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随看技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技术教育开始被许多国家纳入到基础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中。然而.在技术教育得到广泛发展的同时.对它的范式选择也一直在持续不断的进行。其中的焦点问题就是:究竟该如何理解技术?我们要将怎样的技术教授给学生?这一类问题不仅始终缠绕着技术教育领域.也使这一领域外的人士对技术教育认识模糊。正如荷兰技术教育学者德瑞斯(deVries)所认为的.未经省察的技术是不值得教的。在技术教育范式建构中,无论是技术教育目标的确立、技术教育内容的选择。还是技术教育课程的实施。都应该立足于对技术内涵清晰的把握上。
简介: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早期活动的时间界定.方法随机抽取腹股沟斜疝病例60例,其中进行巴西尼氏法修补者30例,应用巴德补片进行无张力修补者30例,对上述患者观察术后24小时内、1天、2天、3天、5天时间段内,患者术后活动后出现切口疼痛的情况.结果巴西尼氏法疝修补患者术后上述时间段内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00%、96.7%、96.7%、33%、3.3%,无张力疝修补患者术后上述时间段内疼痛发生率分别为96.7%、10%、6.7%、3.3%、0%.两种方法比较,24小时内无统计学差异,24小时到3天内有统计学差异,3天后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患者的活动可从术后24小时开始,不发生切口疼痛,早日进行生活自理.
简介:摘要“平膜打孔法”在播种育苗生产实践操作中,可操作性强。笔者在万家畔苗圃采用“平膜打孔法”与常规育苗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平膜打孔法”对苗木产量提高幅度较大,大面积推广应用,可提前一年达标出圃。
简介:目的探究肝性脑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并总结其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60例肝性脑病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其疾病诱发因素,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60例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分别为:感染17例(28.33%),高蛋白饮食16例(26.67%),消化道出血13例(21.67%),电解质紊乱7例(11.66%),便秘4例(6.66%),另外有3例(5.00%)病人是由于其他诱因引发该病。通过积极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有33例(55.00%)病人显效,有22例(36.67%)病人有效,另外只有5例(8.33%)病人无效,其疾病治疗及护理有效率高达91.67%。结论针对肝性脑病的诱因进行尽早、有效的护理干预,去除诱因,能够改善预后,延缓疾病的进程,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简介:室温下,以Ti(S04)22-6g/L,H2021-2g/L,NaF3-5g/L,EDTA2-6g/L为转化液的主要成分,加入1-2g/LCe(N03)3.6H20促进转化膜的致密性和均匀性,控制转化液pH4.0-4.5,转化处理10min,在样品表面制备一层化学转化膜.通过中性盐雾测试和电化学测试表征转化膜的耐蚀性,采用冷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观察转化膜的微观形貌,X射线能谱仪(EDS)分析转化膜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该转化膜耐蚀性优艮,EDS能谱分析得出这层颗粒状物质主要由Na,A1,F元素和少量的Mg,Ti,O元素组成,推断转化膜的主要成分为Na3AIF6,铈盐起到促进转化膜致密性和均匀性的作用.
简介:摘要黄炎培先生提出的“手脑并用,学做合一”职教理念要求职业学校教学要倡导强调素质、注重创新、立足服务;倡导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倡导注重技能教学,注重实际运用的教学方针;倡导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统一;倡导育人第一,敬业乐群的办学理念。
简介:目的比较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早期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早期肝性脑病患者81例,随机分为应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个性化优质护理的优质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复发率、临床治疗有效率、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优质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7%(38/41)、87.5%(3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3,P〈0.05),优质组住院期间肝性脑病复发率(4.87%,2/41)明显低于对照组(12.5%,5/40,P〈0.05),且优质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早期肝性脑病患者中开展个体化的优质护理,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防止肝性脑病复发,增加对护理的满意度,从而使得临床护理质量得到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