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话语标记“告诉你”继承了“告诉”句的“告知”功能。语用环境是外因,句法配置是内因,内因决定了“告诉你”可以发展为话语标记。“告知”是“告诉你”的基本功能,其他功能在这一功能的基础上衍生而来。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话语标记“告诉你”是语用化的结果,不是语法化的结果。

  • 标签: “告诉你” 告知 功能 语用化
  • 简介:《型世言》是明代陆人龙创作的一部优秀白话短篇小说集,所记皆为明代时事、风俗人情,不仅情节曲折,笔调清新,而且语言别具特色。该书淹没近三个半世纪,鲜为人知,书中有许多能体现明代语言特色的词语,是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宝贵语料。董志翘先生已经对其中的十余条词...

  • 标签: 《型世言》 词语解释 《汉语大词典》 《儿女英雄传》 《金瓶梅》 行货
  • 简介:本文借助论元结构理论、认知语言学(构式语法)和生成词库论等理论多角度地描写和解释与影子论元相关的句法-语义接口现象。首先通过汉英对比描写了影子论元的显隐对句法表达的影响,考察汉语动结式中影子论元的句法表现,然后分析了相关句法效应的认知动因,并从构式压制和物性结构两个角度对影子论元构式的生成机制予以阐释。我们认为,影子论元的特殊句法效应,既与影子论元自身的语义内容有关,也与跟影子论元相组合的结构成分的语义内容有关,更与特定语言句法系统所提供的句法条件有关;与影子论元相关的句法表现,在语序类型上既有共性,也呈现出鲜明的特性。这种特例表现从一个角度揭示了“语言大同而大不同”的特征,因此需要在特定句法系统中考察句法形式和概念结构的匹配关系。

  • 标签: 影子论元 句法效应 动词拷贝句 构式压制 物性结构 句法-语义接口
  • 简介:时量补语的语义所指受到三方面的约束限制:其一,动词的过程特征对时量补语的语义所指具有限定作用;其二,动词的界性特征也对时量补语的语义所指产生影响;其三,认知图式以及篇章语境对时量补语的语义所指具有导向作用和微调功能。

  • 标签: 时量补语 语义所指 限制条件
  • 简介:基因组学从整体水平上研究一个物种所有遗传信息的结构与功能的一门新兴学科。信息科学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存贮、传输、处理和使用的一门基础学科。纳米科学在纳米尺度(0.1至100纳米,1纳米相当于10亿分之1米)上研究物质的特性和相互作用,以及利用这些特性的科学。包括纳米生物学、纳米机器学、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学、原子/分子操纵和表征学、纳米制造学等。生态科学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

  • 标签: 科学术语 词汇 文化内涵 时代精神
  • 简介:<正>一般认为,普通话里处于别的音节后的轻声字的调值很不稳定,至于这种调值高低变化的原因,目前有两种说法。比较通行的说法是,轻声的调值随着前一个音节的声调而发生变化。前一音节为上声时,它读本高调4;前一音节为阳平声时,它读中调3;前一音节为阴平声时,它读本低调2;前一音节为去声时,它读低调1。另一种说法是,轻声调值和前一个音节的声调的起音高低成反比,即“前字声调开始高的,轻声就低;开始较低的,轻声就高;开始是中音的,轻声不高也不低”。(这是徐世荣先生的说法,见所著《普通语音基础知识》,121页)这种说法较前一种说法具体。对于这个问题,个人觉得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音长来说明,因为声调的变化除了同音高有密切的关系外,还同音长有关。据白涤州先生实验,汉语普通话四个声调的音长并不相同,其中上声最长,为483(?)(1

  • 标签: 轻声 一种解释 音长 一个音节 说法 字声
  • 简介: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本文结合教学实例,阐述了老师如何充分挖掘教学资源进行阅读教学,即从课堂内到课堂外,从学到扶到放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找到阅读的乐趣,调动学生学习文本的积极性,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 标签: 比较阅读 深度学习 教学实例
  • 简介:黄树先著《比较词义探索》于2012年3月由巴蜀出版社出版。该书以汉语文献、方言及印尼语、英语、德语、法语、俄语等为材料,对529组核心词的词义进行了分析、研究,展示了核心词的概念在不同语系的语言中有哪些共同的演变,解说了历史比较语言学中的选词问题,

  • 标签: 出版社 词义 历史比较语言学 汉语文献 选词问题 核心词
  • 简介:核心词是语言中最基础的部分,许多词义都由这些词派生出来;核心词的研究不仅对于我们认识语言里的词语有重要意义,还有利于对文献进行解读。文章研究核心词词义的演变模式,不仅采用传统的训诂方法,还进行跨语言的比较。跨语言的比较,就是寻找语义演变的共同模式,而这种共同的语义演变模式,对于我们解读文献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专门讨论比较词义在文献解读中的作用。

  • 标签: 核心词 比较词义 跨语言语义比较 文献解读 训诂
  • 简介:一、什么是词类活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存在词类活用这种语言现象。1898年马建忠就曾在《马氏文通》中提出“字类假借”的说法,即先确定某类字经常充任某种句子成分,碰到他类字来充任这个成分时,便说是假借他类字为该类字。这说明马建忠已经意识到有“词类活用”的现象,但他并没有真正提出“词类活用”这种说法。真正提出“词类活用”这种说法的是《国文法草创》(1922)的作者陈承泽,他在《国文法草创》的“活用之实例”中,首先阐明什么是活用,认为词的兼类不是词的活用,又对活用与变义加以区分。然后叙述活用的种种情况,

