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认为,[2+1]动宾式是否成立与节律无关,而取决于动宾式背后的字辞关系。当[22]动宾式存在着[11]的对应动宾式时,90%以上的[2+1]都不能成立。

  • 标签: 字辞关系 同义字辞对 对应动宾式
  • 简介:汉语中有两个“动不动”。动词性联合结构“动不动1”出现于主语、谓语、宾语等核心位置,可后附总括性标举范围副词“都”。副词“动不动2”,出现于核心动词、数量性体词之前或作全句修饰语,可后附连词“就/也”。“动不动2”是表示中频意义的时频副词,但与“常常”等不同,“常常”强调“多次”,“动不动2”除表中频义外,强调“轻易”,含有预设信息,表达说话者的主观评价。

  • 标签: “动不动” 联合结构 副词 时频 预设
  • 简介:“为+名1/代+名2”是上古汉语中一种常见的句法形式,前人和时人对它多有研究和争议。本文认为,这个“为”字格式在表层上兼容了“为”字单宾、双宾和述补三种结构,而从中分化出来的“为·之·名”则只能是双宾语结构。文章从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两方丽论证了这几种结构形成的不同条件以及对它们进行鉴别的具体办法,同时从理论和方法上对“为”字格式研究的是非作出了分析。

  • 标签: 上古汉语 句法形式 双宾语结构 语义关系 结构关系 格式
  • 简介:句式“NPI+在NP2+V+NP3”是典型的歧义旬,但歧义并非源自结构本身,而是基于对现实世界关系的多种解读。其歧义主要表现在:(1)NP2与NP1、NP2与NP3空间关系的两可性;(2)当NP2与NP3有空间关系时,NP2语义功能的多样性;(3)当NP2与NP3没有空间关系时,NP2语义功能的歧义。文章认为,该句式可以从语义上分解出10种单义句式,不同性质的歧义可采用不同的消歧策略。

  • 标签: 句式“NP1+在NP2+V+NP3” 语义功能 歧义消解 起点 生点
  • 简介:“(NP1)+在+NPL+VP+NP2”歧义的复杂性表现在NPL与NP1、NP2的空间位置组合的可能性,空间位置组合的可接受程度直接导致了歧义程度的高低。通过对空间兼容度的统计分析,我们得出了“空间的兼容度直接导致了歧义的单义化或者弱化”的结论,具体表现为:歧义量与歧义度正相关,“次兼容度与最大兼容度”由大到小的4种比值222:3、121:3直接对应了歧义度由高到低的4种不同情况。

  • 标签: 歧义度 空间兼容量 次兼容度与最大兼容度比值
  • 简介:近代白话小说中已有“SVOV得R”句式崔山佳现代汉语中下面这种句式很是常见。小张吃饭吃得饱极了。这个人写字写得很小。他抓工作抓得挺紧。范晓先生称以上这种句式为“SVOV得R”,也可简化为“SVOV得R”,其中S代表主语,V代表动词,O代表宾语...

  • 标签: 白话小说 SV1 《官场现形记》 《老残游记》 句式 近代汉语
  • 简介:本文以对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语料统计为基础,详细考察了不同的VC1OC2中宾语的语义类,发现不同的VC1OC2中宾语的语义类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文章指出,不同的VC1OC2中的宾语的语义类存在着范畴化现象。

  • 标签: 语义类 有标记 无标记 范畴化
  • 简介:一些动词在进入"第1人称+V+了2"格式后,可以零语境或依托语境表达行为将然,本文概括了此类动词的特点,并揭示了该类动词进入将然义"第1人称+V+了2"格式后所表现出的共通的意象图式。就"第1人称+V+了2"格式整体的将然意义,文章分别从听话人语义解读、说话人语义建构两个立场进行了分析,并阐释了该格式"近时将来"、"意志将来"的将来时特征。

  • 标签: “第1人称+V+了2” 将然 零标记 近时将来 意志将来
  • 简介:“温都姑娘关于爱情的意见”等“NP1+[P+NP2]+的+XP”词语串的结构层次为“[温都姑娘][关于爱情的意见]”,因此它可以构成一个语法形式,也可以不是一个语法形式。这种词语串与“NP1+的+P+NP2+的+XP”结构至少有三个方面的不同:层次切分不同,结构来源不同和句法性质不同。

  • 标签: “NP1+P+NP2+的+XP”词语串 “NP1+的+P+NP2+的+XP”结构 话题化 话题链结构
  • 简介:本文采用调查和访谈的方法探究“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给”字句偏误率最高的偏误类型:因缺少谓语动词而误用成双宾语句的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偏误产生的原因是留学生对目的语规则掌握不足,最后对“给”字句的教学提出参考建议。

  • 标签: “给”字句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偏误原因 实证研究
  • 简介:务(務)wù。上从攵,不从攵。市(市)shì。上从点。笔顺:丶(?)(?)(?)市。兰(蘭)lán。不作(艹二)。半(半)bàn。上从(?),不从(?)。丝(絲)sī。笔顺:(?)(?)(?)丝,共五笔。耒(耒)lěi。起笔从横,不从撇。

