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低氧训练降低体重的同时对肥胖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方法:3周离乳大鼠,高脂饲料喂养12周致肥胖,经过适应性训练后挑选肥胖大鼠40只,分成4组,常氧安静组、常氧训练组、低氧安静组、低氧训练组,每组10只。训练组用水平动物跑台进行耐力训练,训练强度为常氧下25m/min,低氧下20m/min(低氧浓度为13.6%,相当于3500m海拔高度),持续运动1h/天、6天/周、共4周。最后一次训练后恢复24h取材,取材前大鼠禁食、禁水12h,称重麻醉,量身长,计算Lee’s指数;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ELISA测血清骨代谢标志物骨钙素(OC)、骨碱性磷酸酶(BALP)、I型原胶原C端前肽(PICP)、I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I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N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取双侧肾周和附睾脂肪,称重,计算脂体比。分离左侧股骨和胫骨,称重,计算骨体比。双能X光检测大鼠股骨和胫骨两端以及中点的骨矿含量和骨密度,取3点的平均值作为股骨和胫骨的骨矿含量和骨密度。研究结果:1)与常氧安静组比较,低氧训练肥胖大鼠体重、lee’s指数及脂体比均显著降低(P<0.01),骨体比显著升高(P<0.05);2)股骨、胫骨的骨密度以及骨矿含量低氧训练与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低氧训练组肥胖大鼠血清骨形成标志物OC、PICP、PINP较常氧安静组和低氧安静组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PICP显著高于常氧训练组(P<0.01),低氧训练组肥胖大鼠血清骨吸收标志物CTX、NTX和TRAP较常氧安静组和常氧训练组均显著升高(P<0.05,P<0.05,P<0.01)。结论:1)4周低氧训练可降低肥胖大鼠体重、脂体比,增加骨体比;2)4周低氧训练促进肥胖大鼠骨形成和骨吸收,骨代谢处于动态平衡,尚未对股骨和胫骨骨密度产生明显影响。
简介:目的:通过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Pubmed、WebofScience、GoogleScholar,CochraneLibrary核心数据库进行检索,关于国内外运动干预对肥胖患者血清瘦素干预(RCT)的文献研究。经筛选符合本文研究的文章共92篇,遴选干预试验数据346对进行类比研究。方法:通过meta-analysis计算每一对数据的效应值,利用数据标准差计算权重平均后得到其95%置信区间。当置信区间为0或大于0,说明运动干预对血清瘦素(leptin)的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当小于0时,说明运动干预指标对人体血清瘦素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效应值绝对值越大,效果越明显;反之亦然。利用效应值的大小来探索不同运动干预条件下,肥胖患者血清瘦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运动干预中,不同性别肥胖患者对运动干预方式的选择为"抗阻训练+有氧练习",其效应值最小,说明该运动干预方式对人体血清瘦素水平降低效果显著(p〈0.01)。在干预各个指标计算中发现,不同性别25~40岁年龄段干预的效应值最大,因而运动干预后的血清瘦素水平降低水平不明显。男性在锻炼周期为12周,锻炼强度在80%~90%VO_2MAX,锻炼频率每周4次,锻炼时间在60min每次,相对同类各指标效应值最小,说明以上干预指标的选择对肥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降低显著(p〈0.01)。
简介:目的:探讨以校园环境为主要干预场所,以促进学龄儿童健康、降低肥胖发生率为目标的干预策略的效果。方法:以深圳市松岗小学为干预学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2~5年级分别抽取1~2个班级学生作为观察对象,比较干预实施1学年后超重/肥胖检出率和儿童饮食行为及体力活动水平等方面的变化。结果:干预1学年后,(1)学龄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下降,其中,超重检出率从18.0%下降至12.4%,肥胖检出率从9.4%下降至5.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学龄儿童的饮食行为发生改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表现为:饮食结构上选择“荤素均匀搭配”的比例提高,吃水果的频率明显增加,进食的速度明显下降。儿童选择“一周之内不吃西式快餐”的比例提高。(3)干预1学年后,儿童休闲式体力活动时间明显增加。体力活动水平不足(<180min/周)的比例明显下降;教师对学龄儿童体力活动水平的态度改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4)儿童对于体育锻炼有了更好的认知,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制定的干预策略对于降低学龄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有效,且对提高学生体力活动水平和改善饮食行为均有明显效果。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长期抗阻训练对肥胖青少年体重与脂肪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至8月期间在郑州动乐美健身俱乐部12~15周岁进行抗阻训练的30例肥胖青少年予以研究,对肥胖青少年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脂肪含量、舒张压、收缩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进行观察与记录,从而判定长期抗阻训练对肥胖青少年体重与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经过6周的抗阻训练之后,肥胖青少年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脂肪含量明显降低,抗阻训练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6周的抗阻训练之后,肥胖青少年的舒张压、收缩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明显改善,抗阻训练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肥胖青少年进行长期抗阻训练,能够显著减轻体重,降低脂肪含量,改善各项生化指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