访和生存情况。(4)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每3个月进行定期随访。随访内容包括肿瘤标志物、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检查、肠镜检查,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6月。总体生存时间定义为自手术日期至末次有效随访日期或患者死亡日期。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NLR和PLR临界值及其相关性。NLR、PLR的受试者工作特征结果显示:NLR临界值为2.7[曲线下面积(AUC)=0.739,95%可信区间为0.638~0.841,P<0.05],PLR临界值为246(AUC=0.640,95%可信区间为0.521~0.758,P<0.05)。NLR与PLR具有相关性(r=0.712,P<0.05)。(2)术前NLR-PLR评分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术前NLR-PLR评分结果显示:NLR-PLR评分0分、1分、2分患者分别为99例、52例、27例。术前NLR-PLR不同评分患者中,肿瘤直径、肿瘤浸润程度、TNM分期、Dukes分期及远处转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294,10.816,9.802,9.525,8.759,P<0.05)。(3)随访和生存情况:17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5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7个月。178例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37个月,其中99例NLR-PLR评分为0分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50个月,52例NLR-PLR评分为1分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44个月,27例NLR-PLR评分为2分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35个月。NLR-PLR评分为0分患者生存时间与NLR-PLR评分为1分、2分患者生存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388,26.388,P<0.05)。NLR-PLR评分为1分患者生存时间与NLR-PLR评分为2分患者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0,P<0.05)。(4)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浸润程度、TNM分期、Dukes分期、远处转移、NLR-PLR评分、血小板-NLR评分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风险比=2.439,2.472,2.221,9.020,2.671,2.099,95%可信区间为1.443~4.124,1.413~4.323,1.282~3.849,4.449~18.082,1.742~4.097,1.339~3.290,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浸润程度、远处转移和NLR-PLR评分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风险比=2.045,5.641,2.271,95%可信区间为1.051~3.979,2.590~12.288,1.185~4.354,P<0.05)。结论术前NLR-PLR评分与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直径、肿瘤浸润程度、TNM分期、Dukes分期和远处转移相关,评分越高的患者肿瘤直径越大、肿瘤浸润程度越高、肿瘤分期越高、越容易远处转移。术前NLR-PLR评分可有效评估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NLR-PLR评分越高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越短。术前NLR-PLR评分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营养预后指数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及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在肝癌根治术患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肝癌根治术患者78例作为对象,设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拟行肝癌根治术治疗。选择同期治疗的肝脏良性疾病手术患者58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完成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水平,计算NLR、PLR值;利用公式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算SII;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术前ALT、肿瘤直径、术前甲胎蛋白(AFP)、肝功能分级等指标,并对观察组患者NLR、PLR和SII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患者治疗后进行18个月随访,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记录两组患者NLR、PLR、SII水平,并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原发性肝癌患者NLR(7.48±1.21)、PLR(25.31±4.23)、SII(452.98±43.69),均高于对照组NLR(2.35±0.96)、PLR(10.49±2.44)、SII(253.23±25.31)(t=6.391、5.328、8.562,P<0.05);观察组NLR、PLR、SII水平与术前ALT、肿瘤直径、术前AFP、肝功能分级有关(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随访18个月,存活患者55例,死亡23例。存活组原发性肝癌患者NLR(4.39±1.46)、PLR(15.93±4.39)、SII(275.69±21.53),低于死亡组NLR(13.59±2.49)、PLR(53.29±6.41)、SII(574.67±46.39)(t=7.398、4.395、6.781,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患者NLR、PLR、SII水平与患者治疗预后呈负相关(r=-0.693、-0.771、-0.709,P<0.05)。结论NLR、PLR、SII在肝癌根治术患者呈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监测其表达水平能评估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肝肿瘤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血小板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肝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纤维蛋白原(FIB)、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在结直肠癌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结直肠外科诊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55例[男98例,女57例,年龄为(63.12±13.99)岁]、结直肠息肉患者90例[男62例,女28例,年龄为(56.86±12.74)岁]和健康体检者150名[男93名,女57名,年龄为(57.02±10.91)岁]。