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在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到灯塔去》中,灯塔这一核心意象常常被看作一个涵义丰富的象征,它的象征意义也往往成为评论家纷争的焦点,但本文试图切换提问的方式,把关注重点从灯塔的象征意义转移到灯塔在文本结构中的作用中来。在这部意识流作品中,灯塔在时间上为文本划定始终,却又让生活的洪流溢出这人造的边界;在空间上,灯塔成为小说画面的焦点,却又让这个焦点成为一个缺席的中心;就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而言,灯塔赋予无序的生活以秩序和意义,却又暗示意义的脆弱与虚幻。伍尔夫对灯塔的处理不仅透露出其个人对于小说结构的艺术自觉,也体现出现代主义作家试图在无序与混乱中制造意义的集体焦虑。
简介:<正>我会在48岁那年到金沙江边。我现年42岁。我蹲在地板上看一本画册。中午,房间里没有人。在翻动那本画册时我也像往常一样漫不经心。突然,画幅上一个晦暗陌生的世界进入我心灵,无声无息,平滑而松弛。我意识到我的膝盖在动,想抬一抬,抬起来。(为什么,我累了吗?)那种进入,心灵和事物相叠加的方式,神秘而简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没有什么可作额外交代的,但却一下子忘却了周围的一切。事先没有丝毫的预兆,也并非诗人们时常夸饰的"撞击"。不,甚至连融合也说不上。我进入了。我到达了我的48岁,想象的,或比较想象而言更为美妙真实的48岁。我孤身一人的金沙江之行。我听见江水在万丈峭岩