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华北石油报社社长、总编辑魏令华同志的作品选《钻塔下的记忆》(上、下卷),近日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原石油工业部副部长李敬题写书名,河北省企业报协会顾问、河北省新闻出版局教授级报纸审读员宋寿裕和中国石油记协秘书长、中国石油报社副总编辑庞志学分别作序。该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在各级报刊发表的新闻作品、新闻论文和其他体裁的一些作品。作者附在书中的92篇“采写漫笔”——或叙述新闻的采写经过,或补充原稿的写作背景,或分析稿件蕴含的启示,或讲述发自内心的感受,篇篇循事缘情,努力探求做人、做事、做文的道理,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迪。该书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思想,又有经验,融历史价值与专业价值为一体,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和火热的激
简介:了解中共党史的人一定知道史沫特莱,了解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人也一定知道史沫特莱,对鲁迅先生略知一二的人,也一定知道史沫特莱。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就是这样一位把自己的一生和中国大地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美国记者、作家、社会活动家。她说:“我到过很多国家,但无论到哪儿,我总归是一个外国人,只有当我在中国的时候,就不感到自己是一个外国人。不知是什么缘故,在那里,我总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民中间的一个,我仿佛已经生根在那块土地上了。”事实的确如此,史沫特莱的一生是和中国结缘的一生,中国人民永远记住了这位在中国灾难深重时,真诚地帮助过自己的杰出女性。
简介:<正>一、路透社在上海设立分社的由来“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亚洲太平洋风云变色,引起全世界瞩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的路透社和法国的哈瓦斯社联袂到上海设立分社。他们从各自不同利益出发,每日将东亚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以及文化方面的重大信息作为国际电讯发回各自的总社,同时这两家分社也把从总社收到的国际新闻译成中文,供给上海的中文报纸采用。1931年秋冬之际,路透社决定设立上海分社时,首要任务,就是物色能将英文译成中文的翻译人才。外国通讯社初来上海,人地生疏,要找到一位合适的人来主持中文编译部,是不太容易的。哈瓦斯社借助法租界工部局找到一位早年留学法国的学生张翼枢,没有遇到什么困难;路透社则几经波折,最后在它的华人职员中找到了伍特公便把主持中文部的重任落在伍的肩上。
简介:以网络为代表的“大媒体”以王者姿态吸纳一切。报干面对这场突变,策略却是模糊的。2005年底召开的国内都市报研究会就曾号召“全国报界应当联合起来.积极运用法律武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改变新闻产品被商业网站无偿或廉价使用的现状”。但迄今也无实际举措。其实,保护知识产权只是一个方面,如今更要紧的其实是报业整体的行业权利。只是,这种权利未必是要求予以保护,而是报业要奋起争取的。面对大媒体的冲击,报业的态度很多样,但都反映出报业面对大媒体准备不足。须知,如今的新闻竞争,谁掌握了内容,谁就掌握了“生死”;谁掌握了大媒体技术,谁就掌握了“生死时速”。这不仅是融合的问题,更是行业的存亡问题。大媒体改变了一切,此时,只有“技术为王”,才可“内容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