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8 个结果
  • 简介:李辉质疑文怀沙之事,伴随着牛年春节渐远、渐稀、渐弱、渐无的鞭炮声,尘埃落定已有些时日了。是的,尘埃落定的不仅是热闹,也还有质疑的结果,至少使许多盲目崇拜“大师”的人,弄清了文翁很有些捉襟见肘的国学底细,顺便也了解了这位老者的岁数、坐牢原因、风流韵事之类的“花边新闻”。实际上,大戏到此,用不着谢幕,观众已明白剧终了。但就在观众已纷纷退场、大厅空旷之际,另一位国学名流易中天先生忽然斜里杀出来:戏还没完呢,现在上演《易中天宣判李辉飚车》!于是,观众忽拉一下子重新围过来,毕竟是大名鼎鼎的易中天出来了,票房再次爆满。

  • 标签: 易中天 尘埃落定 观众 李辉
  • 简介:杂文作为一种别致的文体,一直具有它特殊的艺术韵味魅力。这种韵味与魅力,或源于鲁迅风格的犀利与深邃,或表现为梁实秋式的淡雅睿智。而不论是犀利,还是淡雅,杂文的艺术力量,都是基于它的言之有物、有的放矢、短小精悍、灵动活泼。读完玉采、明贵的杂文选《花与》(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版),我就油然兴起“短文有异彩,小溪意境深”的感触。尤其是目前几乎大部分文学样式都表现出不加克制的“渗水”拉长之趋势时,谈一读篇幅短小的杂文,更是分外体会了“精

  • 标签: 艺术力量 广西人民出版社 梁实秋 艺术韵味 文化心态 救救孩子
  • 简介:"国粹"这个名词原是不见于经传的。它是在戊戌政变后,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呼声嚷到声嘶力竭的时候所呼出来的一个怪口号。又因为国粹学报的刊行,这名词便广泛地流行起来。编辞源的先生们在"国粹"条下写

  • 标签: 国粹 国学 民族 戊戌政变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 简介:<正>这是一篇颇费琢磨的小说,它与那种主题鲜明若揭的作品不同,读过之后,你会感到被一种东西打动了。但如果你想把你所感觉到的东西表达出来,却又觉得朦朦胧胧、难以言状了。于是,你会再读一遍作品,这时,你可能觉得把握住了一些东西。这种情形的产生与小说所采用的艺术形

  • 标签: 巴尔扎克 小说 作品 情绪化 主题 心理轨迹
  • 简介:关于批评,一连串问题会从脑子里跑出来,比如批评的正义理性、批评的有效性武器,等等。最后,是作家鲁敏的一句话刺激了我,决定就谈谈偏见趣味。

  • 标签: 趣味 偏见 批评 有效性
  • 简介:一座草堂,几间茅房,坐落在乡野,掩隐在绿荫,堂前有花木,宅畔有流水,春燕在屋檐下筑巢,秋雁在屋顶上落脚。寒风吹过,屋上茅草飞扬,冰雪袭来,梁架摇摇欲摧。一座最普通的乡间草堂,为什么,风雨无法摧毁,冰雪难以掩埋。一千多年,荒而不废,塌而又起,金黄的茅草屋顶,如同一艘不沉的航船,在岁月的长河中漂浮,在人心的海洋里远航。从古到今,亿万人络绎不绝来到这里,站在柴门边看草堂内外的景象,亲近宅院中的一草一木,倾听园林里的天籁回声。踏着曲折的小径,穿过幽静的竹林,徜徉在花树田垄之间,人们寻寻觅觅,追随着诗人的屐痕。这里的一切,都可以衍生出诗篇。这些诗篇,起于青萍之末,源于一个伟大灵魂,拨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弦。

  • 标签: 杜甫和草堂
  • 简介:  从前,有一个住在农村的人.他家堂屋的梁上,燕子筑巢久矣.燕子们秋去春来,每年必有小燕孵出.届时老燕双飞,雏燕呢喃,情趣盎然.在农村,被视为宅基稳固的象征.他家粮仓里,又有一条蛇,一条无毒的蛇.蛇也是他家的老房客了.毒蛇一般不入人家,活动于野外.无毒之蛇既人,大抵直去粮仓捕鼠.农村人习以为常,并不大惊小怪.由于蛇的光临避免了粮仓内鼠患成灾,反而对蛇不无敬意,视为"圣虫".倘人取粮时见着了,轻轻拨开而已.老人们还每每口中念念有词,说些"圣虫啊打扰了"之类的话,表达善待的态度.粮仓里有蛇,证明有鼠;有鼠,证明着囤内不空,是家境中兴的象征.故农村有这样的对子:……

