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简介:台湾来了个“潘金莲”□碧云天在古香古色的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见到王思懿那张靓丽可人的俏脸时,笔者怎么也想不到:就是她,在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扮演了那个风骚浪荡却又风情万种的薄命女人——潘金莲。近日这位来自台湾的古装戏明星,又主演了大型电视连续剧《新...
简介:社会两极分化作为都市突出的社会问题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与阐释。大卫·哈维认为都市不断增长的社会不平等是新自由主义化过程的必然特征:“新自由主义化过程从一开始就是一项旨在重新恢复阶级权力的计划。”[1]而都市贫民的大量存在就是都市两极化的一个明证。每一个国家与地区的历史地理不同,城市里的贫困人口类型也不尽相同。就台湾地区来说,
简介:台湾文学研究的重要一翼──评《台湾新文学理论批评史》汪景寿,杨正犁古继堂是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界最早的学者之一,70年代末就已起步,十多年来,研究不辍,著述颇丰,独树一帜。特别是《台湾新诗发展史》和《台湾小说发展史》同时在海峡两岸出版,普获好评。几乎同时...
简介:引言银海三朵花,香异本一家自立于世界电影之林的中国电影应该包括大陆、台湾和香港的电影,他们是同一电影文化母体的三支分流。虽然自一九四九年以来,他们经历了互不同步的分流发展过程,在电影价值观念及审美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由于同一渊源的血缘关系,由于...
简介:<正>小论要从台湾社会各阶段的构造与性质的嬗变,探讨与之相应的台湾现、当代文学思潮的流变.促成这一尝试的原因,是此一小论的作者长年来有感于当前台湾文学理论界至今缺乏对于台湾社会做科学的自我认识的.由于战后台湾社会科学和文学理论完全受到
简介:“湘籍作家”群体是湖南文学发展史上不可忘却的一股力量,他们的创作实绩为当下湖南本土的文艺创作提供了一种参照和借鉴。2017年度的“湘籍作家”群体创作,一手纪实,一手虚构,在两者的交叉与平衡中实现了虚实相生、亦庄亦谐的关学旨趣.并完成了对“50后”真与虚、“60后”爱与经验、“70后”诗与现实、“80后”情与日常的审视和观照。
简介:前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后现代研究中心联合发起召开了以“后现代:台湾与大陆的文学形势”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会上围绕后现代文化现象、大陆与台湾的文学形势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部分发言综述如下:
简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是顺德乡亲作家草明大姐诞辰一百周年的日子。我很荣幸作为草明的家乡代表,受邀参加此次草明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作为顺德人,我非常骄傲,顺德有这么一名杰出的女作家。草明生前常常满怀深情地说:“我永远是顺德的女儿。”她于1913年6月15日出生在顺德桂洲,14岁之前一直在顺德度过童年时光。故乡是草明的根,是她一生书写工人的最初源泉,是她情愫所系的归宿。
简介:《光影时代:当代台湾纪录片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5月版)是中国大陆第一部关于台湾地区纪录片发展史的研究专著。作者李晨博士,是近年来沉潜于台湾当代文学、文化研究的青年学者。我是这本书的最早读者之一,从它的酝酿到成书,我都是见证人,因此,借着新书出版的机会,谈一点读后的感想,分享作者劳作的成果和喜悦,在我,也是一种难得的机缘吧。
简介:在1930年代的日据台湾,日语逐渐成为了文坛通用语。在此前后陆续登上文坛的台湾日语作家如杨逵、吕赫若、张文环和龙瑛宗等,在文学创作道路上以扬名日本"中央文坛"的殖民地朝鲜作家张赫宙作为进阶目标,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张赫宙情结";台湾本岛文学评论界同时也以"张赫宙"及其文学成就作为检讨台湾作家日语创作成就的重要参照体系。通过辨析现代文学中"张赫宙"以弱小民族作家及殖民地日语作家形象渐次浮现的文学历程,可以发现,日据台湾日语作家的"张赫宙情结"固然展示出他们尝试以日语来建设台湾文坛时所剑指的前进方向,亦显露出他们用日语进行文学创作时的创作窘境。
简介:王更生,台湾著名《文心雕龙》研究专家,1928年生,河南汝阳人,少从军,1949年流徙迁台,生活窘困,辗转台湾各地任教职。奔走衣食之际,王先生仍勤勉自励,笃志进修,先后完成大学学业(1963年台湾师范大学夜间部国文系第一届毕业生)、硕士学位(1967年于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博士学位(1972年于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留台湾师范大学任教,主讲《文心雕龙》课程。
简介:一1945年台湾光复,重回睽违了51年的祖国大家庭,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台湾文学终于走上了再出发之路.三、五年内围绕着台湾新文学的重建、再出发,值得文学史记载的重要事项有:
简介:前言1947年到1949年的台湾文坛,是处于二二八事件大镇压后的余悸,以及国共内战脚步逐渐逼进台湾的严峻时期.二二八事件使得作为表现感情和思想的文化舞台的报刊杂志几乎全面停刊;台湾文化人有的不幸死难,有的逃亡或遭监禁,有人在绝望恐惧中噤声,也有人在绝望中放弃文化事业投身全中国的新民主主义解放运动的大潮流.从日据期的文化抵抗运动中成长起来的台湾文化人遭受到不小的打击,四处飘零很难再集结.
简介:在20世纪中期的冷战时代,台湾官方的文艺政策,也是从政治功利出发的.张道藩的①,开宗明义:"抗战后,我国文艺界起了变化,走出象牙之塔而趋向社会,趋向大众.
简介:童年和故乡是永恒的生命记忆,是作家最重要的精神资源和情感源头。而对于中国人而言,乡村是中国文化的根脉与源头所在。遗憾的是,原生性、本土性的乡村正在消失,作为具有完整乡村记忆的中国“70后”一代人,有责任与义务去书写正在消失的乡村、乡村记忆与乡村情感。文章对台湾作家房慧真的评论,阐释了乡村、岛屿、河流、故土之于这位“70后”作家的独特记忆、情感和价值,具有回乡、归乡、寻根、安魂的不可替代的意义与启示。
台湾诗页
台湾来了个“潘金莲”
台湾小说中的都市贫民书写
台湾文学研究的重要一翼──评《台湾新文学理论批评史》
反叛传统的辉煌——台湾新电影初探
台湾现当代文学思潮之演变
纪实与虚构——2017年省外“湘籍作家”创作述评
后现代:台湾与大陆文学态势
永远的顺德女儿——怀念顺德籍著名作家草明
光影时代的人文关怀——李晨的《光影时代:当代台湾纪录片史论》
“张赫宙情结”——论日据台湾日语作家的进阶目标与创作窘境
文心精雕付后人——评台湾师大教授王更生《文心雕龙读本》的特色
“桥”与“路”“1947—1949台湾新文学思潮论议”略评三则
在风雨飘摇中绽开的文学花苞——“台湾新文学论议”的思想和时代
“现代主义”与“新古典”的互补——论台湾20世纪50~70年代的现代诗
乡土记忆的精神源头与血脉相融的生命“洄游”——论台湾“70后”作家房慧真的散文集《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