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研究RPE与%VO_2max、%HRmax、心率、运动负荷强度、脂肪消耗量、糖消耗量以及能耗总量之间的关系,探讨普通健身减脂活动中利用RPE来判定其健身负荷强度的可行性以及适宜的负荷强度。方法:对17名在校女大学生进行递增相同负荷功率的跑台至力竭运动测试。结果:1)随着运动负荷的逐渐递增,RPE值与%VO_2max、%HRmax、运动负荷、心率、糖消耗及总能输出量呈现高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12、0.899、0.947、0.905、0.869、0.913,而与脂肪消耗呈现中度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705,经统计学检验P〈0.001。2)脂肪消耗最大值为6.56mg/min/kg,其对应的RPE值、%HRmax以及%VO_2max分别为:10.75±2.04(8~13)、69.94%±6.05%、55.93%±11.02%。3)间接估算的靶心率为146.67±6.14次/min,实测脂肪消耗最大值负荷阶段的心率为136.99±12.05次/min(P〉0.05)。结论:1)RPE与心率、%VO_2max、%HRmax、脂肪消耗量、糖消耗量以及总能输出量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可作为日常运动健身减脂负荷强度判定的有效指标;2)RPE(6~20)值在8~13,均值为10.75,运动负荷强度在55.93%VO_2max和69.94%HRmax时,机体脂肪消耗量达到最大,可以作为适宜的健身减脂负荷强度。
简介:为了探究中超联赛球员高强度跑动表现的特征,选取2016赛季中超235场比赛打满全场球员(N=3446名)的高强度跑动指标作为研究对象。以球员位置、球队实力和比赛阵型作为自变量,9项高强度跑动指标作为因变量进行研究。运用数据级数推断法,将球员位置、本队实力和比赛阵型对球员高强度跑动表现影响的显著性进行界定。研究结果显示:(1)中超联赛边路和前场球员表现出高强度跑速度快和间歇时间短的特征;本方控球时,高强度跑和冲刺跑距离边路和前场球员比中路和后场球员长;对方控球时,高强度跑和冲刺跑距离后场球员则比前场队员长。(2)本方控球时,高强度跑距离上游球队边后卫和中前卫比中游球队长,高强度跑距离中游球队的边前卫和前锋比上游球队长;对方控球时,高强度跑距离上游球队中后卫比下游球队长,高强度跑动距离中游和下游球队的边前卫和前锋比上游球队长。另外,高强度跑间歇时间上游球队边前卫和前锋比中游和下游球队长,所有位置球员上游球队高强度跑动速度快于下游球队。(3)本方控球时,高强度跑和冲刺跑距离4-2-3-1和4-3-3阵型的边后卫和边前卫比4-4-2阵型长;而对方控球时,中前卫的高强度跑距离则相反。另外,4-4-2和4-3-3阵型的中后卫本方控球时冲刺距离和前锋高强度跑距离比4-2-3-1阵型的长。因此,足球实践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位置、不同实力以及不同阵型打法等情境因素进行针对性的体能训练和战术部署。
简介:为探讨一次超大强度训练后不同恢复手段(积极性恢复和消极性恢复)对男子篮球运动员心肺功能的影响,将20名男子篮球运动员随机分为消极性恢复组(PR组)和积极性恢复组(AR组),进行一次超大强度训练,训练后分别进行积极性恢复(50%VO2max蹬车运动)和消极性恢复(坐在功率自行车上休息),时间为5min。分别于训练前安静时、训练后即刻以及训练后每隔1min利用胸电生物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测定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胸电阻抗(TEI)(与中心血容量负相关)、射血前期/左室射血时间(PEP/LVET)值(与心肌收缩力呈负相关)、每搏输出量/舒张时间(SV/DT)值(与心室充盈率呈正相关);用动态血压仪测定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用气体代谢仪测定摄氧量(VO2),计算全身血管阻力(SVR),和动静脉氧差(a-vDO2)。结果发现,与训练前安静时比较,AR组和PR组训练后即刻CO、SV、HR、SV/DT值、SBP、VO2和a-vDO2升高(P〈0.05),恢复期逐渐下降(P〈0.05);PEP/LVET值、DBP、MBP和SVR降低(P〈0.05),恢复期逐渐升高;TEI则无显著性变化(P〉0.05)。组间比较,恢复期第5分钟时,PR组CO、SV、HR、PEP/LVET值、SV/DT值、VO2和a-vDO2明显低于AR组(P〈0.05),SVR高于AR组(P〈0.05),SBP、DBP、MBP和TEI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过程中所有受试者未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结果说明,一次超大强度训练后进行积极性恢复对心肺功能的恢复效果优于消极性恢复,而消极性恢复并未造成心血管系统明显异常。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糖尿病肾脏疾病大鼠肾脏功能的影响,为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合并注射STZ的方法,诱导DKD大鼠模型,将成模的46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非运动组(DK)10只,小强度组(DKF1)、中等强度组(DKF2)、大强度组(DKF3)各12只。运动组分别在跑台上进行10、15和20m/min的有氧运动,1h/d,5/W,持续6W,空白对照组(C)和DK组大鼠每次在跑台上放置相同时间,但不运动。6W后测量大鼠体重(BW),空腹血糖(FBG),尿素氮(BUN),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并计算肾重指数。结果:与C组比较,DK组和运动组指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DK组比较,运动组各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P〈0.05);运动各组间,DKF1、DKF2组与DKF3组相比,肾重指数、FBG、BUN、24尿蛋白和MDA含量差异显著或差异非常显著(P〈0.01,P〈0.05),体重和SOD活性差异不显著,DKF1组与DKF2组比较有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结论:6W有氧运动干预能降低DKD大鼠肾重指数、BUN、24尿蛋白、MDA含量,提高大鼠体重、SOD活性,同时改善大鼠糖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缓解肾功能损伤。其中,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干预效果更好。
简介:目的:探讨对比高强度间歇性运动与有氧运动减肥效果。方法:选取60名肥胖男性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高强度间歇运动组(30例)和有氧运动组(30例),给予高强度间歇性运动组运用快跑、功率车、爬楼梯、跑步机、爬坡等训练内容,强度控制在80~90%Vo2max给予有氧运动组运用慢跑、跑步机、功率车、快走、爬楼梯等训练内容,强度控制在60%Vo2max,对比两组研究人员体重、腰臀比、BMI、体脂含量等情况。结果:从体重、腰臀比、BMI、体脂含量数据分析得知,经试验后,两组体重、腰臀比、BMI、体脂含量均有所下降,前后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其中高强度间歇运动组体重、腰臀比、BMI、体脂含量下降程度明显优于有氧运动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和有氧运动相比有着更好地减脂效果,可以改善肥胖者体重、腰臀比、BMI、体脂含量,提高肥胖人群的柔韧和心血管适能水平,保证减脂者处于安全有效的减肥过程当中,值得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