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1864年,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清朝封建统治得到暂时的稳定.这时,中国社会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的思想开始改变,看到了机器生产的优越性,也认识到某些新思想、新文化是可取的.在这种情况下,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把资本主义国家在武器制造、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果当作“强壮剂”,在其代表人物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举办了以“自强”、“求富”为目的,以兴学校、办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晚清教育的指导思想.这一教育思想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要正确地评价它,就应该根据当时社会的背景,从横向和纵向去评价.所谓横向评价是指“中体西用”教育思想对当时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影响,纵向的评价是指“中体西用”对当时教育的影响,对受教育者个性发展的影响.这样才能看出“中体西用”进步的一面和保守的一面,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论点.
简介:本文以黄宗羲为线索探讨了清代初期宁波文人群体对于西学(天主教文化)的回应与处置态度。首先论述了明清之际浙东学术精神领袖刘宗周的西学观,认为刘氏本着体用无间、道器合一的逻辑理路,对于西人西学持彻底否定的立场;其次论述了黄宗羲本人的西学观,指出他对于西学,总体而言是斥其神学而纳其技艺,但西学对于其在上帝、魂魄、天堂地狱等方面的见解实有间接之影响;再次以万斯同、黄百家、全祖望为个案论述了黄宗羲学生辈的西学观,认为这个群体在回应西学冲击时虽非铁板一块,但其基本态度则少有轩轾,这就是在正邪之差、夷夏之防、文野之分的思维定势之下必然延展出来的对作为“他者”之西学的怀疑和否定,西方技艺之“用”也只能在“中源”的招牌之下被接纳到儒学“道体”之内。这种应对与处置西学的态度,在当时是主流立场。
简介:一日,笔者骑摩托经过一个村庄附近的水泥大道,见有许多村民在马路上晒谷子,霸占了大部分路面,笔者提醒其这样做是不对的,没想到村民却振振有词:"这马路是国家用税款修的,我缴纳了税(指农业四税),为何不能使用马路?"笔者一时瞠舌,刚想说什么,对方一句话又硬梆梆地掷了过来:"那些当官的经常乱用税款,动不动就浪费上万上亿元,你怎么不去管?"笔者无言.
简介:摘要:汉译西在西班牙语基础阶段的学习中检验学生能力的一大板块,但由于其对于词汇及语法的输出有一定要求。本文通过引入语块理论进入西班牙语的日常学习,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西班牙语专业基础阶段学生进行语块理论的教授及汉译西翻译测试,进行测试结果分析,对基础阶段汉西翻译学习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