  • 标签: 燕子蛇
  • 简介:<正>白居易的诗歌对日本文学名著《源氏物语》的巨大影响早为我国日本学者所承认。对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这一重要史实,日本和我国学者都作了认真的研究,有不少精辟的见解。但是,对白居易的诗歌究竟如何影响了《源氏物语》这个问题,似还有深入探讨的余地。现在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 标签: 白居易源氏物语
  • 简介:柯灵先生走得太急太快了一些。前两三个月,他还在写文章,在报刊上陆续发表了《天上有颗巴金星》、《上海大梦》。文章仍然写得严谨漂亮、用字遣词仍然极为考究,全无力竭潦草之感。他是一位视工作、视写作为生命的人。不要说到外地开会,哪怕住医院,他都将未写完的文章带去,继续工作。到了九十岁的高龄,还能够坚持写作,周围的朋友都羡慕他。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直到生命的尽头,他才放下了手中

  • 标签: 良知勇气 见识良知
  • 简介:<正>一1961年11月6日,胡适在台北召开的亚东区科学教育会议(美国国际开发总署主办)的开幕式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科学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改革》的演讲。他讲的是英文,我们从台湾学者刘述先先生《文化与哲学的探索》一书提供的材料,知道胡适讲了这样一些话:

  • 标签: 胡适 “全盘西化” 刘述先 个人主义者 唯物 殖民化
  • 简介:<正>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一文在《诗刊》上发表以后,引起不少批评家的关注。敏泽发表了《关于继承创新》(见《诗刊》81年5月号)对该文提出不同意见。作者认为:我们有少数青年诗人在“更侧重于继承他民族的习惯”的“潮流”中,带有某种程度的盲目性。我们主张学习外国

  • 标签: 美学原则 创新 继承 批评家 青年人 孙绍振
  • 简介:从前,有一个小女孩,她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爱丽。爱丽家很穷,但是她非常善良而且漂亮,一头金灿灿的长发,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张樱桃般的小嘴,雪白的皮肤,红苹果一样的脸蛋。爱丽喜欢唱歌跳舞。可是,因为家里穷,没有小伙伴愿意跟爱丽成为朋友,孤独的她只好跟小动物小昆虫们'玩耍'。

  • 标签: 爱丽小熊
  • 简介:  我的太太许薇是一位以"小资"为笔名在能写字的地方发表她的小资言论的女人.虽然我知道小资已经像流行性感冒一样成为都市女人的潮流,但我一直搞不懂到底什么是小资.……

  • 标签: 乡下妈妈 妈妈小资 小资妻子
  • 简介:当全球万目睽睽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上海一位年轻副教授在去年最后一期今年第一期的一家大型文学期刊中连续发表了为20世纪中国文学而写的两篇“悼词”。他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经典,没有大师的荒芜的世纪里”;“20世纪的中国文艺理论缺

  • 标签: 20世纪中国文学 交替 文艺理论 文学期刊 经典 精神
  • 简介:新世纪到来之前,一个秋日,一册苗欣新出版的作品集由北国哈尔滨寄来.认识诗人、儿童文学作家苗欣40年了,从青年到老者,但我无法将他老联系起来.在我的心目中,苗欣永远是年轻的.翻读作品,一个乐观向上,朝气蓬勃的诗人又由字里行间呼之欲出.

  • 标签: 诗人 儿童文学 作品集 作家 乐观 出版
  • 简介:龙应台《龙应台评小说》吴小如龙应台女士原籍湖南衡山,1952年出生于台湾高雄。她与一位德国科学家结婚,已有两个孩子,目前在德国法兰克福定居,每周到海德堡大学汉学系讲一天课,去年她讲的是《台湾文学》。我于1992年秋至翌年春应邀到海德堡大学汉学系讲了...

  • 标签: 龙应台 小说情节 台湾文学 海德堡大学 德国法兰克福 作家出版社
  • 简介:  "谁见我的包了?谁见我的包了?"慧围着自己坐的桌子转了几圈,没找到自己的包,便像疯了一样在原地又喊又叫,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她的身上.此时的慧没了一点儿淑女形象,她又蹦又跳,大骂小偷十八代祖宗.也难怪,仅吃一杯冷饮的短暂时间,她放在眼皮底下的皮包竟然不见了.……

  • 标签: 交朋友 小偷交
  • 简介:<正>何满子在《自我在艺术中的地位》(《文学报》88年3月3日)一文中指出:当前流行着一种观念,把表现再现象切豆腐似地切成两块,并把两者对立起来,说旧艺术是再现,表现才是新艺术的特征。这种界说是地道的概念魔术。凡是人所创造的艺术对象,只要你用不同

  • 标签: 魔术 再现象 现代派艺术 新艺术 自我表现 分割
  • 简介:“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远方”,这是当下一句流行语。一千多年前,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就诀别苟且生活,追求诗远方。韦应物是标准的“官二代”,祖辈是朝廷三公即最尊显的大臣。十五岁时他凭借祖上的功勋,当上了唐玄宗的近身侍卫,经常跟随皇帝打猎、祭祀、沐浴温泉、享受盛宴,整天享受着骄奢腐化。

  • 标签: 韦应物 诗人 流行语 唐玄宗 生活 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