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事。开放大学作为承担成人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主体,同样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而高校的思政教育则以承担这一任务为直接目标,是高校培养人的特色不可或缺的主渠道。但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却差强人意,尤其面对国内外各种思潮泉涌般出现,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等问题,思政教育走向开放势在必行,是时代要求。实施开放的思政教育,必须打造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建立开放思政大格局,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各类课程同时发力、协同育人的范式,真正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
简介: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人类劳动的重要思想,常被西方学者批评为"抽象"、"先验"和"非科学"的"费尔巴哈主义人本主义"。事实上,马克思思想的发展过程并不存在"费尔巴哈阶段",把"自由自觉的人类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正是马克思完全超越主观唯心主义和直观唯物主义的地方,是马克思对人类现实劳动历史地位的科学抽象。同时,"劳动类本质"与"社会关系总和"的思想并不冲突,"劳动类本质"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逻辑起点,"社会关系总和"论则是在此基础上发展成熟的人本质理论,二者从不同角度规定了人的本质,在理论上各有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