  • 标签: 词类活用 现代汉语 《马氏文通》 句子成分 语言现象 古代汉语
  • 简介:否定比较句是上古议论语篇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X不如Y"为主要结构形式,其含义是说话人做出"X不及Y"的判断或评价。由于语用推理的影响,否定比较句在比较的基础功能上,又拓展出两种新功能:择优推断和建议行为,比较联结词"不如"由动词虚化为副词和连词,否定比较句的功能也由言语认知行为扩展到言语交互行为。

  • 标签: 上古议论语篇 否定比较句 言语认知 言语行为
  • 简介:本文从19世纪俄国文学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五个多余人的形象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了他们的共性特征:双重人格、自我分裂、言行脱节.分析了共性的本质核心是惰性。并逐一对每个多余人的特殊个性进行了比较分析。

  • 标签: 多余人 共性 个性 比较分析 双重人格 自我分裂
  • 简介:副词“真”和“很”在语义上都有表示程度高的意思,本文着重比较两者的词义和语用功能,突出它们在表现感叹和陈述语气上的差别,揭示副词“真”和“很”用法上的异同。

  • 标签: 副词 词义 语用 感叹
  • 简介:<正>我国古代把首都叫“京”或“京师”“京城”“京华”。如早在《诗经·大雅·大明》中就有这样的句子:“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意思是挚国姓任的第二个女儿,从殷商来嫁给周国,也就是说到首都来作新妇(“嫔”的意义是“妇”)。“京”的本义是“大”。(《春秋公羊传》(桓公九年)中有这样的说明:“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可见,“京城”的意义原来是“大城”。元代的首都就叫“大都”。“鲸鱼”在古代写作“京鱼”,如扬雄的《羽猎赋》:“骑京鱼”,也是从鲸鱼硕大无比得义。古汉

  • 标签: 首都 我国古代 古代写作 春秋公羊传 京城 殷商
  • 简介:本文认为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了带处所宾语的“把”字句即“把+O+VR+L”句式中处所宾语的省略和移位。包括:(1)距离临摹动因,处所词和动词之间的距离远近反映了动词对处所词的影响强弱;(2)VR的复杂化程度,经济原则和象似原则对处所词的省略有重要的影响;(3)L的语义性质,处所词结果性的强弱会影响到处所词的省略和移位;(4)动词移动性功能,动词移动性功能的强弱会影响到处所词的省略。文章还讨论了一些其他因素对处所词省略的影响。

  • 标签: 省略 移位 制约因素 认知解释
  • 简介:李清照与席慕蓉思乡诗内容的相同点是:深挚的爱国情怀与民族意识;女性意识的初步觉醒。内容的不同是:思想情感抒发的指向不同;现实理性与宗教信仰的不同。两人思乡诗在艺术手法上的相同点是:借景抒情,意象鲜明;典雅含蓄的艺术风格;善用比喻与夸张的修辞。艺术手法的不同有三个方面:意象选取;写作手法;艺术形式。究其不同的原因,与二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诗人个性与文学观念有关。

  • 标签: 李清照 席慕蓉 思乡诗 比较
  • 简介:近年来,利用古写经与刻本的对比,发掘语言词汇的发展变化、考辨可疑佛经等,成为新的研究方法。敦煌遗书中绝大多数是佛经写卷,这些写经对传世佛经的校勘有较大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姚秦竺佛念译30卷本《出曜经》的三组异文为例,利用敦煌写经与传世刻经进行对比研究,略窥利用敦煌写经校勘传世刻本大藏经的作用。

  • 标签: 中古佛经 写本 刻本
  • 简介:工作总结与述职报告是使用频次相当高的事务文书。由于二者有一定的相近之处,故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会出现混淆现象。如某新闻单位年终干部述职,近30名中层干部中几达70%是在作本部门工作总结(其中一多半又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总结)。其混淆状况可见一斑。有鉴于此,本文拟对工作总结与述职报告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比较、分析。

  • 标签: 述职报告 中层干部 新闻单位 部门工作
  • 简介:“然后”和“后来”都是表示后时意义的连贯句标记。“然后”体现的是扫视性的动态连续关系,“后来”体现的是静态式时间比照;“然后”具有短时义,“后来”具有长时义;“然后”可表示已然和未然事件,“后来”只能表示“已然”事件;“然后”连接非先序事件,“后来”只连接后序事件。

  • 标签: 扫视与比照 时距 已然与未然 事序与事类
  • 简介:本文对目的语环境中的韩国留学生与中国中学生中文阅读学习策略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阅读中文时,两国学生最常用的是推测策略和语境策略,最不常用的是母语策略和互动策略。在阅读观念上差异不显著,在管理策略和母语、预览和略读等阅读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差异极其显著。韩国学生更多地使用语境和标记策略,中国学生更多地使用选材、母语、略读、预览和推测策略。(2)韩国学生的预览策略对其学习成绩具有预测力,而文本观念和互动策略对其学习成绩具有轻微的负预测力。对中国学生来说,推测策略对其学习成绩具有预测力。

  • 标签: 学习策略 一语阅读 二语阅读 汉语教学 策略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