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心”在先秦儒家思想中是一个关键性的概念,通过“心”的作用,人之道德主体不断生成。孔子以“心”确立了人的道德本质的内在向度以及道德实践的主体地位;孟子和荀子分别从两个面向诠释了“心”的理论,“心”既有道德内涵,又具有认知功能,进而成就了人作为道德主体的存在方式。先秦诸子所言“心”具有是非判断、价值评价和道德训令的功能;“心”塑造了道德主体的伦理规定性,生发了道德主体的内在道德自觉,引导着道德主体不断实现精神超越。

  • 标签: 先秦儒家 道德主体 生成
  • 简介:康德的道德是其批判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在道德自律的基础上,就道德与幸福、理性与自由、动机与效果等问题阐述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激励人们对道德世界、至善境界的追求,但同时也反映他道德学说的两面性。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对康德道德学说的矛盾性进行了分析和论证。

  • 标签: 道德 理性 至善
  • 简介:在中国伦理史上,道家作为一个与儒墨相对立的学派,其思想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我们说,老子是先秦道家的创始人,而老子以后,道家又分为两大流派,一是庄周所倡导的老庄流派,一是齐国道家所倡导的黄老学派。黄老学派后来与法家合流,形成了“黄老刑名之学”。我们今天所说的道家,一般说来,是指以老庄为代表的一派。这一道德念的总的倾向是:以保存个人的生命,超脱

  • 标签: 庄周 黄老学 德经 中国伦理 天地万物 坐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周恩来同志的高尚道德是举世公认、有口皆碑的。在党中央提出要从严治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认真学习周恩来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建设的一系列论述,研究其道德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其特点,从而开发民族精神之宝藏,对于指导当前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周恩来同志 精神文明建设 从严治党 民族精神 敬业乐群会 日夜操劳
  • 简介:中国传统"和"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人心和善的道德。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人心和善的道德和崇善的优良传统,形成内涵丰富的"善"文化。今天,梳理中华民族传统"善"文化的形成,明确人心和善道德的基本内涵,对于我们加强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人心和善 道德观 思想道德建设
  • 简介:良知是指道德理性的内在凝结与知能化表现而言.良知之"能"主要体现着道德理性对现实世界的观照与统摄作用;其"不能"则体现着良知与现实世界的隔离性与超越性.从孟子到张载到王阳明,良知一直沿着"能"的方向发展,至阳明弟子徐爱,始有"不能"的追究.从历史的角度看,良知"能"与"不能"的界限呈现出不断变化的色彩:先秦的"不能",至宋明而成为"能",张载的"能",至阳明又成为"不能",而至熊十力复又成为"能",其"能"的界限始终随着主体的体认度与认同度的深化而不断拓展,并且也始终是以"不能"作为其"能"的前提基础与现实支撑的.

  • 标签: 良知 道德理性 不能
  • 简介:摘要儒家教育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本文从什么是儒家教育的优良传统,为什么要传承儒家教育的优良传统,怎样传承儒家教育的优良传统,三个方面论述了儒家教育对技工院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 标签:
  • 简介:道德念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中日道德非常相似,都重名惜誉,以失去名誉为耻.但其行为方式的体现却有所不同,中国人表现为一种自律性,而日本人却倾向于他律性.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也有所不同.

  • 标签: 耻感文化 自律性 他律性 中国 日本 道德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邓小平同志设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始终不渝地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立国之本,反复强调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他认为实行各项经济政策和对外开放政策,要用共产主义道德约束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的言行,包括用共产主义的思想、理想、信念、道德、纪律、革命的立场和原则等,把这些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精神支柱和主要动力,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从根本上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 标签: 邓小平思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精神文明建设 道德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共产主义道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借助清教的伦理道德对《红字》中的人物的罪与罚进行新的解读,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可以展现其处于清教伦理道德的社会环境下所具有的特定的伦理道德意识与人性自由之间的矛盾,并由此导致的罪与罚,以及为了获得最终的灵魂救赎而走的艰难历程。

  • 标签: 自然人性 伦理道德观 罪与罚 救赎
  • 简介:摘要本次调查以“关于当代学生道德”为主题,通过问卷调查及分析的方法进一步了解我国当代学生的道德道德素养等方面的情况。

  • 标签: 当代学生道德观
  • 简介:摘要: 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在数千年的社会生活中,人们追寻道德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进入新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发展方兴未艾,新时代的浪潮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不断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当中去。本文主要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例如,我们可以强化社会环境的育人功能、多方面完善高校应对措施、构建新时代家庭教育以及培养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

  • 标签:
  • 简介:道德是维系社会成员关系的纽带,它规范和调整着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马克思主义道德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基督教神学道德和资产阶级道德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道德的起源、本质、发展、变化及其社会作用、基本特征的科学理论体系。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道德,是正确分析和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道德问题,建设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道德念体系和道德秩序的必要前提。

  • 标签: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新时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道德重建
  • 简介:《老子》道德,可以从"上善若水、慈朴为宝、道法自然、轻名弃利、柔弱不争"五个方面理解。这种思想可以促进人们人格的独立和完善,对抑制当代人们浮躁的心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潜在地、隐含地作用于当代社会,对当代的道德教育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对我们完善德育目标、扩大德育整体效应,重视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尤其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 标签: 老子 道德 德育思想 现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