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几乎都有肢体功能障碍,肢体功能障碍包括偏瘫侧上下肢的运动、手功能和感觉功能障碍。上肢和手的活动受到很大的限制,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意愿效果。所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中风偏瘫患者上肢及手的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以减轻家庭与社会的压力,使其尽快回到家庭与社会成为康复的首要目的。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悬吊训练技术对脑卒中后步态障碍患者进行训练,观察该类患者步行功能改善的变化。方法:选择符合治疗条件的3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悬吊运动训练。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的平衡功能、步行能力。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Holden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提升幅度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悬吊训练技术与常规康复训练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和步行能力,改善步行功能障碍。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Bobath技术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2月至2021年8月在某省中医院入住康复医学科的脑卒中患者40例,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新Bobath技术治疗。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定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和Brunnstrom上肢功能分期进行评定。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和Brunnstrom上肢功能分期情况,观察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情况和生活自理能力。治疗后,简易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结果:实验组(43.6±3.2)分, 对照组(38.7±3.4) 分。治疗后改良 Barthel指数:实验组 (71.4±6.3) 分, 对照组 (62.4±7.3) 分 。两组患者的简易Fugl-Meyer上肢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及Brunnstrom上肢功能分期情况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用穴位中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穴位中频电刺激治疗。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进行评估。结果: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MAS分级、FMA评分、MBI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2.治疗后组间比较,实验组MAS分级、FMA评分、MBI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穴位中频电刺激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痉挛程度、缓解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提高ADL和生存质量,值得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重度运动功能障碍儿童因障碍程度重通过常规康复训练很难有效改善运动功能,由此造成儿童多方面发育受限,长期的功能障碍对儿童心理成长及家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康复中心总结多年开展引导式教育的成功经验,针对重度运动功能障碍患儿开展引导式教育小组课程,取得显著效果,不仅儿童功能得到全面改善,还改变了家长以往对康复效果的悲观态度,积极参与儿童小组教育和家庭康复教育,使儿童的康复教育有了良性健康的环境。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虚拟现实技术(VR)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证实这一组合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挑选出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 60 名在某医院康复科中,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30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认知功能训练,实验组予以虚拟现实技术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的联合治疗。每周训练 5 天,每天训练 30 分钟,共治疗 6 周。在治疗前后分别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证评估量表(MoCA)来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基本资料比较无太大差别>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 MMSE、 MOCA 得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提高,其中实验组MMSE、MOCA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数据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数据证明 VR 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训练对卒中后患者的认知功能具有改善作用。
简介:【摘要】 教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国道,授学业,解人生之惑,是为教师天职。作为教师,先立己德,方可树人。我们需着重探讨教师如何修炼自身,强化师德,在教者一言一行中,将“德”潜移默化至学生,播撒“德”之种,浇灌“德”之花,树“德”之人。我们不能重教书而轻育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成材的前提应该是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