采用仪器法检测血常规、Clauss法检测FIB、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EA和CA19-9,比较3组的NLR、FIB、CEA和CA19-9水平。用ROC曲线分析NLR、FIB、CEA、CA19-9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效能;分析结直肠癌患者NLR、FIB、CEA和CA19-9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将112例随访的结直肠癌患者按NLR、FIB、CEA和CA19-9的中位水平分别分为高值组和低值组,应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分析4项指标的水平与结直肠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NLR、FIB、CEA和CA19-9的水平分别为2.11(1.52, 2.86)、3.21(2.58, 3.86)g/L、3.93(2.27, 8.78)μg/L、15.11(9.10, 25.73)U/ml;结直肠息肉组NLR、FIB、CEA和CA19-9的水平分别为1.74(1.39, 2.17)、2.54(2.26, 3.03)g/L、1.99(1.18, 2.70)μg/L、9.83(6.13, 15.68)U/ml;健康对照组NLR、FIB、CEA和CA19-9的水平分别为1.68(1.33, 2.28)、2.56(2.30, 2.82)g/L、1.85(1.28, 2.59)μg/L、10.03(6.86, 13.26)U/ml。结直肠癌组NLR、FIB、CEA和CA19-9的水平均明显高于结直肠息肉组(Z值分别是3.568、5.913、6.880、4.022,P值均<0.05)和健康对照组(Z值分别是3.916、7.381、9.131、5.251,P值均<0.05),而结直肠息肉组NLR、FIB、CEA和CA19-9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是0.217、0.179、0.320、0.061,P值均>0.05)。单项检测时CEA诊断效能最好,而后依次为FIB、CA19-9和NLRNLR+FIB+CEA或NLR+FIB+CEA+CA19-9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最高,为72.3%。NLR和FIB水平与肿瘤发生部位相关(Z值分别是3.587、7.089,P值均<0.05);FIB和CEA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相关(Z值分别是3.250、3.245,P值均<0.05);NLR、FIB、CEA和CA19-9水平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Z值分别是2.010、3.276、3.312、2.921,P值均<0.05)。NLR、FIB、CEA和CA19-9高值组患者的预后明显差于低值组(χ²值分别是5.744、6.048、4.389、6.942,P值均<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NLR>2.15和CA19-9>15.47 U/mL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NLR、FIB、CEA及CA19-9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结直肠癌的辅助诊断及预后评估。

  • 标签: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纤维蛋白原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9-9 结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化疗的107例mCRC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化疗前及化疗3周期后AGR、NLR及PLR值进行回顾性分析;3周期后根据疗效评价将患者分为3组:部分缓解(PR)组、病情稳定(SD)组、疾病进展(PD)组,分析各组化疗前后AGR、PLR及NLR值的变化及变化程度与疗效的关系。结果PR组18例,SD组53例,PD组36例,3组间年龄、性别、远处转移部位、肿瘤部位、T分期、N分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33,P=0.721;χ2=2.94,P=0.230;χ2=2.34,P=0.674;χ2=0.80,P=0.669;χ2=5.68,P=0.224;χ2=2.06,P=0.375)。PR组患者化疗前AGR、PLR及NLR值分别为1.57±0.19、180.05±102.77、5.19(4.50,5.83),化疗后分别为1.45±0.23、115.81±55.79、1.83(1.06,2.8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32,P=0.033;t=2.84,P=0.011;Z=-2.94,P=0.003);SD组患者化疗前AGR、PLR及NLR值分别为1.66(1.40,1.77)、158.18(103.81,236.26)、2.41(1.75,4.07),化疗后AGR、PLR及NLR值分别为1.35(1.15,1.60)、123.85(94.86,176.44)、1.49(1.27,2.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4.51,P<0.001;Z=-3.31,P=0.001;Z=-3.90,P<0.001);PD组患者化疗前AGR、PLR及NLR值分别为1.60(1.48,1.87)、122.07(77.14,175.72)、2.37(1.28,4.20),化疗后AGR、PLR及NLR值分别为1.26(1.08,1.40)、176.39(139.89,280.64)、4.71(3.71,6.9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4.49,P<0.001;Z=-3.42,P=0.001;Z=-4.18,P<0.001)。化疗前后AGR差值(OR=3.66,95%CI为1.29~10.39,P=0.015)、PLR差值(OR=0.99,95%CI为0.99~1.00,P<0.001)及NLR差值(OR=0.59,95%CI为0.49~0.70,P<0.001)与临床疗效相关,AGR差值越大,近期疗效越差;PLR及NLR差值越大,近期疗效越好。治疗前后AGR、PLR及NLR的变化值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由大到小排序为ΔNLR>ΔPLR>ΔAGR(r=-0.68,P<0.001;r=-0.51,P<0.001;r=0.25,P=0.009)。结论化疗前后AGR、NLR、PLR水平变化与mCRC患者的近期疗效相关,对于患者疗效监测及治疗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有一定意义。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related lipid carrying protein,NGAL)联合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对急性百草枯中毒(Acute paraquat poisoning,APP)患者早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于2019年3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急救医学部收治的APP患者108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设为对照组;并根据观察组诊断结果及28 d生存情况将观察组分为死亡组51例,存活组57例,依据各自检测结果分析NGAL、NLR与APP患者死亡的相关性,探讨NGAL、NLR两者联合对APP患者死亡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NGAL、NL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NGAL、NLR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NGAL、NLR与APP患者28 d死亡呈正相关,2 d时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456、0.638(P<0.01);NGAL、NLR及两者联合对死亡预测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4、0.869、0.905。