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基于2004-2012年沪市公司董事会秘书的个人特征,从市值管理的两个维度(投资者预期管理和市值波动性)检验董事会秘书在上市公司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由谁担任董事会秘书”对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有着显著的影响。董事会秘书能力越强,越能有效地管理投资者预期,董事会秘书所在公司业绩越容易达到或超过分析师的预期,分析师预期的分歧程度越小;同时,董事会秘书能力越强,公司的市值波动性越低。此外,研究还发现,我国董事会秘书薪酬体系呈现“能力薪酬”模式,董事会秘书薪酬与能力水平显著正相关。当监管层对公司董事会秘书做出处罚时,市场产生负面反应。这些结果表明,董事会秘书在我国上市公司资本市场运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的结论为中国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加强对董事会秘书任职条件审核与履职行为的监管及考核提供了理论依据。
简介:本文以披露了2003年年报审计费用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审计费用率与董事会特征的相关性。本文发现,审计费用率与独立董事的规模显著负相关,与董事会的独立性、非独立董事规模显著正相关,与董事会会议次数不相关;与审计委员会的设立、独立董事的薪酬相关性不显著。客户规模、子公司个数、应收账款和存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审计任期仍是影响审计费用率的主要因素;审计任期与审计费用率的相关性说明,审计师首次执行审计业务时不仅没有审计折价现象,反而可能存在显著的审计溢价。发现表明,独立董事相对规模较大的董事会支持高质量的审计服务,而绝对规模较大的董事会更可能改善公司内部控制环境。
简介:2001年12月24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6号——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使我国成为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之后又一个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审计收费的国家,也从此为审计研究增加了一块可以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的新领域。2002年至2006年4月1日,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索在篇名中含有“审计收费”和“审计费用”字眼的文章,分别检索到43篇和14篇,其中不乏采用实证方法的文章。综观这些发表文献,基本可分为两个研究方向:一是研究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二是研究审计收费对审计师独立性和审计质量的影响。
简介:本文从产权理论出发,构建了在大股东可转让权较难实现、产权法律保护薄弱等为特征的新兴市场环境中,大股东追逐控制权收益而内生形成的其控制董事会结构的理论框架。利用中国证监会在上市公司中强制引入独立董事的事件,我们实证检验了大股东控制权收益对董事会结构调整方式选择的影响。具体而言,证监会要求独立董事至少占董事会人数的三分之一,大股东为了削弱独立董事对自己可能的监督,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1)大股东控制权收益越高的公司,选择减少非独立董事规模的调整方式(来相应减少引入独立董事人数)的可能性更大;(2)大股东控制权收益越高的公司,独立董事人数达标的时间更可能被推迟;(3)描述性统计发现,来自于第一大股东的董事在董事会调整完成后,占全部非独立董事的比例显著提高,从而更利于大股东控制董事会。本文的理论和政策含义是: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相当程度上内生于大股东产权收益的实现方式,对治理结构进行一刀切式的外生管制可能难以取得预定的效果。
简介:本文以中国商誉会计准则执行和上市公司高额商誉减值现象为研究背景,以2007—2012年度发生的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交易事件为研究对象,讨论了董事会决策权配置过程中的代理问题与信息不对称问题对并购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集权决策降低了主并企业的并购效率,加剧了并购后续期间商誉减值概率和减值金额。其次,引入控制权制衡这一调节代理问题的外生变量后,我们发现股权制衡度对并购集权决策的低效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再次,本文从缓解信息不对称的视角加入了财务背景董事这一指标,研究表明国企董事会中的财务背景执行董事有助于降低后续期间商誉减值的概率,并以调节作用的方式缓解了国有企业集权决策对并购的不良影响,但是在民营企业中财务背景董事并未表现出上述作用。本文最后为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决策权力分配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同时考虑了上述公司治理问题对企业会计后果的影响,包括商誉会计准则的制定、并购定价与商誉估值的公允性问题,有助于促进并购过程中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