  • 标签: 五笔 人从 三笔 从女 三丰 王从
  • 简介:<正>三、引申法汉朝语中,我们经常看到词义和句子意义的引申。在翻译时,如果对这些具有引申意义的词和句子处理不当,就会使译文语意不清,或使人觉得译文牵强附会,闹出笑话。因此,引申译法也是在翻译中处理词汇和句子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科学的长河中,有不少科学发现往往是开始于对事物的虚心观察。这个例句中的“长河”,要是按字面译为“”。有人也会猜出原意,但因为费解,这种译法肯定不受欢迎。此文,如译为“”较好。

  • 标签: 翻译技巧 朝语 译法 译文 引申意义 下里巴人
  • 简介: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工作,直接关系着整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90后'大学生个性更张扬,更'非主流',而高职院校学生相比本科院校学生,素质偏低,学生学习目的迷茫,学习态度消极,部分学生连专业知识与技能都依赖教师'强行'灌输,因此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学生特点。'1+1+N'即一个党支部党员老师+一个辅导员+N个入党积极分子,探讨党团共建班级管理模式,'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有效载体,党建带团建,提升党支部、团支部的凝聚力,'1+1+N'党团共建班级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调动入党积极分子的榜样示范作用,为班级管理、支部建设注入活力。

  • 标签: “1+1+N” 党团共建 两学一做
  • 简介:<正>翻译汉语成语,不仅要忠实于它的原义,而且还要把微义译得准确。这就是说,译文不但要基本上保持原义,还要把原文的修辞色彩。如褒贬义等都恰当地表达出来,否则有时就会把原文译错,甚至会产生完全相反的效果。下面“A”是由于没有表达出修辞色彩,因而未能表达出原成语含义的例子;“B”是由于注意了成语的修辞色彩,因而翻译得较为确切的例子。一、表示贬义的△班门弄斧A。B,

  • 标签: 汉语成语 修辞色彩 原义 表达出 褒贬义 独善
  • 简介:<正>大家都知道,搞翻译的先决条件是懂得两种语言,而搞好翻译的关键又在于对原文的正确理解。这还不够。往往有这样的时候:一篇文章读起来,没有什么不懂的,但一下笔翻译,就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由于汉朝语在词汇、语法、修辞上有着许多的不同,因此在翻译中就出现许多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要用一些不同的手段或方法,下面就谈谈这些方法。一、增词法先看两个例子;充分相信青年,又不回避问题,在思想上政治上重在积极引导,这是我们党和共青团多年培养教育青年的一条经验。

  • 标签: 翻译技巧 译文 朝鲜语 朝语 增词法 汉语
  • 简介:<正>成语是汉语里的一种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固定词组,多数由四个字组成。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如“一心一意”、“一刀两断”、“耳闻目睹”、“小题大作”、“有头无尾”、“深思熟虑”等。有些成语则必须从它的整体来领会它所表达的内容。这些成语绝不能望文生义,它的意义更不是构成成语各部分意义的相加。因此,我们学习、理解成语时必须弄懂它的原意,翻译时也必须忠实于它的原意。现举例说明如下:“不三不四”误译:原意:不象这也不象那,即不象个样子。一般形容不正派的人或不规范的事物,与“不伦

  • 标签: 汉语成语 原意 针叶 无尾 难理解 生迭
  • 简介:教师在进行小学中年级单篇'1+1'阅读教学中,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文章结合《生命桥》一课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和策略。

  • 标签: 小学中段 单篇“1+1”教学 指导策略
  • 简介:言说类动词较易发展为话题标记,言说类话题标记在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本文重点考察言说类话题标记“论2”。能够引入各类话题的“论2”已是一个成熟的专用话题标记。在语篇中,“论2”具有“分论”的话题标记功能,标引从不同方面对语篇话题进行说明的话题。“论2”一般不用于标引语篇话题,仅用于标引句内话题。“论2”的“分论”功能与其所在语篇的“对比”特征密切相关。通过分析言说类话题标记“论2”的特点、其所在语篇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能够窥探此类话题标记的些许规律性特征。

  • 标签: “论2” 言说类话题标记 话题标记功能 语篇特征
  • 简介:本文将动结式晚出派的判断标准概括为“V2自动词化标准”,指出这条标准过于严格,在判断动结式时难以贯彻到底,操作性不强。文章结合六朝至唐宋时期的八部文献,对“破、断、坏、灭”等4个动词的使动用法和用于动结式的情况进行了统计,据此分析了这条标准存在局限性的根源。

  • 标签: 动结式 V2 自动词化标准 献疑
  • 简介:句尾语气词"了"(简称"了2")的隐现问题历来都是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的难点。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转喻理论"出发,重新考察"了2"的隐现规律。结果发现,致使其隐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语法转喻"规则制约下"了2"已被其他相关语法成分有效转指。通过语料统计分析,证明"了2"的隐现频率与转指成分的显著度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因果关系。

  • 标签: “了” 隐现 认知 转喻 转指 显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