结论NGAL+NLR联合检测对APP患者28 d死亡早期预测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百草枯 百草枯中毒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炎性指标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及单核细胞计数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糖尿病性心肌病(DCM)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20年1月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DCM患者(DCM组)、2型糖尿病(T2DM)患者(T2DM组)及健康人群(健康组)各101例,对3组一般资料、NLR、PLR、MHR、血糖、血脂、血尿酸、胱抑素C和超声心动图(左室舒张功能及射血分数)、心电图(心律失常及ST-T改变)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与健康组相比,DCM组NLR及MHR均显著升高(H=19.982、11.607,P均<0.05);与T2DM组相比,DCM组PLR较高(H=9.969,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NLR与PLR呈正相关(r=0.644,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舒张压、胱抑素C、NLR及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是DCM的危险因素(β=0.069、3.583、0.356、1.268,P均<0.01)。其中NLR每增加1个单位,糖尿病并发DCM的风险增加1.428倍。结论DCM患者NLR、PLR及MHR较高,NLR是DCM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血炎性指标 慢性炎症 糖尿病性心肌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危险度分级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抽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0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标准将其分为低危组32例,中危组31例,高危组27例,再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NLR、PLR水平。通过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对照组、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NLR、PLR水平依次升高,两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包括肿瘤直径大、核分裂象大、NLR水平高、PLR水平高、NIH分级高(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无关(P>0.05);肿瘤长径大、核分裂象大、NLR水平高、PLR水平高、NIH分级高是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危险度分级越高的GIST患者NLR、PLR水平越高,NLR、PLR水平高是影响GIST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心房颤动(房颤)伴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射频消融术的房颤伴心衰患者,术后3、6、9、12个月门诊随访,根据随访期间房颤是否复发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收集并比较2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和NLR等炎症相关指标。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NLR与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LR对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影响,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对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883例患者,男性460例(52.1%),年龄为(64.4±10.7)岁。房颤复发组246例(27.9%),非复发组637例(72.1%)。复发组中房颤病程、NLR、中性粒细胞计数、N末端B型利钠肽原、体重指数均高于非复发组,淋巴细胞计数低于非复发组(P均<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LR与房颤复发呈正相关(r=0.33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示,NLR是房颤伴心衰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OR=1.634,P<0.001)。ROC曲线示NLR预测房颤伴心衰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715(95%CI:0.668~0.762,P<0.001),灵敏度为55.61%,特异度为84.54%。结论NLR对房颤伴心衰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房颤的复发有着较好的预测价值。

  • 标签: 炎症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射频消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6分钟步行距离(6MWD)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频繁急性加重表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其中,频繁急性加重表型54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频繁急性加重表型48例。检测各组NLR、RDW、6MWD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频繁急性加重表型的NLR水平高于非频繁急性加重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643,敏感度72.92%,特异度62.26%。2组间RDW水平、6MW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频繁急性加重表型患者NLR水平升高,对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频繁急性加重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