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中宜部、国家经贸委、外交部、监察部、国务院港澳办、国家工商局、国家技术监督局日前联合发出《关于对企业进行乱评比活动有关问题的通报》。通报指出,近两年来,我国仍有一些社团组织未经批准,举办对企业的评比活动。或以推荐、排序、认定、上榜、宣传介绍、公布调查结果等形式,搞变相评比活动;一些经营性机构通过变相评比活动牟取暴利;个别在境外注册的组织到内地举办评奖活动,向企业索取高额费用,有的甚至采取瞒骗的手段,引诱企业出钱买“假奖”。十项乱评比活动为:1、“中国企业最佳商誉”等级确认活动;2、“名牌商品”介绍活动;3、“中国市场行业第一企业”推展宣传活动;4、“中华驰名品牌认证活动;5、“中国名牌发展奖评选活动;6、“97年市场品牌调查评价活动;7、“中国市场商品(服务)顾客满意度”调查暨宣传发布活动;8、“中国公认名牌”认证发布活动;9、“中国城市主导晶牌竞争力”调查发布活动:
简介:<正>近几年来,短期化行为似乎成了社会通病,已在各行业、各部门蔓延开来.对此,人们耳濡目染,司空见惯,往往不以为然.然而其影响之深,危害之大,都是无法以“数”计量的.在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诸因素中,这是一个不可小视的因素.诸如积累与消费的双膨胀,经济发展速度与结构的双失调,财政收入滑坡,财政失衡等等,莫不与短期行为的病毒侵扰相关联.如果短期化行为得不到有效地遏止,国民经济发展的后劲就无从谈起,21世纪的经济腾飞也将成为泡影.那么短期行为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如何遏止短期行为?这不仅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和探讨,本文拟就运用财政调控功能遏止企业短期化行为问题略陈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